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陋俗
:10.80元
作者:徐凤文,王昆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1-01
ISBN:9787201036533
字数:120000
页码:1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历史悠久,“国粹”众多。多少愚昧、丑陋、黑暗的恶习,崭人不仅安然对之,熟视无睹,甚至以欣赏、把玩态度,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裹脚、长辫,、、、男风……夹杂着人们无数血泪的世风,千百年之间就那样大行其道。奇怪吗?其实从本书中,您所看到的,还不过是“煌煌陋俗大观”中冰山之一角耳。
目录
“新近裹脚 奉旨缠足”——三寸金莲
“赔钱货 不养活”——溺女新谈
“十八媳妇九岁郎”——童养媳 小女婿
“新婚三日无大小”——闹洞房 戏新娘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贞节牌坊
“确系处女 小学亦可”——处女嗜好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妻妾成群
“小娘爱俏 老鸨爱钞”——准风月谈
“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吃人公安
“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辫子革命
“阴错阳差 倒凤颠鸾”——男风寻根
“僭越贪黩 自肥坐大”——太监中国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阅读国骂
“倒霉上卦摊”——算命杂谈
“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财博闲话
“芙蓉君子 卜昼卜夜”——烟毒
编辑赘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一次读《中国陋俗》,就被它那种直击人心、又充满洞察力的笔触所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所谓的“陋俗”,而是以一种解构和重构的方式,深入剖析了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心理、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书中对于“熟人社会”的探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分析了熟人网络带来的便利,更揭示了其在当代社会所产生的种种局限和隐患。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往往能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蕴含着深刻的见解。他没有给出是非对错的结论,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这种开放式的写作风格,让这本书具有了很高的可读性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陋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我们”的书,关于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互动和发展。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让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不得不说,《中国陋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独特的。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的严谨态度,去挖掘和梳理那些流传在中国民间,却鲜为人知的习俗和观念。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更深入到这些习俗的形成原因、社会功能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礼尚往来”的章节,它将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上升到了社会契约、情感交换和权力博弈的层面,分析得条分缕析,令人信服。作者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文学的温度,使得即使是较为枯燥的话题,也能被描绘得生动有趣。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探索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社会文化宝藏,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惊喜。它不仅让我对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的方式,一种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也更加有力量的方式。
评分这本《中国陋俗》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从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剖析了我们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却又细想之下颇具深意的现象。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并非简单的批判,而是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些被遗忘的民间智慧,那些在发展洪流中被淹没的传统,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人情债”的论述,它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深刻地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绑定和潜在的道德压力,这种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无法企及的。书中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风俗习惯的解读,也常常能引发我对自己行为模式的反思,原来我们很多时候的言行举止,并非出于本心,而是被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正是一本优秀图书的魅力所在。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改变”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看见”的书,看见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下的复杂肌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挖掘社会深层结构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中国陋俗》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紧紧抓住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揭示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运作逻辑。比如书中对于“关系网”的分析,并非简单地将其视为负面,而是探讨了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功能性和演变过程,以及在当代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常常是在娓娓道来中,不知不觉地将你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话题时的审慎态度,既不回避,也不煽情,而是力求客观呈现,并引导读者进行理性思考。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所触动,这些细节往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我曾经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也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体悟。
评分《中国陋俗》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揭示“陋俗”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它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那些在社会交往中,在代际传承中,在情感维系中,那些我们不常言说,却又切实存在的规则和模式。作者的笔力非常老练,能够将宏大的社会议题,融入到日常的碎片化场景中,使得阅读体验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书中对“面子文化”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它不仅仅是关于虚荣,更是关于社会认同,关于群体归属,关于在人际网络中的价值体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之妖魔化,而是试图去理解其产生的根源和演变轨迹。这种 nuanced 的分析,让我对很多我曾经嗤之以鼻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让你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身边人的影子。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集体潜意识中的某些侧面,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