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觀看的方法:如何解讀視覺材料 |
| 作者: | 吉莉恩·羅斯 肖偉勝 |
| 定價: | 88.0 |
| 齣版社: | 重慶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7-05-01 |
| ISBN: | 9787562468462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本書堅定地專注於研究方法而不是媒體。書中的主體章節,每一章都會討論一種可用於詮釋視覺材料的方法,而每一章要用何種視覺材料來探究這種方法,則取決於它是否*能體現這種方法的步驟、長處和不足。本書要做的就是深度探討每一種方法。 第1章是對用來理解視覺文化各種不同理論方法的概覽,同時也探究瞭一些關於無處不在的數字影像所造成的差異問題。 在第2章中,作者精心製作瞭一個指導讀者使用她提齣的“批判性視覺方法論”的實用性框架。 第3章詳細解釋瞭本書的結構,這將有助於讀者從隨後討論方法的章節中有所斬獲。 從第4章到第10章均專注於處理既有影像的方法,如內容分析、符號學、精神分析和話語分析等。 第11章比前一版更為細緻地專注於另外一些研究視覺影像的方法,這些方法旨在處理為解答研究的問題而製作的視覺影像。 視覺倫理學是第3版中全新的一章。研究活動中的倫理學關乎研究者的行為。它關注他們研究中自身的誠實和堅定性,以及他們正在與什麼材料,或跟誰一起展開研究如此這般的關係問題。 ? ? |
| 目錄 | |
插圖目錄 總 序 譯者前言 緻 謝 緒言:新版介紹 ? 1 ?視覺材料研究:一個概述 1.1 初探“視覺事物” 1.2 瞭解視覺材料的社會效果 1.3 視覺方法論的三條準則 ? 2 邁嚮一種批判的視覺方法論 2.1 生産、影像自身和受眾的三個地點 2.2 地點一:生産 2.3 地點二:影像 2.4 地點三:收視 ? 3 如何使用這本書 3.1 地點和模態基礎上選擇性地閱讀此書 3.2 找到影像的基礎上選擇性地閱讀此書 3.3 為何要閱讀其他書籍 3.4 每一章的結構 3.5 簡要概括如何尋找影像 3.6 引用和復製影像的簡要概括 ? 4 好眼力:構成性詮釋法觀看影像 4.1 構成性詮釋法引論 4.2 作構成性詮釋:影像的技術和生産 4.3 作構成性詮釋:影像自身的構成性 4.4 構成性詮釋:一種評價 ? 5 內容分析:數數你(自認)所看到的 5.1 內容分析引論 5.2 內容分析的四個步驟 5.3 內容分析:一種評價 ? 6 符號學:揭露暗藏在美麗事物平靜錶麵下的成見 6.1 符號學引論 6.2 揀選影像以作符號學研究 6.3 主流符號學中符號和其産生意義的過程 6.4 製造社會意義:社會符號學 6.5 符號學:一種評價 ? 7 精神分析:視覺文化、視覺快感和視覺斷裂 7.1 精神分析和視覺性引論 7.2 對精神分析和視覺性的詳細介紹:主體性、性意識和無意識 7.3 性彆差異如何視覺展現(1):與勞拉 · 穆爾維一起看電影 7.4 性彆差異如何視覺展現(2):從戀物到僞裝 7.5 |
| 編輯 | |
·本書是近二十年來,視覺研究方法領域的著作。就它企圖對研究視覺材料的各式各樣的方法進行全麵而係統的討論和評價而言,本書依然。 ·本書第3版,增加瞭對受眾研究、民族誌、照片文檔、照片引談、攝影小品,以及視覺倫理研究等視覺方法的討論,展示瞭視覺研究及其方法的不斷發展的本質。 ·書中穿插的大量關於數字媒體的內容,亦是新版的一大亮點。 |
| 媒體評論 | |
如果你需要進行視覺研究,那麼羅斯的這本書將提供直接且實用的幫助。沿著這一新興領域的曆史,她清楚地解釋瞭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內容分析、符號學、精神分析和話語分析——處理視覺材料。她根據研究計劃的各階段,使用實例,對此進行瞭仔細的闡述。 ——戴維·梅欽,卡迪夫大學 ? ? 通過大量擴充一係列廣泛的視覺媒介範例,羅斯的這本書仍然是關於視覺研究方法的性入門文本。羅斯傳遞瞭視覺文化研究的豐富性和刺激性,她熟練地運用一係列方法論,通過實際的例子,詳細解釋瞭這些方法論獨特的有用性和局限性。對於任何已經熟悉本書的人來說,新版對舊版的內容進行瞭重大修訂,涵蓋瞭諸如受眾/粉絲文化、數字媒介、倫理和製作照片成為研究課題一部分等領域的發展。因此,羅斯展示瞭視覺研究及其方法的不斷發展的本質,並提醒我們她對其研究所投入的熱情。 ——硃莉·道爾,布萊頓大學 ? ? 羅斯提供瞭一個關於該領域現狀的友好的概述。本書既可作為初學者的入門讀本而被廣泛使用;也可作為精妙的進階課程,給那些跟隨這一值得關注且在快速成熟的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者。 ——馬丁·傑伊,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 |
老實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觀看的方法”聽起來就像是那種能夠在一夜之間讓你“頓悟”的“秘籍”,我一直對這種過於美好的宣傳詞持保留態度。但是,我被它傳遞齣的那種“解放”的信號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轟炸,很多時候我們隻是機械地“看”過去,而沒有真正地“理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覺得或許我真的可以擺脫這種被動的觀看模式,成為一個更有主見、更有洞察力的“觀眾”。我喜歡這種“方法論”的書,因為它不像某些觀點過於極端的書籍那樣,隻告訴你“怎麼做”,而是提供一種思考的框架,讓你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運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工具,讓我能夠更深入地解析我所接觸到的各種視覺材料,無論是新聞圖片、廣告、電影,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視覺符號。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錶麵的圖像,背後可能隱藏著作者的意圖、社會的觀念,甚至是權力結構。
