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书籍 李钟实 等著

包邮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书籍 李钟实 等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分布式光伏
  • 光伏发电
  • 光伏设计
  • 光伏施工
  • 光伏应用
  • 新能源
  • 电力工程
  • 工程设计
  • 李钟实
  • 光伏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2465
商品编码:21560555674

具体描述

书名: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书号:9787111582465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定价: ¥69.00 作者:
  • I S B N :978-7-111-58246-5
  • 条码书号:9787111582465
  • 上架日期:2017/12/5
  • 出版日期:2017/12/1
  • 版       次:1-1
  • 出 版 社:
  • 丛 书 名:
  • 页     数:304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要介绍光伏产业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应用、系统原理与构成、投资收益分析和新技术展望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系统容量设计、并网接入设计、系统整体配置、设备部件选型及设计、安装施工、检测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等,还详细介绍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项目申报和站址勘察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施工实例和部分实用资料。

目       录

 

 

前 言

第1 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全民光伏时代的到来  1

1. 1 分布式发电与分布式光伏发电  1

1. 1. 1 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2

1. 1. 2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

1. 1. 3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与收益  4

1. 2 机遇与风险———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与形势  10

1. 2. 1 光伏产业的兴起与波折  10

1. 2. 2 光伏产业的新机遇———分布式光伏发电  15

1. 2. 3 分布式光伏发电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16

1. 2. 4 国家和政府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文件  18

1. 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构成与工作原理  19

1. 3. 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19

1. 3. 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  20

1. 3. 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1. 4 分布式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23

1. 4. 1 独立供电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23

1. 4. 2 带切换装置的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23

1. 4. 3 风光互补及风光柴互补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24

1. 5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5

1. 5. 1 有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5

1. 5. 2 无逆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5

1. 5. 3 有储能装置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25

1. 5. 4 分布式智能电网光伏发电系统  26

1. 6 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技术应用  27

1. 6. 1 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27

1. 6. 2 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应用  33

1. 6. 3 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38

1. 6. 4 光伏电站的智能化应用  42

1. 6. 5 光伏发电1100V 系统电压技术应用  45

 

第2 章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前期选址与项目申报  48

2. 1 光伏电站项目的整体要求和相关条件  48

2. 1. 1 土地资源性质  48

2. 1. 2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49

2. 1. 3 气候条件  49

2. 1. 4 电网接入条件  50

2. 1. 5 交通运输条件  51

2. 2 光伏电站的站址踏勘与选择  51

2. 2. 1 站址踏勘的总体要求  51

2. 2. 2 站址踏勘的步骤与内容  51

2. 2. 3 屋顶电站的站址考察  54

2. 2. 4 光伏电站的安全规划  55

2. 3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项目申报  56

2. 3. 1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报流程及资料  56

2. 3. 2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展步骤与内容  58

2. 4 光伏电站建设用地的申请办理  62

2. 4. 1 光伏电站建设用地报批程序  62

2. 4. 2 单位申请土地的登记程序  63

第3 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  65

3. 1 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66

3. 1. 1 系统设计原则  66

3. 1. 2 系统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66

3. 2 与设计相关的因素和技术条件  67

3. 2. 1 系统用电负载的特性  67

3. 2. 2 当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及气象地理条件  67

3. 2. 3 有关太阳能辐射能量的换算  70

3. 2. 4 光伏方阵的组合与计算  71

3. 2. 5 发电系统的安装场所和方式  75

3. 3 离网系统的容量设计与计算  76

3. 3. 1 设计的基本思路  76

3. 3. 2 光伏组件及方阵的容量设计  77

3. 3. 3 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容量设计  79

3. 4 并网系统的容量设计与发电量计算  82

3. 4. 1 光伏组件的串并联匹配  82

3. 4. 2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  84

3. 4. 3 光伏系统的组件容量超配设计  86

3. 5 并网系统的电网接入设计  88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3. 5. 1 并网要求及接入方式  88

