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 9787111504078 CFA协会投资系列 投资决策经济学:微观、宏观与国际经济

2K 9787111504078 CFA协会投资系列 投资决策经济学:微观、宏观与国际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里斯托弗D.派若斯,[美] 杰拉尔德 E 著
图书标签:
  • CFA
  • 投资决策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 金融
  • 投资
  • 理财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京文联发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4078
商品编码:2338458694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CFA协会投资系列 投资决策经济学:微观、宏观与国际经济学

定价:99.00元

售价:77.2元,便宜21.8元,折扣77

作者: 克里斯托弗D.派若斯, 杰拉尔德 E.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1504078

字数:

页码:5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金融投资者需要分析解释世界经济信息,并提炼其中的要点
  《CFA协会投资系列 投资决策经济学:微观、宏观与国际经济学》由一些在相关领域非常杰出的学者和从业人士所著,并由CFA这个全球性的金融专业人士组成的协会指导。本书将介绍一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所需要了解的所有经济学名词、概念、原理和实践经验。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需求及供给、经济周期到货币汇率,本书对经济学这一门看似深奥的科学以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及大量的例子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本书以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金融投资者关注的内容,并不要求有经济学科相关背景。所有你需要理解世界经济新闻所需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你实务操作的启发,对重要的经济学名词、概念、原理和实践经验明确定义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包含了影响世界经济及市场的微观及宏观事实,包含了和证券分析、行业分析、国家分析、资产组合及资本市场有关的所有经济学知识。
  大量生动的、有构造性的现实案例,
  本书对基金经理、师和财务分析师而言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导书。对所有金融专家而言,知识的投资是一笔稳赢的投资。

内容提要


在决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时候,仅了解其当前财务情况、管理政策及战略决策是不够的。尽职调查要求同时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一系列微观和宏观问题。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你所做的每一个投资决策及决定的每一个金融策略。无论你是一位机构投资者,还是一位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金融咨询师或者一位专业交易员,没有诸如供给曲线、经济周期、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流动性情况以及消费者信心等相关知识,你所做的操作都是无根据的。
  经济学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包含了许多术语和复杂概念,如果你是一位金融专业人士,繁忙的你应该不会有时间去上一门关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阅读这本《投资决策经济学》。
  有如一位耐心而且睿智的导师,本书将指导你通过所有投资专业人士应该知道的经济学理念、概念、理论及实务以及定理,了解世界经济事件并在对经济学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投资决策。
  和其他书不同,本书以简单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分析经济新闻时所需要的微观及宏观经济知识。本书诠释了所有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基础,以及诸如国际贸易、外汇市场、汇率预测等一系列和操作有关的经济专题。
  作为获得你在做投资决策时所需经济知识的一种快速简单方法,阅读本书将使你受益多年。





