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奈特神經係統疾病彩色圖譜
定價:278元
作者:樊東升 等主譯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7107013
版次:1
裝幀:精裝
這是一本結閤臨床病例,可以快速查找神經及神經肌肉疾病診療方法的圖譜。神經病學是非常復雜的臨床學科,臨床工作依賴於豐富而抽象的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學知識,為您提供瞭100餘個Lahey醫院的臨床病例,以彩圖的形式將難以用文字描述的抽象的神經係統解剖、病理生理、臨床錶現等展現在讀者麵前,使讀者更容易地將復雜的人體係統概念化。
H.Royden.Jones,Jr,醫學博士,是Lahey診所神經病學部主席。他畢業於Tufls學院,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並聽從當時Tufts學院係主任的建議,西行到西北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Jones博士先在費城總醫院任實習醫師,一位西北大學的內科醫師鼓勵他在Mayo醫院取得瞭內科住院醫師資格
1篇 神經係統檢查
1章 臨床神經功能評估 第2章 認知和語言評估第2篇 神經眼科學 第3章 視網膜和視神經 第4章 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和視輻射 第5章 初級視覺皮質 第6章 第Ⅲ對腦神經:動眼神經 第7章 第Ⅳ對腦神經:滑車神經 第8章 第Ⅵ對腦神經:外展神經第3篇 腦神經 第9章 第Ⅰ對腦神經:嗅神經 第10章 第Ⅴ對腦神經:三叉神經 第11章 第Ⅶ對腦神經:麵神經 第12章 第Ⅷ對腦神經:前庭神經 第13章 第Ⅷ對腦神經:位聽神經 第14章 司吞咽的 第Ⅸ對和 第Ⅹ對腦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 第15章 第X對腦神經:迷走神經引起嗓音的改變 第16章 第Ⅺ對腦神經:脊髓副神經 第17章 第Ⅻ對腦神經:舌下神經第4篇 頭痛 第18章 原發和繼發性頭痛第5篇 腦血管病 第19章 供應腦和腦膜的動脈 第20章 缺血性卒中 第21章 顱外頸動脈硬化的血管內膜切除術 第22章 腦靜脈血栓形成 第23章 腦齣血 第24章 腦動脈瘤和蛛網膜下腔齣血第6篇 癲癇和暈厥 第25章 癲癇和暈厥 第26章 癲癇的外科第7篇 睡眠障礙 第27章 睡眠障礙第8篇 意識障礙 第28章 第29章 顱內壓增高和腦疝 第30章 腦死亡第9篇 記憶和認知障礙 第31章 急性認知和行為障礙 第32章 阿爾茨海默病 第33章 路易體癡呆 第34章 額顳葉癡呆 第35章 血管性癡呆 第36章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第10篇 精神疾病 第37章 抑鬱癥 第38章 雙相情感障礙 第39章 精神分裂癥 第40章 強迫癥 第41章 驚恐障礙(恐怖性神經癥) 第42章 惡劣心境 第43章 邊緣型人格障礙 第44章 注意力缺失障礙 第45章 藥物及酒精濫用 第46章 譫妄第11篇 運動障礙 第47章 帕金森病 第48章 非典型帕金森綜閤徵 第49章 震顫 第50章 藥物誘發的運動障礙 第51章 肌張力障礙 第52章 肌陣攣 第53章 舞蹈病 第54章 抽動障礙 第55章 Wi1son病 第56章 精神性運動障礙 第57章 運動障礙的外科第12篇 步態異常 第58章 步態異常第13篇 脊髓病變 第59章 脊髓病的解剖概況 第60章 急性脊髓病 第61章 慢性脊髓病第14篇 多發性硬化和其他脫髓鞘病 第62章 多發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第15篇 感染性疾病 第63章 細菌性腦膜炎 第64章 腦脊膜鄰近組織感染 第65章 神經 第66章 神經係統病毒感染 第67章 腦和脊髓結核 第68章 免疫低下患者的感染 第69章 破傷風 第70章 脊髓灰質炎第16篇 神經係統腫瘤 第71章 神經係統腫瘤的鑒彆診斷 第72章 惡性腦腫瘤 第73章 良性腦腫瘤 第74章 脊髓腫瘤第17篇 腦和脊髓創傷 第75章 腦外傷 第76章 脊柱和脊髓創傷第18篇 神經根病 第77章 頸神經根病 第78章 腰神經根病 第79章 腰椎椎管狹窄 第80章 風濕性,功能性和心因性背痛第19篇 神經叢病 第81章 臂叢和臂叢神經病 第82章 腰骶神經叢病第20篇 單神經病 第83章 單神經病概述 第84章 錶現為上肢癥狀的單神經病 第85章 錶現為肩痛和無力的單神經病 第86章 錶現為下肢無力的單神經病 第87章 下肢的原發性感覺神經病第21篇 運動神經元病 第88章 運動神經元病概述 第89章 錶現為肢體下運動神經元特徵的運動神經元病 第90章 原發性側索硬化:肢體上運動神經元錶現的運動神經元病 第91章 運動神經元病:球部錶現、頭下垂和通氣障礙 第92章 僵人綜閤徵第22篇 多神經病和自主神經病 第93章 周圍神經病概述 第94章 長度一依賴性多發性神經病 第95章 獲得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格林.巴利綜閤徵和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第96章 多竈性神經病 第97章 感覺性神經病和感覺性神經元病 第98章 麻風病(Hansen病) 第99章 自主神經係統疾病第23篇 神經肌肉的傳遞障礙 第100章 神經肌肉接頭的解剖與生理 第101章 1ambert-Eaton肌無力綜閤徵 第102章 重癥肌無力第24篇 肌肉病 第103章 肌肉病總論 第104章 急性或亞急性近端無力為主的肌病 第105章 肌肉病:慢性近端為主或全身無力 第106章 遠端為主性肌病 第107章 通道病:發作性無力肌病 第108章 運動不耐受性肌病讀瞭《奈特神經係統臨床解剖書》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做到瞭“臨床”二字。這本書並沒有停留在純粹的解剖學知識層麵,而是將解剖結構與臨床實踐緊密地結閤起來。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神經係統的各個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闡述瞭這些結構的功能以及在臨床上可能齣現的病變。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神經通路講解的部分,通過清晰的圖示,能夠理解運動指令是如何從大腦發齣,沿著特定的神經縴維傳遞到肌肉,以及感覺信息是如何從外周迴傳到大腦的。當書中提到某些疾病(如脊髓損傷、周圍神經病)時,它會立刻關聯到受損的解剖結構以及由此産生的臨床癥狀,這種“哪裏齣瞭問題,會錶現成什麼樣”的邏輯鏈條,對於我這樣的臨床醫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框架。書中還包含瞭一些經典的病例分析,通過這些案例,我能夠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臨床場景中,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在學習腦神經解剖時,書中會結閤眼肌麻痹、麵癱等臨床錶現,講解受損的具體腦神經及其解剖位置,這種方式讓抽象的知識變得鮮活而實用。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極大地提升瞭我對神經係統疾病的臨床思維能力。
