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时事热点(320) 专题二 法理学(15)(163) | 专题三 宪法(25)(168)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43) |
2019版《公考时事热点1200题》内含1200道客观题,适用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三支一扶、军转干、党政公选遴选等考试的时事热点内容备考。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①内容全。本书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生活百科类(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地理、计算机)的时事热点试题。
②专题训练。本书按照不同类别的热点知识设置专项训练,帮助考生深入掌握热点知识内容。
2019版《公考时事热点1200题》包含五大部分,共计1200道客观题。具体为:时事热点(320道)、政治热点(160道)、法律热点(200道)、经济热点(110道)和生活百科(410道)。本书包含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本书在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学科中融入了新的热点知识,比如政治部分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律部分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部分有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等相关内容。本书旨在通过专题训练,帮助考生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掌握时事热点知识,提高备考效率。
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就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毕竟是冲着“公考”这个目标去的,时政热点这种东西,抓住了就等于抓住了半条命。我个人对那种泛泛而谈、只罗列名词的资料是深恶痛绝的,希望能看到一些真正深入骨髓的分析。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是相当不错的,拿在手上很有质感,这至少保证了长时间翻阅时的视觉舒适度。我尤其关注它在“理论”解析部分的处理方式,很多市面上的资料只是把政策原文堆砌上去,缺乏对政策背后逻辑、历史沿革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度剖析。如果这本书能在这一点上做到位,比如,它能清晰地勾勒出某个重要决策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演进和强化的,或者,对于一个经济热点,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那它就不仅仅是题海战术的堆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工具”。我希望它能提供那种能让我举一反三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仅仅记住那1200个孤立的知识点。从初步的翻阅来看,它的章节划分似乎是紧密贴合了当年的重大事件时间轴,这对于构建一个连贯的时政记忆网络至关重要,让人感觉思路清晰,不至于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
评分一本好的学习资料,最终的评价标准在于它能否真正地帮助使用者建立起一种“系统思维”,而非零散的知识点堆砌。我特别期待它在梳理复杂热点时,能够使用逻辑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不同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例来说,某个经济政策的出台,可能同时关联着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定的五年规划目标,甚至还可能与某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有着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线索清晰地串联起来,比如用脚注或交叉引用指出“此热点与第X章第Y节的理论基础相关联”,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个自我构建的学习闭环。这种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对于应对申论或综合分析题时所需的逻辑论证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希望这套书能让我感觉到,我买的不仅仅是一本题集,而是一套为系统掌握时政脉络而设计的思维辅助系统。
评分从宏观上看待这套书,它所涵盖的“时政热点”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它能否覆盖到考纲的全部要求。公考的时政热点往往是高度凝练了过去一年全国乃至全球发生的最具影响力事件的精华。我比较关注它对一些新兴概念,比如前沿科技突破、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变化,或者某个特定领域(如金融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政策动向的收录是否及时和全面。很多资料的滞后性是致命的,如果你还在学习半年前已经定调的政策,那么你很可能就会错过最新的考点风向。我希望这本书能体现出一种对信息流的敏锐捕捉能力,并且能对这些热点进行必要的“预判”,即:这个热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以何种形式出现在试卷中。这种前瞻性,往往是经验丰富的教研团队才能做到的。如果它只是对已经板上钉钉的事件进行事后总结,那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评分我对时政资料的实用性要求是极其苛刻的,我需要的是能直接转化成本场考试得分的“弹药”,而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这套书的“1200题”部分自然成了我的重点考察对象。我期待的不是那种明显为了凑数量而设置的、答案过于简单或提问方式极其别扭的题目。理想中的习题集,应该能够模拟出不同省份、不同考试局的出题风格——有的偏重对具体数据的记忆,有的则更考察对重大战略的理解和判断。如果它能做到,针对同一个时政热点,设计出概念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简答论述题三种不同难度和侧重点的题型,那么这套书的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更进一步说,每道题后的解析,必须做到“透彻”。不是简单地告诉我对或错,而是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选这个,以及其他选项为什么是错的,最好还能指出这个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的考察频率和形式。如果能看到对“热点解析”的回归和引用,说明它确实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而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考点。这种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才能真正打磨出面对复杂考题的应变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备考者,时间管理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资料的“易用性”和“检索效率”常常被我忽略,但实则至关重要。我观察到,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相当精细,这暗示着编者或许考虑到了考生在考前最后阶段快速查漏补缺的需求。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更应该有一个详尽的、可以交叉引用的主题索引。比如,我突然想回顾一下所有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热点,无论是经济层面、文化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我希望通过索引能迅速定位到所有相关的题目和理论阐述,而不是被迫从头到尾翻一遍。另外,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也影响学习效率。如果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并且关键信息(比如核心概念、年份、数据)能够通过加粗或着重色进行区分,那么在快速浏览和记忆时,就能大大减轻眼睛的疲劳感。这种细微的排版处理,往往体现了编者对学习者实际操作环境的体贴程度,也是区分一本“普通资料”和一本“核心备考用书”的关键所在。
评分很好的资料书
评分很好的资料书
评分发货快,包装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的资料书
评分很好的资料书
评分包装比较完好 还比较满意
评分发货快,包装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