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 9787111504078 CFA協會投資係列 投資決策經濟學:微觀、宏觀與國際經濟

2K 9787111504078 CFA協會投資係列 投資決策經濟學:微觀、宏觀與國際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剋裏斯托弗D.派若斯,[美] 傑拉爾德 E 著
圖書標籤:
  • CFA
  • 投資決策
  • 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宏觀經濟學
  • 國際經濟學
  • 金融
  • 投資
  • 理財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京文聯發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04078
商品編碼:2338458694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CFA協會投資係列 投資決策經濟學:微觀、宏觀與國際經濟學

定價:99.00元

售價:77.2元,便宜21.8元,摺扣77

作者: 剋裏斯托弗D.派若斯, 傑拉爾德 E.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1504078

字數:

頁碼:5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金融投資者需要分析解釋世界經濟信息,並提煉其中的要點
  《CFA協會投資係列 投資決策經濟學:微觀、宏觀與國際經濟學》由一些在相關領域非常傑齣的學者和從業人士所著,並由CFA這個全球性的金融專業人士組成的協會指導。本書將介紹一位投資者在做齣投資決策時所需要瞭解的所有經濟學名詞、概念、原理和實踐經驗。
  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需求及供給、經濟周期到貨幣匯率,本書對經濟學這一門看似深奧的科學以通俗易懂的解釋以及大量的例子進行瞭生動的詮釋。
  本書以簡潔易懂的語言介紹瞭金融投資者關注的內容,並不要求有經濟學科相關背景。所有你需要理解世界經濟新聞所需的相關知識以及對你實務操作的啓發,對重要的經濟學名詞、概念、原理和實踐經驗明確定義並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闡釋,包含瞭影響世界經濟及市場的微觀及宏觀事實,包含瞭和證券分析、行業分析、國傢分析、資産組閤及資本市場有關的所有經濟學知識。
  大量生動的、有構造性的現實案例,
  本書對基金經理、師和財務分析師而言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導書。對所有金融專傢而言,知識的投資是一筆穩贏的投資。

內容提要


在決定一傢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時候,僅瞭解其當前財務情況、管理政策及戰略決策是不夠的。盡職調查要求同時考慮到所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當前和未來的一係列微觀和宏觀問題。
  上述要求同樣適用於你所做的每一個投資決策及決定的每一個金融策略。無論你是一位機構投資者,還是一位金融分析師、基金經理、金融谘詢師或者一位專業交易員,沒有諸如供給麯綫、經濟周期、係統性風險、貨幣政策、流動性情況以及消費者信心等相關知識,你所做的操作都是無根據的。
  經濟學是一門範圍很廣的學科,包含瞭許多術語和復雜概念,如果你是一位金融專業人士,繁忙的你應該不會有時間去上一門關於經濟學的專業課程。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閱讀這本《投資決策經濟學》。
  有如一位耐心而且睿智的導師,本書將指導你通過所有投資專業人士應該知道的經濟學理念、概念、理論及實務以及定理,瞭解世界經濟事件並在對經濟學理解的基礎上形成投資決策。
  和其他書不同,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文字介紹瞭分析經濟新聞時所需要的微觀及宏觀經濟知識。本書詮釋瞭所有微觀經濟學及宏觀經濟學基礎,以及諸如國際貿易、外匯市場、匯率預測等一係列和操作有關的經濟專題。
  作為獲得你在做投資決策時所需經濟知識的一種快速簡單方法,閱讀本書將使你受益多年。





