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
定价:29.8元
作者:李玉宾 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9132579
字数:237000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尺寸及重量:
目录
导读 从这里迈入中医之门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
察象用药治诸病
DIYI讲 感受中医的魅力
治病与修身
感受四时脉象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说说人参和附子
脉诊和直觉
生脉饮也能治痞证
正治与反治
麻黄汤之变
找准切入点迎刃而解
胸中无方与心中有方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课后问答
第二讲 小儿常见病
柔嫩纯和的小儿
小儿宜推拿
小儿用药宜柔和中正
感冒发烧的小女孩
食积再次发烧
中焦湿郁发烧
一个脸蛋红,一个脸蛋白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便秘
养胃的枣末糊
阳虚发烧
多动症的望诊
课后问答
第三讲 小儿杂病
一剂治愈荨麻疹
麸皮止痒
荞麦面与核桃仁
更加*的例子
浮小麦的新用
桑叶止汗
外敷止汗
外敷内服治湿疹
小儿遗尿有虚实
到底应不应该打疫苗
课后问答
第四讲 肾病辨治
治疗疑难杂病的高准则
补肾就是恢复肾气的收藏
急性肾炎其实就是一场重感冒
肾病的演变
上下宣通消水肿
慢性肾炎先祛浊
补肾为主治结石
肾衰
补肾的秘诀
课后问答
第五讲 肾病综合征
小便不畅的小伙子
祛痰四法
治疗蛋白尿的验方
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课后问答
第六讲 精神病辨治
精、气、神
精神病就是精亏神乱
抑郁和躁狂的本质
精神分裂症的小伙子
抑郁症的孩子
母女精神病
课后问答
第七讲 脉诊层次
感觉脉象的细微变化
感应脉气的流通
一身是病的患者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感同身受的体会
课后问答
第八讲 肝病概说
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
重新认识四逆散
刚柔四逆散
肝气郁滞的一家人
长青春痘的女孩
疏通一气治失眠
课后问答
第九讲 肝炎辨治
关于肝炎病毒的中医思考
刀兵相见还是釜底抽薪
急性肝炎宜泻之
绵滞不起变慢肝
结滞不通欲硬化
不爱说话的孩子
由阴出阳的病人
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课后问答
第十讲 高血压和中风
吃出来的高血压
肥胖是高血压的病根
山楂的妙用
红光满面的阿姨
想不开的高血压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头顶如戴钢盔的老人
恨病心切的奶奶
肾虚突发高血压
中风急症的处理
百废待举,先健中焦
愚公移山治偏瘫
课后问答
第十一讲 肿瘤辨治
无形之气决定有形之体
肿瘤的特异性脉象一刚脉
不同寻常的郁结
冤家宜解不宜结
晚期肺癌
骨肿瘤转移的老人
三次开胸的小伙子
对肿瘤病因的深层次思考
守方不移愈眼疾
课后问答
第十二讲 心火为病
心病的根源在于肾
虚散不收的原因
收摄心气的小验方
活血利湿的用药经验
摘不动苹果的患者
心气郁滞不出的治疗
完全性传导阻滞的小伙子
服药后身痛不能眠的患者
小儿心肌炎
课后问答
第十三讲 肺金为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咳嗽有虚有实
急开表气治肺炎
通降大肠治哮喘
通调肺气的常用药物
一味紫菀治便秘
逆流挽舟治腹泻
抽烟与慢性结肠炎
课后问答
第十四讲 中土为病
土气贵在从容和缓
三泻心汤治痞证
轻柔运转养脾胃
慢性胃炎实者宜降,虚者宜升
温养破结治溃疡
缓缓润通治疗萎缩性胃炎
课后问答
第十五讲 糖尿病辨治
一支葡萄糖退高烧的启示
糖尿病多是祸从口入,根在肾虚
血糖高的实质是阴不化阳
糖尿病或轻或重皆是虚
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中土衰败需耐心养护
不听劝告的严重并发症患者
吃素的好处
课后问答
第十六讲 一气周流的层次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一气周流有不同的层次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
内容提要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读《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有感(四) 我是一名西医学习者,但一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敬畏。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没有使用我熟悉的解剖学、生理学概念,而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临证辩象”——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一开始,我抱着一种“西医思维”去阅读,总想从中找到具体的病理指标,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中医的“象”是一种更宏观、更整体的观察方式。 书中对于“象”的解读,非常注重细节的捕捉和整体的把握。比如,它会分析不同“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指示疾病的深浅、虚实。这与西医的“对症下药”有着本质的区别。书中举例说明,同一个“象”可能对应不同的疾病,而不同的“象”组合起来,则能指向一个更明确的病机。这种“破解密码”的过程,需要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病机”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列出几个病因,而是详细解释了这些病因是如何在体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医在宏观调控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
评分读《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有感(二) 作为一名对中医充满好奇但又常常感到迷茫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接地气”的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医那看似玄奥的治病逻辑。这本书《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可以说做到了。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堆砌名词术语,也不是简单的病症大全,而是另辟蹊径,从“临证辩象”这个核心入手,为我揭示了中医诊疗的秘密。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象”的解析,它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具体细节。比如,对于“面色”的讲解,不仅仅是泛泛地说“面色黄”,而是细致地描述了面色黄的深浅、明暗、与什么部位相兼,以及可能对应的不同病因。 这种细致的描绘,让我感觉仿佛中医名家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看”。书中对于“舌象”的论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只知道舌苔有厚薄、颜色之分,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舌苔的润燥、舌质的色泽、舌形的大小,甚至舌底的青筋,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它教会我,舌头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身体内部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象”是动态变化的,需要结合其他“象”来综合判断,不能偏执于某一个表象。这种整体观和动态观,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中医“雾里看花”的人,而是能够初步辨识身体发出的“信号”了。
