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 ||
| 定價 | 178.00 | |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李楊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400 | |
| 字數 | 425000 | |
| ISBN編碼 | 9787520118873 9787520119863 | |
| 重量 | ||
《經濟藍皮書: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預測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緊跟大會報告看我國現代化經濟體係,為國傢應對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及突發事件提供決策支持。
《經濟藍皮書: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經濟前沿預測分析。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分析具有重要價值,對中國近段時間經濟形勢預測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見成效,《經濟藍皮書》對各種經濟政策進行前瞻性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從宏觀經濟走勢、農業、工業、財政、稅收、金融、對外貿易、商品市場等方麵,研究中國的宏觀形勢進行前景預測。通過將相關的數據、信息、模型、方法工具、知識與專傢群體知識和經驗有機地連接成整體係統,提齣當年及下一年度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測數據,為政府、行業企業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根據曆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基於復雜前沿的係統分析模型,分析預測中國經濟形勢,具有科學性和前沿性。當前麵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復雜問題,世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確定性,為國傢應對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及突發事件提供決策支持,更好地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麵臨或可能發生的重大經濟風險。
其成果發布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均詳細報道,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益。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十二屆全國人大代錶,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
李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技術經濟學學科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努力建設“現代金融”體係(代前言)
——學習報告關於建設現代金融的論述 李揚 / 001
Ⅰ總報告
1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17年鞦季報告“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 001
2“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7年鞦季座談會”綜述彭戰 / 024
Ⅱ經濟增長與經濟預測篇
3中國經濟增長與貨幣供給機製轉變 張平 / 030
4 2017年國民經濟發展預測和2018年展望 趙琨 王寶林 / 048
5 經濟增長新基礎初步形成,新特點日益明顯
——2017~2018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張立群 / 054
6 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趨勢預測 黃群慧 江飛濤 張航燕 / 063
7 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全年工業增速預測 解三明 / 081
8 2017~2018年經濟景氣形勢分析與預測 陳磊 孟勇剛 孫晨童 / 090
Ⅲ宏觀政策與供給側改革篇
9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政策取嚮 祝寶良 / 114
10 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 李泊溪 / 124
1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2017~2018年 鄭超愚 / 130
12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分析與展望師博 任保平 / 142
Ⅳ財政與金融篇
13中國財政再分配效應測算 婁峰 / 157
14穩健中性取嚮下的貨幣金融運行 閆先東 劉西 苗大林 / 180
15中國金融狀況分析與展望(2017~2018) 陳守東 孫彥林 / 195
Ⅴ消費、投資與進齣口形勢分析篇
16當前投資形勢分析與對策 張濤 / 208
17中國消費結構變化及政策取嚮:2017~2018年 宣燁 餘泳澤 陳啓斐 張莉 / 218
18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獲重大進展
——2017年形勢分析與2018年展望 金柏鬆 劉建穎 / 240
Ⅵ市場價格與收入分配篇
19 PMI顯示:供給體係創新新消費時代來臨
——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前瞻 於穎 / 259
20 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分析及2018年展望 陳剋新 / 270
21 2017年中國稅收形勢分析預測及2018年初步展望 付廣軍 / 281
22 2017年中國股票市場迴顧與2018年展望 李世奇 硃平芳 / 292
Ⅶ新經濟、新動能篇
23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迴顧與展望(2016~2017年) 葉秀敏 薑奇平 / 309
24積極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與發展,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蔡進 武威 / 331
25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前景對未來能源需求的影響分析 李平 劉強 王洽 / 340
26中國的就業奇跡與後續行動 楊宜勇 黃燕東 / 352
Ⅷ附錄
27統計資料 / 363
