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字體摩登 中信齣版社

包郵 字體摩登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字體設計
  • 平麵設計
  • 排版
  • 字體
  • 設計
  • 藝術
  • 中信齣版社
  • 包郵
  • 摩登
  • 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信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61315
商品編碼:23268438905
品牌:中信齣版(Citic Press)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中國首部“字體書”,對19191955這黃金30年中70餘本字體書籍的重新研究和梳理,是美術字的復興,是對現代設計的緻敬!中文字體設計的經典範本,粹取摩登時代字體設計的精華,一份美妙絕倫的現代文字設計遺産!


 

書名:字體摩登:字體書與中國現代文字設計的再發現(1919-1955)
定價:168.00元
作者:周博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1
頁碼:384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ISBN:9787508661315

 


 

"現代中文字體設計的經典範本,萃取摩登時代字體設計的精華!

★ 中國首部“字體書”,對19191955這黃金30年中70餘本字體書籍的重新研究和梳理,
★ 是美術字的復興,是對現代設計的緻敬!
★ 國際知名平麵設計師、國際平麵設計協會AGI會員王敏、趙健、曹方、仇寅等聯名推薦。
★ 由耶魯大學菲力普伯頓傑奬獲得者、央美視覺傳達係教師吳帆主持設計,本真還原瞭早期美術字體的獨特風貌。"

 


 

"《字體摩登 : 字體書與中國現代文字設計的再發現(19191955)》是中國部從“字體書”,即美術字著作的角度,切入中國現代文字設計的曆史,並以現代設計的眼光,通過對70多本頗為罕見的字體書籍的重新整理、編輯和研究,再現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光輝成就的力作。作者劃定瞭19191955年這個曆史單元,認為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裏,中國現代字體的設計經曆瞭從萌芽到發展成熟的階段,其間跨越瞭南京國民政府經濟發展好的“黃金十年”(19271937)、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政權初步建立五年,時代的變遷也給文字設計的內容和形式留下瞭深深的烙印。作者認為,這些字體設計著作以及它們所錶達的文字設計意識,集中反映瞭繁體字摩登設計風格的成就和高度,以及現代主義中文字體設計的早期麵貌,並用“字體摩登”概括之。在此研究的基礎上,作者主張“字體的復興”,即“美術字的復興”,並認為這種復興將不僅有助於今天的平麵設計師更好的理解漢字設計,對字庫字體設計的個性化和多樣化也將大有裨益。



"

 


 

"推薦詞
摘要
選用書目
引言:字體的復興
                                                                                                                                             
部分    19191949年字體書與中國現代文字設計                          
晚清——20世紀20年代:現代“美術字”的早期發展
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文字設計的高峰                       
20世紀40年代:文字設計作為鋒利的武器                            

第二部分     空間書寫                                                 
空間書寫:一個現代形象的塑造——現代主義背景下的設計與文字                  

第三部分   19491955年的字體書與中國現代文字設計                   
19491955:美術字著作“井噴”與“舊圖案字”的改造                     
                                           

第四部分     字體設計類型及書籍存目                                         
字體設計類型                                          
中國現代字體書存目   
                                            
結語    
後記
"

 


 

"編者簡介:

周博

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博士。主要研究領域是20世紀的藝術與設計、現代藝術史以及視覺文化研究。曾在《讀書》、《美術研究》、《世界美術》、《美術觀察》、《裝飾》等雜誌發錶過數十篇學術論文以及眾多評論文章,齣版專著《現代設計倫理思想史》(2014),是現代設計經典著作《為真實的世界設計》(2013)、《綠色律令:設計與建築中的學和倫理學》(2013)、《運動中的視覺:新包豪斯的基礎》(2015)、《文字設計》(2017)以及牛津版《20世紀的設計》(2012)的中文譯者,並擔任《設計真言:西方現代設計經典文選》(2010)的主編和《20世紀中國平麵設計文獻集》(2012)的副主編。目前,他正在主持中信齣版社“設計經典譯叢”的甄選和翻譯工作,並緻力於大眾美育,是國內交互式藝術教育APP“美的曆程”的總撰稿。他還是第十四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奬(2014)、“中國美術奬•理論評論奬”(2014)和北京市4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奬(2017)的獲得者。

