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 建筑 书籍 |
| 作者: | 贺曼罗,王文军,贺湘凌 |
| 定价: | 68.0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 ISBN: | 9787122255761 |
| 印次: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对建筑结构胶黏剂相关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各类建筑结构胶黏剂的组成与生产、各类胶种的性能与特点、粘钢加固与化学锚固的设计计算基本理论、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现场的作工艺、典型工程实例以及性能测试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此次修订,对建筑结构胶黏剂的部分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对其施工新技术及应用领域也做了详细的补充扩展。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胶黏剂研究、开发、施工、应用、性能检测等相关领域的人员使用,同时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 目录 | |
| 1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发展/1 1.1建筑结构胶黏剂的概况1 1.1.1建筑结构胶黏剂简介1 1.1.2国外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发展简史2 1.1.3我国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发展3 1.1.4我国建筑结构胶黏剂的现状5 1.1.5建筑结构胶黏剂及其在应用方面的新进展7 1.1.6建筑结构胶黏剂今后几年发展预测9 1.2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分类10 1.2.1按应用场所分类10 1.2.2按主要组分分类10 1.2.3按固化情况分类11 1.2.4按粘接基材分类11 1.2.5按应用领域分类11 1.2.6按建筑结构胶功能性质分类11 1.3建筑结构胶黏剂的组成12 1.3.1主体粘料13 1.3.2固化剂14 1.3.3增塑剂与增韧剂15 1.3.4稀释剂16 1.3.5填料18 1.3.6偶联剂20 1.3.7促进剂21 1.3.8触变剂21 1.3.9其他辅助组分21 1.4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应用23 1.4.1建筑结构胶黏剂在粘接加固(改造补强)中的应用23 1.4.2建筑结构胶黏剂在锚筋或化学栓上的应用23 1.4.3建筑结构胶黏剂在灌注与修补粘接上的应用23 1.4.4建筑结构胶黏剂在现场施工粘接构件中的应用23 1.4.5建筑结构胶黏剂在粘接各类建筑物上的应用24 1.4.6建筑结构胶黏剂在装修中的应用24 1.4.7建筑结构胶黏剂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应用24 1.4.8建筑结构胶黏剂在制品方面的应用24 1.4.9建筑结构胶黏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4 2环氧树脂类粘接加固用建筑结构胶黏剂/25 2.1建筑结构胶黏剂用环氧树脂25 2.1.1环氧树脂的优缺点25 2.1.2用作建筑结构胶黏剂环氧树脂主要品种28 2.1.3环氧树脂的几个重要性能指标29 2.2建筑结构胶黏剂中常用环氧树脂举例32 2.2.1双酚A环氧树脂32 2.2.2双酚F环氧树脂32 2.2.3酚醛环氧树脂33 2.2.4氨基类环氧树脂33 2.2.5低黏度、高活性的环氧树脂33 2.2.6脂环族环氧树脂34 3建筑结构胶黏剂常用的固化剂/36 3.1固化剂的作用与分类36 3.2固化剂的固化温度与固化物的耐热性38 3.3有机胺类固化剂38 3.4改性胺固化剂40 3.4.1进行胺类改性的原因40 3.4.2环氧基加成反应40 3.4.3缩水甘油醚与胺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41 3.4.4环氧树脂与胺类的加成反应43 3.4.5环氧氯丙烷与胺类的反应43 3.4.6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与胺类的加成反应43 3.4.7迈克尔加成多元胺类43 3.4.8硫脲-多元胺缩合物44 3.4.9酮亚胺化改性胺(与羰基化合物反应)45 3.4.10曼尼期反应改性胺46 3.4.11有机羧酸的改性胺48 3.4.12其他改性胺的途径49 3.5咪唑类固化剂50 3.6高分子化合物固化剂51 3.6.1多硫醇固化剂51 3.6.2聚酰胺固化剂51 3.6.3酚醛树脂53 3.6.4聚硫橡胶54 3.6.5聚氨酯54 3.6.6其他固化剂55 4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增韧剂/56 4.1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增韧剂56 4.2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增韧途径57 4.3建筑结构胶黏剂的增韧机理57 4.3.1橡胶类增韧剂增韧机理57 4.3.2塑性树脂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的增韧机理58 4.3.3改变交联网络的化学结构的增韧机理59 4.3.4控制分子链交联 |
| 编辑 | |
| 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贺曼罗教授研究建筑结构胶黏剂30余年,是行业的元老级专家; 2.此次化学工业社能够请贺教授再次对图书进行修订,一是基于对业界人士和读者的责任,二是基于作者与出版社多年对彼此的信任和友谊,实属不易。 3.此次修订基于行业10多年在建筑胶黏剂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希望您读后能有所收获。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简洁大气,专业感十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内容,但仅从设计上就感受到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施工应用技术”部分充满期待。在我的工作经验中,胶黏剂的理论性能固然重要,但最终的工程质量往往取决于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细节。例如,胶黏剂的配比、搅拌方式、涂抹方法、固化时间、温度和湿度控制,这些看似微小的操作,都可能对最终的粘接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指导,比如针对不同的胶黏剂类型,是否有详细的施工操作流程图、视频链接,或者是一些“避坑指南”,提前预警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并提供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另外,关于胶黏剂在不同基材(如混凝土、钢材、石材、木材等)上的粘接性能和施工要点,书中是否有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在老旧建筑改造、文物保护等对施工要求极为苛刻的场景,如何选择合适的胶黏剂并进行安全可靠的施工,这方面的内容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对书中能够提供一系列标准化、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指南,甚至是检验标准,感到非常期待。
评分这本书《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一名建筑材料的研究人员,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持续的关注。结构胶黏剂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建筑连接材料,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结构胶黏剂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和失效机理。例如,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胶接结构的响应和破坏模式是否会有特别的论述?对于高层建筑、桥梁等重要结构,胶黏剂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如何得到保证?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胶黏剂在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湿、化学腐蚀等)下的长期性能评估和预测的案例研究?我也对胶黏剂与基材之间的界面行为和粘结机理感兴趣。书中是否会从微观层面分析胶黏剂分子与基材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最终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应用高性能结构胶黏剂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一位结构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到胶黏剂进行连接或加固的情况。我一直对各种新型的结构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潜力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替代传统连接方式,带来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不同类型结构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等)的详细数据和分析,并且最好能够与一些经典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进行对比,以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其优劣势。此外,书中关于胶黏剂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以及其在疲劳荷载、冲击荷载等特殊工况下的应用,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内容。我希望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胶黏剂的力学特性,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机会仔细翻阅一下。我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深知结构胶黏剂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结构、复杂节点以及环保节能建筑中,它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我一直觉得,虽然理论知识很重要,但真正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提供具体施工技术、操作指南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听起来就非常贴合我的需求,加上“第二版”的字样,说明它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肯定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对于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新型结构胶黏剂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建筑部位、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方法。