《社會藍皮書: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18年度分析報告(社會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機構專傢、高校學者以及國傢政府研究人員撰寫。
本報告以“新時代的社會發展”為主題,分析瞭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指齣在運行發展總體格局良好的同時也麵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報告認為,2017年,黨的大會的勝利召開,為全麵實現小康社會之後的中國描繪瞭新的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的全麵發展態勢且亮點紛呈。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民生支齣繼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繼續擴大,精準扶貧成就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站在曆史新時期的起點,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社會公平公正,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將成為今後中國發展的主要任務。
本書以翔實的統計數據和實地調查資料為依據,分四大闆塊,用1篇總報告和18篇分報告,分彆討論瞭2017年中國社會運行發展的總體狀況和未來形勢。總報告分析瞭2017年經濟社會運行發展的總體形勢以及麵臨的宏觀問題和挑戰。第二闆塊用6篇報告,比較全麵地分析瞭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以及社會治安等領域的形勢和問題。第三闆塊包括6篇調查報告,這些報告涉及中國社會發展質量,新興共享經濟的社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生活和社會態度,都市新白領的生存狀況,中國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以及城鄉睏難群體生存狀況等社會熱點問題,依據翔實的調查數據進行瞭分析和透視。第四闆塊由6篇專題報告組成,其中3篇專題報告係統描述和分析瞭中國互聯網輿情狀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和環境保護形勢,既肯定瞭2017年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也分析瞭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新挑戰;其餘3篇專題報告則重點分析瞭近年來産業工人階級、農戶和新設立的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及其麵臨的難題。在這些問題上,各篇分報告都提齣瞭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社會藍皮書: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18年度分析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機構專傢、高校學者和政府研究人員撰寫,是第23本分析和預測社會形勢的年度社會藍皮書。
本書聚焦當下社會熱點,包含瞭2017年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重點問題,內容十分豐富,結構閤理,涵蓋瞭社會發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業、社會保障、民生、勞動力市場、公共服務等方方麵麵的內容。
李培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陳光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研究》主編。
張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Ⅰ總報告
1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發展
——2017~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張翼 範雷 執筆 / 001
一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 / 003
二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和難題 / 014
三2018年中國社會發展態勢和重要任務 / 019
Ⅱ發展篇
2 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報告 呂慶喆 / 028
3 2017年中國就業形勢與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莫榮 陳雲 汪昕宇 / 040
4 2017年中國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發展報告 呂學靜 王永梅 / 062
5 2017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報告 李濤 張文婷 房琛 / 082
62017年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 房莉傑 / 099
72017年中國社會治安形勢發展報告 周延東 宮誌剛 / 113
Ⅲ調查篇
8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質量調查報告 崔岩 / 130
9中國共享經濟發展與社會影響調查報告——基於七城市居民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 盧陽旭 何光喜 趙延東 / 151
10當代大學生生活觀念和社會態度調查報告——基於全國12所高校大學生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 劉保中 / 164
11都市新白領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基於2017年上海市調查 孫秀林 施潤華 / 183
12中國老年人互聯網生活調查報告 硃迪 高文珺 硃妍橋 / 208
13中國城鄉睏難群體狀況調查報告 江治強 王晶 田豐 / 234
Ⅳ專題篇
14 2017年中國互聯網輿論分析報告 祝華新 廖燦亮 潘宇峰 / 255
15 2017年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分析報告 羅傑 田明 / 273
16 2017年中國環境保護狀況分析報告 賈峰 楊珂 田爍 黃瀞漪 周戀彤 / 284
17 2017年中國産業工人隊伍狀況分析報告 喬健 劉曉倩 / 309
18 2017年中國農戶發展狀況分析報告 彭超 張效榕 / 326
19 2017年中國新設小微企業狀況分析報告 張久榮 呂鵬 靳朝暉 / 345
Ⅴ附錄
20中國社會發展統計概覽(2017) 張麗萍 / 360
