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字体书”,对19191955这黄金30年中70余本字体书籍的重新研究和梳理,是美术字的复兴,是对现代设计的致敬!中文字体设计的经典范本,粹取摩登时代字体设计的精华,一份美妙绝伦的现代文字设计遗产!
书名:字体摩登:字体书与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
定价:168.00元
作者:周博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1
页码:384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ISBN:9787508661315
"现代中文字体设计的经典范本,萃取摩登时代字体设计的精华!
★ 中国首部“字体书”,对19191955这黄金30年中70余本字体书籍的重新研究和梳理,
★ 是美术字的复兴,是对现代设计的致敬!
★ 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会员王敏、赵健、曹方、仇寅等联名推荐。
★ 由耶鲁大学菲力普伯顿杰奖获得者、央美视觉传达系教师吴帆主持设计,本真还原了早期美术字体的独特风貌。"
"《字体摩登 : 字体书与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是中国部从“字体书”,即美术字著作的角度,切入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历史,并以现代设计的眼光,通过对70多本颇为罕见的字体书籍的重新整理、编辑和研究,再现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光辉成就的力作。作者划定了19191955年这个历史单元,认为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现代字体的设计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阶段,其间跨越了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发展好的“黄金十年”(19271937)、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政权初步建立五年,时代的变迁也给文字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者认为,这些字体设计著作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文字设计意识,集中反映了繁体字摩登设计风格的成就和高度,以及现代主义中文字体设计的早期面貌,并用“字体摩登”概括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主张“字体的复兴”,即“美术字的复兴”,并认为这种复兴将不仅有助于今天的平面设计师更好的理解汉字设计,对字库字体设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将大有裨益。
"
"推荐词
摘要
选用书目
引言:字体的复兴
部分 19191949年字体书与中国现代文字设计
晚清——20世纪20年代:现代“美术字”的早期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高峰
20世纪40年代:文字设计作为锋利的武器
第二部分 空间书写
空间书写:一个现代形象的塑造——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设计与文字
第三部分 19491955年的字体书与中国现代文字设计
19491955:美术字著作“井喷”与“旧图案字”的改造
第四部分 字体设计类型及书籍存目
字体设计类型
中国现代字体书存目
结语
后记
"
"编者简介:
周博
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20世纪的艺术与设计、现代艺术史以及视觉文化研究。曾在《读书》、《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观察》、《装饰》等杂志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以及众多评论文章,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2014),是现代设计经典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2013)、《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学和伦理学》(2013)、《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2015)、《文字设计》(2017)以及牛津版《20世纪的设计》(2012)的中文译者,并担任《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2010)的主编和《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集》(2012)的副主编。目前,他正在主持中信出版社“设计经典译丛”的甄选和翻译工作,并致力于大众美育,是国内交互式艺术教育APP“美的历程”的总撰稿。他还是第十四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2014)、“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14)和北京市4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7)的获得者。
吴帆
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2008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硕士学位。同年被耶鲁大学授予菲力普伯顿杰出艺术奖。吴帆多样的设计和创作实践专注于个人工作方法论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发展,其设计和艺术作品参与了包括: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中国新设计2011米兰—都灵巡展 、第25届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2014年上海双年展以及全国美展等众多国内外重要展览。同时,吴帆作为设计研究者其活动涵盖了包括其教学、策展、写作、演讲等诸多方面,历任北京Icograda世界设计大会联络人、荷兰中国Next City 跨学科研究Open Studio项目主持、2015纽约tdc.60北京站策展人等。教学写作《Portrait Exercise》收录于26届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官方学术出版物《 Taking a Line for a Walk》。
刘畅
博士,设计师及交互设计师。本科毕业于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设计(2005),硕士毕业于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2008),其毕业设计获美院研究生毕业创作一等奖。201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艺术设计博士学位。曾在韩国弘益大学(2006)、美国德克萨斯大学(2011)研修。在视觉设计与互联网行业从业8年,先后在开心网、腾讯、百度、搜狗等互联网公司任职,参与或主持的重要设计项目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吉祥物设计(2010),腾讯微博微观奥运设计(2012),搜狗网址导航产品设计(2015)等。
"
"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术字,如同一抹亮丽的晨晖呈现在20世纪中国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今天,20世纪的美术字成为中国设计语言形成的“滋养品”,为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提供了启示与源泉,不言而喻,对美术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学院、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会员 王敏
发端于民国时期的美术字,是那个时期众多美术家和设计家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在今天看来,其现代属性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它对于传统汉字书写形式变革的得失及其现代性的示范意义还有待多方面的理性梳理和总结。尽管如此,汉字的“美术化”是中国现代文化历史中的重要篇章,而把“美术字”称为一次汉字的现代化视觉设计运动也并不为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l)会员 赵健
