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宇宙与量子理论 | ||
| 定价 | 39.8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第1版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竹内薰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194 | |
| ISBN编码 | 9787115462107 | |
本书是—本宇宙学科普读物,从原子等微观粒子,到主序星、红、白矮星等恒星,以及宇宙中的暗物质,作者——进行了详尽地解读。本书将宏观的宇宙与微观的粒子相结合,用数学工具和想象力为读者描绘出婴儿宇宙、平行宇宙、创造粒子的“超弦”等奇异的概念。
前言 / 3
本书概要 / 8
第1章 探索宇宙
天文学与量子理论的结合 从微观看宏观 / 10
宇宙的规模 从宇宙到量子 / 12
古代的宇宙观 人类对宇宙的探知从未间断 / 14
地心说 到中世纪为止的宇宙观 / 16
日心说1 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 / 18
日心说2 打破宗教特权 / 20
宇宙的膨胀 宇宙在不断膨胀中 / 22
炽热的奇点 宇宙是从—个火球开始的 / 24
光的速度 宇宙为什么如此浩瀚 / 26
相对论 描述时空的相对论 / 28
爱因斯坦场方程式 爱因斯坦的宇宙论 / 30
专栏1 为什么夜晚是黑暗的 / 32
第2章 量子理论
原子论 人类想要了解万物的根源 / 34
量子理论的开端 发现非连续性现象 / 36
普朗克尺度 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基本单位 / 38
原子模型1 原子是西瓜还是土星 / 40
原子模型2 电子分散在轨道上 / 42
物质波 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波动性 / 44
薛定谔方程式 用概率描述世界 / 46
不确定性原理 无法同时确定的位置与速度 / 48
量子理论的解释1 是神在掷骰子吗 / 50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光的粒子性 / 52
波动性与粒子性 展示电子波动性的实验 / 54
量子理论的解释2 玻姆的量子势能 / 56
隧穿效应 量子有—定概率可以穿过势垒 / 58
量子理论的解释3 玻姆对于隧穿效应的解释 / 60
自旋1 电子的自旋不是旋转的 / 62
自旋2 量子世界中的奇妙性质 / 64
泡利不相容原理 玻色子与费米子 / 66
超流体与超导体 奇妙的“超”现象 / 68
量子波动 能量可以在真空中波动 / 70
专栏2 身边的量子力学 / 72
第3章 恒星的进化
元素的起源 我们都是恒星的—部分 / 74
元素分析 了解构成恒星的元素 / 76
恒星的—生 质量决定了恒星生命的长短 / 78
主序星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内部产生的核聚变 / 80
红的核聚变反应 红是制造元素的工厂 / 82
白矮星 简并压支撑着的白矮星 / 84
超新星爆炸1 连接新—代的大爆炸 / 86
超新星爆炸2 通过超新星爆炸测量距离 / 88
中子星1 中子星是巨大的原子核 / 90
中子星2 构成中子星的奇妙粒子 / 92
黑洞1 连光线都能吸进去的时空旋涡 / 94
黑洞2 黑洞也会消失 / 96
星际气体 恒星的终结是新恒星的诞生 / 98
专栏3 夸克星的可能性 / 100
第4章 观测到的的宇宙状态
电磁波 在宇宙中旅行的电磁波 / 102
发现黑洞 找到看不见的黑洞 / 104
银河系的构造 恒星汇集而成的银河系 / 106
宇宙射线的起源 超高能量宇宙射线之谜 / 108
伽马射线暴 来自银河系外的神秘射线 / 110
红移 通过光谱了解膨胀速度 / 112
宇宙背景辐射 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噪音 / 114
WMAP 空间探测器发现的波动 / 116
暗物质1 银河旋转之谜 / 118
暗物质2 已判明的暗物质分布 / 120
暗能量 加快宇宙膨胀速度的神秘能量 / 122
宇宙的构成要素 宇宙的96%还不为人所知 / 124
宇宙大尺度结构 微观的波动形成宏观的构造 / 126
大型对撞机 重现早期宇宙的实验 / 128
专栏4 对撞机能制造出黑洞吗? / 130
第5章 粒子标准模型
粒子标准模型 粒子的基础概念 / 132
强子 夸克构成的强子 / 134
相互作用力 宇宙中的4种相互作用力 / 136
反粒子 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结合后的推论 / 138
强相互作用力 强相互作用力让太阳发光 / 140
超子 奇异的原子核 / 142
弱相互作用力 打破能量守恒定律? / 144
未发现的粒子1 传递引力的引力子 / 146
未发现的粒子2 产生质量的希格斯粒子 / 148
CPT对称性 物理定律所带有的对称性 / 150
对称性破缺 对称性破缺会在宇宙中留下物质 / 152
专栏5 粒子探究之旅 / 154
第6章 宇宙的历史
宇宙的进化 从“无”开始的137亿年的宇宙史 / 156
宇宙图 根据宇宙史绘制的宇宙图 / 158
宇宙的加速膨胀 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 / 160
星系的布局 宇宙大尺度结构 / 162
星系的形成 星系是宇宙的基础单位 / 164
恒星的形成 宇宙中第—个点亮的恒星 / 166
宇宙放晴 38万年后,视线开朗的宇宙 / 168
元素的产生 存在于早期宇宙的氢和氦 / 170
强子的产生 用强大的力量将夸克封闭起来 / 172
反物质之谜 为什么只有物质被留了下来 / 174
宇宙大爆炸 高温、高密度的火球宇宙 / 176
专栏6 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之路 / 178
第7章 量子宇宙学
奇点理论 时光倒流的话,宇宙会变成—个点吗 / 180
暴胀 真空能量引起的扩大 / 182
时间的概念 时间的概念随理论—同变化 / 184
霍金的宇宙论 从无边界开始 / 186
宇宙诞生以前 宇宙诞生前是什么样的 / 188
专栏7 薛定谔的猫 / 190
第8章 统—场论
理论物理与宇宙观测 发展理论物理的关键在于对宇宙的观测 / 192
标准模型的局限 中微子振荡动摇了标准模型 / 194
相互作用力的统— 物理学家们的梦想是相互作用力的统— / 196
暗物质 暗物质是新粒子的备选吗 / 198
圈量子引力理论1 将相对论量子化的圈量子引力理论 / 200
圈量子引力理论2 圈量子引力理论与宇宙学 / 202
超弦理论1 超弦理论的成因 / 204
超弦理论2 弦能解释世上的—切 / 206
M理论 从超弦理论到M理论 / 208
五维时空 宇宙不是四维的吗 / 210
专栏8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与量子理论 / 212
第9章 宇宙的今后
多重宇宙 宇宙只有—个吗 / 214
宇宙的未来1 宇宙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呢 / 216
宇宙的未来2 膨胀中的宇宙的未来 / 218
