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新华书店官网正版书】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2版)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新华书店官网正版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志明 著
图书标签:
  • Java虚拟机
  • JVM
  • Java
  • 编程
  • 计算机科学
  • 技术
  • 书籍
  • 深入理解
  • 性能优化
  • 新华书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21900
商品编码:2436912443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6-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超级畅销书全新升级,第1版两年内印刷近10次,Java图书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繁体版台湾发行

  基于JDK1.7,围绕内存管理、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优化、高效并发等核心主题对JVM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JVM的工作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第1版两年内印刷近10次,4家网上书店的评论近4?000条,98%以上的评论全部为5星级的好评,是整个Java图书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和超级畅销书,繁体版在台湾也十分受欢迎。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根据全新的JDK 1.7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补充;增加了大量处理各种常见JVM问题的技巧和优佳实践;增加了若干与生产环境相结合的实战案例;对第1版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的修正;等等。第2版不仅技术更新、内容更丰富,而且实战性更强。
  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围绕内存管理、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优化、高效并发等核心主题对JVM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JVM的工作原理。第一部分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整个Java技术体系、Java和JVM的发展历程、模块化,以及JDK的编译,这对理解本书后面内容有重要帮助。第二部分讲解了JVM的自动内存管理,包括虚拟机内存区域的划分原理以及各种内存溢出异常产生的原因;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以及垃圾收集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常见虚拟机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三部分分析了虚拟机的执行子系统,包括类文件结构、虚拟机类加载机制、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第四部分讲解了程序的编译与代码的优化,阐述了泛型、自动装箱拆箱、条件编译等语法糖的原理;讲解了虚拟机的热点探测方法、HotSpot的即时编译器、编译触发条件,以及如何从虚拟机外部观察和分析JIT编译的数据和结果;第五部分探讨了Java实现高效并发的原理,包括JVM内存模型的结构和操作;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在Java内存模型中的体现;先行发生原则的规则和使用;线程在Java语言中的实现原理;虚拟机实现高效并发所做的一系列锁优化措施。

作者简介

  周志明,资深Java技术专家,对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OSGi、Java虚拟机和工作流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精通Java虚拟机,撰写了大量与JVM相关的经典文章,被各大技术社区争相转载,是ITeye等技术社区公认的Java虚拟机方面的领袖人物之一。除本书外,还著有经典著作本书,广获读者好评。现任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经理兼架构师,先后参与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多个大型ERP项目的平台架构工作,对软件系统架构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走近Java
第1章 走近Java
1.1 概述
1.2 Java技术体系
1.3 Java发展史
1.4 Java虚拟机发展史
1.4.1 Sun Classic Exact VM
1.4.2 Sun HotSpot VM
1.4.3 Sun Mobile-Embedded VM Meta-Circular VM
1.4.4 BEA JRockit IBM J9 VM
1.4.5 Azul VM BEA Liquid VM
