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 [美] 阿尔文德·纳拉亚南,约什·贝努 著 互联网金融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 [美] 阿尔文德·纳拉亚南,约什·贝努 著 互联网金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区块链
  • 金融科技
  • 数字货币
  • 比特币
  • 以太坊
  • 分布式账本
  • 智能合约
  • 互联网金融
  • 技术创新
  • 金融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淘书网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5849
商品编码:2399852824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从基础技术层面解读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原理、实践场景及发展趋势。

  2.中国投资公司前副总经理谢平、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风作序,邢早忠、霍学文、刘信义、黄世忠、唐斌联袂推荐。

  3.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联合推出。

  4.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院长林华、光大证券首席风险官王勇领衔强大译者团队。

  5.区块链基础技术教科书。

  6.普林斯顿大学针对本书内容开设相关课程,成为领域内热点。

  7.区块链引进版内容,为中国学习、落地实践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解密区块链,用技术重构金融世界。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从数字货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层面,解读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在技术层面解释比特币是如何运作的,并且你有一定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基本知识,这本书应该很适合你。”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比特币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运作的问题,并且着重讲述了各种技术功能,以及未来会形成的网络。比特币是如何运作的?它因何而与众不同?你的比特币安全吗?比特币用户如何匿名?区块链如何帮助比特币实现没有身份的共识?我们可以在比特币这一平台上创建什么应用程序?加密数字货币可以被监管吗?创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读完这本书,你会了解到所有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相关的知识,对区块链技术具备基础性认识,能够区别那些完全虚构的故事。你将会对于需要什么样的安全软件,如何与比特币网络进行交互有了基础概念,也可以将区块链的概念整合应用于自己的项目中。你,将会成为时代的引者!


作者简介

  阿尔文德·纳拉亚南,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科学家。

  约什·贝努,电子前沿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技术员,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爱德华·费尔顿,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公共事务教授,2015年被任命为奥巴马总统的技术顾问。

  安德鲁·米勒,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史蒂文·戈德费德,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译者简介:

  林华,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董事长、中国基金行政管理网CEO、兴业银行独立董事。

  王勇,光大证券首席风险官。

  帅初,唯链科技(vechain)首席技术官,中国区块链开源平台QtumChain的设计者。

  蔡凯龙,点石资产管理创始人,厦门抬钱论道资产管理公司执委会主席,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

  许余洁,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

  李耀光,某合资证券公司结构融资总监。

  高晓婧,兴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

  洪浩,中泰证券债券与结构金融部。


精彩书评

  金融科技会不会改变我们当前的社会和经济世界,甚至是全球政治格局?这是与当前变得火热的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大家肯定会有多元化的视角和不同的答案。如果你也感兴趣,看看这本书中的研究会是很值得的。当然,阅读本书有一定的挑战,需要具备高深的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学、博弈论以及网络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但是,金融从业人员中的精英,可以尝试这种智力挑战,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模式设计,促进更多主体(节点)的“全民参与”,为谋求广大公众的利益重塑金融服务业。

  --邢早忠/金融时报社社长,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理事长


  区块链将成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它有可能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的信任难题。由于其加密算法特性,区块链将使金融发展进入算法金融时代。但是,它也需要规范,否则会成为做期货交易,甚至进行非法集资和高杠杆交易等违法或非法金融活动的来源。本书非常专业,系统地阐述了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方方面面,并明确指出比特币与其他失败了的数字电子货币相比,区别在于比特币使用了区块链来实现去中心化。本书对于关心金融科技的市场和监管人员,以及理论研究人员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霍学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


  本书主要介绍了比特币在技术层面的运作模式,以及作为比特币实现去中心化的重要后台与技术工具--区块链。我们看到,一些基于区块链的科技创业公司已经开始慢慢地触及金融服务市场的痛点,它们为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机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区块链不会是银行终结的信号,区块链可以使它们寻找新的契机,从而得到新的发展机会。这本书为我们部分揭示了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具体应用、运行机制和可能的未来。