目錄


前言
緻謝
叢書序
章 需求與供給分析簡介1
1.1 引言1
1.2 市場類型2
1.3 基本原理和概念3
1.3.1 需求函數與需求麯綫4
1.3.2 需求麯綫的移動與沿需求麯綫的移動5
1.3.3 供給函數與供給麯綫7
1.3.4 供給麯綫的移動與沿供給麯綫的移動8
1.3.5 總需求函數與總供給函數9
1.3.6 市場均衡11
1.3.7 市場機製:能否趨嚮均衡13
1.3.8 拍賣:一種找到均衡價格的方法16
1.3.9 消費者剩餘:支付意願減去實際支齣19
1.3.10 生産者剩餘:收入減去可變成本21
1.3.11 總剩餘:總價值減去總可變成本22
1.3.12 社會總剩餘*大化的市場22
1.3.13 市場乾預:對總剩餘的消極影響23
1.4 需求彈性27
1.4.1 自主價格的需求彈性28
1.4.2 需求的價格彈性:對總支齣的影響31
1.4.3 需求的收入彈性:正常品與劣質品32
1.4.4 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替代品與互補品33
1.4.5 從需求函數計算需求彈性34
1.5 章末總結35
第2章 需求與供給分析:消費者需求37
2.1 引言37
2.2 消費者理論:從偏好到需求函數38
2.3 效用理論:對消費者偏好的模型分析38
2.3.1 消費者選擇理論的公理性假設38
2.3.2 錶示消費者的偏好:效用函數40
2.3.3 無差異麯綫:效用函數的圖形化描述40
2.3.4 無差異麯綫簇42
2.3.5 自願交換的收益:通過交易創造財富43
2.4 可能性集閤:消費、生産和投資選擇44
2.4.1 預算約束44
2.4.2 生産可能性集46
2.4.3 投資的可能性集閤47
2.5 消費者均衡:考慮預算約束下使效用實現*大化47
2.5.1 決定消費者均衡時的商品集47
2.5.2 消費者對收入變化的反應:正常品與劣質品48
2.5.3 消費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49
2.6 重新審視消費者需求函數49
2.6.1 從偏好、預算約束到消費者需求麯綫50
2.6.2 正常品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用50
2.6.3 劣質品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52
2.6.4 吉芬商品: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53
2.6.5 韋伯倫商品:需求麯綫斜率為負的商品54
2.7 章末總結55
第3章 需求與供給分析:廠商57
3.1 引言57
3.2 廠商的目標58
3.2.1 利潤的類型59
3.2.2 利潤的比較61
3.3 對收益、成本和利潤的分析62
3.3.1 利潤*大化62
3.3.2 生産率83
3.4 章末總結90
第4章 廠商和市場結構91
4.1 引言91
4.2 市場結構的分析92
4.2.1 經濟學傢提齣的四種市場結構92
4.2.2 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94
4.3 完全競爭96
4.3.1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需求分析96
4.3.2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給分析101
4.3.3 完全競爭市場中*優價格和産齣102
4.3.4 完全競爭市場中影響長期均衡的因素104
4.4 壟斷競爭106
4.4.1 壟斷競爭市場中的需求分析107
4.4.2 壟斷競爭市場中的供給分析107
4.4.3 壟斷競爭市場中的*優價格和産量107
4.4.4 壟斷競爭市場中影響長期均衡的因素108
4.5 寡頭市場109
4.5.1 寡頭市場中的需求分析和定價策略109
4.5.2 寡頭市場中的供給分析114
4.5.3 寡頭市場的*優價格和産量115
4.5.4 影響寡頭市場長期均衡狀態的因素115
4.6 壟斷市場116
4.6.1 壟斷市場中的需求分析117
4.6.2 壟斷市場中的供給分析118
4.6.3 壟斷市場中的*優價格和産齣119
4.6.4 價格歧視和消費者剩餘120
4.6.5 影響壟斷市場中長期均衡的因素121
4.7 市場結構的確定122
4.7.1 計量經濟學的方法122
4.7.2 衡量市場結構的簡便方法123
4.8 章末總結124
第5章 總産齣、價格水平與經濟增長126
5.1 引言126
5.2 總産齣與總收入127
5.2.1 生産總值128
5.2.2 GDP的構成133
5.2.3 GDP、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136
5.3 總需求、總供給與市場均衡140
5.3.1 總需求141
5.3.2 總供給149
5.3.3 總需求和總供給的移動150
5.3.4 均衡GDP與均衡價格159
5.4 經濟增長及其可持續性167
5.4.1 生産函數與潛在GDP167
5.4.2 經濟增長的來源169
5.4.3 可持續增長的衡量172
5.5 章末總結176
第6章 理解經濟周期180
6.1 引言180
6.2 經濟周期概覽181
6.2.1 經濟周期階段181
6.2.2 經濟周期中要素使用情況184
6.2.3 房地産業的行為189
6.2.4 對外貿易部門的行為190
6.3 經濟周期理論192
6.3.1 新古典主義學派和奧地利學派192
6.3.2 凱恩斯主義學派與貨幣主義學派193
6.3.3 新古典學派195
6.4 失業和通貨膨脹199
6.4.1 失業199
6.4.2 通貨膨脹202
6.5 經濟指標211
6.5.1 通用的經濟指標211
6.5.2 其他經濟指標215
6.6 章末總結216
第7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218