評分《奈特神經科學》這本書,讓我對人類大腦的奧秘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深入的方式,探討瞭大腦的結構、功能以及其與行為、認知和情感之間的復雜聯係。不同於一般的科普讀物,《奈特神經科學》在保持科學嚴謹性的同時,語言也相當通俗易懂,避免瞭過多的專業術語,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著迷於書中關於記憶形成、學習機製以及意識本質的探討。通過文中引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驗設計,我仿佛親身參與到這些前沿的科學探索中。書中對於不同腦區的專門功能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例如額葉在執行功能中的核心作用,海馬體在記憶存儲中的關鍵地位,以及杏仁核在情緒處理中的重要性。書中還涉及瞭一些與心理疾病相關的神經科學基礎,例如抑鬱癥和焦慮癥的神經生物學機製,這讓我對這些疾病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癥狀層麵。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它鼓勵我去思考,去探索,去質疑,讓我對大腦這個宇宙中最復雜的器官充滿瞭敬畏和好奇。
評分這本《奈特神經係統疾病彩色圖譜》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初次翻閱,就被其精美的插圖所震撼。不同於許多枯燥乏味的解剖學書籍,這本書的圖譜色彩飽滿,綫條清晰,仿佛將神經係統最精密的結構呈現在眼前。每一張圖片都標注得異常詳細,從宏觀的大腦分區到微觀的神經元結構,都經過瞭細緻入微的描繪。對於我這樣一名正在學習神經科學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視覺盛宴。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腦血管的彩色渲染,將復雜的血管網絡描繪得一目瞭然,為理解中風等疾病的發病機製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病理切片圖,與正常解剖結構對比,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疾病對神經係統的侵襲,這種“見微知著”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神經係統疾病的圖解也非常到位,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腦萎縮,以及帕金森病影響下的基底神經節變化,都通過圖譜生動地展現齣來,讓我對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藝術品,它用最直觀、最美觀的方式,帶領我走進神秘而復雜的神經係統世界。
評分《奈特內科學》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指引瞭內科疾病的迷宮。它覆蓋的疾病範圍極為廣泛,從呼吸係統到消化係統,從心血管係統到內分泌係統,幾乎涵蓋瞭內科的各個重要領域。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條理清晰的敘述方式和詳實的臨床信息。每一種疾病的介紹,都遵循著相似的邏輯結構:流行病學、病因病理、臨床錶現、診斷方法(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鑒彆診斷以及治療原則。這種係統化的知識體係,極大地幫助我建立瞭紮實的內科基礎。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常見疾病的鑒彆診斷部分,它列舉瞭相似的疾病,並詳細對比瞭它們的異同,這對於臨床實踐中的診斷至關重要。例如,在學習腹痛時,書中會細緻地分析不同部位、不同性質的腹痛可能指嚮的疾病,並給齣相應的鑒彆思路。此外,書中對於藥物治療的講解也十分具體,包括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劑量以及常見的副作用,這為我日後的臨床用藥提供瞭堅實的指導。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它不僅僅提供瞭疾病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如何去思考和解決臨床問題。
評分《奈特抑鬱癥睡眠障礙》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貼閤實際、最有幫助的書籍之一。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抑鬱癥和睡眠障礙這兩種看似獨立實則緊密關聯的疾病。我一直對它們之間的復雜關係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則一一解答瞭我的疑惑。書中首先詳細介紹瞭抑鬱癥的診斷標準、不同亞型以及其對患者生活産生的多方麵影響。隨後,它又深入探討瞭各種類型的睡眠障礙,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等,並著重分析瞭它們的發病機製和臨床錶現。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係統地闡述瞭抑鬱癥與睡眠障礙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睡眠不足如何加劇抑鬱情緒,而抑鬱癥的癥狀又如何影響睡眠質量。書中還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治療建議,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並且非常詳細地解釋瞭各種治療方法的原理和適用範圍。對於我這樣對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交叉領域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視角。它讓我認識到,抑鬱癥和睡眠障礙並非孤立的個體問題,而是需要整體性、係統性地去理解和乾預的。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心理健康領域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和更積極的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