目录


前言
致谢
丛书序
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简介1
1.1 引言1
1.2 市场类型2
1.3 基本原理和概念3
1.3.1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4
1.3.2 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需求曲线的移动5
1.3.3 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7
1.3.4 供给曲线的移动与沿供给曲线的移动8
1.3.5 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9
1.3.6 市场均衡11
1.3.7 市场机制:能否趋向均衡13
1.3.8 拍卖:一种找到均衡价格的方法16
1.3.9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出19
1.3.10 生产者剩余:收入减去可变成本21
1.3.11 总剩余:总价值减去总可变成本22
1.3.12 社会总剩余*大化的市场22
1.3.13 市场干预:对总剩余的消极影响23
1.4 需求弹性27
1.4.1 自主价格的需求弹性28
1.4.2 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总支出的影响31
1.4.3 需求的收入弹性:正常品与劣质品32
1.4.4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替代品与互补品33
1.4.5 从需求函数计算需求弹性34
1.5 章末总结35
第2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消费者需求37
2.1 引言37
2.2 消费者理论:从偏好到需求函数38
2.3 效用理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模型分析38
2.3.1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公理性假设38
2.3.2 表示消费者的偏好:效用函数40
2.3.3 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的图形化描述40
2.3.4 无差异曲线簇42
2.3.5 自愿交换的收益:通过交易创造财富43
2.4 可能性集合:消费、生产和投资选择44
2.4.1 预算约束44
2.4.2 生产可能性集46
2.4.3 投资的可能性集合47
2.5 消费者均衡:考虑预算约束下使效用实现*大化47
2.5.1 决定消费者均衡时的商品集47
2.5.2 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反应:正常品与劣质品48
2.5.3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49
2.6 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函数49
2.6.1 从偏好、预算约束到消费者需求曲线50
2.6.2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用50
2.6.3 劣质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52
2.6.4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53
2.6.5 韦伯伦商品: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商品54
2.7 章末总结55
第3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厂商57
3.1 引言57
3.2 厂商的目标58
3.2.1 利润的类型59
3.2.2 利润的比较61
3.3 对收益、成本和利润的分析62
3.3.1 利润*大化62
3.3.2 生产率83
3.4 章末总结90
第4章 厂商和市场结构91
4.1 引言91
4.2 市场结构的分析92
4.2.1 经济学家提出的四种市场结构92
4.2.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94
4.3 完全竞争96
4.3.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需求分析96
4.3.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给分析101
4.3.3 完全竞争市场中*优价格和产出102
4.3.4 完全竞争市场中影响长期均衡的因素104
4.4 垄断竞争106
4.4.1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需求分析107
4.4.2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供给分析107
4.4.3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优价格和产量107
4.4.4 垄断竞争市场中影响长期均衡的因素108
4.5 寡头市场109
4.5.1 寡头市场中的需求分析和定价策略109
4.5.2 寡头市场中的供给分析114
4.5.3 寡头市场的*优价格和产量115
4.5.4 影响寡头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因素115
4.6 垄断市场116
4.6.1 垄断市场中的需求分析117
4.6.2 垄断市场中的供给分析118
4.6.3 垄断市场中的*优价格和产出119
4.6.4 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120
4.6.5 影响垄断市场中长期均衡的因素121
4.7 市场结构的确定122
4.7.1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122
4.7.2 衡量市场结构的简便方法123
4.8 章末总结124
第5章 总产出、价格水平与经济增长126
5.1 引言126
5.2 总产出与总收入127
5.2.1 生产总值128
5.2.2 GDP的构成133
5.2.3 GDP、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136
5.3 总需求、总供给与市场均衡140
5.3.1 总需求141
5.3.2 总供给149
5.3.3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移动150
5.3.4 均衡GDP与均衡价格159
5.4 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167
5.4.1 生产函数与潜在GDP167
5.4.2 经济增长的来源169
5.4.3 可持续增长的衡量172
5.5 章末总结176
第6章 理解经济周期180
6.1 引言180
6.2 经济周期概览181
6.2.1 经济周期阶段181
6.2.2 经济周期中要素使用情况184
6.2.3 房地产业的行为189