《字体摩登》以民国和新中国初期所呈现的那种繁而美并带有装饰风格的美术字为对象,如钱君匋、张光宇等一批字体设计大师留下的众多杰作,这些成果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重要遗产,并在一些当代设计师的实践中得以复兴,前人的探索对于我们在信息化时代重新认识字体设计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会员 曹方
《字体摩登》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罗列,而是从学术的角度对现代美术字的发展历史和理性探索做出了抢救性的有创见的整理。现代美术字作为一个时代的创造物,似乎淡出了流年,然而,随着岁月的增长它却在明灭之中向人们发出启示。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它从不曾枯萎的。
方正字库设计总监、字体设计师 仇寅
"
读完《包邮 字体摩登》的包装,我已经被深深吸引。封面设计极简,却又暗藏玄机。“包邮”二字用一种粗犷又不失精致的字体呈现,仿佛自带一种生活的气息,让人联想到拆快递时的惊喜与期待。而“字体摩登”四个字,则以一种更为现代、流畅的笔触勾勒,透露出设计的力量与美感。中信出版社的标识,一如既往的沉稳大气,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信任感。 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色彩的运用。不是那种浮夸的亮色,而是一种带有复古质感的莫兰迪色系,或者说是低饱和度的暖色调,比如哑光灰与燕麦白的组合,又或是深邃的墨绿点缀着一丝暖黄。这种色彩搭配,瞬间提升了书籍的格调,让人感觉它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摆在家中书架上的艺术品。 在细节上,我认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用心。比如,我猜想它的纸张可能会选用一种带有纹理的特种纸,摸起来会有温润的触感,而非冰冷光滑的铜版纸。封面上的文字,或许还会有一些烫金、UV或凹凸工艺,让“包邮”和“字体摩登”这两个核心词汇更加立体,在光线下能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质感。这种不经意间的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本书的用心程度。 而且,我一直在思考,这本书会带给我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单从名字和包装来看,我脑海中浮现出几种可能性。也许它是一本关于字体设计史的科普读物,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时代字体的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又或者,它是一本关于当代设计趋势的探讨,通过“字体摩登”这个切入点,分析现代设计语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以“包邮”为线索,将字体设计与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包邮”这个词所带来的某种亲切感和实用性。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包含一些实用的字体设计技巧,或者如何挑选和运用字体来提升设计作品的品质。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图书,往往最能打动我这样的读者。总而言之,这本书从第一眼就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它所包含的精彩内容。
评分《包邮 字体摩登》这个书名,初次映入眼帘,就给我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它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熟悉的“包邮”,与设计领域前沿的“字体摩登”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词语,巧妙地并置在一起,瞬间勾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我第一时间脑海里闪过的,是关于字体设计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以及现代设计美学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很有可能是在探讨一种“包容性”和“普适性”的设计理念。也许“包邮”象征着一种打破界限、惠及大众的传播方式,而“字体摩登”则代表着一种与时俱进、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作者或许会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中各种信息载体上的字体表现,来阐述如何让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深入人心。想象一下,一本关于字体设计If You Can Read This, You Are Close Enough to My House 的书,能够以一种“包邮”式的便利和亲切,将字体设计的奥秘传递给每一个读者。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案例。如果标题中的“摩登”指的是一种现代、简约、同时又兼具个性的字体风格,那么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大量的优秀作品。比如,那些运用巧妙字体排版的广告牌,那些极具设计感的商品包装,甚至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梗图,它们背后隐藏的字体选择和布局策略,一定都值得深入剖析。我甚至能够想象,书中可能会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不同场合下(如产品发布会、品牌宣传片、节日海报等)最适合使用的“摩登”字体。 此外,“包邮”这个词,也可能暗示着一种“便捷获取”或“触手可及”的设计理念。也许作者会强调,字体设计并非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和运用的工具。书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字体选择指南,或者讲解如何利用现有的字体资源,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这种“接地气”的设计思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总之,《包邮 字体摩登》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新意和探索的价值。它仿佛在邀请我们,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去重新审视字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将如何解读“包邮”与“字体摩登”之间的奇妙联系,又将为我们揭示怎样一个充满设计智慧的世界。