吳帆

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教師。200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平麵設計,2008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平麵設計碩士學位。同年被耶魯大學授予菲力普伯頓傑齣藝術奬。吳帆多樣的設計和創作實踐專注於個人工作方法論在當代視覺文化語境中的發展,其設計和藝術作品參與瞭包括:意大利中國文化年中國新設計2011米蘭—都靈巡展 、第25屆布爾諾國際平麵設計雙年展、2014年上海雙年展以及全國美展等眾多國內外重要展覽。同時,吳帆作為設計研究者其活動涵蓋瞭包括其教學、策展、寫作、演講等諸多方麵,曆任北京Icograda世界設計大會聯絡人、荷蘭中國Next City 跨學科研究Open Studio項目主持、2015紐約tdc.60北京站策展人等。教學寫作《Portrait Exercise》收錄於26屆布爾諾國際平麵設計雙年展官方學術齣版物《 Taking a Line for a Walk》。

劉暢
    
博士,設計師及交互設計師。本科畢業於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設計(2005),碩士畢業於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2008),其畢業設計獲美院研究生畢業創作一等奬。2017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得藝術設計博士學位。曾在韓國弘益大學(2006)、美國德剋薩斯大學(2011)研修。在視覺設計與互聯網行業從業8年,先後在開心網、騰訊、百度、搜狗等互聯網公司任職,參與或主持的重要設計項目包括國傢體育場(鳥巢)吉祥物設計(2010),騰訊微博微觀奧運設計(2012),搜狗網址導航産品設計(2015)等。
"

 

 

 


"民國時期,特彆是20世紀30年代的美術字,如同一抹亮麗的晨暉呈現在20世紀中國走嚮現代的曆程中。今天,20世紀的美術字成為中國設計語言形成的“滋養品”,為現代漢字字體設計提供瞭啓示與源泉,不言而喻,對美術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美術學院、國際平麵設計協會AGI會員 王敏

發端於民國時期的美術字,是那個時期眾多美術傢和設計傢的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在今天看來,其現代屬性有著復雜的曆史背景,它對於傳統漢字書寫形式變革的得失及其現代性的示範意義還有待多方麵的理性梳理和總結。盡管如此,漢字的“美術化”是中國現代文化曆史中的重要篇章,而把“美術字”稱為一次漢字的現代化視覺設計運動也並不為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係主任、國際平麵設計協會(AGl)會員 趙健

《字體摩登》以民國和新中國初期所呈現的那種繁而美並帶有裝飾風格的美術字為對象,如錢君匋、張光宇等一批字體設計大師留下的眾多傑作,這些成果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中國現代文字設計的重要遺産,並在一些當代設計師的實踐中得以復興,前人的探索對於我們在信息化時代重新認識字體設計的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
——南京藝術學院、國際平麵設計協會(AGI)會員 曹方


《字體摩登》不同於一般的簡單羅列,而是從學術的角度對現代美術字的發展曆史和理性探索做齣瞭搶救性的有創見的整理。現代美術字作為一個時代的創造物,似乎淡齣瞭流年,然而,隨著歲月的增長它卻在明滅之中嚮人們發齣啓示。感謝作者為我們呈現瞭它從不曾枯萎的。
方正字庫設計總監、字體設計師 仇寅
"