6.2.4 对外贸易部门的行为190
6.3 经济周期理论192
6.3.1 新古典主义学派和奥地利学派192
6.3.2 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193
6.3.3 新古典学派195
6.4 失业和通货膨胀199
6.4.1 失业199
6.4.2 通货膨胀202
6.5 经济指标211
6.5.1 通用的经济指标211
6.5.2 其他经济指标215
6.6 章末总结216
第7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18
7.1 引言219
7.2 货币政策220
7.2.1 货币221
7.2.2 中央银行的职能229
7.2.3 货币政策的目标231
7.2.4 紧缩的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中性利率243
7.2.5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44
7.3 财政政策247
7.3.1 财政政策的职能和目标248
7.3.2 财政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253
7.3.3 财政政策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58
7.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联系261
7.4.1 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因素261
7.4.2 量化宽松和政策的相互作用262
7.4.3 可信性和承诺的重要性262
7.5 章末总结263
第8章 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265
8.1 引言265
8.2 国际贸易266
8.2.1 基本术语266
8.2.2 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模式和趋势268
8.2.3 国际贸易的优点和成本271
8.2.4 相对优势和从贸易获益274
8.3 贸易和资本流动:限制和合约280
8.3.1 关税280
8.3.2 配额282
8.3.3 出口补贴283
8.3.4 贸易集团、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284
8.3.5 资本限制288
8.4 国际收支289
8.4.1 国际收支账户289
8.4.2 国际收支项目290
8.4.3 国际收支中的成对交易与记账方法292
8.4.4 国民经济核算和国际收支295
8.5 贸易组织298
8.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99
8.5.2 世界银行集团300
8.5.3 世界贸易组织301
8.6 章末总结303
第9章 货币汇率306
9.1 引言306
9.2 外汇市场307
9.2.1 汇率市场功能311
9.2.2 市场参与者315
9.2.3 市场规模和市场构成318
9.3 外汇汇率的计算319
9.3.1 外汇报价319
9.3.2 交叉汇率322
9.3.3 计算远期汇率324
9.4 汇率制度330
9.4.1 理想的汇率制度330
9.4.2 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331
9.4.3 货币制度的分类332
9.5 汇率、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338
9.5.1 汇率与贸易余额:弹性法339
9.5.2 汇率与贸易余额:吸收法342
9.6 章末总结345
0章 货币汇率:决定因素与预测348
10.1 引言349
10.2 外币交易市场概念350
10.2.1 现汇汇率报价中的套汇限制353
10.2.2 远期市场356
10.3 汇率的长期结构361
10.3.1 国际外汇平价条件363
10.3.2 评估外汇汇率均衡水平374
10.3.3 综述:一个包括长期均衡的方程375
10.4 套利交易376
10.5 国际收支平衡变动的影响379
10.5.1 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的决定因素380
10.5.2 资本流动和汇率决定因素382
10.6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388
10.6.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88
10.6.2 用货币模型理论解释汇率的决定因素390
10.6.3 泰勒规则和汇率的决定390
10.6.4 货币政策与汇率:历史证据392
10.6.5 财政政策与汇率394
10.7 汇率管理:干预和调控396
10.8 货币危机399
10.9 短期预测工具401
10.9.1 技术分析402
10.9.2 指令流、投资者情绪和持仓位置403
10.10 章末总结405
附录10A 本书使用的货币代码409
1章 经济增长和投资决策410
11.1 引言410
11.2 全球经济增长: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411
11.2.1 储蓄和投资413
11.2.2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413
11.2.3 政治稳定性、法律规定和产权414
11.2.4 教育和医疗制度414
11.2.5 税收监管系统414
11.2.6 自由贸易和无限制的资本流动415
11.2.7 总结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415
11.3 为什么潜在增长对投资者来说很重要417
11.4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421
11.4.1 生产函数421
11.4.2 资本深化Vs技术进步422
11.4.3 增长核算424
11.4.4 扩展生产函数425
11.4.5 自然资源425
11.4.6 劳动供给427
11.4.7 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431
11.4.8 资本:ICT和非ICT431
11.4.9 技术432
11.4.10 公共基础设施435
11.4.11 总结436
11.5 增长理论440
11.5.1 古典增长模型440
11.5.2 新古典增长模型440
11.5.3 内生增长理论448
11.5.4 有关收敛的讨论450
11.6 开放经济中的增长453
11.7 章末总结460
2章 管制经济学462
12.1 引言462
12.2 监管综述463
12.2.1 监管和监管者的分类463
12.2.2 监管的经济学原理465
12.2.3 监管工具467
12.3 商业监管470
12.4 金融市场的监管473
12.5 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474
12.6 监管分析475
监管的效果477
12.7 章末总结479
术语表481
参考文献492
编者简介496
CFA项目介绍497
译者后记498