1.4.6 Apache Harmony Google Android Dalvik VM
1.4.7 Microsoft JVM及其他
1.5 展望Java技术的未来
1.5.1 模块化
1.5.2 混合语言
1.5.3 多核并行
1.5.4 进一步丰富语法
1.5.5 64位虚拟机
1.6 实战:自己编译JDK
1.6.1 获取JDK源码
1.6.2 系统需求
1.6.3 构建编译环境
1.6.4 进行编译
1.6.5 在IDE工具中进行源码调试
1.7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自动内存管理机制
第2章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2.1 概述
2.2 运行时数据区域
2.2.1 程序计数器
2.2.2 Java虚拟机栈
2.2.3 本地方法栈
2.2.4 Java堆
2.2.5 方法区
2.2.6 运行时常量池
2.2.7 直接内存
2.3 Ho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2.3.1 对象的创建
2.3.2 对象的内存布局
2.3.3 对象的访问定位
2.4 实战:OutOfMemoryError异常
2.4.1 Java堆溢出
2.4.2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
2.4.3 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溢出
2.4.4 本机直接内存溢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3.1 概述
3.2 对象已死吗
3.2.1 引用计数算法
3.2.2 可达性分析算法
3.2.3 再谈引用
3.2.4 生存还是死亡
3.2.5 回收方法区
3.3 垃圾收集算法
3.3.1 标记-清除算法
3.3.2 复制算法
3.3.3 标记-整理算法
3.3.4 分代收集算法
3.4 HotSpot的算法实现
3.4.1 枚举根节点
3.4.2 安全点
3.4.3 安全区域
3.5 垃圾收集器
3.5.1 Serial收集器
3.5.2 ParNew收集器
3.5.3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3.5.4 Serial Old收集器
3.5.5 Parallel Old收集器
3.5.6 CMS收集器
3.5.7 G1收集器
3.5.8 理解GC日志
3.5.9 垃圾收集器参数总结
3.6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3.6.1 对象优先在Eden分配
3.6.2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3.6.3 长期存活的对象将进入老年代
3.6.4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3.6.5 空间分配担保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4.1 概述
4.2 JDK的命令行工具
4.2.1 jps:虚拟机进程状况工具
4.2.2 jstat:虚拟机统计信息监视工具
4.2.3 jinfo:Java配置信息工具
4.2.4 jmap:Java内存映像工具
4.2.5 jhat:虚拟机堆转储快照分析工具
4.2.6 jstack:Java堆栈跟踪工具
4.2.7 HSDIS:JIT生成代码反汇编
4.3 JDK的可视化工具
4.3.1 JConsole:Java监视与管理控制台
4.3.2 VisualVM:多合一故障处理工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优案例分析与实战
5.1 概述
5.2 案例分析
5.2.1 高性能硬件上的程序部署策略
5.2.2 集群间同步导致的内存溢出
5.2.3 堆外内存导致的溢出错误
5.2.4 外部命令导致系统缓慢
5.2.5 服务器JVM进程崩溃
5.2.6 不恰当数据结构导致内存占用过大
5.2.7 由Windows虚拟内存导致的长时间停顿
5.3 实战:Eclipse运行速度调优
5.3.1 调优前的程序运行状态
5.3.2 升级JDK 1.6的性能变化及兼容问题
5.3.3 编译时间和类加载时间的优化
5.3.4 调整内存设置控制垃圾收集频率
5.3.5 选择收集器降低延迟
5.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虚拟机执行子系统
第6章 类文件结构
6.1 概述
6.2 无关性的基石
6.3 Class类文件的结构
6.3.1 魔数与Class文件的版本
6.3.2 常量池
6.3.3 访问标志
6.3.4 类索引、父类索引与接口索引集合
6.3.5 字段表集合
6.3.6 方法表集合
6.3.7 属性表集合
6.4 字节码指令简介
6.4.1 字节码与数据类型
6.4.2 加载和存储指令
6.4.3 运算指令
6.4.4 类型转换指令
6.4.5 对象创建与访问指令
6.4.6 操作数栈管理指令
6.4.7 控制转移指令
6.4.8 方法调用和返回指令
6.4.9 异常处理指令
6.4.10 同步指令
6.5 公有设计和私有实现
6.6 Class文件结构的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机类加载机制
7.1 概述
7.2 类加载的时机
7.3 类加载的过程
7.3.1 加载
7.3.2 验证
7.3.3 准备
7.3.4 解析
7.3.5 初始化
7.4 类加载器
7.4.1 类与类加载器
7.4.2 双亲委派模型
7.4.3 破坏双亲委派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
8.1 概述
8.2 运行时栈帧结构
8.2.1 局部变量表