"直到1930年代初,“圖案文字”對於當時的中國設計師而言都可算是一門新的現代學問。許多日本的圖案文字書籍都通過種種途徑來到瞭中國,聯係魯迅、錢君匋等人在上海內山書店購置大量美術、圖案著作的曆史,我們可以想見,許多中國的設計師,或通過留學(如陳之佛),或通過日貨的廣告包裝,或通過日文的書刊(如錢君匋),逐漸學會瞭這種字體設計語言,並在商業廣告和書刊設計中開始廣泛使用。其實,民國時期的一些知識分子對於中文美術字與日本圖案文字之間的淵源關係是瞭然於心的。譬如,曾主編過《良友》、《大眾》等畫報的梁得所在1936年時就寫到:“尤其是圖案字,日本先已盛行,而中國可以直接移用或變化加減。”日本圖案文字的這種影響在錢君匋早期的文字設計中體現的極為明顯。
錢君匋是國際公認的中國現代主義平麵設計大師。他說自己大概做過4000多件裝幀設計,從今天的研究來看,他在民國的設計活動可不隻是“封麵設計”那麼簡單。如果我們能對他一生的作品詳加搜集整理,以他為個案進行研究,我想,是足可以撐起一篇博士論文的。錢君匋的文字設計深受日本圖案文字的影響。從他1932年齣版的《新時代圖案文字集》中,我們就可以非常直接的看到這種影響。在1930年為此書寫的題記中,錢君匋不無得意的說這本書在國內齣版的同類著作中“占著頭名”。不過書中的設計案例並非都齣自錢君匋之手,其內容基本上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他自己給一些書刊做的標題字設計,比如《小說月報》、《學生雜誌》的刊頭字體;其二,則完全是從日本設計師本鬆吳浪所著《現代廣告字體撰集》(增補版,東京:誠進堂書店,1928年)一書中復製下來的。如果我們把錢君匋早期設計的圖案文字與本鬆吳浪書中收集的這些圖案文字進行聯係和比較就會發現,錢君匋的許多處理方式都來自日本當時的圖案文字,比如像柳葉一般形狀的捺筆,“月”字中間的兩橫寫成阿拉伯數字“2”或“3”的樣子,等等。不過,錢君匋也在研習自己的風貌,而且很快就有瞭新的變化和發展。1930年代中期之後,錢君匋的字體設計日本的味道就逐漸變淡瞭。他逐步捨棄瞭日本圖案文字中過度裝飾化和細節瑣碎的傾嚮,那種比較炫目的、乖張的形式少瞭,文字的結構也不再像日本的圖案字那樣鬆散,而是靠近中文的楷體或宋體的結構,變得越來越嚴格、緊湊。我想,這種變化應該與錢君匋對楷書書法結構的理解有關,像“中宮收緊”之類的規訓對於那個時代寫字的人而言畢竟是潛移默化的。而且,錢君匋的裝幀設計在1920年代末的上海齣版界就已經名聲大噪,前來找他做設計的人非常多,可謂應接不暇,因此,熟能生巧應該說也是其字體設計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年輕時代的錢君匋在字體設計上做過許多有意思實驗。比如,在他設計的《進行麯選》(1928)、《近代的戀愛觀》(1928)、《近代文學與性愛》(1931)等書的封麵中,我們會發現,他曾一度喜歡用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取代筆畫以構築漢字,這種設計使標題字有瞭一種中西閤璧的現代感和混閤特徵。我想,這種設計與他在上海“十裏洋場”的工作經驗有關,也容易讓人聯想起當時漢字羅馬化或拉丁化的討論。他有些設計是典型的的裝飾藝術風格,比如《偉大的戀愛》(1930)、《寡婦的心》(1934)、《樂譜的讀法》(1934)等,這些設計雜糅瞭歐日風格,又有一種特彆的上海摩登氣息。不過,在我看來,他有價值的嘗試則是那些具有顯著現代主義版式特徵的文字設計。比如,他設計的《文學周刊蘇俄小說專號》(1931)、《時代婦女》(1934)、《申時電訊社創立十周年紀念特刊》(1936)等。這些設計雖然顯示瞭構成主義和風格派的影響,但是錢君匋解析並突齣瞭漢字本身在形式上的現代感和結構之美,從而把現代中文字體的設計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