  --刘信义/浦发银行行长


  林华组织翻译的这本书,对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和底层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部普林斯顿大学教材原本是一组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该课程反响极好,学习者众多,原著作者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特别好的实验和学习的平台,他们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时代,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大家都可以下载安装和分析比特币的区块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自的应用,这完全符合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理念。

  --黄世忠/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货币正在颠覆我们的金融世界,而我们知道,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量级应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构建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如果你对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密码学、计算机科学和区块链)感兴趣,或是对比特币在商业和社会领域的可能应用着迷,或者想了解比特币之外的令人炫目的另类加密货币,这本书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唐 斌/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总经理


目录

原版引言17

原版前言19

第1章密码学及加密货币概述1

1.1密码学哈希函数4

1.2哈希指针及数据结构14

1.3数字签名19

1.4公钥即身份24

1.5两种简单的加密货币26

第2章比特币如何做到去中心化35

2.1中心化与去中心化37

2.2分布式共识39

2.3使用区块链达成没有身份的共识44

2.4奖励机制与工作量证明51

2.5总结59

第3章比特币的运行机制67

3.1比特币的交易69

3.2比特币的脚本73

3.3比特币脚本的应用80

3.4比特币的区块84

3.5比特币网络86

3.6限制与优化93

第4章如何储存和使用比特币99

4.1简单的本地储存101

4.2热储存与冷储存105

4.3密钥分存和密钥共享110

4.4在线钱包和交易所115

4.5支付服务122

4.6交易费126

4.7货币兑换市场128

第5章比特币挖矿135

5.1比特币矿工的任务137

5.2挖矿所需硬件144

5.3能源消耗和生态环保155

5.4矿池161

5.5挖矿的激励和策略169

第6章比特币和匿名性179

6.1匿名的基础知识182

6.2如何对比特币去匿名化188

6.3混币197

6.4分布式混币203

6.5零币和零钞208

第7章社区、政治和监管219

7.1关于比特币的共识221

7.2比特币核心钱包软件223

7.3利益相关者:谁是掌权者227

7.4比特币的起源230

7.5政府对比特币的关注233

7.6反洗钱237

7.7监管239

7.8纽约州比特币牌照243

第8章其他挖矿算法249

8.1算法的基本要求251

8.2反ASIC解谜算法253

8.3有效工作量证明262

8.4不能外包的解谜算法269

8.5权益证明和虚拟挖矿273

第9章比特币“平台”281

9.1比特币作为一个只能被添加的记录283

9.2比特币作为一个“智能资产”291

9.3多方参与的安全博彩系统297

9.4比特币作为一个公共的随机源300

9.5预测市场和真实世界的数据源310

第10章另类币和加密货币生态系统321

10.1另类币的历史和诱因323

10.2几种另类币的详细介绍329

10.3比特币和另类币的关系333

10.4另类币的夭折与共同挖矿336

10.5不可分割的交叉链互换342

10.6侧链——基于比特币的另类币345

10.7以太坊和智能合约349

第11章去中心化机构:比特币的未来?359

11.1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工具362

11.2通往区块链融合之路365

11.3去中心化的模板368

11.4什么时候适合去中心化374

结束语379

术语表381

译者简介391


《数字时代的财富密码:透视区块链的未来图景》 在信息爆炸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正悄然重塑着金融世界的格局。它如同一个去中心化的齿轮,精准咬合,驱动着前所未有的效率与透明度;它又像一串加密的锁链,记录着每一次交易的蛛丝马迹,构建起坚不可摧的信任基石。这本书,正是要带领您踏上一场深入的探索之旅,拨开笼罩在“区块链”这一前沿概念上的迷雾,真正理解它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数字时代的金融变革。 本书并非一味地罗列技术术语,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层层剥茧,将区块链的核心理念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将从其最基础的原理入手,揭示分布式账本的革命性意义,理解为什么它能够摆脱中心化机构的束缚,实现点对点的价值转移。你将了解到,数据不再是孤立的节点,而是被巧妙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数字长链”,每一环都承载着信任与价值。 接着,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那些曾经耗时耗力、成本高昂的传统金融流程,如今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跨境支付将不再是漫长的等待与繁复的手续,取而代之的是即时、低成本的全球流通。证券发行、交易结算,乃至复杂的衍生品市场,都可能因为区块链而迎来效率的飞跃,降低操作风险,提升市场流动性。书中将深入剖析智能合约的概念,这一自动执行的合同,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实现金融协议的自动化、去中介化,为金融创新打开无限可能。 更进一步,本书将探讨区块链技术如何重塑金融服务业的生态。它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工具,更是构建全新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石。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兴起,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你将了解到,如何在没有传统银行、券商等中介机构的情况下,实现借贷、交易、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这种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普惠金融的可能性,更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深刻反思和颠覆。 同时,我们也绝不会回避区块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到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再到潜在的安全隐患,本书将以客观的态度,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图景。我们将探讨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框架,以确保区块链技术在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发展。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介绍,更是关于未来的洞察。