8.2.2 操作数栈
8.2.3 动态连接
8.2.4 方法返回地址
8.2.5 附加信息
8.3 方法调用
8.3.1 解析
8.3.2 分派
8.3.3 动态类型语言支持
8.4 基于栈的字节码解释执行引擎
8.4.1 解释执行
8.4.2 基于栈的指令集与基于寄存器的指令集
8.4.3 基于栈的解释器执行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类加载及执行子系统的案例与实战
9.1 概述
9.2 案例分析
9.2.1 Tomcat:正统的类加载器架构
9.2.2 OSGi:灵活的类加载器架构
9.2.3 字节码生成技术与动态代理的实现
9.2.4 Retrotranslator:跨越JDK版本
9.3 实战:自己动手实现远程执行功能
9.3.1 目标
9.3.2 思路
9.3.3 实现
9.3.4 验证
9.4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程序编译与代码优化
第10章 早期(编译期)优化
10.1 概述
10.2 Javac编译器
10.2.1 Javac的源码与调试
10.2.2 解析与填充符号表
10.2.3 注解处理器
10.2.4 语义分析与字节码生成
10.3 Java语法糖的味道
10.3.1 泛型与类型擦除
10.3.2 自动装箱、拆箱与遍历循环
10.3.3 条件编译
10.4 实战:插入式注解处理器
10.4.1 实战目标
10.4.2 代码实现
10.4.3 运行与测试
10.4.4 其他应用案例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晚期(运行期)优化
11.1 概述
11.2 HotSpot虚拟机内的即时编译器
11.2.1 解释器与编译器
11.2.2 编译对象与触发条件
11.2.3 编译过程
11.2.4 查看及分析即时编译结果
11.3 编译优化技术
11.3.1 优化技术概览
11.3.2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11.3.3 数组边界检查消除
11.3.4 方法内联
11.3.5 逃逸分析
11.4 Java与CC++的编译器对比
11.5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高效并发
第12章 Java内存模型与线程
12.1 概述
12.2 硬件的效率与一致性
12.3 Java内存模型
12.3.1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12.3.2 内存间交互操作
12.3.3 对于volati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12.3.4 对于long和double型变量的特殊规则
12.3.5 原子性、可见性与有序性
12.3.6 先行发生原则
12.4 Java与线程
12.4.1 线程的实现
12.4.2 Java线程调度
12.4.3 状态转换
12.5 本章小结
第13章 线程安全与锁优化
13.1 概述
13.2 线程安全
13.2.1 Java语言中的线程安全
13.2.2 线程安全的实现方法
13.3 锁优化
13.3.1 自旋锁与自适应自旋
13.3.2 锁消除
13.3.3 锁粗化
13.3.4 轻量级锁
13.3.5 偏向锁
13.4 本章小结
附  录
附录A 编译Windows版的OpenJDK
附录B 虚拟机字节码指令表
附录C HotSpot虚拟机主要参数表
附录D 对象查询语言(OQL)简介
附录E JDK历史版本轨迹


精彩书摘

  1.4.2 Sun HotSpot VM
  提起HotSpot VM,相信所有Java程序员都知道,它是Sun JDK和OpenJDK中所带的虚拟机,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Java虚拟机。但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的是,这个目前看起来“血统纯正”的虚拟机在最初并非由Sun公司开发,而是由一家名为“LongviewTechnologies”的小公司设计的;甚至这个虚拟机最初并非是为Java语言而开发的,它来源于Strongtalk VM,而这款虚拟机中相当多的技术又是来源于一款支持Self语言实现“达到C语言50%以上的执行效率”的目标而设计的虚拟机,Sun公司注意到了这款虚拟机在JIT编译上有许多优秀的理念和实际效果,在1997年收购了Longview Technologies公司,从而获得了HotSpot VM。
  HotSpot VM既继承了Sun之前两款商用虚拟机的优点(如前面提到的准确式内存管理),也有许多自己新的技术优势,如它名称中的HotSpot指的就是它的热点代码探测技术(其实两个VM基本上是同时期的独立产品,HotSpot还稍早一些,HotSpot一开始就是准确式GC,而Exact VM之中也有与HotSpot几乎一样的热点探测。为了Exact VM和HotSpotVM哪个成为Sun主要支持的VM产品,在Sun公司内部还有过争论,HotSpot打败Exact并不能算技术上的胜利),HotSpot VM的热点代码探测能力可以通过执行计数器找出最具有编译价值的代码,然后通知JIT编译器以方法为单位进行编译。如果一个方法被频繁调用,或方法中有效循环次数很多,将会分别触发标准编译和0SR(栈上替换)编译动作。通过编译器与解释器恰当地协同工作,可以在最优化的程序响应时间与最佳执行性能中取得平衡,而且无须等待本地代码输出才能执行程序,即时编译的时间压力也相对减小,这样有助于引入更多的代码优化技术,输出质量更高的本地代码。
  在2006年的JavaOne大会上,Sun公司宣布最终会把Java开源,并在随后的一年,陆续将JDK的各个部分(其中当然也包括了HotSpot VM)在GPL协议下公开了源码。