錢君匋設計的《文藝月報》創刊號,其刊頭字體的設計也讓人印象深刻。這幾個字乍一看並不起眼,似乎是宋黑的變體,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文藝月報”的每一筆都剛直尖銳,所描繪的顯然是匕首的形狀,而每一個字都是由諸多匕首組成。聯係刊物的時間(1935年12月1日齣版)和雜誌開頭數篇針砭時弊的“雜文”內容,我認為,其以“匕首”為基本形式要素的字體設計很可能與魯迅關於雜文的功能的論述有關。在1933年發錶的《小品文的危機》這篇著名的文章中,魯迅說:“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齣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但自然,它也能給人愉快和休息,然而這並不是“小擺設”,更不是撫慰和麻痹,它給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養,是勞作和戰鬥之前的準備。”如此說來,錢君匋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字體設計其實大有深意。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之後,住在上海孤島的錢君匋幾乎不做設計瞭。不過他還是為廣州創刊的《文藝陣地》(1938)捲設計瞭封麵,其中“文藝陣地”這個刊名字體設計成有顔體韻味的宋體字,大字直排,幾乎占瞭封麵的三分之一,可謂粗獷有力。封麵的背景,則是一幅以中國地圖為規矩,錶現中國軍人浴血奮戰、保衛國土的照相濛太奇作品。這個設計無論是刊名字體還是照相濛太奇,皆可謂深沉大氣、匠心獨具,堪稱中國現代平麵設計的傑作。《文藝陣地》上的顔體宋字到底是誰,現在還很難說,但它確實在後來的抗日宣傳中也起到瞭很大的作用,一直到1950年代都很有影響,後來有“民主體”之謂的“大宋體”就與“文藝陣地”這些字體有直接關聯。
另一個受“東洋風”圖案文字風格影響比較大的是陳之佛。陳之佛(18961962)並不以文字設計為專擅,但他的許多平麵作品卻不容忽視。在日本所接受的圖案訓練顯然給陳之佛的設計留下瞭深刻的影響。他1930年代前後的許多設計作品都明顯的流露齣日本大正、昭和時期的圖案作風,有些設計甚至就是直接從日本齣版的圖案集中移花接木而成。因此,我們在看陳之佛的設計作品時,要把他信手拈來的作品和精心設計的作品區分開。在文字設計中,陳之佛有兩種常用的手法:其一,是把文字設計當做封麵整體圖案設計的一部分,通過形式和色彩的連綴,有機的融入其中。這種手法在他給《現代學生》雜誌做的許多封麵設計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其二,是在鋪陳細膩嚴謹的底紋上突齣雜誌或書籍的文字主題,以高度平麵化和裝飾化的形式傳達齣一種更為“東方化”的追求。陳之佛為《東方雜誌》作的一係列設計,他在後來為《中國美術季刊》以及1949年後為《雨花》雜誌作的設計中都延續瞭這樣的做法。
當然,中國當時的圖案字影響並非完全來自日本,比如,留學法國受Art Deco風格影響甚深的劉既漂所設計的封麵字體就是個例外。劉既漂(1901~1992年)一生的追求和主要成就體現在他所倡導的“美術建築”上,也就是一種將法國的裝飾藝術風格和中國建築裝飾元素融匯一爐的現代裝飾風格。這種追求不僅影響到瞭他的建築設計,也影響到瞭他的書籍裝幁和字體設計。劉既漂雖然不以書籍裝幀為專長,但是他在1920年代末也曾給一些刊物和書籍設計過封麵。比如丁玲的小說《在黑暗中》(1928)以及丁玲、鬍也頻、瀋從文三人編輯的《紅黑》月刊創刊號(1929)封麵,法國作傢比爾·綠諦的小說《菊子夫人》中譯本(1929)等。1928年,劉既漂還曾經給《貢獻》雜誌設計過三期封麵,每一期的字體都有新的特點。比如《貢獻》第3捲第4期,白紙上麵兩個碩大的壓銀字,即使今天看起來也是十分大膽的想法。尤其是這個“貢”字像一座現代建築,讓人聯想起勒·柯布西耶的馬賽公寓。而《貢獻》“劉既漂建築專號”上的“貢”字,下麵像是拉菲爾鐵塔的基座,中間是歐洲古典建築中的多利安柱式,頂上則像是一個幾何化的攢尖頂中式建築的屋頂。顯然,這些創意對於當時的設計界來說可謂耳目一新,給青年人帶來瞭不小的衝擊。劉既漂的字體設計的特點,是把文字設計和現代裝飾融為一體,文字即是畫麵構成和黑白關係的組成部分,同時又非常醒目的提示齣視覺傳達的要點。他的設計與錢君匋、陳之佛等人不同,沒有日本圖案文字的味道,也沒有商業和廣告文字的氣息,是一種比較純正的偏於構成和現代裝飾的設計風格。而且,由於劉既漂是建築師,所以他的文字設計常中有一種建築感,容易讓人聯想起建築設計的效果圖,可謂彆開生麵。
 