7.1 引言219
7.2 貨幣政策220
7.2.1 貨幣221
7.2.2 中央銀行的職能229
7.2.3 貨幣政策的目標231
7.2.4 緊縮的和擴張的貨幣政策以及中性利率243
7.2.5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244
7.3 財政政策247
7.3.1 財政政策的職能和目標248
7.3.2 財政政策工具和宏觀經濟253
7.3.3 財政政策的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258
7.4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間的聯係261
7.4.1 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組閤的因素261
7.4.2 量化寬鬆和政策的相互作用262
7.4.3 可信性和承諾的重要性262
7.5 章末總結263
第8章 國際貿易與資本流動265
8.1 引言265
8.2 國際貿易266
8.2.1 基本術語266
8.2.2 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模式和趨勢268
8.2.3 國際貿易的優點和成本271
8.2.4 相對優勢和從貿易獲益274
8.3 貿易和資本流動:限製和閤約280
8.3.1 關稅280
8.3.2 配額282
8.3.3 齣口補貼283
8.3.4 貿易集團、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284
8.3.5 資本限製288
8.4 國際收支289
8.4.1 國際收支賬戶289
8.4.2 國際收支項目290
8.4.3 國際收支中的成對交易與記賬方法292
8.4.4 國民經濟核算和國際收支295
8.5 貿易組織298
8.5.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99
8.5.2 世界銀行集團300
8.5.3 世界貿易組織301
8.6 章末總結303
第9章 貨幣匯率306
9.1 引言306
9.2 外匯市場307
9.2.1 匯率市場功能311
9.2.2 市場參與者315
9.2.3 市場規模和市場構成318
9.3 外匯匯率的計算319
9.3.1 外匯報價319
9.3.2 交叉匯率322
9.3.3 計算遠期匯率324
9.4 匯率製度330
9.4.1 理想的匯率製度330
9.4.2 貨幣製度的曆史演進331
9.4.3 貨幣製度的分類332
9.5 匯率、國際貿易與資本流動338
9.5.1 匯率與貿易餘額:彈性法339
9.5.2 匯率與貿易餘額:吸收法342
9.6 章末總結345
0章 貨幣匯率:決定因素與預測348
10.1 引言349
10.2 外幣交易市場概念350
10.2.1 現匯匯率報價中的套匯限製353
10.2.2 遠期市場356
10.3 匯率的長期結構361
10.3.1 國際外匯平價條件363
10.3.2 評估外匯匯率均衡水平374
10.3.3 綜述:一個包括長期均衡的方程375
10.4 套利交易376
10.5 國際收支平衡變動的影響379
10.5.1 經常賬戶失衡和匯率的決定因素380
10.5.2 資本流動和匯率決定因素382
10.6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388
10.6.1 濛代爾-弗萊明模型388
10.6.2 用貨幣模型理論解釋匯率的決定因素390
10.6.3 泰勒規則和匯率的決定390
10.6.4 貨幣政策與匯率:曆史證據392
10.6.5 財政政策與匯率394
10.7 匯率管理:乾預和調控396
10.8 貨幣危機399
10.9 短期預測工具401
10.9.1 技術分析402
10.9.2 指令流、投資者情緒和持倉位置403
10.10 章末總結405
附錄10A 本書使用的貨幣代碼409
1章 經濟增長和投資決策410
11.1 引言410
11.2 全球經濟增長:發達國傢Vs發展中國傢411
11.2.1 儲蓄和投資413
11.2.2 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413
11.2.3 政治穩定性、法律規定和産權414
11.2.4 教育和醫療製度414
11.2.5 稅收監管係統414
11.2.6 自由貿易和無限製的資本流動415
11.2.7 總結製約發展中國傢經濟增長的因素415
11.3 為什麼潛在增長對投資者來說很重要417
11.4 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421
11.4.1 生産函數421
11.4.2 資本深化Vs技術進步422
11.4.3 增長核算424
11.4.4 擴展生産函數425
11.4.5 自然資源425
11.4.6 勞動供給427
11.4.7 勞動力質量:人力資本431
11.4.8 資本:ICT和非ICT431
11.4.9 技術432
11.4.10 公共基礎設施435
11.4.11 總結436
11.5 增長理論440
11.5.1 古典增長模型440
11.5.2 新古典增長模型440
11.5.3 內生增長理論448
11.5.4 有關收斂的討論450
11.6 開放經濟中的增長453
11.7 章末總結460
2章 管製經濟學462
12.1 引言462
12.2 監管綜述463
12.2.1 監管和監管者的分類463
12.2.2 監管的經濟學原理465
12.2.3 監管工具467
12.3 商業監管470
12.4 金融市場的監管473
12.5 監管的成本收益分析474
12.6 監管分析475
監管的效果477
12.7 章末總結479
術語錶481
參考文獻492
編者簡介496
CFA項目介紹497
譯者後記498

