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作者:浜裕子
譯者:謝薾鎂
出版社:麥浩斯
書系:Style iT
出版日期:2016-09-13
ISBN:9789864081837
城邦書號:1GY008
規格:平裝 / 全彩 / 128頁 / 17cm×21cm
內容簡介
和食器入門養成書!
日本餐桌擺設權威浜裕子傾囊傳授,
一次弄懂種類、產地、挑選與保養方法,掌握正確使用與巧妙配搭的訣竅!
日本國寶級藝術家、重量級美食評論家北大路魯山人曾說:「器皿,是料理的衣服。」對於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多樣化風貌的器皿大國日本來說,魯山人的一席話精確指出了和食器作為日本飲食文化重要環節的地位。
但是,「和食器的種類好多,實在不知該從何挑選與使用。」
這個圖案代表的是春天還是秋天?該選用中皿或是豬口?選購天天使用的飯碗時該注意什麼?這道菜用陶土器皿比較好還是該用漆器盛裝?要是能對每種器皿有更多了解,具備款式、材質、紋樣等基礎知識,在組合、協調、搭配時,一定更加得心應手。
從常用的飯碗與湯碗開始,本書作者餐桌擺設權威浜裕子將循序解說每一種和食器的基礎知識與產地、挑選方法、排列方式、維護保養、高雅的布置竅門等等,並示範正確的日式餐桌擺設。所有展演餐桌風景時不可不知的和食器概念,書中都將搭配豐富的圖片,一一詳細解說。透過精美的圖片與輕鬆易懂的版面呈現,帶領所有和食文化的愛好者、剛入門的日本料理學生、盼望創造並沉浸在美饌氛圍裡的人們,輕鬆走入廣博深厚又無比細膩的和食器世界。
「期盼能將這些實用的和食器,有系統地介紹給讀者。」
——浜裕子
◆深入淺出解讀和食器的基礎知識與紋樣涵義
◆收錄超過200張精美圖片,近300款不同器皿
◆示範正確高雅的用法與餐桌擺設
◆專家不藏私傳授挑選訣竅
以往似乎沒看過如此詳盡講解和食器基本知識的書籍。全書以彩色照片配合詳細的解說。從器皿名稱、產地、挑選方法,甚至擺設方法都有介紹,我覺得稱得上是一本和食器聖經。推薦給喜歡器物的人,以及從現在開始想要購買器物的人。
【好評推薦】
「和食器的聖經」
——MASAKO(讀者)
作者简介
浜裕子
師事飲食空間設計師丸山陽子。
花藝及空間規劃師。惠泉花藝學校、英國Constance Spry Flower School修業,師事英國皇室設計師,並取得園藝、室內設計、桌飾布置等資格。
現為「花生活空間」主持人,從事花藝與餐桌布置,致力於提倡將生活空間當成藝術的生活風格。
在日本已出版十六本餐桌布置相關著作。
目录
序.........6
何謂「和食器」?.........8
【第一章】陶器.瓷器.........10
飯碗(陶器).........12
飯碗(瓷器).........14
茶杯、茶碗.........16
中盤.........18
小盤、豆皿小碟.........22
小缽、珍味缽.........26
附蓋容器、茶碗蒸容器.........30
角盤.........32
向付.........34
蕎麥豬口杯.........36
土鍋.........38
大盤.........40
大缽.........42
德利酒壺、銚子酒壺、大口吞杯、豬口杯.........44
急須壺、土瓶.........46
其他招待用器皿.........48
[Column 和食器衍生的賞味法]
浜裕子流 日本料理店的享受方法、挑選方法.........50
【第二章】漆器.玻璃器皿.其他.........52
椀物(漆器).........54
酒器、其他器皿(漆器).........56
膳、折敷(漆器).........58
重箱、切溜(漆器).........60
玻璃器皿.........62
錫、竹、杉製器皿.........66
複合素材器皿.........68
筷子.........70
筷架.........72
桌巾.........74
長桌巾、桌旗.........76
餐巾.........77
手拭巾.........78
紙製品.........79
【第三章】和食器的餐桌布置.........80
享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時尚和食器的樂趣.........82
用三菜一湯招待意外的訪客.........84
輕鬆享受九谷燒繪變系列器皿.........86
用玻璃器皿打造涼夏餐桌.........88
深秋時分,與工作夥伴小酌一番.........90
替重要的的日子營造高格調與愉悅心情.........92
和食器的基本配置順序.........96
和食器的NG搭配 .........97
[Column 和食器衍生的賞味法]
拜訪九谷燒藝術家、窯廠~五十吉深香陶窯~.........98
【第四章】和食器的基礎知識.........100
和食器的部位名稱.........102
和食器的尺寸.........103
和食器的歷史.........104
應先備齊的和食器品項.........106
和風紋樣的種種.........108
根據季節挑選器皿.........110
何謂器皿之格「真、行、草」?.........112
和食禮儀.........114
和食器的保存方法.........116
和食器的擺盤.........118
和食器的材質與製造.........120
陶瓷器的技法與產地.........122
推薦的和食器店舖.........124
作者簡介 Profile.........126
參考文獻.........126
攝影協力.........127