3. 5. 2 典型接入方案  89

3. 5. 3 并网计量电表的接入  93

第4 章 光伏系统设备、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98

4. 1 光伏组件———把阳光变成电流的“魔术板”   98

4. 1. 1 光伏组件的基本要求与分类  98

4. 1. 2 光伏组件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99

4. 1. 3 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与技术要求  103

4. 1. 4 光伏组件的选型  106

4. 2 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的“保护神”   107

4. 2. 1 光伏控制器的分类及电路原理  107

4. 2. 2 光伏控制器的性能特点与主要技术参数  112

4. 2. 3 光伏控制器的配置选型  114

4. 3 光伏逆变器———从涓涓细流到波涛汹涌  115

4. 3. 1 光伏逆变器的分类及电路结构  116

4. 3. 2 光伏逆变器的性能特点与技术参数  117

4. 3. 3 离网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120

4. 3. 4 并网光伏逆变器的选型与应用  122

4. 3. 5 并网光伏逆变器选型案例  127

4. 3. 6 并网光伏逆变器发展趋势  130

4. 4 光伏储能电池及器件———能量的“蓄水池”   131

4. 4. 1 铅酸蓄电池  131

4. 4. 2 锂离子和磷酸铁锂蓄电池  134

4. 4. 3 液流电池与钠硫电池  137

4. 4. 4 超级电容器  138

4. 4. 5 蓄电池的选型  140

4. 5 汇流箱与配电柜———能量汇集与分配的枢纽  140

4. 5. 1 直流汇流箱与配电柜的原理结构  140

4. 5. 2 直流汇流箱和配电柜的选型  142

4. 5. 3 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143

4. 5. 4 交流汇流箱与配电柜的原理结构  146

4. 5. 5 交流配电柜的设计  148

4. 6 升压变压器与箱式变电站———能量变换的利器  150

4. 6. 1 升压变压器与箱式变电站的原理结构  150

4. 6. 2 配电室的结构设计  152

4. 6. 3 并网变压器的容量确定  153

4. 7 光伏支架———获取能量的有力支撑  153

4. 7. 1 光伏支架的分类  153

目 录

4. 7. 2 光伏支架的选型与设计  158

4. 8 光伏线缆———输送能量的血脉  164

4. 8. 1 光伏线缆的使用分类及电气连接要点  164

4. 8. 2 光伏线缆和连接器的选型  164

4. 9 系统监测装置———光伏电站的守护神  169

第5 章 光伏方阵基础与防雷接地设计  172

5. 1 光伏方阵基础  172

5. 1. 1 方阵基础类型  172

5. 1. 2 方阵基础相关设计  174

5. 2 光伏发电的防雷接地系统  177

5. 2. 1 雷电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危害  177

5. 2. 2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178

第6 章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安装、检测与验收  187

6. 1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安装施工  187

6. 1. 1 光伏组件及方阵的安装施工  187

6. 1. 2 光伏控制器和逆变器等电气设备的安装  191

6. 1. 3 防雷与接地系统的安装施工  192

6. 1. 4 蓄电池组的安装  194

6. 1. 5 线缆的敷设与连接  196

6. 2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检查测试  197

6. 2. 1 光伏发电系统的检查  198

6. 2. 2 光伏发电系统的测试  198

6. 3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调试运行  201

6. 3. 1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调试  201

6. 3. 2 并网试运行中各系统的检查  203

6. 4 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案例  203

6. 4. 1 屋顶基础制作工程  203

6. 4. 2 支架结构制作工程  207

6. 4. 3 光伏组件安装工程  209

6. 4. 4 直流侧电气工程  210

6. 4. 5 配电室电气工程  213

6. 5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安全作业  216

6. 5. 1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危害及防护  216

6. 5. 2 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  218

6. 6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程验收  219

6. 6. 1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程验收  219

6. 6. 2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用户自助验收  226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第7 章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  229