比如,针对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以及地震多发区的特殊要求,书中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胶黏剂的粘接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有没有关于施工工艺、设备选择、质量控制、以及常见问题处理的详细论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详实的技术参数、案例分析,甚至是一些宝贵的实操经验,让我在阅读的同时,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建筑结构胶黏剂的专业书籍,而《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这本书名恰好符合我的期望。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结构胶黏剂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论述。在建筑工程中,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首要的考量因素,而胶黏剂作为一种连接材料,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寿命。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影响胶黏剂耐久性的各种因素,例如:长期承受荷载的能力、对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湿度、紫外线照射、化学腐蚀等)的抵抗能力,以及材料老化机理等。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如何评估和预测胶黏剂在不同环境下的长期性能的方法?是否有相关的耐久性测试标准和案例研究?我特别希望看到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结构胶黏剂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案例,例如海洋工程、桥梁、隧道等,这些工程对材料的耐久性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另外,对于胶黏剂在使用年限到期后,如何进行检测、评估和维护,或者是否需要进行更换,书中是否有相关的指导和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结构胶黏剂的耐久性,从而在工程实践中做出更可靠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少都涉及到胶黏剂的选用和施工。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结构胶黏剂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方面的详细内容。一个再好的产品,如果施工不到位,或者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性能。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对进场的结构胶黏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粘度、固化时间、粘接强度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现场的质量控制,例如环境监测、基层处理检查、胶层厚度控制、养护条件监督等,是否会有详细的指导?此外,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无损检测技术,例如超声波检测、声发射检测等,用于评估已施工完成的胶接结构的质量和完整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完成,都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瞬间吸引了我,作为一个常年在一线从事建筑施工的工程师,我深知结构胶黏剂在现代建筑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更新快、应用范围广、施工要求高等挑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施工应用技术”这一块,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结构胶黏剂(如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硅酮类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从基础结构加固、幕墙安装,到楼板连接、预制构件拼装,不同部位、不同荷载要求下,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宜的胶黏剂?我对书中关于施工工艺的详细描述非常感兴趣,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前的基材处理(清洁、干燥、打磨等)是否会有一套规范的流程?胶黏剂的涂布方式(刮涂、注胶、喷涂等)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固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书中是否有具体的实验数据和控制建议?对于一些特殊工况,例如潮湿环境、低温环境、或者需要快速固化的场景,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对策?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实例,展示成功的施工案例,以及对失败案例的深入剖析,从中学习经验教训。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第二版”让我感到欣慰,这意味着它并非一本陈旧的资料,而是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内容有所更新和优化的。我非常关注结构胶黏剂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在当前的建筑行业,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结构胶黏剂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提高结构整体性、减少焊接和锚固等传统连接方式的材料,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探讨结构胶黏剂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潜力,比如如何利用其优异的粘接性能,实现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连接,或者在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等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此外,我也对胶黏剂的环保性能和生命周期评估方面的内容感兴趣。书中是否会介绍具有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可回收或可降解的胶黏剂产品?对于使用过的胶黏剂,其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是否也有相关的探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环保型结构胶黏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指导,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直接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痛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是核心目标。结构胶黏剂的应用,虽然能带来很多优势,但也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结构胶黏剂采购、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策略。例如,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胶黏剂的用量,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在储存方面,胶黏剂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有较高要求,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有效储存,避免材料失效,减少浪费的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通过优化施工流程、采用高效的施工工具和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此外,关于胶黏剂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例如如何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如何处理施工废弃物,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是否有详细的说明?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论,帮助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管理结构胶黏剂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从而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益。
评分我早就听说了《建筑结构胶黏剂与施工应用技术-第二版》这本书,一直非常期待能有机会拜读。作为一名结构设计人员,我深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结构胶黏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结构、轻型结构以及需要提升结构性能的加固工程中,它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结构胶黏剂在不同设计场景下的应用指南,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根据工程需求和荷载条件,选择最合适的胶黏剂类型?如何进行胶接结构的强度设计和可靠性分析?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设计手册、设计图集或者设计软件的应用介绍,帮助我们更便捷地进行胶接结构的设计?我也非常关心胶黏剂在结构中的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例如如何设计合理的胶接界面、如何处理应力集中问题、如何保证连接的整体性和安全性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原则和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将结构胶黏剂的应用融入到整体的建筑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建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