其實,隨著眼界的日益打開,中國的設計師在見多瞭西文字體之後,要想追求字體的“摩登”時髦,自己便會進行自由的融閤設計,而不用再假手日本瞭。這方麵著名的例子當屬張光宇。其天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幾乎涉獵瞭當時所有的設計門類,文字設計自然也不在話下。張光宇大多數的能耐都是在設計實踐中學習摸索齣來的,當然,他的齣現與整個“大上海”開放的、全球化的藝術和視覺環境息息相關,所以盡管張光宇並不是哪一個學校、哪一個流派的學生,卻可以說是“大上海”的齣品。但是,張光宇並沒有被過度洋化的“上海摩登”籠罩住,從1930年代開始就對中國的裝飾藝術傳統、民族民間美術給與瞭極大地關注,並從中吸取營養,從而逐漸形成瞭以他為代錶的中國裝飾藝術學派。後來者如張仃、周令釗、黃永玉等,無不受其影響。張光宇好的文字設計作品基本上都包含在他傾注心血創辦的那些刊物中,比如《三日畫報》、《上海漫畫》、《時代》畫報、《潑剋》、《萬象》等等。他為這些雜誌設計的刊頭字體,以及在內文中所進行的文字版式設計都代錶瞭那個時代高的水平。從這些字體的設計中,我們會發現,張光宇對字體綫條的美感和錶現力控製得極為精到,他筆下的中文字體綫條的質量、精確度可以達到與漢字相比筆畫相對抽象、簡約的西文字體設計的水準。從字體設計的結構和黑白關係來看,張光宇設計的文字幾乎都能夠做到結構緊湊,文字的形態有時雖極為誇張,但從來都不失嚴謹、規範和法度。從這一點來看,錢君匋、陳之佛與張光宇相比,都有遜色。除瞭刊頭字體,張光宇對書刊內文的版式設計也極其講究,總是希望能夠在一個現代的版式設計中,將文字的美感和協調度達到佳的狀態。這使得張光宇設計的雜誌版麵總是獨具匠心,令人過目難忘。"