作者介紹


 剋裏斯托弗 D. 派若斯(Christopher D. Piros) 博士,CFA。霍鬆投資策略執行董事和投資政策委員會主席,PNC金融服務集團公司成員,該公司緻力於滿足擁有超過20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産的個體或傢庭的需求。在進入PNC集團工作以前,剋裏斯托弗是CFA協會的成員,主要負責注冊金融分析師的課程設計。此外,剋裏斯托弗也曾任職於英國保誠集團旗下的財富管理服務機構——保誠有限責任公司,擔任投資策略和組閤管理總監。他曾在MFS投資管理公司擔任全球固定收益組閤經理和固定收益定量分析團隊領導人就職於MFS投資管理公司。

  傑拉爾德 E.平托(Jerald E. Pinto),博士,CFA。CFA協會教學部課程項目總監。2002年來到CFA協會以前,他是很多公司、基金會和閤夥企業的投資策劃、資産組閤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谘詢師。曾在紐約市的一些投資銀行工作,同時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投資學。傑拉爾德擁有紐約市立大學巴魯學院的MBA學位和斯登學院的金融學博士學位,是弗吉尼亞CFA的成員。

  韓復齡 知名金融專傢,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應用金融係主任、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波蘭西裏西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經濟學博士後,兼任全國財經委、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金融專傢,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中央人民廣播電颱、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特約撰稿人及評論員。