评分《包邮 字体摩登》这个书名,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瞬间就捕捉到了我的注意力。它将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包邮”,和一个充满设计感和时代感的词语——“字体摩登”,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张力,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脑海中 immediately 浮现出的,是一种将字体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紧密联系起来的画面。 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非常独特和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字体设计。也许“包邮”象征着一种现代社会的便捷和效率,以及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触手可及的追求。而“字体摩登”,则代表着一种不断创新、引领潮流的视觉语言。作者很可能是在探讨,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字体设计,来更好地传达信息、塑造品牌,最终达到一种“包邮”式的传播效果。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是如何将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我设想,这本书的整体风格一定不会是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次关于设计与生活的有趣对话。我希望能从中看到许多生动的案例分析,比如,那些在电商平台上备受欢迎的商品,它们的字体设计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各类APP界面中,哪些字体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又或者,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流行文化,例如海报设计、社交媒体上的创意图文,它们又是如何运用“摩登”的字体来吸引眼球的? 而且,“摩登”这个词,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期待。它预示着这本书将聚焦于当下和未来的字体设计趋势,而不是回顾过去。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前沿的字体设计理念,探讨人工智能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或者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字体风格如何相互影响、融合。那种“包邮”的普惠性,也许也体现在内容的可读性上,让即使是对字体设计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从中获得启发。 总之,《包邮 字体摩登》这个书名,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它承诺带来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前沿视野的阅读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将如何巧妙地融合“包邮”的亲切与“字体摩登”的先锋,为我们揭示字体设计在现代世界中扮演的精彩角色。
评分《包邮 字体摩登》这个书名,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充满了信息量和想象空间。刚看到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盘算,这本书到底会讲些什么?“包邮”这个词,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实用性,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可能带有某种“送达”的便利,或者是一种“物超所值”的体验。而“字体摩登”则直接点明了核心主题,一定是关于现代字体设计、排版美学,或者是字体在当下设计潮流中的应用。 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讨字体设计如何与市场经济、消费文化深度融合。也许它会分析,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好的字体设计,如何能够像“包邮”一样,瞬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传达出品牌的理念,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这不仅仅是关于视觉上的美观,更是一种策略,一种营销的艺术。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把“包邮”这种略带商业气息的词汇,和“字体摩登”这种偏向艺术和设计的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角。 我设想,这本书的整体风格可能会是比较轻松、活泼的,而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学术论著。毕竟,“包邮”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大众化的亲近感。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来阐述字体设计的原理和技巧。比如,书中可能会展示不同品牌是如何通过更新字体来重塑形象的,或者分析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海报、产品包装,它们的字体设计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而且,“摩登”这个词,也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我希望它能探讨一些最新的字体趋势,比如无衬线字体在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统治地位,或者手写体、装饰性字体在品牌个性化表达中的作用。或许还会涉及到字体在数字媒体上的应用,例如网页设计、APP界面设计中的字体优化,以及动态字体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力。 总的来说,《包邮 字体摩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既有“物美价廉”的吸引力,又有“引领潮流”的前瞻性。它似乎承诺给我带来一种实用又前沿的知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字体,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具吸引力的视觉选择。这本书,我是一定要收入囊中的。
评分光是看到《包邮 字体摩登》这本书的封面,我的好奇心就被彻底点燃了。那个“包邮”的字体,粗犷有力,带着一种朴实而直接的劝诱,仿佛能瞬间将你从生活的琐碎中拉出来,聚焦在“物”和“获得”的快乐上。而紧随其后的“字体摩登”四个字,又一下子将这份粗犷升华到了审美的层面,那种现代感、设计感十足的笔触,让我联想到各种潮流杂志、艺术展览,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我反复琢磨这个标题的组合,觉得非常巧妙。“包邮”在当下的语境中,早已不仅仅是物流的附加项,它更是一种优惠的承诺,一种便捷的象征,一种消费文化中的小小确幸。而“字体摩登”,则直接指向了视觉传达的核心——字体的设计与美学。将两者结合,让我脑海中涌现出各种画面:也许是关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字体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欲的分析;或许是探讨如何用最“摩登”的字体来包装最“接地气”的商品;甚至可能是关于字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包邮”式地普及到大众生活中。 我猜想,这本书的内页设计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如果封面如此讲究,那么内容排版、插图选择、甚至纸张质感,都应该与整体风格相得益彰。我期待它能采用一种简洁而不失个性的版式设计,让文字的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悦。也许会用一些高质量的图片来展示各种字体案例,那些线条的粗细、笔画的连接、字体的间距,都会被放大、被解析,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字体的魅力。 更让我期待的是,这本书是否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字体设计。它会不会颠覆我对字体工具书的刻板印象?不再是枯燥的技术讲解,而是将字体设计融入到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中去。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用字体来表达情感,如何用字体来构建品牌,如何用字体来讲述故事。那种“包邮”的普惠感,会不会也体现在内容的可读性上,让即使是字体设计领域的初学者,也能轻松入门,领略其中的奥妙。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名字到封面,都传递出一种既有温度又有态度的信号。它不只是关于字体的专业书籍,更像是对现代生活和设计美学的一次有趣对话。我已经被这种“包邮”式的优惠和“摩登”式的风格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