《字體摩登》: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文字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載體,它以韆姿百態的形象,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審美感知和文化認同。《字體摩登》正是這樣一本,帶領讀者走進字體設計這一引人入勝的領域,探索從古至今字體演變的奧秘,以及它們如何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 顛覆想象的字體世界 你是否曾仔細品味過報紙上醒目的大標題,或是沉醉於一本精裝書扉頁那優雅的襯綫字體?又或者,你被海報上充滿個性的手寫體所吸引,甚至在手機屏幕上被簡潔現代的無襯綫字體所打動?《字體摩登》將為你揭示這些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字體背後,蘊藏著怎樣的設計哲學、曆史傳承與文化意義。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字體的圖鑒,它更是一次深度探索。我們將從古老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講起,追溯印刷術的發明,以及中世紀手抄本的精美工藝。隨後,讀者將跟隨作者的筆觸,穿越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感受新體字、舊襯綫體的優雅興起;進入工業革命時代,見證粗襯綫體、無襯綫體的崛起,它們以其粗獷的力量和實用的風格,適應瞭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設計美學與時代精神的交織 《字體摩登》著重闡釋瞭字體設計與不同時代背景、社會思潮之間的緊密聯係。例如,古典主義時期的字體,往往帶有嚴謹、平衡的特點,反映瞭那個時代對秩序和理性的追求;而現代主義運動的字體,則崇尚簡潔、功能至上,強調形式追隨功能。書中將通過大量精美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曆史時期字體風格的演變,以及它們如何成為那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更令人著迷的是,本書將視角轉嚮當下。在數字時代,字體設計迎來瞭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屏幕閱讀的普及、移動設備的廣泛應用,以及新媒介的層齣不窮,都對字體的可讀性、錶現力和情感傳達提齣瞭新的要求。你將瞭解到,為什麼一些字體在小屏幕上依然清晰易讀,為什麼一些品牌選擇具有辨識度的定製字體,以及在社交媒體時代,錶情符號和動態字體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不止於形式,更在於思想 《字體摩登》的精彩之處在於,它並不止步於對字體形式的欣賞,而是深入挖掘字體設計所蘊含的思想和價值觀。作者將引導讀者思考: 字體的情感語言: 為什麼有些字體會給人以溫暖、親切的感覺,而有些則顯得嚴肅、專業?字體如何通過其粗細、長短、麯直、疏密等特徵,傳遞齣豐富的情感和態度? 字體的文化身份: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本土字體設計如何保持其獨特性,又如何在國際舞颱上發齣自己的聲音? 字體與用戶體驗: 優秀的設計師是如何通過字體設計,提升産品的易用性、用戶滿意度,甚至引導用戶的行為? 未來的無限可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齣現,又將為字體設計帶來怎樣的革新? 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視覺讀物 《字體摩登》不僅為設計專業人士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更是為所有對美學、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本書的編排精美,大量高質量的插圖和案例展示,讓閱讀體驗更加直觀生動。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啓迪。 閱讀《字體摩登》,你將不再是那個匆匆一瞥的讀者,而是會成為一個有心人,開始留意身邊那些被精心設計的文字,理解它們所承載的意義,並以全新的視角去發現和欣賞這個由文字構築的奇妙世界。這本書,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探索,一次關於形式與思想的深刻對話,更是一本值得你反復品讀,並從中汲取靈感的傳世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包郵 字體摩登》的包裝,我已經被深深吸引。封麵設計極簡,卻又暗藏玄機。“包郵”二字用一種粗獷又不失精緻的字體呈現,仿佛自帶一種生活的氣息,讓人聯想到拆快遞時的驚喜與期待。而“字體摩登”四個字,則以一種更為現代、流暢的筆觸勾勒,透露齣設計的力量與美感。中信齣版社的標識,一如既往的沉穩大氣,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信任感。 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色彩的運用。不是那種浮誇的亮色,而是一種帶有復古質感的莫蘭迪色係,或者說是低飽和度的暖色調,比如啞光灰與燕麥白的組閤,又或是深邃的墨綠點綴著一絲暖黃。這種色彩搭配,瞬間提升瞭書籍的格調,讓人感覺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擺在傢中書架上的藝術品。 在細節上,我認為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非常用心。比如,我猜想它的紙張可能會選用一種帶有紋理的特種紙,摸起來會有溫潤的觸感,而非冰冷光滑的銅版紙。封麵上的文字,或許還會有一些燙金、UV或凹凸工藝,讓“包郵”和“字體摩登”這兩個核心詞匯更加立體,在光綫下能呈現齣不同的光澤和質感。這種不經意間的細節,往往最能體現一本書的用心程度。 而且,我一直在思考,這本書會帶給我什麼樣的閱讀體驗。單從名字和包裝來看,我腦海中浮現齣幾種可能性。也許它是一本關於字體設計史的科普讀物,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不同時代字體的演變及其背後的文化故事。又或者,它是一本關於當代設計趨勢的探討,通過“字體摩登”這個切入點,分析現代設計語言的特點和發展方嚮。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它以“包郵”為綫索,將字體設計與生活方式、消費文化巧妙地結閤起來,講述一些有趣的故事。 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包郵”這個詞所帶來的某種親切感和實用性。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包含一些實用的字體設計技巧,或者如何挑選和運用字體來提升設計作品的品質。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圖書,往往最能打動我這樣的讀者。總而言之,這本書從第一眼就給我留下瞭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它所包含的精彩內容。

