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题解”中写有艺术分析,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韵读”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对于《诗经》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是一部很好扎实的《诗经》新注本。程俊英、蒋见元著的《诗经注析(上中下)》,系据中华书局上世纪九十年代铅排二册本重新校订,对原书错误进行了全面修正,并对原版式做了调整,字大行疏,提升了阅读体验。 程俊英,蒋见元 著 程俊英(1901~1993),福建福州人,有名的《诗经》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受到、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70余年的女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学问与品格的馨香浸润熏陶了一代代弟子。另著有《诗经译注》、《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我一直认为,对经典的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那未免太过浅薄。《诗经注析》恰恰满足了我对深度解读的需求。它的析部分,简直是匠心独运!作者并没有拘泥于简单的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深入探究了每首诗的创作背景、时代渊源,甚至是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习俗的关联。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原来那些看似朴素的诗歌,竟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比如,对《伐檀》的分析,不仅解释了“坎坎伐檀兮”,更将其置于当时诸侯割据、阶级分明的社会背景下,让我深刻理解了诗歌中“讥讽”和“批判”的力度。又如,对《氓》的解读,从男女情感的细腻描绘,上升到对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的思考,让我看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这种抽丝剥茧式的解读,让我不仅仅是在读诗,更是在学历史、学文化,在与古人的智慧进行深度交流。
评分说实话,我对《诗经》的了解,一直以来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面上,知道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知道里面有一些著名的篇章,但具体内容和深刻含义,却知之甚少。《诗经注析》这本书,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我对《诗经》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导览手册,带领我一步步深入《诗经》的世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始终坚持以读者的角度来思考,提供最实用、最易懂的解读。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究气,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的放松和自在。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诗歌的“意境”描绘,总是能精准地捕捉到诗人心中的情感,并将之细腻地传达出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次古代的生活,感受到了古人的喜怒哀乐,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套《诗经注析》简直就是一本古文学习者的“及时雨”!我一直对《诗经》心生向往,但古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着实让我望而却步。好几次尝试着翻阅原著,都因为生涩难懂而草草收场。直到我遇到了这套书,才真正打开了《诗经》的大门。它的注析部分,用词考究,解释精炼,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将那些古老的文字逐一解读。每一首诗的背后,都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让我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情感世界,甚至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摹。特别是那些看似简短的诗句,经过细致的分析,竟能挖掘出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我常常沉浸其中,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着诗人在月光下吟诵,或是集市上歌唱的画面。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与先民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它让我明白,《诗经》并非遥不可及的古籍,而是鲜活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瑰宝。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然而,《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其原貌的晦涩以及后世解读的纷繁,常常让我感到无从下手。《诗经注析》的出现,如同一道清晰的曙光,照亮了我通往《诗经》殿堂的道路。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注”与“析”的完美结合。注释部分,细致入微,对每一个生僻字、难懂的词语都进行了精准的解释,并且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提供多种可能的解读,让我不再为字词的歧义而困扰。而“析”的部分,更是见仁见智,它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行梳理,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传承。作者通过对诗歌的背景、情感、艺术手法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多元化的解读,既尊重了历史原貌,又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让我得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欣赏这部伟大的诗集。
评分老实说,我当初买这套《诗经注析》,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对《诗经》一直有些敬而远之,觉得那应该是专家学者才看得懂的东西。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它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最重要的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一点也没有枯燥乏味的学术腔调。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就好像在和一个渊博的朋友聊天,他把你引向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意象时,会引用当时的其他文献或者考古发现来佐证,这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论证方式,让我对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深信不疑。而且,它还会适时地补充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民间传说或者俗语,让整个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常常会因为一句诗、一个词的解释,而引发一连串的联想,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对古人的生活多了几分鲜活的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