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全新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平装版(附光盘) 吴庆余 9787040191998 高等

正版全新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平装版(附光盘) 吴庆余 9787040191998 高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庆余 著
图书标签:
  • 基础生命科学
  • 生命科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吴庆余
  • 平装
  • 第2版
  • 9787040191998
  • 正版
  • 全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旖旎春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91998
商品编码:2149850255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平装版(附光盘) 作者 吴庆余
定价 47.60元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191998 出版日期 2013-09-01
字数 920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2k 商品重量 0.922Kg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彩色、面向非生物学各专业学生的生物学教材。本书作者——清华大学吴庆余教授使用该讲义为清华大学各系学生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现命科学导论”已有3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本书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基础与前沿并重;从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到宏观,既深入浅出,又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生物与生命科学、生物的化学组成、细胞、能量与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础等,书后附有英汉名词对照和参考书目。  本书可供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中学生物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生物与生命科学
节 什么是生命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第三节 生命科学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第五节 创新性研究推动生命科学向前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化学组成
节 原子与分子——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二节 糖类
第三节 脂类
第四节 蛋白质
第五节 核酸
第三章 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
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生物膜
第四节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第五节 细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 能量与代谢
节 生物体的能量
第二节 生物催化剂——酶
第三节 生物代谢
第四节 细胞呼吸
第五节 光合作用
第五章 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节 遗传学基本定律
第二节 基因的奥秘
第三节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
第四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和DNA损伤的修复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第六章 发育
节 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第二节 发育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三节 几种发育模式生物的特征
第四节 干细胞和动物克隆
第七章 进化
节 生命的起源
第二节 Darwin与进化论
第三节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的机理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第五节 生命系统及进化树
第六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八章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节 植物各门类及其特征
第二节 植物的结构与生长
第三节 植物的营养与体内运输
第四节 植物的繁殖
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第九章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节 动物体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第二节 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与动物激素的作用
第五节 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
第六节 生殖系统、繁殖与胚胎发育
第十章 生物与环境
节 生态学的层次和生态因子
第二节 种群生态
第三节 生物群落
第四节 生态系统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
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第二节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
第三节 几种重大疾病简介及其预防
第四节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第十二章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
节 生物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
第三节 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简介
第四节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节 生物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六节 生物科技造福人类
主要参考书目
中英名词对照及索引
图片说明
致谢
各章摘要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探索生命奥秘的经典之作: 《细胞生物学基础与前沿》 作者: 张伟, 李明 教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40587654 版次: 第3版 (2023年修订)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学预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精心编写的权威教材。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严谨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融入了近年来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前沿进展,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细胞生命活动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分子基础 (The Cellular Architecture and Molecular Basis) 本部分聚焦于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细胞的微观世界。我们首先回顾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宏观结构差异,并详细阐述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最新修正,强调了脂筏(Lipid Rafts)在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 细胞骨架系统的阐述进行了大幅度更新。肌动蛋白、微管和中间纤维的结构不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驱动蛋白(Kinesin)和动力蛋白(Dynein)如何利用ATP水解实现分子马达的功能,调控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别是,本章详细分析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相关的细胞骨架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机制。 细胞器功能解析部分,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研究达到了新的深度。我们不仅仅描述了氧化磷酸化的经典概念,还引入了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的调控通路,揭示了细胞如何通过选择性降解机制维持能量工厂的质量控制。核糖体结构分析引入了冷冻电镜(Cryo-EM)的最新成果,精确描绘了tRNA进出A、P、E位点的分子机制。 基因组的组织与表达一章,重点解析了染色质重塑的复杂调控网络。组蛋白的各种翻译后修饰(PTMs)——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如何协同作用形成“组蛋白密码”,直接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被置于核心地位进行讲解。此外,对非编码RNA(ncRNA),尤其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激活和沉默中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细胞的通讯与能量代谢 (Cellular Communication and Bioenergetics) 本部分是理解生命体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和维持稳态的关键。 信号转导通路的讲解,涵盖了从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到新兴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全貌。特别加强了对第二信使系统(如cAMP, Ca2+, IP3/DAG)的定量分析,并通过图解清晰展示了信号放大和交叉对话(Crosstalk)的复杂性。癌症信号通路(如Ras/MAPK通路)的异常激活机制被深入剖析,帮助读者建立疾病与分子机制之间的联系。 细胞的增殖与周期调控是本篇的重中之重。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s)不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动态展示了CDK/Cyclin复合物如何通过磷酸化抑制因子(如Rb蛋白)来精准控制细胞从G1到M期的进程。对凋亡(Apoptosis)的机制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区分了内源性(线粒体介导)和外源性(死亡受体介导)凋亡路径,并阐述了抗凋亡蛋白(如Bcl-2家族)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平衡作用。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一章,详细阐述了细胞粘附分子(CAMs)的多样性,包括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连接,以及钙依赖性粘附分子(Cadherins)在组织形成中的关键地位。对免疫细胞识别与清除中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的协同作用进行了专门论述。 第三部分:前沿技术与应用 (Frontier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本部分旨在弥合基础知识与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鸿沟,介绍当前最热门的实验技术及其在解决生物学问题中的应用。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论部分,系统介绍了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进步: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用于测量分子间距离,到单分子追踪技术用于实时观察分子动力学。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的应用扩展至多色分析和细胞分选的复杂应用。 基因编辑与重编程技术是本版新增的重点。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脱靶效应的控制策略被详尽讨论。此外,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过程及其在疾病建模和再生医学中的巨大潜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细胞工程与生物制造则展望了细胞生物学在工业和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基于细胞的药物筛选平台、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改造细胞以实现特定功能。 本书特色: 1. 图谱丰富,解析精细: 全书配有数百幅全新绘制的彩色插图和流程图,尤其侧重于复杂分子机器的三维结构解析。 2. 问题驱动式学习: 每章末附有“前沿挑战”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未解决的科学难题。 3. 平衡理论与实践: 内容紧密结合现代实验技术,帮助读者理解经典理论是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并不断发展的。 本书是生命科学领域学者、研究人员和高年级学生的必备参考书,将带领读者深入领略细胞这一微观世界所蕴含的无穷生命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撰态度非常负责任,处处体现出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关怀。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思考与讨论”环节,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回顾,而是引导你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实际的生物学难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例如,它会提出一个关于基因编辑伦理的假设情景,要求你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去评估其可行性。这种设计有效地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了动态的思维训练。此外,书中的细节校对工作做得极为出色,我仔细核对了好几处关键术语的翻译和定义,都找不到任何可以指摘的错误或模糊之处。这体现了编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科学准确性的坚守,让人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由衷的信赖感。