作者介绍


 克里斯托弗 D. 派若斯(Christopher D. Piros) 博士,CFA。霍松投资策略执行董事和投资政策委员会主席,PNC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员,该公司致力于满足拥有超过2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个体或家庭的需求。在进入PNC集团工作以前,克里斯托弗是CFA协会的成员,主要负责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课程设计。此外,克里斯托弗也曾任职于英国保诚集团旗下的财富管理服务机构——保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投资策略和组合管理总监。他曾在MFS投资管理公司担任全球固定收益组合经理和固定收益定量分析团队领导人就职于MFS投资管理公司。

  杰拉尔德 E.平托(Jerald E. Pinto),博士,CFA。CFA协会教学部课程项目总监。2002年来到CFA协会以前,他是很多公司、基金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策划、资产组合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咨询师。曾在纽约市的一些投资银行工作,同时在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投资学。杰拉尔德拥有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学院的MBA学位和斯登学院的金融学博士学位,是弗吉尼亚CFA的成员。

  韩复龄 知名金融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应用金融系主任、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波兰西里西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后,兼任全国财经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金融专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特约撰稿人及评论员。

文摘


丛书简介
  马金和塔特尔的《投资组合管理:动态过程》这些年来在投资管理行业颇为突出。第3版在1990年第2版的基础上更新了主要理念。许多协会内的成员(比如我)已经有了前两版,也准备将这第3版收入囊中。该书不仅吸收了其他文献中的概念,并将它们置于投资组合这一主题下,同时还更新了一系列概念,例如,另类投资、业绩报告标准、投资组合操作和非常重要的个人投资者投资组合的管理。长期以来我们都关注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引起读者对个人投资者投资组合的注意,将会成为此版较之前的重大改进。
  《定量投资分析》着眼于当今专业投资者必需的一些核心工具。该书不仅包含经典的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现金流贴现应用、或然性内容,还包含了传统思考方式的非常有价值的两方面。
  ,为了检验假设,一些章节在公式中运用了相关和回归。这考验了许多从业者的一项重要能力:去粗取精。对于大多数的投资研究员和管理者而言,他们的分析不仅仅是新近产生数据的结果,还包括了对业绩优劣的考量。当然,他们也会综合和分析其他人的主要研究报告。如果不以严苛的态度去理解质量报告,那你不仅不能很好地研究,甚至将无法胜任要求不那么严格的研究。现实世界中从不缺乏徒有数量分析而全无正确性和严密性的研究。
  第二,关于投资组合概念的后一章将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类的工具,带领读者进入由多因素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组成的更真实的世界。过去,许多人已经感觉到了CAPM与实际操作中的鸿沟,这一章将会助你解开困惑。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的内容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前沿概念,并且已经在过去极大地扩展了范围。对并非老练的从业者来说,这是新的一部分资料,他们往往不是固定收益方面的专家。对期权和衍生品在一度保守的固定收益知识的应用使固定收益分析在这个领域兴盛起来。这不仅挑战从业者,逼着他们熬夜学习以赶上信用衍生产品、互换期权、抵押证券、按揭证券和其他产品的发展,同时还给全球的中央银行施加了监管并提防相关事件风险的巨大压力。通过对这些新发现的认识,专业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估计和理解中央银行家和市场面临的挑战。
  《国际财务报表分析》迎合了投资专业人士和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使他们得以从全球视角思考财务报表分析问题。本书实际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介绍,以真实的国际定位、结构化的表现风格,丰富的图表以及包含诸多概念与工具为鲜明特征。作者全面涵盖了该学科的所有内容,并确保处于财务报表分析各个级别复杂领域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
  《股权资产估值》对于从事证券估值、需要理解证券定价的读者必是一本令人信服且极其重要的读物。见多识广的从业者知道证券评估的几种常见形式——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市盈率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通常都以交易名称为人们所知),都能够在特定的假设前提下互换使用。对于这些根本假设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以后,专业投资者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他投资者在何种假设之下计算其估值。本文有一个全球定位,包括新兴市场。第2版提供了私人公司估值的新的覆盖范围并扩大了所需回报率估计的范围。
  《投资学》为证券投资组合和股票分析提供了便于理解但严格的介绍。在日新月异的全球证券市场贸易以及与市场相关的概念和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介绍投资组合计划和投资组合管理。同时详细解释说明了股票分析与估值的要点。本书涵盖了从业者认为相当重要却被经常忽略的主题,如行业分析等。在整个过程中,重点是关键概念的实际应用,主要利用来自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例子加以说明。本书每一章都为读者提供了很多自我测试的机会,旨在检查读者掌握内容的程度。与其他书籍相比,本书所有章节是受人尊敬的投资从业者和来自世界各地商学院的老师共同合作的结晶。凭借其全面、专业和全球视角特点,本书将会受到正在寻求证券投资组合和股票分析介绍的人群的青睐。
  《新财富管理》是哈罗德·埃文斯基(Harold Evensky)针对理财经理所提供的参考指南的一个更新版本。哈罗德·埃文斯基、斯蒂芬·霍伦(StepheHoran)和托马斯·罗宾逊(Thomas Robinson)更新了1997年版的核心内容,并补充了大量新内容,充分反映了当今投资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书几乎覆盖了财富管理所有领域的内容,并且为财务顾问提供全面指导。本书巧妙融合了投资理论和实务应用,并延续了版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
  《公司金融:实用方法》是期望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企业的坚实后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公司必须找到创新之道以实现快速与持续增长目标。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基础知识与工具,旨在助其做出明智的商业决策,制定长期战略,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公司价值大化。它涵盖了从管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评估并购投标以及相应公司之间的所有内容。本书第2版扩展了股利政策、股票回购和资本结构的相关内容,但仍然保留了版简洁的特点。通过广泛采用现实案例,读者得以利用批判性思维解读公司财务数据,评估项目,以增加企业价值的方式分配资金。读者将会对运用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工具和策略有更深刻的理解。
  ……

