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书名: | 英国战列巡洋舰 |
| 作者: | 杨坚 |
| 价格: | 128 |
| ISBN: | 9787551815185 |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年11月 |
| 内容简介 |
| 历时三载,海战史研究家杨坚的巨著“英国战列巡洋舰”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书采用全新版式,图文并茂,特别附赠跨页线图和车贴,引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给读者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们深知困扰国内同好们的是外版军事书籍高昂的售价,以及文字方面的障碍。承蒙三秦出版社和安徽万品图书专营店的大力支持,使我们有了将专业军事作品奉献给读者的机会。 |
| 目录 |
一章十九世纪的英国海权与巡洋舰 第二章装甲巡洋舰 第三章通往“无敌”之路 第四章“无敌”舰的诞生 第五章“不倦”级 第六章“狮”级 第七章“玛丽女王”号 第八章“虎号”号 第九章“声望”级 第十章“光荣”级 第十一章“胡德”号 第十二章G3战列巡洋舰 第十三章战列巡洋舰的评价 |
| 作者简介 |
杨坚,1973年生于广州,河南开封人,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共学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从事科研工作。自幼喜爱军事,主要研究方向是19-20世纪英国海军及其他海军强国的历史、组织、装备及人物。曾在《兵器》《现代舰船》等杂志发表多篇有关海军技术和海军史的文章。代表作品有《费希尔与英国海军革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等 |
| 精彩导读 |
海军部从不期望获得十全十美的军舰,因为即使从财政和海军船坞的数量和尺寸考虑,也必须在航速、火力和防护之间做出妥协和牺牲 费希尔坚信,高速强大的战列巡洋舰结合“支队防御”才是保卫英国未来海权的基本手段,要达成此目的,就必须在物质上建造更多的战巡,在理论上强调突出战巡的航速和弱化贬低战列舰的防护。既然所能采用的厚的装甲带,都无法对抗普遍装备在主力舰上的主炮,那么一味提高装甲的厚度,并非是保证军舰防护能力的有效之道。费希尔的“速度就是好的防护”,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这种观点的一种极端诠释,或者解决方案。三艘战列巡洋舰的殉爆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反映了英国在设计(或者使用)战巡中出现了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在费希尔担任一海军大臣时期,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建造了两种全新的主力舰:“无畏”型战列舰和“无敌”型战列巡洋舰。在这两种舰艇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费希尔无疑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结果就是,不仅海军技术发生了进入20世纪后第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同时也将他本人推进了延续百年的争议当中,以至于许多人由此淡漠了此前他在皇家海军中推行的其他改革,而把“无畏”舰或“无敌”舰作为费希尔另外的象征。这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对费希尔研究的片面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两种舰艇在海军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一讲到无畏舰,费希尔就被赋予了天才、战略家、纳尔逊第二等殊荣,但一提到战列巡洋舰,种种责难又落到了他的身上。的确,这两种划时代的军舰都是在费希尔的主持下设计与建造的,但这并不是他仅仅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的角色来策划的,而是与他对当时的技术、政治和金融环境的全盘考虑和理解密不可分,也是与他的其他海军技术改革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无畏与无敌舰是整个费希尔海军革命中的技术部分,也是后一步和关键的环节。在费希尔看来,一旦完成了技术上的革新,大英帝国将在国家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技术和效率令所有对手都无可企及的皇家海军 |
作为一名对二战舰船发展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最关注的其实是资料的准确性和新颖性。这本书在资料的交叉验证上做得非常扎实,很多我之前在一些小众论坛上看到的争论点,在这里都得到了清晰的、有据可查的解答。尤其是一些关于早期战列巡洋舰设计缺陷的分析部分,作者引用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档案馆的原始文件进行比对,这种严谨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的辅助舰艇或早期原型舰艇的资料,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围绕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舰”打转。对于追求硬核细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像是一份经过专家仔细筛选和整理的、可以信赖的“参考白皮书”,每一处引文和图注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巨大的研究投入。
评分关于附赠的那张车贴,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周边,但它的设计感也绝对不含糊。图案的选择上非常巧妙,没有直接使用那种过于写实的舰船照片,而是采用了那种复古的、类似早期宣传海报的风格,色调沉稳大气,放在车上既低调又不失品味。我通常对赠品不太抱太大希望,但这个车贴的材质看起来非常耐用,防水抗晒的性能应该有保障。另外,这两幅跨页线图的价值绝对不言而喻,它们的清晰度和比例尺标注的精确性,使得它们成为研究舰船结构的最佳辅助工具。我打算把其中一幅裱起来挂在我的书房角落,每次工作间隙抬起头,看到那精确描绘的结构线,都会有一种对工程美学产生敬畏的感觉。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才是好产品区别于普通产品的关键所在,出版社在这方面真的懂得如何取悦核心受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代入感,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只是罗列数据和时间线,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融入到具体舰艇的生命周期叙事中去。作者在描述那些关键海战场景时,文字的张力拿捏得极好,读起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仿佛耳边还能听到主炮开火时的轰鸣和水花飞溅的声音。特别是有几处关于船员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和人性化,让人很容易跳脱出冰冷的钢铁印象,去理解那些置身于钢铁巨兽中的水兵们所经历的荣耀与恐惧。我个人对那种将技术分析与人性观察完美融合的写作手法情有独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告诉你这艘船有多强,更告诉你它为什么而战,以及在那些波涛汹涌的日子里,船上的灵魂是如何挣扎和坚持的。这种叙事上的深度,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军事科普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封面那种磨砂质感一上手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艘战列巡洋舰的侧影,线条勾勒得既精确又富有动感,仿佛能透过油墨闻到海水的咸腥味。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到位,那种略带米黄色的高克重纸张,让原本复杂的舰船剖面图和历史照片看起来对比度适中,既保护了视力,又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尤其是随机附赠的那两幅跨页线图,简直是为模型制作者量身定做的宝藏!细节清晰到连铆钉的排列都能数得出来,装订上也处理得很巧妙,拆卸下来后依然保持着极佳的平整度,完全可以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当作装饰品。对比我之前买过的几本同类书籍,这本书在“硬件”上的投入和用心程度,绝对是顶级的,足见出版社在向军迷致敬这件事情上是下足了功夫的,从拆开塑封那一刻起,就感觉自己得到了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图鉴。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节奏感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堪称一绝。它没有采用那种一板一眼的年代顺序,而是根据舰艇的不同设计理念和服役阶段进行了巧妙的章节划分,这种结构性的安排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地建立起知识体系的框架。比如,某个章节集中讨论“速度与防护的永恒矛盾”,然后用几艘代表性的巡洋舰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种主题式的归类比单纯按建造时间排序要直观得多,有助于理解设计思想是如何随着战争的残酷性而不断迭代进化的。当我读到关于某次关键技术妥协的分析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引导我思考背后的战略意图,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参数对比上。这种高质量的编排,让这本书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也兼顾了非专业读者也能顺畅阅读的友好性,可以说是一本兼具收藏价值和实用阅读价值的佳作,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那个时代钢铁巨兽感兴趣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