7. 1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  229

7. 1. 1 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  229

7. 1. 2 光伏电站的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  230

7. 1. 3 光伏组件及光伏方阵的检查维护  232

7. 1. 4 蓄电池(组) 的检查维护  233

7. 1. 5 光伏控制器和逆变器的检查维护  235

7. 1. 6 直流汇流箱、配电柜及输电线路的检查维护  236

7. 1. 7 防雷接地系统的检查维护  236

7. 1. 8 监控检测与数据通信系统的检查  237

7. 2 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排除  237

7. 2. 1 光伏组件与方阵常见故障  237

7. 2. 2 蓄电池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38

7. 2. 3 光伏控制器常见故障  239

7. 2. 4 逆变器常见故障  240

7. 2. 5 直流汇流箱常见故障  242

第8 章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应用实例  243

8. 1 家庭屋顶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243

8. 1. 1 3kW 和5kW 家庭屋顶光伏电站典型设计  243

8. 1. 2 10kW 农村住宅屋顶光伏电站设计与应用  246

8. 1. 3 40kW 光伏扶贫屋顶电站设计与应用  252

8. 2 工商业屋顶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257

8. 2. 1 10kW 办公区采光棚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257

8. 2. 2 84kW 光伏车棚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  259

8. 2. 3 100kW 商业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  262

8. 2. 4 万科中心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66

8. 3 地面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271

附录  277

附录1 太阳能及光伏发电词语解释  277

附录2 分布式光伏电站常用晶体硅电池组件技术参数  283

附录3 分布式光伏发电常用蓄电池的技术参数  285

附录4 气象风力等级表  291

附录5 光伏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  291

附录6 全国各城市并网光伏电站小佳安装倾角和发电量速查表(不含港澳台地区)   293

参考文献  304

………………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系统化解决方案与前沿技术解读 本书并非《包邮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书籍 李钟实 等著》一书的简介。本书着眼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当前能源转型浪潮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性地阐述了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链条,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备前瞻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技术演进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科学原理。我们将从光伏效应的物理基础出发,详细解析太阳能电池的分类、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如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等不同类型材料的特性对比,以及光照强度、温度、光谱等外部环境对发电效率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光伏阵列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配置优化来最大化能量捕获。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分布式光伏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电气特性。包括直流汇流箱、直流电缆、光伏逆变器(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微型逆变器等不同类型)的选型原则、技术参数解读与实际应用考量。特别地,我们将详细剖析逆变器在能量转换、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电网兼容性、安全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以及不同类型逆变器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势分析。 此外,本书还将回顾分布式光伏技术的演进历程,从早期的单晶硅、多晶硅技术,到如今高效PERC、TOPCon、HJT等先进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逆变器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飞跃。理解这些技术革新及其背后的驱动力,有助于读者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技术选型。 第二部分:系统设计与工程规划 进入工程设计篇章,本书将从实际项目需求出发,指导读者完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系统化设计。我们将详细讲解项目前期勘察与选址的重要性,包括太阳辐射资源评估、地形地貌分析、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评估、遮挡物分析以及并网条件初步评估等。 在详细设计阶段,我们将重点阐述光伏阵列的布局优化。这包括组件的倾角、方位角优化,串并联方式的计算,以及如何考虑土地面积、屋顶可用面积、安全间距等限制条件,实现发电量与成本的最优平衡。同时,还将深入探讨直流侧和交流侧线缆的选型、敷设路径规划、载流量计算与压降估算,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与高效。 配电系统设计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关键环节。本书将详细介绍交流配电箱、低压开关柜、变压器(若有)等设备的设计与选型。我们将重点讲解电网接入要求,包括电压等级、频率、谐波、功率因数等指标的符合性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保护和计量回路,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并满足并网规范。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储能系统的集成设计。随着电网对灵活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我们将介绍不同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的原理、性能特点,以及与光伏系统的匹配设计,包括储能容量计算、充放电策略、能量管理系统(EMS)的设计等,为实现“光伏+储能”模式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第三部分:施工安装与质量控制 施工安装是实现设计蓝图的关键步骤。本书将提供一套详尽的施工指导,从材料准备、设备安装到系统调试,层层深入。 在材料准备方面,我们将列举关键材料清单,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支架系统、线缆、穿线管、接地材料等,并给出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光伏组件的安装工艺,包括支架的固定方式、组件的连接与压接,以及安装过程中的防风、防震、防雷措施。逆变器、汇流箱等电气设备的安装,也将涉及详细的接线要求、通风散热考虑以及安全接地。 