序言



《现代金融市场与投资策略实务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金融从业者、高级投资组合管理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现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操作指南。它超越了基础的理论框架,侧重于在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有效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论。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从金融市场基础结构解析到尖端量化投资策略实施的全过程,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务操作之间建立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第一部分:全球金融市场结构与功能解析 本部分将对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宏观结构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功能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资产(如股票、固定收益、衍生品及另类投资)的市场特征、交易机制及其在资本配置中的作用。 全球市场体系的演进与重塑: 详细分析信息技术革命和监管变化如何重塑了现有的场内交易(Exchange-Traded)和场外交易(OTC)市场格局。重点关注电子化交易、算法交易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系统性风险在高度互联市场中的传导机制。 固定收益市场的深度剖析: 本章将超越对久期和凸度的基础计算,聚焦于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如结构化信用产品中的违约相关性建模)和利率衍生品(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的实际套期保值与投机应用。特别探讨了在负利率环境或高通胀预期下,央行政策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的实际干预效果。 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转移与套利机会: 针对期货、期权和互换合约,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高级的定价模型应用案例,例如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在实际波动率下的修正,以及如何利用跨市场套利(如基差交易)来捕捉短暂的市场效率低下。重点分析了场外衍生品监管(如多德-弗兰克法案和EMIR)对交易成本和清算流程的影响。 另类投资的尽职调查与绩效归因: 针对私募股权(PE)、风险投资(VC)、对冲基金和房地产等另类资产,本书提供了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深度尽职调查框架。这包括对基金经理的运营风险评估、流动性溢价的合理估算,以及如何使用非正态分布的方法评估其真实风险调整后回报。 第二部分:量化投资策略与高级风险管理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专注于将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具有统计学基础的投资策略,并强调在实践中如何控制和管理由此产生的风险。 因子投资的深度构建与因子挖掘: 本章系统梳理了传统的多因子模型(如Fama-French三因子、五因子模型),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如LASSO回归、随机森林)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具有持续解释力的“新”投资因子。讨论了因子拥挤度(Factor Crowding)对因子超额收益侵蚀的影响及对冲方法。 高频交易(HFT)与市场冲击成本分析: 探讨了HFT策略的内在逻辑,如延迟套利和订单簿预测。重点分析了实施大额交易时必须考虑的市场冲击成本(Market Impact Cost)的精确计量,以及如何通过最优执行算法(如VWAP、TWAP的复杂变体)来最小化这些成本。 投资组合构建的现代优化技术: 深入研究了超越均值-方差框架的投资组合优化方法。这包括使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或相对熵作为风险度量指标的优化模型。此外,详细介绍了贝叶斯方法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调整先验信念和构建稳健投资组合的应用。 压力测试与极端风险建模: 传统的VaR(Value at Risk)模型在捕捉“黑天鹅”事件时存在局限性。本章侧重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宏观情景压力测试,包括利用历史极端事件(如2008年金融危机、COVID-19冲击)作为输入,并使用Copula函数来模拟资产间在压力下的非线性相关性变化,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尾部风险。 第三部分:监管环境、技术前沿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关注塑造未来金融格局的关键外部力量,包括监管框架的演变、金融科技(FinTech)的颠覆性作用以及可持续投资的兴起。 金融监管对资本配置的实际影响: 分析巴塞尔协议III/IV、偿付能力II等主要监管框架如何通过改变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间接影响其对特定资产类别的配置偏好和流动性管理决策。探讨了监管套利和最优资本结构设计。 金融科技(FinTech)与智能投顾的进化: 考察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在资产结算和证券化中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在替代传统基本面研究中的应用,如通过分析公司财报、新闻情绪来实时调整投资组合权重。 可持续金融(ESG)的量化整合: 本章探讨了如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从定性评级转化为可纳入投资组合优化的量化约束或因子。讨论了“漂绿”(Greenwashing)风险的识别,以及如何评估ESG策略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绩效表现和风险暴露。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结合了详尽的案例研究和跨市场数据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系统化、可验证的投资决策流程,以应对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不是一本纯理论的学术著作,而是为追求卓越绩效的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实战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经济学听起来就有些遥远和抽象,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感觉离我日常的投资决策有点距离。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投资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书中对于“边际效用递减”的解释,我以前觉得只是教科书上的概念,但作者将其与个人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进行了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及在什么点上继续增加同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会开始下降。还有关于“外部性”的讨论,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这些问题,竟然也能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利润,进而影响到投资价值。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总能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又至关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投资分析的框架中。它的语言风格很接地气,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故事来阐释复杂的概念,让我读起来毫无压力,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让我真正理解了“价格”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我以前买东西,有时候就是凭感觉,或者跟风,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一件商品或者一项资产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波动。书中关于“供给与需求”的讲解,虽然看似简单,但作者却将其延伸到了金融市场的分析中,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债券收益率会受到央行利率政策的影响,为什么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盈利预期而起伏。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这在金融市场中简直是无处不在,理解了这一点,我就能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这本书的国际经济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前只知道有汇率,但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比如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差异等等,这对于我理解那些跨国投资的风险和机会非常有帮助。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常常会用一些巧妙的类比,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甚至会让人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