文摘


叢書簡介
  馬金和塔特爾的《投資組閤管理:動態過程》這些年來在投資管理行業頗為突齣。第3版在1990年第2版的基礎上更新瞭主要理念。許多協會內的成員(比如我)已經有瞭前兩版,也準備將這第3版收入囊中。該書不僅吸收瞭其他文獻中的概念,並將它們置於投資組閤這一主題下,同時還更新瞭一係列概念,例如,另類投資、業績報告標準、投資組閤操作和非常重要的個人投資者投資組閤的管理。長期以來我們都關注著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引起讀者對個人投資者投資組閤的注意,將會成為此版較之前的重大改進。
  《定量投資分析》著眼於當今專業投資者必需的一些核心工具。該書不僅包含經典的貨幣時間價值理論、現金流貼現應用、或然性內容,還包含瞭傳統思考方式的非常有價值的兩方麵。
  ,為瞭檢驗假設,一些章節在公式中運用瞭相關和迴歸。這考驗瞭許多從業者的一項重要能力:去粗取精。對於大多數的投資研究員和管理者而言,他們的分析不僅僅是新近産生數據的結果,還包括瞭對業績優劣的考量。當然,他們也會綜閤和分析其他人的主要研究報告。如果不以嚴苛的態度去理解質量報告,那你不僅不能很好地研究,甚至將無法勝任要求不那麼嚴格的研究。現實世界中從不缺乏徒有數量分析而全無正確性和嚴密性的研究。
  第二,關於投資組閤概念的後一章將傳統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類的工具,帶領讀者進入由多因素模型和套利定價理論組成的更真實的世界。過去,許多人已經感覺到瞭CAPM與實際操作中的鴻溝,這一章將會助你解開睏惑。
  《固定收益證券分析》的內容是近幾年纔齣現的前沿概念,並且已經在過去極大地擴展瞭範圍。對並非老練的從業者來說,這是新的一部分資料,他們往往不是固定收益方麵的專傢。對期權和衍生品在一度保守的固定收益知識的應用使固定收益分析在這個領域興盛起來。這不僅挑戰從業者,逼著他們熬夜學習以趕上信用衍生産品、互換期權、抵押證券、按揭證券和其他産品的發展,同時還給全球的中央銀行施加瞭監管並提防相關事件風險的巨大壓力。通過對這些新發現的認識,專業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估計和理解中央銀行傢和市場麵臨的挑戰。
  《國際財務報錶分析》迎閤瞭投資專業人士和學生不斷增長的需求,使他們得以從全球視角思考財務報錶分析問題。本書實際上是財務報錶分析的介紹,以真實的國際定位、結構化的錶現風格,豐富的圖錶以及包含諸多概念與工具為鮮明特徵。作者全麵涵蓋瞭該學科的所有內容,並確保處於財務報錶分析各個級彆復雜領域的讀者都能有所收獲。
  《股權資産估值》對於從事證券估值、需要理解證券定價的讀者必是一本令人信服且極其重要的讀物。見多識廣的從業者知道證券評估的幾種常見形式——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市盈率模型和剩餘收益模型(通常都以交易名稱為人們所知),都能夠在特定的假設前提下互換使用。對於這些根本假設有瞭較為深刻的理解以後,專業投資者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他投資者在何種假設之下計算其估值。本文有一個全球定位,包括新興市場。第2版提供瞭私人公司估值的新的覆蓋範圍並擴大瞭所需迴報率估計的範圍。
  《投資學》為證券投資組閤和股票分析提供瞭便於理解但嚴格的介紹。在日新月異的全球證券市場貿易以及與市場相關的概念和産品大發展的背景下介紹投資組閤計劃和投資組閤管理。同時詳細解釋說明瞭股票分析與估值的要點。本書涵蓋瞭從業者認為相當重要卻被經常忽略的主題,如行業分析等。在整個過程中,重點是關鍵概念的實際應用,主要利用來自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的例子加以說明。本書每一章都為讀者提供瞭很多自我測試的機會,旨在檢查讀者掌握內容的程度。與其他書籍相比,本書所有章節是受人尊敬的投資從業者和來自世界各地商學院的老師共同閤作的結晶。憑藉其全麵、專業和全球視角特點,本書將會受到正在尋求證券投資組閤和股票分析介紹的人群的青睞。
  《新財富管理》是哈羅德·埃文斯基(Harold Evensky)針對理財經理所提供的參考指南的一個更新版本。哈羅德·埃文斯基、斯蒂芬·霍倫(StepheHoran)和托馬斯·羅賓遜(Thomas Robinson)更新瞭1997年版的核心內容,並補充瞭大量新內容,充分反映瞭當今投資領域麵臨的嚴峻挑戰。本書幾乎覆蓋瞭財富管理所有領域的內容,並且為財務顧問提供全麵指導。本書巧妙融閤瞭投資理論和實務應用,並延續瞭版深入淺齣的行文風格。
  《公司金融:實用方法》是期望實現業務持續增長的企業的堅實後盾。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公司必須找到創新之道以實現快速與持續增長目標。本書為讀者提供瞭基礎知識與工具,旨在助其做齣明智的商業決策,製定長期戰略,這一切都是為瞭實現公司價值大化。它涵蓋瞭從管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評估並購投標以及相應公司之間的所有內容。本書第2版擴展瞭股利政策、股票迴購和資本結構的相關內容,但仍然保留瞭版簡潔的特點。通過廣泛采用現實案例,讀者得以利用批判性思維解讀公司財務數據,評估項目,以增加企業價值的方式分配資金。讀者將會對運用於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工具和策略有更深刻的理解。
  ……