线缆敷设与连接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线缆的预埋、敷设,确保连接牢固可靠,符合电气安全规范,并有效防止漏电和短路事故。 系统调试是项目验收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我们将详细介绍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各项检测项目,包括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测量、逆变器功能调试、MPPT跟踪效率验证等。同时,还将讲解并网前的各项电气参数测试,确保电站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并网标准。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本书将强调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材料的进场验收、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以及最终的竣工验收。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帮助项目管理者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 第四部分:运维管理与应用拓展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生命周期远不止于施工完成,有效的运维管理是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本书将详细阐述运维管理的核心内容。 我们将重点介绍电站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包括组件表面的清洁、支架螺栓的紧固、电气连接的检查、逆变器运行状态的监控等。此外,还将深入讲解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针对常见的故障现象,如组件衰减、逆变器故障、线缆问题等,提供系统的排查思路和维修方案。 数据监测与分析在现代光伏电站运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介绍智能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发电量、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与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性能下降或故障隐患,并为优化运行策略提供依据。 安全管理是运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详细讲解光伏电站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高压作业的安全防护、防雷击的措施、防火防爆的注意事项等,确保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在应用拓展方面,本书将目光投向分布式光伏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我们将探讨户用光伏系统、工商业光伏系统、农业光伏大棚、渔光互补等不同模式的设计特点和应用前景。同时,还将介绍光伏与电动汽车充电桩、智慧社区、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展望分布式光伏在构建未来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中的多元化角色。 第五部分: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 理解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规,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本书将梳理当前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最新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上网电价政策、补贴机制、并网审批流程、技术标准等。同时,还将分析这些政策对项目投资回报率、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最后,本书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未来市场前景进行展望。结合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技术进步的驱动以及政策支持,我们将分析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探讨可能出现的机遇与挑战,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行业发展视角。 本书旨在为所有投身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的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投资者以及对可再生能源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工程实用性和前瞻性视野的参考手册。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的全过程,并为推动能源革命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直观的,大红色的背景加上金色的字体,一眼就能看出是关于“分布式光伏”这个主题的。名字也够响亮,“包邮”两个字在电商时代简直是流量密码,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翻阅,但从名字和作者来看,应该是一本比较接地气的书,或许会有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经验分享。李钟实这个名字我倒是有点印象,好像在一些行业资讯里见过,不知道在这本书里他会带来哪些独到的见解。我对分布式光伏一直挺好奇的,尤其是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家里安装太阳能板也越来越普遍,这本书会不会讲到一些家庭用户关心的安装成本、收益分析、国家补贴政策等等?我特别想了解一下,如果自己想在屋顶装一套分布式光伏系统,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比如屋顶的朝向、承重,还有市面上常见的设备品牌和技术,会不会在这本书里有所介绍?总而言之,单从书名和作者名,就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信息,为我未来可能进行的太阳能安装计划打下基础。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不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至少说明内容不会太浅显。封面上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几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全面,不仅仅是理论讲解,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我个人对分布式光伏的“设计”部分尤其感兴趣,不知道它会从哪些方面进行阐述。是会从电站的选址、容量计算,到组件的排列方式、逆变器的选择,甚至到接地保护和防雷措施,都做详细的分析吗?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图表和案例,这样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设计逻辑。还有“施工”部分,这方面的内容更是我比较欠缺的,我一直觉得光伏电站的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电气连接、支架安装、防水密封等等,如果这本书能细致地讲解施工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施工难题和解决方案,那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至于“应用”部分,我猜想可能会涉及到并网流程、运维管理,甚至是一些商业模式的探讨。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内容丰富、专业度高,我很期待它能解答我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一些疑惑。