評分我最近對“解讀”這個詞特彆著迷。感覺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各種各樣的信息,但真正能夠深入理解並加以分析的人並不多。尤其是視覺材料,它們往往具有很強的即時性和感染力,但同時也更容易隱藏深層含義。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目光就被它牢牢吸引住瞭。“觀看的方法:如何解讀視覺材料”,這個標題完美地概括瞭我一直以來想解決的問題。我渴望能夠提升自己的解讀能力,不隻是看懂錶麵,更能挖掘齣隱藏在圖像背後的故事、情感和意圖。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論,而不僅僅是理論性的闡述。我喜歡那種能夠讓我學到東西、並且能立刻運用到實踐中的書籍。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角,讓我能夠重新審視我所看到的電影、繪畫、攝影作品,甚至是一些日常的平麵設計。我想要通過這本書,能夠讓自己在觀看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更加有深度,不再僅僅是“被動地觀看”,而是能夠“主動地理解”和“有意識地解讀”。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種及時雨。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對視覺藝術不太敏感的人,看電影的時候,我可能更關注劇情和演員的錶演,而忽略瞭鏡頭語言、構圖、色彩等等。看畫展的時候,我也總是覺得彆人能看齣很多門道,而我隻能看到“畫瞭一張畫”。這種“看不懂”的感覺一直讓我有些沮喪。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就覺得它可能能夠拯救我這個“視覺上的文盲”。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地教我如何去“看”,如何去解讀那些我曾經忽視的細節。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跟著書中的指引,去重新審視一些我熟悉的電影片段、藝術作品,或者廣告。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觀看體係,不再僅僅是“眼睛看到”,而是能夠“用心去感受”、“大腦去分析”。我想要能夠像電影評論傢那樣,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或者至少,能夠欣賞到比之前更多的層次和意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愛上瞭它沉甸甸的質感和那個略帶復古又現代的設計風格。封麵上的留白恰到好處,標題字體也很有品位,讓人立刻就對內容産生瞭好奇。我一直覺得,接觸一本好書,從它的外觀就已經開始瞭,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無疑是做到瞭。拿到書後,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在把玩它,細細品味著封麵上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還去查瞭一下設計師的信息,雖然最後沒能找到,但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也很有趣。我非常期待這本書在內容上能像它的外觀一樣,給我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或者至少,能提供一些全新的解讀世界的視角。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藝術史或者電影理論的書,但它們往往都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有些晦澀難懂,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就感覺它可能更加貼近普通讀者,能夠用一種更易於理解的方式來講解“觀看”這件我們每天都在做,卻可能從未真正思考過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以及像我一樣的普通讀者,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這個視覺化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再被動地接受,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和分析我們看到的一切。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太吸引人瞭,它直擊瞭我內心深處的一個痛點。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視覺化的社會,手機、電腦、電視,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圖像信息。然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集中注意力,總是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吸引,而無法深入地去理解。我常常在想,我到底是真的在“看”,還是隻是在“掃視”?這本書的名字,就仿佛是在告訴我:“彆再盲目地看瞭,這裏有解鎖真正觀看的鑰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定義“觀看”的,以及它所提供的“方法”究竟是什麼。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藝術鑒賞,而是涵蓋瞭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視覺信息。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彆真僞,如何理解圖像背後的潛颱詞,甚至是如何抵禦那些帶有欺騙性的視覺宣傳。我期待它能夠給我帶來一種“頓悟”,讓我從一個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成一個主動的信息解讀者,擁有更強的批判性思維和信息辨彆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