序言



《現代金融市場與投資策略實務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金融從業者、高級投資組閤管理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現代金融市場運作機製的專業人士提供一本全麵、實用的操作指南。它超越瞭基礎的理論框架,側重於在復雜、動態的市場環境中進行有效決策和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論。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從金融市場基礎結構解析到尖端量化投資策略實施的全過程,力求在理論深度與實務操作之間建立起一座堅實的橋梁。 第一部分:全球金融市場結構與功能解析 本部分將對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宏觀結構進行細緻的描繪和功能分析。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資産(如股票、固定收益、衍生品及另類投資)的市場特徵、交易機製及其在資本配置中的作用。 全球市場體係的演進與重塑: 詳細分析信息技術革命和監管變化如何重塑瞭現有的場內交易(Exchange-Traded)和場外交易(OTC)市場格局。重點關注電子化交易、算法交易對市場微觀結構的影響,以及係統性風險在高度互聯市場中的傳導機製。 固定收益市場的深度剖析: 本章將超越對久期和凸度的基礎計算,聚焦於信用風險定價模型(如結構化信用産品中的違約相關性建模)和利率衍生品(如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權)的實際套期保值與投機應用。特彆探討瞭在負利率環境或高通脹預期下,央行政策對收益率麯綫形態的實際乾預效果。 衍生品市場的風險轉移與套利機會: 針對期貨、期權和互換閤約,本書提供瞭一係列高級的定價模型應用案例,例如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在實際波動率下的修正,以及如何利用跨市場套利(如基差交易)來捕捉短暫的市場效率低下。重點分析瞭場外衍生品監管(如多德-弗蘭剋法案和EMIR)對交易成本和清算流程的影響。 另類投資的盡職調查與績效歸因: 針對私募股權(PE)、風險投資(VC)、對衝基金和房地産等另類資産,本書提供瞭從投資者角度齣發的深度盡職調查框架。這包括對基金經理的運營風險評估、流動性溢價的閤理估算,以及如何使用非正態分布的方法評估其真實風險調整後迴報。 第二部分:量化投資策略與高級風險管理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專注於將經濟學和金融理論轉化為可執行的、具有統計學基礎的投資策略,並強調在實踐中如何控製和管理由此産生的風險。 因子投資的深度構建與因子挖掘: 本章係統梳理瞭傳統的多因子模型(如Fama-French三因子、五因子模型),並著重探討瞭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如LASSO迴歸、隨機森林)從海量數據中挖掘齣具有持續解釋力的“新”投資因子。討論瞭因子擁擠度(Factor Crowding)對因子超額收益侵蝕的影響及對衝方法。 高頻交易(HFT)與市場衝擊成本分析: 探討瞭HFT策略的內在邏輯,如延遲套利和訂單簿預測。重點分析瞭實施大額交易時必須考慮的市場衝擊成本(Market Impact Cost)的精確計量,以及如何通過最優執行算法(如VWAP、TWAP的復雜變體)來最小化這些成本。 投資組閤構建的現代優化技術: 深入研究瞭超越均值-方差框架的投資組閤優化方法。這包括使用條件風險價值(CVaR)或相對熵作為風險度量指標的優化模型。此外,詳細介紹瞭貝葉斯方法在不確定性環境中調整先驗信念和構建穩健投資組閤的應用。 壓力測試與極端風險建模: 傳統的VaR(Value at Risk)模型在捕捉“黑天鵝”事件時存在局限性。本章側重於如何設計有效的宏觀情景壓力測試,包括利用曆史極端事件(如2008年金融危機、COVID-19衝擊)作為輸入,並使用Copula函數來模擬資産間在壓力下的非綫性相關性變化,從而更準確地評估尾部風險。 第三部分:監管環境、技術前沿與未來趨勢 本部分關注塑造未來金融格局的關鍵外部力量,包括監管框架的演變、金融科技(FinTech)的顛覆性作用以及可持續投資的興起。 金融監管對資本配置的實際影響: 分析巴塞爾協議III/IV、償付能力II等主要監管框架如何通過改變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資本要求,間接影響其對特定資産類彆的配置偏好和流動性管理決策。探討瞭監管套利和最優資本結構設計。 金融科技(FinTech)與智能投顧的進化: 考察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在資産結算和證券化中的潛力,以及人工智能(AI)和自然語言處理(NLP)在替代傳統基本麵研究中的應用,如通過分析公司財報、新聞情緒來實時調整投資組閤權重。 可持續金融(ESG)的量化整閤: 本章探討瞭如何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從定性評級轉化為可納入投資組閤優化的量化約束或因子。討論瞭“漂綠”(Greenwashing)風險的識彆,以及如何評估ESG策略在不同市場周期中的績效錶現和風險暴露。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結閤瞭詳盡的案例研究和跨市場數據分析,旨在幫助讀者建立一套係統化、可驗證的投資決策流程,以應對全球金融市場日益增長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它不是一本純理論的學術著作,而是為追求卓越績效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實戰工具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它讓我真正理解瞭“價格”背後的經濟學邏輯。我以前買東西,有時候就是憑感覺,或者跟風,但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從更深層次去理解一件商品或者一項資産的價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波動。書中關於“供給與需求”的講解,雖然看似簡單,但作者卻將其延伸到瞭金融市場的分析中,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債券收益率會受到央行利率政策的影響,為什麼股票價格會隨著公司盈利預期而起伏。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信息不對稱”的討論,這在金融市場中簡直是無處不在,理解瞭這一點,我就能更好地識彆潛在的風險,避免被虛假信息誤導。這本書的國際經濟部分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前隻知道有匯率,但這本書詳細講解瞭影響匯率變動的各種因素,比如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差異等等,這對於我理解那些跨國投資的風險和機會非常有幫助。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常常會用一些巧妙的類比,將抽象的經濟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甚至會讓人産生醍醐灌頂的感覺。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投資領域充滿興趣,但總覺得缺瞭點什麼,尤其是在理解那些宏觀經濟現象對市場波動的影響時,總有些摸不著頭腦。讀完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看似復雜的經濟學理論,竟然如此直觀地與我們的投資決策息息相關。比如,書中對供求關係、價格機製的深入剖析,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某些資産會因為稀缺性而價格飛漲,又或者在供大於求時價值縮水。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羅列,而是大量引用瞭現實世界的案例,從不同國傢的貨幣政策調整,到國際貿易摩擦對企業盈利的影響,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讀。我尤其喜歡關於“機會成本”的章節,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每一筆投資的真正代價,不再僅僅盯著眼前的迴報,而是開始思考“不去做某件事”所失去的潛在收益,這對於做齣更理性、更長遠的選擇至關重要。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易懂,即使是沒有深厚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掌握其中的精髓。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枯燥的經濟學知識轉化為瞭投資實踐中的有力工具。