關於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標題太長瞭,而且內容涵蓋的領域顯得有些龐雜,導緻我很難快速定位到自己最想閱讀的部分。我原本是想通過這本書來瞭解2018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麵貌,尤其是它在“現代金融”方麵的一些最新動態和趨勢。畢竟,金融作為經濟的血脈,其發展狀況往往能摺射齣整個經濟體的健康度。然而,當我翻閱到關於金融的部分時,發現其分析深度和專業性並沒有達到我的預期。它更多地是泛泛而談,描述瞭一些宏觀的金融政策或者市場現象,但缺乏對具體金融工具、創新模式或者風險防範機製的詳細解讀。對於一個有一定金融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在這一塊的內容略顯不足,沒有提供太多新的認知或者有價值的洞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更聚焦於某個具體的金融領域,或者對某一類金融創新進行更深入的剖析,而不是這樣蜻蜓點水式地帶過。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包郵 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現代金融 中國經濟形勢報告》的時候,我心裏是有些糾結的。標題裏列齣的幾個關鍵詞,“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現代金融”、“中國經濟形勢報告”,聽起來非常高大上,而且感覺內容應該會非常充實。我一直對中國經濟的宏觀走嚮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很感興趣,特彆是希望瞭解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有哪些關鍵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值得關注,以及官方或者研究機構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所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甚至是具有啓發性的觀點,讓我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然而,當我開始閱讀的時候,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年度工作總結或者情況匯報,雖然也提到瞭很多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現象,但整體的分析邏輯和論證過程顯得有些平淡。它更多的是在描述“是什麼”,而對於“為什麼”和“怎麼辦”的探討,就顯得不夠充分瞭。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分析,或者對未來發展路徑提齣一些更具前瞻性的建議,而不僅僅是對過去一年情況的梳理。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說實話,一開始讓我有點兒摸不著頭腦。那麼長一串,感覺像是把好幾個不相關的書名強行塞到瞭一起。我當時是抱著一種“也許裏麵會有我需要的東西”的心態,加上“包郵”這個實在的吸引力,就下單瞭。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對於“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這部分內容。我希望看到一些對當年經濟運行狀態的客觀描述,以及對未來一年可能的走嚮,能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判斷。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可以說是有涉及,但不夠深入。它更多的是對一些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經濟現象進行羅列和概括,比如GDP增長、通貨膨脹、就業情況等等,並給齣瞭一些相對保守的預測。但是,它在解釋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提齣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方麵,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瞭。這本書更像是一份總結報告,而不是一份深度研究報告,對於我這種想要挖掘更多細節和深層邏輯的讀者來說,感覺還可以再充實一些。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實在是太長瞭,讀起來都有點兒拗口,感覺像是把好幾本書的標題硬拼到瞭一起。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被“包郵”兩個字吸引瞭,再加上“經濟藍皮書”和“社會藍皮書”這些關鍵詞,心裏想著大概會是一本比較全麵的、關於當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深度報告。拿到手之後,翻瞭翻目錄,發現內容確實涵蓋瞭不少方麵,比如宏觀經濟的走嚮、産業結構的調整、民生領域的改善等等,這些都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比較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元素,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正式,像是那種需要認真研讀的學術性著作。我個人覺得,如果這本書能在標題上更精煉一些,或者通過副標題來清晰地界定其核心內容,可能更容易讓讀者一下子抓住重點,也能在茫茫書海中脫穎而齣。不過,瑕不掩瑜,就內容本身來說,它提供的分析和預測,還是具備一定參考價值的,對於想瞭解2018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朋友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評分拿到這本《包郵 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現代金融 中國經濟形勢報告》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兒期待落空的。標題裏“經濟藍皮書”和“社會藍皮書”的字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種厚重、嚴謹、數據詳實的官方報告,裏麵充斥著各種圖錶、統計數據和專業的經濟分析。我本來是想找一本能夠深入瞭解2018年中國經濟脈絡、社會發展趨勢的書,希望能給我提供一些啓發性的觀點,甚至是一些可以用於投資決策的參考。然而,當我翻開書後,發現它的語言風格相對來說更偏嚮科普,雖然也引用瞭一些數據,但整體的分析邏輯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尖銳和深刻。對於那些對經濟學理論本身有一定瞭解,或者希望看到更具挑戰性觀點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就顯得有些“淺嘗輒止”瞭。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大眾的、介紹性比較強的讀物,適閤初次接觸這類議題的讀者,讓他們對中國經濟和社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