评分

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聚焦于“分布式光伏”这一具体领域,并且强调了“设计”、“施工”和“应用”这三个关键环节。在当前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如何从零开始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它会不会从光伏电站的初步规划开始,包括如何评估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到详细的设计流程,比如电路连接、支架选型、安全防护等,再到具体的施工步骤,如安装、布线、并网等,以及最后电站的运行维护和收益分析。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技术细节,并且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我特别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章节,这对于保证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了解和掌握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全过程的权威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让我觉得它涵盖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光伏的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某一方面,比如只讲理论,或者只讲安装,很少有能够将设计、施工和应用都系统讲解清楚的。我特别希望这本书在“设计”方面能有所突破,例如,它会不会深入探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屋顶条件下的最优设计方案?比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倾斜屋顶和平屋顶上,光伏组件的排布和倾角设置会有多大差异?还有,逆变器的选择对整个电站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它会不会给出一些不同品牌、不同型号逆变器的对比分析?在“施工”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详细的图文并茂的施工指南,甚至是一些视频教程的链接(当然,纸质书不方便提供,但希望文字描述足够详细)。我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漏水、掉落等问题。至于“应用”,我希望它能讲解如何进行电站的并网申请,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监控和维护,还有,如果电站出现故障,如何进行排查和维修。

评分

这本书的“包邮”字样,虽然只是一个附加的销售策略,但却让我感觉这本书的市场定位很清晰,目标读者群体应该更广泛,不只是专业的工程师,也包括一些对分布式光伏感兴趣的个人用户。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分布式光伏离我们普通人并不遥远,很多家庭都有安装的可能性。所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够通俗易懂,即使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也能看得懂。它会不会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它和集中式光伏有什么区别?然后逐步深入,讲解安装的流程、所需的设备、潜在的收益,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家庭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后,每月的电费账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投资回报周期是多久等等。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群体(比如农村家庭、城市居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那将是锦上添花。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普及分布式光伏知识,并且帮助我评估是否适合在我家安装太阳能系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非常直观地表明了它的内容方向,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从概念到实际运作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电站的设计原理,例如如何计算电站的装机容量、如何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以及如何进行最优化的布局和布线。同时,我也非常关注施工方面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我了解到光伏电站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最后,“应用”部分,我希望它能涵盖并网手续、电站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分析和政策支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为我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建议。

评分

这本书以“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为题,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因为它具有灵活性高、贴近用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在“设计”方面,我期待它能够详细讲解电站的选址、容量评估、组件选择、逆变器匹配、支架设计、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并提供一些实际的设计案例。在“施工”方面,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安装流程、工艺标准、质量验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施工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应用”方面,我希望它能介绍电站的并网流程、运行监控、故障排除、维护保养,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效益分析和市场前景展望。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指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核心知识。

评分

这本《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务实。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从封面上“设计施工与应用”这几个字,就足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个人一直在关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发展,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觉得很多书籍讲得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施工图纸、电路设计图,甚至是详细的材料清单?我尤其想了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才能确保安全,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例如,关于接地和防雷的章节,我希望能够有非常详细的讲解,这对于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另外,“应用”部分,我比较关心的是电站建成后的并网流程、电费结算方式,以及日常的运维管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实用建议。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和操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一本通”。

评分

我之所以会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李钟实 等著”这个作者信息的影响。我平时会关注一些光伏行业的动态,对李钟实这位专家有一定的了解,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参与过不少重要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所以,当我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这本书的作者列表里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就下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充分体现他的专业水平和前沿见解。我尤其想知道,他会在书中分享哪些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踩过的坑?比如,在电站设计阶段,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技术节点是必须严格把控的?在电站运营后期,又有哪些有效的运维手段可以延长设备寿命、保障收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技术指导,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毕竟,分布式光伏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和经济效益的领域,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到一些真正管用的知识,为我未来的相关工作或投资提供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施工与应用”的副标题,让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具有实践导向的书籍。我一直以来都对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抱有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潜力后,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施工和应用的全过程。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图示和案例分析,帮助我理解复杂的理论概念。例如,在“设计”部分,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地理环境,设计出最优化发电效率的光伏系统。在“施工”方面,我希望能了解到详细的安装步骤、安全规范以及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在“应用”部分,我希望它能涵盖并网流程、电站的监控与运维、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效益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将来可能的投资或项目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