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 出版社: 浙江人民 | 出版时间:2015-08-01 |
|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编者:王一方|译者:彭小华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 2015-08-01 |
| 定价: 54.9 | 页数:248 | 印次: 1 |
| ISBN号:978721306779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好的告别》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阿图·葛文德,白宫*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
总序 了不起的葛文德
自序 一介凡夫——医生也许都想错了
**章 独立——活到100岁的代价
田园牧歌式的老年生活
活得久了,问题来了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再
第2章 崩溃——接受变老这件事
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
连医生都避之不及的老年病
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
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老年病学家的晚年生活
第3章 依赖——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
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
“关”在救济院的“犯人们”
应运而生的疗养院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
第4章 帮助——适应从家到老人院生活的转变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去老人院看一看
老人的渴求:一扇能上锁的门
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
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
第5章 *好的生活——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
*望疗养院里的疯狂计划
用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发起的革命
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
生活中*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与无助
第6章 放手——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大限来临该做什么
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
100种治疗方法不一定能有一种有用
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正确的做法
临终讨论专家的话术
从医疗到照顾,从*望到解脱
第7章 艰难的谈话——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
选择可以信任的医生
三种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
少做一点也是一种帮助
艰难的谈话如何开始
第8章 勇气——*好的告别
选择比风险计算*复杂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和父亲*后的对话
尾声 三杯恒河水——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好
致谢
译者后记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人生说明书”,只不过是关于最后几页的说明。我一直对如何与年迈的父母沟通这些敏感话题感到棘手,总是担心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温和的视角,让我可以以一种更开放、更尊重的态度去探讨这些问题。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同理心。它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个有经验的朋友在分享心得。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医疗选择和临终关怀的部分,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的实用信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提前了解这些“常识”,其实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更积极的规划者。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有点抗拒,总觉得谈论死亡太不吉利了。但我身边的一些变故让我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本书的结构和行文风格出乎我的意料,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既有对生命哲学的探讨,也有对实际操作的建议。这种平衡感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于不同人生阶段可能遇到的挑战的描述,感觉作者非常理解读者的处境。它不是一本让人看了就想哭的书,而是一本让人看完之后,反而能平静下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去告别的指南。它教会我,面对终点,最好的准备就是好好地活在当下。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让人有点沉重,但又不得不去面对。我一直觉得,关于生老病死这些话题,我们总是在刻意回避,好像只要不说,它们就不会发生一样。然而,生活总是会给我们上这么一课,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指引,让我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但又害怕书里那些沉重的现实会让我更加焦虑。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没有过多的花哨,这点我很欣赏。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坦诚和直接,就像作者想对读者说: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大家都绕不开的话题。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知识,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毕竟,面对生命的终点,我们需要的是真切的安慰和实用的准备,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哲学探讨。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也希望能让我有勇气去和家人朋友坦诚地谈论这些话题。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活得更有价值。当看到这本书时,我直觉地认为它可能会触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通常对这种主题的书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煽情,要么过于科学化,让人难以找到平衡点。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常识”二字,这暗示着它可能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高深的理论。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规划人生的最后阶段,如何处理亲人的离去,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毕竟,我们总是忙于追逐眼前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思考终点是什么样子。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让我能更从容地迎接每一个明天,而不是在恐惧中度过。
评分我阅读了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生命质量”的理解。我过去总以为,只要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就高。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准备同样重要。作者巧妙地将那些沉重的话题包裹在易于理解的叙述中,读起来并不觉得压抑,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有尊严地告别”的定义,这不仅仅关乎身体的舒适,更关乎内心的平静和未竟之事的了结。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对生命终点的诸多误解和恐惧。现在,我感觉自己多了一份力量,去拥抱生活的全部可能性,而不是只关注于那些暂时的快乐。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感悟的书。
评分书很好,送来的时候也保留的很完好
评分符合预期,是我想象中的,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在看,很有感触!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告诉自己以后要多注意身体
评分好书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性价比高
评分刚开始看,很吸引人,很值得一读的书。值得推荐成年人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