  ……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 内容简介: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是一本面向初学者和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开发者设计的Python语言学习指南。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Python的核心概念、语法特性以及常用的开发库和框架,从而能够独立完成各类Python应用程序的开发。全书内容循序渐进,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并辅以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力求让读者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快速提升Python编程能力。 第一部分:Python基础入门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踏入Python的世界,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Python简介: 介绍Python语言的起源、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在当前技术生态中的重要地位。详细阐述Python的特点,如易学易用、可读性强、跨平台、丰富的库支持等,并对比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帮助读者认识Python的优势。本章还将指导读者完成Python开发环境的搭建,包括Python解释器的安装、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与配置(如VS Code、PyCharm等),以及第一个Python程序的编写与运行,让读者迅速感受到编程的乐趣。 第二章 变量、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深入讲解Python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串(str)、布尔型(bool)等,并介绍如何声明和使用变量。详细讲解Python中的运算符,如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位运算符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优先级。本章还将介绍类型转换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内置函数进行数据类型间的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使用。 第三章 字符串与列表: 字符串作为Python中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本章将对其进行全面讲解,包括字符串的创建、索引、切片、拼接、常用方法(如 `len()`、`upper()`、`lower()`、`find()`、`replace()`、`split()`、`join()` 等)以及格式化输出(f-string、`str.format()`)。列表(list)是Python中非常灵活的数据结构,本章将介绍列表的创建、元素的访问、修改、添加、删除,以及列表推导式等高级用法。同时,还会介绍列表的常用方法(如 `append()`、`extend()`、`insert()`、`remove()`、`pop()`、`sort()`、`reverse()` 等),帮助读者高效地处理序列数据。 第四章 元组、字典与集合: 元组(tuple)作为不可变序列,本章将介绍其创建、访问以及与列表的区别和应用场景。字典(dict)作为键值对存储的数据结构,本章将详细讲解字典的创建、键值对的增删改查、字典的遍历、字典推导式以及常用的字典方法(如 `keys()`、`values()`、`items()`)。集合(set)作为无序且不重复的元素集合,本章将介绍集合的创建、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以及集合的常用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这些重要的数据结构。 第五章 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 条件语句(if-elif-else)是控制程序流程的关键,本章将详细讲解条件语句的语法结构、嵌套使用以及布尔表达式的构建。循环语句(for、while)是重复执行代码的有力工具,本章将深入讲解 `for` 循环的各种形式(遍历序列、使用 `range()` 函数)和 `while` 循环的使用场景,并介绍 `break`、`continue`、`else` 子句在循环中的应用,帮助读者编写高效的迭代程序。 第六章 函数: 函数是代码复用的基石,本章将详细讲解函数的定义、参数传递(位置参数、关键字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 `args` 和 `kwargs`)、返回值以及作用域(局部变量、全局变量)。介绍匿名函数(lambda表达式)及其应用,以及递归函数的概念与实现。通过大量的函数示例,帮助读者掌握编写模块化、可维护代码的方法。 第二部分:Python进阶应用 在掌握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后,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深入学习更高级的主题,并开始接触实际的开发应用。 