索引 / 220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有一种老派的学者风范,但又充满了对宇宙的无限热情。它没有采用那种浮夸或过度简化的口吻,而是用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与读者探讨那些宏大而深奥的物理学命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释复杂物理定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哲学思辨的深度。例如,在讨论测不准原理时,它不仅仅是解释了能量与时间的互相关系,更延伸探讨了观察行为对现实的影响,这使得阅读体验从纯粹的科学学习提升到了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层面。这种将科学与哲学巧妙融合的笔触,让我阅读时充满了沉浸感,仿佛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在星空下彻夜长谈。这本书在细节的打磨上极其到位,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让人几乎感觉不到阅读的阻力,只是一股脑地被吸入那个奇妙的物理世界之中。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天体物理学进展的业余爱好者,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回避那些令人挠头的理论难题,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而是用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来呈现目前的科学边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量子场论基础概念的解释,它没有陷入过多的数学推导,而是用非常巧妙的类比,帮助我们理解了虚粒子和真空涨落的奇异现象。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为那些想更进一步,但又缺乏深厚数学功底的读者量身定制的。书中的一些插图,特别是关于时空弯曲的示意图,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首次接触广义相对论的人也能迅速抓住要点。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本激发思考的催化剂,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都会产生全新的、更具物理学视角的看法。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妙,简直像一部精彩绝伦的科幻史诗,只不过里面的情节都是基于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作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非常注重逻辑的连贯性,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宇宙图景。我喜欢它对恒星演化阶段的描述,从氢聚变到氦闪,再到最终的白矮星或中子星,整个过程被描绘得生动立体,让人不禁对时间与物质的循环产生敬畏之情。此外,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背景介绍也非常到位,让我们了解了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攻克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难题。这种将科学发现置于历史长河中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趣味性,完全不像是在读一本教科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参与一场伟大的科学探索之旅,每一页都充满了发现的喜悦。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内容更新和信息准确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涵盖了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新观测证据,到粒子加速器实验的最新发现,显示出作者紧跟科研前沿的态度。特别是对标准模型的扩展和新物理学的探索部分,它并没有给出过于武断的结论,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审慎的态度介绍了弦理论、圈量子引力等仍在发展中的理论。这种平衡的观点,对于希望建立全面、客观科学观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其中的某些论点,然后去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每一次的回溯都让我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得更深一层。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既有知识,更在于培养读者批判性思维和对未解之谜保持好奇心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推荐给所有对“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方”感兴趣的人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盛宴,那种深邃的宇宙背景加上流动的线条,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穷奥秘。我一直对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充满好奇,但很多科普读物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选择非常出色,每一个公式或概念的阐释都配有精美的图示,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物理概念时的那种细腻和耐心,比如对量子纠缠的描述,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不至于让初学者望而却步。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真的跟着作者的笔触,穿越了广袤的星系,又潜入了微观粒子的奇妙世界。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的桥梁,让我对我们所处这个时空的认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绝对是天文爱好者和物理初学者的福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接下来会如何解读黑洞的事件视界,相信那一部分的图文解析一定会更加震撼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