它将帮助你理解,区块链不仅仅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更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技术。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掌握区块链的精髓,就是掌握数字时代财富密码的关键。这本书将为你提供所需的知识框架,让你能够独立思考,洞察趋势,抓住机遇,在未来的金融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 无论你是金融从业者,技术爱好者,还是对未来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全新金融世界的大门。它将引导你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理解区块链的强大潜力,以及它如何正在,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我们与金钱互动的方式。这是一场关于信任、效率与创新的金融革命,而你,将是这场革命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区块链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数字时代信任、价值和协作的书。作者们没有回避区块链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例如监管的不确定性、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他们用一种非常坦诚和务实的态度,探讨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书中关于“治理模型”的讨论,让我明白了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如何有效地做出决策和解决冲突。它介绍了各种去中心化治理的实践,以及它们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互操作性”的探讨,它强调了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相互连接和协作的重要性。这就像互联网的成功在于其开放的标准和协议一样,区块链的未来也离不开互联互通。这本书让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期待它在构建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数字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理解真的是炉火纯青。他们没有止步于对现有区块链技术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技术选择背后的权衡和挑战。例如,在讨论共识机制时,他们详细对比了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委托权益证明(DPoS)等不同机制的优劣,以及它们在安全性、效率和去中心化程度上的差异。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的区块链项目会选择不同的共识算法,以及每种选择背后可能带来的风险。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即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一个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可持续、可信赖的分布式系统的哲学思考。我还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智能合约时,所举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他们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智能合约如何能够自动执行合同条款,从而消除对第三方中介的依赖,这无疑为金融领域的自动化和效率提升带来了无限可能。这本书让我对区块链技术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它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

评分

刚翻完《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感觉大脑被“轰炸”了一遍,但却是那种充满启发和兴奋的轰炸。之前我一直认为区块链就是一个“时髦词”,听起来高大上,但具体能做什么,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从对区块链的一无所知,一点点引导到对其核心原理的理解,再到对其潜在应用的探索。最让我着迷的部分是关于“数字身份”和“数据所有权”的探讨。书中提出,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个人真正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不再受制于大型科技公司。设想一下,你的所有个人信息,从身份证明到社交媒体活动,都可以存储在一个安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上,而你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决定谁可以看到这些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这简直太酷了!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极大保护,更是对现有互联网数据垄断格局的一种颠覆。此外,书中对“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详细阐述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描绘了一个没有银行、没有证劵交易所,但依然可以进行借贷、交易、投资的金融未来。这种不受地域和监管限制的金融体系,潜力巨大,也充满了未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区块链不仅仅是关于加密货币,它更是一场关于信任、关于权力、关于金融未来的深刻革命。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并没有将区块链技术描述成一个“银弹”,而是非常理性地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作者坦诚地讨论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即当前大多数区块链网络在处理大量交易时效率低下,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昂交易费用。他们还深入分析了“51%攻击”等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防范这些风险。这些诚实的讨论让我对区块链技术有了更客观、更成熟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不断的迭代和优化。书中关于“绿色区块链”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传统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与当前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相悖。作者介绍了各种旨在降低能耗的替代性共识机制,以及它们在环境友好性方面的优势。这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在寻求更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可能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区块链的强大之处,也让我看到了它需要克服的困难。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期待它未来的发展。