評分

《包郵 字體摩登》這個書名,著實讓我眼前一亮,瞬間就捕捉到瞭我的注意力。它將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詞語——“包郵”,和一個充滿設計感和時代感的詞語——“字體摩登”,組閤在一起,産生瞭一種非常奇妙的張力,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腦海中 immediately 浮現齣的,是一種將字體設計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文化緊密聯係起來的畫麵。 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以一種非常獨特和接地氣的方式來解讀字體設計。也許“包郵”象徵著一種現代社會的便捷和效率,以及人們對於美好事物觸手可及的追求。而“字體摩登”,則代錶著一種不斷創新、引領潮流的視覺語言。作者很可能是在探討,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通過更具吸引力和傳播力的字體設計,來更好地傳達信息、塑造品牌,最終達到一種“包郵”式的傳播效果。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是如何將這種理論和實踐相結閤的。 我設想,這本書的整體風格一定不會是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而更像是一次關於設計與生活的有趣對話。我希望能從中看到許多生動的案例分析,比如,那些在電商平颱上備受歡迎的商品,它們的字體設計是否有什麼特彆之處?在各類APP界麵中,哪些字體能夠提升用戶體驗?又或者,現代社會中的一些流行文化,例如海報設計、社交媒體上的創意圖文,它們又是如何運用“摩登”的字體來吸引眼球的? 而且,“摩登”這個詞,也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期待。它預示著這本書將聚焦於當下和未來的字體設計趨勢,而不是迴顧過去。我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前沿的字體設計理念,探討人工智能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或者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字體風格如何相互影響、融閤。那種“包郵”的普惠性,也許也體現在內容的可讀性上,讓即使是對字體設計不太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地從中獲得啓發。 總之,《包郵 字體摩登》這個書名,已經成功地勾起瞭我的極大興趣。它承諾帶來一種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前沿視野的閱讀體驗。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將如何巧妙地融閤“包郵”的親切與“字體摩登”的先鋒,為我們揭示字體設計在現代世界中扮演的精彩角色。

評分

《包郵 字體摩登》這個書名,初次映入眼簾,就給我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它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熟悉的“包郵”,與設計領域前沿的“字體摩登”這兩個看似不搭界的詞語,巧妙地並置在一起,瞬間勾起瞭我的強烈好奇心。我第一時間腦海裏閃過的,是關於字體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消費決策,以及現代設計美學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猜測,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很有可能是在探討一種“包容性”和“普適性”的設計理念。也許“包郵”象徵著一種打破界限、惠及大眾的傳播方式,而“字體摩登”則代錶著一種與時俱進、富有生命力的視覺語言。作者或許會通過分析當代社會中各種信息載體上的字體錶現,來闡述如何讓設計更加貼近生活,更加深入人心。想象一下,一本關於字體設計If You Can Read This, You Are Close Enough to My House 的書,能夠以一種“包郵”式的便利和親切,將字體設計的奧秘傳遞給每一個讀者。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豐富的視覺案例。如果標題中的“摩登”指的是一種現代、簡約、同時又兼具個性的字體風格,那麼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示大量的優秀作品。比如,那些運用巧妙字體排版的廣告牌,那些極具設計感的商品包裝,甚至是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梗圖,它們背後隱藏的字體選擇和布局策略,一定都值得深入剖析。我甚至能夠想象,書中可能會有專門的章節,介紹不同場閤下(如産品發布會、品牌宣傳片、節日海報等)最適閤使用的“摩登”字體。 此外,“包郵”這個詞,也可能暗示著一種“便捷獲取”或“觸手可及”的設計理念。也許作者會強調,字體設計並非高高在上的藝術,而是人人都可以學習和運用的工具。書中可能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字體選擇指南,或者講解如何利用現有的字體資源,創造齣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這種“接地氣”的設計思路,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總之,《包郵 字體摩登》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充滿瞭新意和探索的價值。它仿佛在邀請我們,用一種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心態,去重新審視字體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和意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將如何解讀“包郵”與“字體摩登”之間的奇妙聯係,又將為我們揭示怎樣一個充滿設計智慧的世界。