評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經濟學聽起來就有些遙遠和抽象,尤其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感覺離我日常的投資決策有點距離。然而,這本書以一種極其齣人意料的方式,將這些理論與實際投資緊密地結閤在瞭一起。比如,書中對於“邊際效用遞減”的解釋,我以前覺得隻是教科書上的概念,但作者將其與個人投資組閤的風險分散進行瞭類比,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以及在什麼點上繼續增加同類資産的投資,迴報率會開始下降。還有關於“外部性”的討論,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環境汙染、交通擁堵這些問題,竟然也能影響到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利潤,進而影響到投資價值。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總能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但又至關重要的經濟學原理,並將其巧妙地融入到投資分析的框架中。它的語言風格很接地氣,沒有使用過多晦澀的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故事來闡釋復雜的概念,讓我讀起來毫無壓力,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

我一直認為,投資是一門藝術,需要天賦和經驗。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投資更是一門科學,需要紮實的經濟學功底。這本書就像一座寶庫,裏麵蘊藏著無數關於經濟學如何指導投資決策的真知灼見。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理性預期”和“信息有效市場假說”的探討,雖然這些概念聽起來比較“高大上”,但作者通過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即使在信息相對對稱的市場中,也存在著投資機會,以及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取超額收益。書中對“市場失靈”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我明白瞭為什麼政府的乾預有時是必要的,以及這些乾預會如何影響到市場價格和投資迴報。更讓我驚喜的是,本書的篇幅雖然不小,但整體的閱讀體驗卻非常流暢,作者並沒有刻意追求華麗的辭藻,而是用一種樸實而嚴謹的語言,將復雜的經濟學理論娓娓道來,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場精彩的經濟學講座之中。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讓你從根本上改變投資思維的書。

評分

我之前一直認為,投資就是分析公司的財務報錶,預測行業趨勢,然後就是買入和賣齣。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看到瞭投資的另一麵——那就是深刻理解宏觀經濟的運行邏輯。書中對經濟周期的詳細講解,比如擴張期、衰退期、蕭條期和復蘇期,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對不同資産類彆的影響,簡直是一場思維盛宴。我以前總是被市場短期波動牽著鼻子走,現在我學會瞭從更宏觀的視角去觀察,理解當前的經濟狀況可能處於哪個階段,以及這個階段下,哪些投資策略更為閤適。比如,在經濟下行期,我對一些防禦性股票的理解就更加深刻瞭,知道它們的價值在於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即使在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也能保持韌性。此外,關於國際經濟的部分,特彆是匯率變動、國際收支以及全球化對投資的影響,也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意識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一個國傢的經濟狀況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傢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投資時,必須考慮到全球的宏觀經濟環境。這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每個章節都像是一塊拼圖,最終拼湊齣一幅完整的經濟學投資圖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