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

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祖美 編
圖書標籤:
  • 李清照
  • 宋詞
  • 婉約派
  • 女性文學
  • 古代文學
  • 文學傳記
  • 曆史人物
  • 文化名人
  • 詩詞鑒賞
  • 傳記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新世界
ISBN:9787510463792
商品編碼:20880182067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
  • 作者:陳祖美
  • 定價:39.9
  • 齣版社:新世界
  • ISBN號:9787510463792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7-09-01
  • 印刷時間:2017-09-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303
  • 字數:270韆字

內容提要

本書立足李清照的人生軌跡,將她寫下的詩詞貫穿其中

作者簡介

暫無

目錄

一章李清照傢世00

一、百脈泉邊一人傢00

二、“位下名高”的父祖00

三、以文學進身的外祖父00

四、生母,壽夭的相門韆金00

第二章失去母親的童年0

一、繈褓喪母之後0

二、養母的乳汁和生父的尺牒0

三、從兄李迥和“弱弟”李迒0

四、溪亭、蓮湖之遊0

第三章待字少女0

一、學詩伊始0

二、上元節的日日夜夜0

三、懷春之什0

四、不速之客和鞦韆小闋0

第四章少年成名諸作0

一、一條錦囊計0

二、兩首倜儻詞0


錦瑟年華: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詩酒人生 一捲舊唐詩,半盞濁酒香,浸染瞭盛唐氣象的餘暉,卻也預示著一個時代的轉摺。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尋晚唐詞壇的璀璨巨星——溫庭筠(約812年—約870年)。他的一生,是晚唐社會由盛轉衰的縮影,是士人理想與現實碰撞的悲歌,更是詞體由初興走嚮成熟的關鍵裏程碑。溫庭筠,這位被譽為“花間派”鼻祖的文學傢,以其穠麗詭譎的筆法,構建瞭一個個華美卻又暗藏哀愁的詞境,對後世宋詞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第一章:浮沉長安道——少年纔俊與仕途的初探 溫庭筠齣生於一個書香門第,早年便顯露齣驚人的文學天賦。他少時即以詩文聞名京城,被譽為“東方之纔”。然而,他的仕途卻充滿瞭坎坷與波摺。晚唐政治的腐敗與黨爭,使得像溫庭筠這樣纔華橫溢的士人,難以找到施展抱負的舞颱。 本章將細緻描繪他早年遊曆四方的經曆,如何觀察市井百態與宮廷奢靡,這些經曆為他日後詞作中細膩入微的描寫奠定瞭基礎。我們將探討他如何試圖通過科舉入仕,卻屢遭挫摺,最終不得不依附於藩鎮或權貴門下,這種邊緣化的生存狀態,既是他藝術創作的沃土,也是他個人悲劇的序幕。 第二章:花間月下:穠麗詞風的奠基 溫庭筠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開創的“花間詞”風格。他擺脫瞭早期五代詞人較為直白、俚俗的傾嚮,將詞的藝術性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 精雕細琢的意象群: 本章會深入剖析溫庭筠詞中的標誌性意象:“懶”、“愁”、“香”、“妝”、“鏡”、“簾”。這些意象並非簡單堆砌,而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組閤,營造齣一種精緻、迷離、近乎頹廢的美學效果。例如,他筆下的女子,總是籠罩在一層薄霧之中,她們的哀愁並非大悲,而是無處排遣的、細微的、滲透在日常物件中的感傷。 “句法”的革命: 溫庭筠對句子節奏和用典的偏好,使得他的詞讀起來如珠玉相擊,又似吳儂軟語。我們將對比他早期的作品和成熟期的作品,分析他是如何逐漸形成那種華麗、繁復、講究對仗的句法結構的。 第三章:酒綠燈紅中的孤獨者——與友人的唱和與交遊 溫庭筠是晚唐文壇上一個活躍的人物,他與當時的許多重要文人,如李商隱、段成式等人有著密切的交往。然而,他似乎總處於一種“局外人”的姿態。 本章將聚焦於他的人際網絡。通過分析他與友人的詩文往來,我們可以窺見他性格中的矛盾——一方麵渴望功名,另一方麵又對世俗的爭鬥不屑一顧,寄情於聲色犬馬之樂。晚唐的酒肆、歌樓、名妓成為他重要的生活場景和創作源泉。這些地方的繁華與轉瞬即逝,恰恰映照瞭他對人生無常的深刻體悟。 第四章:曆史的哀歌:詞中的傢國情懷 雖然溫庭筠的詞以“香艷”著稱,但若深入探究,便會發現其底色是深沉的時代悲劇感。晚唐藩鎮割據,民生凋敝,外有強敵環伺。 我們將梳理溫庭筠詞中那些不易察覺的“言外之意”。例如,當他描繪閨中思婦的寂寞時,是否也在暗喻國傢的離散與動蕩?他的“愁”,不僅是個人的小情小愛,更是對逝去盛唐的懷念與對眼前頹敗局麵的無力感。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使得他的詞在綺麗的外錶下,蘊含瞭磅礴的曆史重量。 第五章:詞體的定型與流傳 溫庭筠是真正將“詞”從宴樂的邊緣文學,提升到可以承載復雜情感與敘事的高度的一位關鍵人物。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瞭詞的題材和錶現手法,為後來的北宋婉約派,尤其是柳永、秦觀等人的發展,鋪平瞭道路。 本章將探討他的詞集《花間集》的編纂意義,分析其作品在後世的接受與評價,以及他如何巧妙地融閤瞭樂府傳統與近體詩的精緻。通過對比他的風格與同時代其他詞人(如韋莊)的差異,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溫庭筠對“詞”這一文學體裁獨特的貢獻。 結語:韆古遺音,無盡的嘆息 溫庭筠的一生,是纔華橫溢卻鬱鬱不得誌的一生。他將生命中所有的失意、迷戀與對美的極緻追求,都熔鑄在瞭他那些華麗而又感傷的詞句之中。當我們吟誦“蘭佩紫紬瓊瑟怨,羅衣泣盡竹枝詞”時,我們聽到的不僅是一個古代纔子的哀嘆,更是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集體潛意識裏無法言說的惆悵。本書旨在挖掘溫庭筠詞作背後的文化土壤與個體命運的交織,還原這位晚唐詞宗的復雜與光輝。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纔女的命運充滿好奇,而李清照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星。《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這本書,滿足瞭我對她方方麵麵的探索欲。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生平事跡,而是深入到李清照的內心世界,去挖掘她那些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書中的細節描寫十分到位,無論是她與趙明誠共同整理金石的場景,還是她晚年孤苦伶仃的境遇,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李清照詞作的解讀,作者不僅僅是分析詞句的字麵意思,更是結閤她的人生經曆,去闡釋詞背後的情感和意境,讓我對那些耳熟能詳的詞句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立體的李清照:她既有小女兒的嬌羞與情趣,也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豪邁與誌氣;她既能寫齣“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爛漫,也能道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慨嘆。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即使身處亂世,也依然能夠綻放齣璀璨的光芒。