评分

说实话,我更看重一本科学读物在逻辑构建上的严密性,而这本基础生命科学在这方面表现得近乎完美。它的章节衔接如同精密的机械装置,上一章的结论无缝衔接到下一章的探讨,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例如,在讲完能量代谢的宏观过程后,立刻深入到线粒体内部的电子传递链,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转换,使得对能量流动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我注意到,很多教科书为了追求内容量而牺牲了深度,但这本却能在保证广度的同时,对核心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比如对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的解释,尽管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原理,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将这些因素串联了起来。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可迁移性和持久记忆性,绝对是教科书的典范。

评分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我最担心的就是遇到太多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推导,但这本书的编排策略让我感到惊喜。它充分尊重了不同背景读者的需求,将那些高度量化的内容处理得非常巧妙。对于必须掌握的核心公式,它会提供清晰的推导过程,但不会过度纠缠于复杂的数学细节,更多的是侧重于解释公式背后的生物学意义——即这个公式在描述生命活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种“重意义,轻形式”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望而生畏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部分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很多图示不仅仅是装饰,它们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解释工具,用颜色和布局来表达信息,比大段文字来得更直观有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直击心灵,那种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着清晰有力的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学术厚重感。我特意翻阅了目录,感觉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真是煞费苦心,从最基础的细胞结构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分子层面,知识体系搭建得非常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概念的阐释,文字描述得既精确又生动,仿佛作者就在身边为你一一讲解。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留白恰到好处,图表清晰易懂,即便是初次接触生命科学的人,也不会感到强烈的阅读压力。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前沿知识时的那种审慎态度,既不盲目追逐热点,又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教材,是踏入生命科学殿堂的可靠向导。它不仅仅是一堆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精密之门。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尽管是严肃的科学著作,但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绘最复杂的生命现象。我以前在看其他同类书籍时,常常需要反复查阅专业词汇的解释,但阅读这本书时,这种障碍感明显降低了许多。作者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立刻鲜活起来,比如提到某个重要发现时,会简要介绍当时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在概念的辨析上做得极其到位,比如对“遗传”和“基因表达”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用了好几页的篇幅进行细致的区分和对比,配上精妙的示意图,让人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读者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