评分

哇,我刚刚读完《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这本书,简直太震撼了!之前我对区块链的理解仅限于比特币,认为它只是一个投机工具,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从最基础的密码学原理讲起,一步步揭示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等。我之前一直觉得这些概念听起来很抽象,但书里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供应链管理、身份认证、版权保护,让我看到了区块链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去中心化”的讨论,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权力结构的一种挑战。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区块链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例如如何重塑信任、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如何实现更公平的价值分配。读到后面,我甚至开始思考,区块链会不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底层架构,就像TCP/IP协议一样,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科普,更包含了作者对未来金融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金融科技、未来科技感兴趣的朋友,绝对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评分

读完《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我脑子里关于“金融”的固有印象已经被彻底刷新了。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的本质是信任,而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数学和密码学的信任机制。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解释“智能合约”的强大之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动化执行,更是一种能够创建复杂金融协议的工具。想象一下,一份保险合同,一旦满足了特定的天气条件,赔付就会自动触发,无需人工干预,也无需担心欺诈。这种效率和确定性是传统金融体系难以比拟的。书中还描绘了一个“代币化资产”的未来,从房产、艺术品到知识产权,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分割成数字代币,在区块链上进行高效、低成本的交易。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还能让普通人更容易地参与到以往只能由富人参与的投资领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价值互联网”的设想,它不再是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而是价值可以在点对点之间直接、安全地转移。这就像我们现在使用互联网可以即时获取信息一样,未来我们可以即时转移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普惠、更加高效、更加透明的金融新世界。

评分

读完《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金融世界的大门。书中对“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普惠、高效的金融体系。它不再是少数金融机构的“游乐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公共市场”。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DeFi应用,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协议、稳定币等等,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潜在风险。我特别着迷于“自动做市商”(AMM)的概念,它如何通过算法来提供流动性,并实现无需订单簿的交易。这让我看到了金融创新的无限可能。书中还对“NFT”(非同质化代币)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数字艺术品的载体,更是数字资产所有权的全新表达方式。从收藏品到虚拟地产,NFT为数字世界带来了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和价值。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更是一场关于金融民主化、关于价值重塑的伟大革命。

评分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这本书,让我对“信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过去,我们依赖中心化的机构(如银行、政府、平台)来建立信任,但这往往伴随着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以及潜在的腐败风险。而区块链,通过其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代码即法律”。书中对“加密经济学”的探讨,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经济激励来驱动网络参与者共同维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例如,矿工通过挖矿获得奖励,从而有动力去验证交易、维护账本的完整性。这种巧妙的激励设计,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没有人为信任的情况下自主运转。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零知识证明”的介绍,它允许一方证明某个陈述是真实的,而无需透露任何关于该陈述的额外信息。这在隐私保护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你可以证明你已经成年,而无需透露你的生日。这些前沿的密码学技术,让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和安全。这本书让我对区块链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构建新一代信任体系的哲学。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给我一些投资比特币或以太坊的“秘籍”,但事实证明,我被它深深地吸引到了更深层次的讨论中。作者们显然是区块链领域的资深从业者,他们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拆解开来。比如,在讲到“分片技术”时,他们并没有直接抛出专业术语,而是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一个拥堵的公路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交通瓶颈,然后解释分片技术如何通过增加更多车道来缓解拥堵。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书中对“Layer 2”解决方案的深入剖析,也让我对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解释了如何通过在主链之外构建额外的层来提高交易速度和降低成本,这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跨链技术”的讨论,它描绘了一个不同区块链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协同工作的未来。这就像不同国家之间可以相互贸易一样,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也应该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和资产。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更是对区块链技术生态的深度梳理和前瞻性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金融和社会的思想实验。作者们以非常宏大的视角,将区块链技术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他们探讨了区块链如何可能重塑国家、企业乃至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例如,在关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讨论中,书中描绘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它没有传统的层级结构,而是通过智能合约和代币投票来决定决策。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心化管理模式是否是唯一有效的组织方式。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区块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比如如何利用区块链提高选举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如何利用区块链构建更高效、更公平的公共记录系统。这些应用场景让我看到了区块链不仅仅是改变金融,更是可能改变整个社会运作方式的颠覆性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看到了无数种可能性在眼前展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