| 书名: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代替JTGF30-2003) | |||
| 作者: | 交通运输部 | 开本: | 16开 |
| 定价: | ¥60 | 页数: | 140 |
| 现价: | ¥45 | 出版时间: | 2014-03 |
| ISBN: | 9787114112447 | 印刷时间: | 2014-03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规范 | 印次: | 1 |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原材料技术要求
3.1水泥
3.2掺合料
3.3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
3.4细集料
3.5水
3.6外加剂
3.7钢筋
3.8纤维
3.9接缝材料
3.10夹层与封层材料
3.11养生材料
4 配合比设计
4.1一般规定
4.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3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4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5配合比检验与施工控制
5 施工准备
5.1一般规定
5.2施工组织
5.3拌和站
5.4原材料与设备检查
5.5路基沉降观测与基层检查修复
5.6夹层与封层施工
5.7试验路段铺筑
6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
6.1一般规定
6.2搅拌设备及运输车辆
6.3混凝土拌和
6.4混凝土运输
7 滑模摊铺机施工
7.1一般规定
7.2设备选择
7.3摊铺前准备
7.4水泥混凝土面层滑模摊铺机铺筑
7.5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滑模摊铺机铺筑
7.6纤维混凝土面层滑模摊铺机铺筑
7.7桥面混凝土滑模摊铺机铺装
7.8隧道水泥混凝土面层滑模摊铺机铺筑
7.9收费广场、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机施工
7.10路缘石、护栏等滑模摊铺机施工
8 三辊轴机组与小型机具施工
8.1一般规定
8.2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
8.3水泥混凝土面层三辊轴机组铺筑
8.4钢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路面与桥面三辊轴机组铺筑
8.5水泥混凝土面层小型机具铺筑
9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
9.1一般规定
9.2碾压混凝土面层施工
10 混凝土砌块路面砌筑施工
10.1一般规定
10.2砌块路面材料
10.3路缘基座施工
10.4砂垫层施工
10.5砌块路面铺砌
11 面层接缝、抗滑构造施工及养生
11.1一般规定
11.2接缝施工
11.3抗滑构造施工
11.4面层养生
12 特殊天气条件施工
12.1一般规定
12.2雨期施工
12.3刮风天施工
12.4高温期施工
12.5低温期施工
13 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
13.1一般规定
13.2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标准
13.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标准
13.4碾压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标准
13.5混凝土砌块路面质量标准
13.6附属混凝土构造物的施工质量标准
附录A 混凝土拌合物振动黏度系数试验方法
附录B 取芯测定混凝土抗冻性及气泡间距系数方法
附录C 混凝土面层抗盐冻试验方法
附录D 混凝土拌合物中纤维体积率试验方法
附录E 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附录F 混凝土砌块试验方法
附录G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方法
附录H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本细则用词用语说明
内容简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针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3年版)《桥梁》和《隧道》两个科目的大纲要求,收集了大量考前模拟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相应知识点。本书还附有模拟试卷,对考生复习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主要适合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前复习之用。
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施工一线人员看的,对于工程管理人员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书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为我们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网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成本控制方面,书中对于材料的节约使用、机械设备的合理调度等方面都有提及,这对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非常有帮助。另外,对于施工风险的预判和控制,书中也有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这在当前复杂的施工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这本书在技术术语的使用上非常专业,但同时又力求通俗易懂。即便是对于一些初入行的技术人员,只要稍加学习,也能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要点。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这使得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我常常会在现场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然后翻阅这本书,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都有过详细的分析和应对方法。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引。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它不是那种空谈理论的书籍,而是真正地扎根于公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拌合、运输、摊铺、振捣、养生,再到接缝处理,每一个工序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水泥混凝土拌合站的质量控制”那一章节,里面对于骨料级配、水泥掺量、外加剂的添加方式等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这对于确保拌合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我们现场,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细微的调整导致混凝土性能出现波动,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及时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指导手册,不如说是我近期工程实践中的一位得力助手。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这本身就给了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宝贵的知识财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细节性问题时,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愈发凸显。比如,在对基层进行碾压时,书中对于碾压遍数、速度以及压实度的具体要求,都给了我非常清晰的指导。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项目部就某一块区域的压实度提出了疑问,大家在现场讨论了很久,最后翻阅到书中关于“压实度检测频率与方法”这一章节,其中详尽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不仅解答了我们的疑惑,还让我们对检测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避免了潜在的质量隐患。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纂思路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它遵循了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个流程,层层递进,让你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你需要的信息。比如,如果你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时遇到困难,你很容易就能定位到“接缝施工”这一章节,然后根据其中的要求,比如缝的类型、宽度、深度、填缝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工艺等等,来进行操作。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因信息检索不清而造成的失误。我记得我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对于不同类型的接缝功能就感到很困惑,是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其中的区别和联系。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内容的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它反映了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熟经验。每一次更新,都意味着行业在不断进步,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看到自身的差距,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对于我个人而言,它不仅是工作的工具,更是一种学习和提升的平台,让我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评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养生”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混凝土终凝后工作就基本结束了,但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养生。从养生剂的选择,到养生时间的控制,再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养生措施,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我深知,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生过程。有时候,一些小细节的疏忽,比如养生时间不足,就可能导致路面过早出现裂缝,给后期的维修带来巨大的麻烦。这本书在这方面的细致讲解,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惊叹。每一次翻阅,总能发现一些之前未曾留意的细节。例如,书中关于“水温控制”的章节,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需要控制水温,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拌合用水的温度范围以及可能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甚至还提供了具体的温度调节措施。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奔波于项目一线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在一次高原项目施工中,就遇到了水温过低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的问题,当时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原因。如果当时有这样一本详尽的参考书,我想那次经历的解决过程一定会顺畅很多。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清晰,这对于技术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会有多余的修饰和空洞的辞藻,而是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来传达信息。这使得我们在阅读时能够迅速抓住核心要点,避免被不必要的信息干扰。我曾在一个非常紧急的项目中,需要快速掌握某项关键工序的技术要领,翻阅这本书,我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的技术参数和操作步骤,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评分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恰恰印证了这句话。无论是水泥的掺量、骨料的粒径,还是振捣的时间、接缝的间隙,任何一个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对最终的路面质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更加重视这些“微观”层面的管理,也让我深刻理解了“精益求精”的施工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