说实话,市面上大部分关于“食器入门”的书,都会把重点放在如何搭配、如何使用上,但这往往是建立在已经拥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期待《港台原版 經典和食器入門》能提供更扎实的基础构建,比如对不同材质的深度解读。例如,竹器的保养和鉴别,木器的榫卯结构和耐用性分析,甚至是对早期塑料制品(如果涉及的话)的工艺说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从最基础的“为什么这个碗是这样的形状”开始讲起,而不是直接跳到“如何用它盛汤”。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修复”和“传承”的内容,那些布满裂纹的老碗,是否可以通过某种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对物品生命力的尊重和记录,才是我购买这类书籍的真正动力。毕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必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
评分这本《港台原版 經典和食器入門》的书,光是名字听着就让人心驰神往,仿佛能闻到那种来自东方的、带着年代感的纸张气息。我一直对老物件有一种莫名的迷恋,尤其是那些带着生活痕迹的器物。我猜这本书里肯定会详细介绍上世纪中叶,香港和台湾地区,那些传统餐具的演变和精髓。我期望能看到一些非常细致的图解,比如不同时期竹编的工艺、陶瓷上的手绘图案是如何随着时代审美而变化的。是不是有专门章节深入探讨过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搪瓷餐具,它们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特别好奇,那些精致的漆器是如何在那个湿热的环境中得以保存至今,书里会不会分享一些古老的保养秘诀。买这本书,我主要就是冲着那种“原版”和“经典”的韵味去的,希望它能成为我茶余饭后,慢品时光的一剂良药,而不是一本生硬的教科书。我希望它能带我穿越回那个手工艺还未被工业化完全取代的年代,感受匠人精神的温度。
评分我关注“港台原版”这几个字很久了,这暗示着内容的稀有性和权威性。我猜这本书的选材一定非常讲究,不会是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普通餐具介绍。我希望它能深入到材料的源头,比如,那些早期台湾使用的特定陶土产地,或者香港进口的某种特殊瓷胚,它们在质感和透光度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有没有专门介绍过那些已经失传的烧制技术?我最想知道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对食器设计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影响?比如,西方的餐桌礼仪是否催生了一些介于中西之间的混合型餐具设计?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足够多细节的对比分析,比如早期与后期在纹饰、釉色、器型上的微妙差异,那对于一个深度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希望它能把我从一个“看热闹”的普通读者,提升到一个能分辨门道、欣赏工艺的“门内人”。
评分坦白说,我手里堆着一摞子关于饮食文化的书,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是在啃干巴巴的资料。我更倾向于那种带有强烈个人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记录。对于这本《港台原版 經典和食器入門》,我期待它能像一本老相册一样,每一页都讲述着一个关于“吃”的小故事。比如,书中会不会收录一些老照片,展示在那个年代的家庭聚餐上,这些食器是如何被精心摆放和使用的?我想看看,那些可能在如今看来已经非常“复古”的碗碟,当年在家庭中是怎样承载着亲情和日常的烟火气的。如果能有对那些使用这些餐具的普通家庭主妇的访谈记录,那就更妙了。我希望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器物图录,而是器物背后流淌着的,那些平凡而珍贵的岁月。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指南,更是一部微型的社会生活史。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结构很特别,它强调了地域和时代的双重属性。我设想,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本身,可能也是对“原版经典”的一种致敬。我非常期待看到高质量的彩色印刷,能准确还原那些釉色的微妙变化——比如宋代风格的青瓷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那种含蓄的层次感。如果书中收录了早期港台设计师或工匠的作品,并且附有他们的创作理念,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瞬间提升了。我关注的不仅仅是“它们是什么”,更是“它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特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这些食器是如何从纯粹的实用工具,逐步演化成为具有收藏价值和文化符号意义的艺术品的。它应该能给我提供一套系统的、有脉络可循的视角,让我能以更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和欣赏那些流传下来的老物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漂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