評分

《包郵 字體摩登》這個書名,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充滿瞭信息量和想象空間。剛看到的時候,我就在心裏盤算,這本書到底會講些什麼?“包郵”這個詞,帶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和實用性,讓人覺得內容一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可能帶有某種“送達”的便利,或者是一種“物超所值”的體驗。而“字體摩登”則直接點明瞭核心主題,一定是關於現代字體設計、排版美學,或者是字體在當下設計潮流中的應用。 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是在探討字體設計如何與市場經濟、消費文化深度融閤。也許它會分析,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好的字體設計,如何能夠像“包郵”一樣,瞬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傳達齣品牌的理念,並最終促成購買行為。這不僅僅是關於視覺上的美觀,更是一種策略,一種營銷的藝術。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把“包郵”這種略帶商業氣息的詞匯,和“字體摩登”這種偏嚮藝術和設計的概念,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視角。 我設想,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可能會是比較輕鬆、活潑的,而不是那種一本正經的學術論著。畢竟,“包郵”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大眾化的親近感。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例,來闡述字體設計的原理和技巧。比如,書中可能會展示不同品牌是如何通過更新字體來重塑形象的,或者分析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海報、産品包裝,它們的字體設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而且,“摩登”這個詞,也暗示著這本書的內容是緊跟時代潮流的。我希望它能探討一些最新的字體趨勢,比如無襯綫字體在科技和互聯網行業的統治地位,或者手寫體、裝飾性字體在品牌個性化錶達中的作用。或許還會涉及到字體在數字媒體上的應用,例如網頁設計、APP界麵設計中的字體優化,以及動態字體在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上的錶現力。 總的來說,《包郵 字體摩登》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既有“物美價廉”的吸引力,又有“引領潮流”的前瞻性。它似乎承諾給我帶來一種實用又前沿的知識,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字體,從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做齣更具吸引力的視覺選擇。這本書,我是一定要收入囊中的。

評分

光是看到《包郵 字體摩登》這本書的封麵,我的好奇心就被徹底點燃瞭。那個“包郵”的字體,粗獷有力,帶著一種樸實而直接的勸誘,仿佛能瞬間將你從生活的瑣碎中拉齣來,聚焦在“物”和“獲得”的快樂上。而緊隨其後的“字體摩登”四個字,又一下子將這份粗獷升華到瞭審美的層麵,那種現代感、設計感十足的筆觸,讓我聯想到各種潮流雜誌、藝術展覽,充滿瞭視覺衝擊力。 我反復琢磨這個標題的組閤,覺得非常巧妙。“包郵”在當下的語境中,早已不僅僅是物流的附加項,它更是一種優惠的承諾,一種便捷的象徵,一種消費文化中的小小確幸。而“字體摩登”,則直接指嚮瞭視覺傳達的核心——字體的設計與美學。將兩者結閤,讓我腦海中湧現齣各種畫麵:也許是關於現代包裝設計中字體如何影響消費者購買欲的分析;或許是探討如何用最“摩登”的字體來包裝最“接地氣”的商品;甚至可能是關於字體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如何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包郵”式地普及到大眾生活中。 我猜想,這本書的內頁設計也一定不會讓人失望。如果封麵如此講究,那麼內容排版、插圖選擇、甚至紙張質感,都應該與整體風格相得益彰。我期待它能采用一種簡潔而不失個性的版式設計,讓文字的閱讀體驗變得輕鬆愉悅。也許會用一些高質量的圖片來展示各種字體案例,那些綫條的粗細、筆畫的連接、字體的間距,都會被放大、被解析,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字體的魅力。 更讓我期待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解讀字體設計。它會不會顛覆我對字體工具書的刻闆印象?不再是枯燥的技術講解,而是將字體設計融入到更廣闊的生活場景中去。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用字體來錶達情感,如何用字體來構建品牌,如何用字體來講述故事。那種“包郵”的普惠感,會不會也體現在內容的可讀性上,讓即使是字體設計領域的初學者,也能輕鬆入門,領略其中的奧妙。 總而言之,這本書從名字到封麵,都傳遞齣一種既有溫度又有態度的信號。它不隻是關於字體的專業書籍,更像是對現代生活和設計美學的一次有趣對話。我已經被這種“包郵”式的優惠和“摩登”式的風格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