评分

我之前一直认为,投资就是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预测行业趋势,然后就是买入和卖出。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投资的另一面——那就是深刻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逻辑。书中对经济周期的详细讲解,比如扩张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影响,简直是一场思维盛宴。我以前总是被市场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现在我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当前的经济状况可能处于哪个阶段,以及这个阶段下,哪些投资策略更为合适。比如,在经济下行期,我对一些防御性股票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知道它们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即使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韧性。此外,关于国际经济的部分,特别是汇率变动、国际收支以及全球化对投资的影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意识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投资时,必须考虑到全球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每个章节都像是一块拼图,最终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经济学投资图景。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投资领域充满兴趣,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尤其是在理解那些宏观经济现象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时,总有些摸不着头脑。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似复杂的经济学理论,竟然如此直观地与我们的投资决策息息相关。比如,书中对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的深入剖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资产会因为稀缺性而价格飞涨,又或者在供大于求时价值缩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罗列,而是大量引用了现实世界的案例,从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到国际贸易摩擦对企业盈利的影响,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我尤其喜欢关于“机会成本”的章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每一笔投资的真正代价,不再仅仅盯着眼前的回报,而是开始思考“不去做某件事”所失去的潜在收益,这对于做出更理性、更长远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易懂,即使是没有深厚经济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其中的精髓。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枯燥的经济学知识转化为了投资实践中的有力工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投资是一门艺术,需要天赋和经验。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投资更是一门科学,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蕴藏着无数关于经济学如何指导投资决策的真知灼见。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理性预期”和“信息有效市场假说”的探讨,虽然这些概念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作者通过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即使在信息相对对称的市场中,也存在着投资机会,以及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超额收益。书中对“市场失灵”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为什么政府的干预有时是必要的,以及这些干预会如何影响到市场价格和投资回报。更让我惊喜的是,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整体的阅读体验却非常流畅,作者并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朴实而严谨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的经济学讲座之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让你从根本上改变投资思维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