評分

這本《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的書名,光是讀起來就帶著一種悠長而深邃的韻味,仿佛能瞬間將人拉迴到那個風起雲湧的宋代。我一直對李清照這位纔女充滿瞭好奇,她的詞句,那些“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無奈,那些“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翻開,但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象瞭無數的畫麵。我想象著她身著素雅的長裙,在黃昏的斜陽裏,凝望著遠山,心中翻湧著韆言萬語,卻最終化作筆尖的幾行清淚。我想象著她與趙明誠琴瑟和鳴,在書齋裏一同品鑒金石,笑語盈盈,那是何等的風雅與幸福。然而,命運的捉弄,國破傢亡的悲痛,又會將這位纔女推嚮怎樣的深淵?這本書,我預感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女子的生平,更是在描繪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民族的悲歌,以及一個靈魂在曆經滄桑後的涅槃。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去觸摸那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去感受她詞句背後那份濃烈而又剋製的情感,去理解她為何能寫齣那些傳世不朽的篇章。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曆史的迴溯,一次對人性深度的探尋。

評分

在閱讀《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之前,我對李清照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她的詞作本身,那些優美而略帶傷感的句子,總讓人覺得她是一位生活在象牙塔裏的纔女。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看到瞭李清照真實的人生軌跡,一個女人,如何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憑藉自己的纔情與韌性,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書中詳細描繪瞭她與趙明誠的愛情,那不僅僅是風花雪月的浪漫,更是誌同道閤的默契與扶持,他們共同對金石學的追求,是那個時代少有的佳話。然而,命運的巨變,讓這份美好的愛情遭受瞭前所未有的打擊,國破傢亡,丈夫離世,這些沉重的打擊,讓李清照從一位幸福的少婦,變成瞭一位飽經風霜的女性。書中的文字,帶著一種深深的同情與理解,卻又不失客觀的敘述,讓我感受到瞭李清照的偉大之處,她並沒有被命運壓垮,而是選擇用她的筆,去記錄時代的變遷,去抒發內心的情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女性在逆境中不屈的靈魂。

評分

拿到《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終於有一本書能讓我深入瞭解這位我一直十分敬佩的宋代女詞人瞭。許多關於李清照的書籍,往往側重於她的詞作賞析,或者僅僅是簡單地梳理生平,但這本書,顯然有著更宏大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挖掘。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纔女的故事,更是在描繪一個時代的縮影。通過李清照的視角,我看到瞭宋代文人的生活狀態,感受到瞭那個時期文化的繁榮,也體會到瞭國傢動蕩帶來的巨大衝擊。書中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它不是枯燥地堆砌史料,而是通過生動的人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刻畫,將讀者帶入到那個久遠的時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李清照內心世界的探索,那些“欲說還休”的情感,那些復雜而矛盾的心緒,都被作者捕捉得淋灕盡緻。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李清照的詞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她不僅僅是描繪瞭自己的人生,更是觸碰到瞭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共同情感,一種關於傢國、關於愛情、關於離彆的普遍體驗。

評分

翻開這本《多少事欲說還休(一代纔女李清照)》,我仿佛進入瞭一個被時光溫柔打磨過的世界。書中的字裏行間,流淌著宋代特有的婉約與風雅,也彌漫著亂世的蒼涼與無奈。作者筆下的李清照,不再是僅僅停留於課本中的那個名字,而是一個鮮活、飽滿、有血有肉的個體。我看到瞭她少女時代的靈動與聰慧,看到瞭她初為人婦時的幸福與甜蜜,也看到瞭她麵對國破傢亡、丈夫早逝時的堅韌與哀傷。尤其是書中對她後期漂泊生涯的刻畫,那些“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景象,讓我感同身受,仿佛親眼目睹瞭她在風雨中踽踽獨行的身影。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李清照的詞之所以能流傳韆古,不僅僅是因為她精湛的語言技巧,更是因為她將自己的人生經曆、傢國情懷、個人情感,都毫無保留地傾注在瞭筆端。她用最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女性在那個時代所承受的命運,也用最深沉的情感,錶達瞭對故國的眷戀和對愛情的堅守。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瞭“欲說還休”這四個字的重量,它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壓抑,更是一種看透世事後的豁達與無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