评分读《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有感(三) 初识《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就被其“密码”二字吸引。我一直觉得中医治病,尤其是辨证论治,就像在破解一个复杂的密码,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功底。这本书,确实做到了“破解”的效果,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教你如何去寻找线索,如何去解读信息。全书围绕“临证辩象”展开,将“象”的概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这里的“象”,绝非简单的症状,而是包含了形体、神色、气味、声音、脉象、舌象、排泄物等一切可以被感知和观察到的信息。 书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这些“象”与病机、与治疗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它会详细讲解某个“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反映了体内怎样的病理变化,又应该如何通过药物来纠正。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复杂的医学原理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望、闻、问、切”四诊的细致解读,它将这四个看似独立的过程,融汇成一个整体的“辩象”体系。以前觉得“切脉”很难,但书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描述,让我明白了不同脉象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们与其他“象”之间的关联。这本书不愧是“正版”,它提供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中医诊疗思路,而不是那些哗众取宠的“秘方”。
评分读《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有感(一) 这本书确实如其名,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理论上,而是看到了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密码破解”过程。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在于它的“辩证”,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临证辩象”。以前看一些医书,总觉得它讲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难与实际的疾病对应起来。但这本书不同,它并没有直接给出一堆病名和方药,而是从“象”入手。什么是“象”?书中解释得很清楚,它是指疾病在人体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征象,包括但不限于面色、舌苔、脉象、体温、情绪、排泄物等等。这些“象”就像是医生的眼睛和耳朵,通过观察、倾听,才能“读懂”身体在说什么。 书中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同样是咳嗽,但“象”不同,原因可能截然不同,治疗方法也天差地别。有时候是风寒犯肺,有时候是痰湿阻肺,甚至是肝火犯肺。每一个“象”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病机,而书里就是把这些病机一层一层地剥开,让你看到中医是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模糊的症状转化为清晰的诊断依据。这种“破解”的过程,就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经验的积累。而且,书中强调的“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映照的,需要整体地去把握。这让我意识到,中医的精髓,恰恰在于它不把人看作是一个个孤立的器官,而是将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不神秘,但需要细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
评分读《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有感(五) 总而言之,《正版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辩象》这本书,绝对是为数不多能真正让你“学会”中医如何诊病的佳作。它摒弃了那些空泛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而是将中医的精髓——“临证辩象”——以一种极其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于“象”的定义和分类,非常全面且有条理,从最容易观察的面色、舌苔,到需要细致体会的脉象、声音,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并没有孤立地讲解每一个“象”,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象”来推断疾病的本质。这种“由象及病,由病及机”的思维过程,被书中的案例生动地展现出来。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能够在纷繁的“象”中找到关键线索,一步步揭开疾病的“密码”。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相当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像是一位老中医在循循善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中医的诊病要诀。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医、提升中医诊疗水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