第七章 文件操作: 学习如何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包括打开文件、读取文件内容(逐行读取、一次性读取)、写入数据到文件、追加内容到文件。讲解文件的各种模式(如 `'r'`、`'w'`、`'a'`、`'rb'`、`'wb'` 等),以及使用 `with` 语句管理文件上下文,确保文件资源的正确释放。本章还将介绍文件路径操作(如 `os.path` 模块)和目录操作(如 `os` 模块),为处理文件系统打下基础。 第八章 异常处理: 学习如何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异常),包括 `try-except` 块的结构、捕获特定类型的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和 `finally` 子句。讲解如何主动抛出异常(`raise` 关键字),以及自定义异常类的创建。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编写更健壮、容错性更好的程序。 第九章 面向对象编程(OOP): 深入讲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类(class)、对象(object)、封装、继承和多态。详细介绍类的定义、构造函数(`__init__`)、实例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讲解继承的机制,如何创建子类并重写父类的方法。介绍多态的概念及其在Python中的体现。本章还将讲解魔术方法(如 `__str__`、`__repr__`、`__len__` 等),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第十章 模块与包: 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Python代码,包括模块的创建、导入(`import`、`from ... import ...`)以及如何使用Python的标准库模块(如 `math`、`random`、`datetime`)。讲解包(package)的概念,如何创建多级包,以及相对导入和绝对导入。本章还将介绍如何创建自己的Python包,方便代码的复用和共享。 第十一章 常用标准库: 详细介绍Python中一些非常实用的标准库,如 `os` 模块(操作系统接口)、`sys` 模块(Python解释器相关)、`re` 模块(正则表达式)、`json` 模块(JSON数据处理)、`csv` 模块(CSV文件读写)、`collections` 模块(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结构,如 `Counter`、`deque`、`namedtuple`)。通过实例演示这些库的功能,帮助读者在实际项目中快速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Python实战开发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将所学的Python知识应用于实际开发场景,介绍一些常用的第三方库和开发框架,并指导读者完成一些小型项目。 第十二章 数据可视化: 介绍如何使用 `matplotlib` 和 `seaborn` 库进行数据可视化。学习绘制各种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饼图、箱线图等。讲解如何定制图表的样式、添加标题、轴标签、图例等,使数据更直观地展示。 第十三章 网络编程: 学习使用Python进行网络编程,包括使用 `socket` 模块进行TCP/UDP通信,理解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介绍 `requests` 库,用于发送HTTP请求,实现网页抓取和API调用。讲解如何解析HTML(如使用 `BeautifulSoup` 库)和JSON数据。 第十四章 Web开发基础(Flask): 引入Python Web开发的入门框架Flask。学习如何安装Flask,创建简单的Web应用,处理HTTP请求(GET、POST),定义路由,返回HTML页面或JSON数据。讲解模板引擎(Jinja2)的使用,实现动态网页的生成。 第十五章 数据库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Python与关系型数据库(如SQLite、MySQL)进行交互。介绍 `sqlite3` 模块,用于操作SQLite数据库。讲解SQL语句的基本概念,如何执行SQL查询、插入、更新、删除操作。介绍ORM(对象关系映射)的概念,并简单介绍SQLAlchemy等ORM库的基本使用。 第十六章 自动化脚本与工具: 介绍Python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如编写系统管理脚本、文件批量处理脚本、定时任务脚本。讲解如何使用 `schedule` 库或结合操作系统的定时任务工具实现自动化。演示如何使用Python构建简单的命令行工具。 第十七章 项目实战: 本章将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型实际项目,整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例如,可以开发一个简单的爬虫程序,抓取并分析某个网站的数据;或者开发一个简易的Web应用,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展示等功能;又或者构建一个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器。通过项目实践,加深读者对Python编程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录: Python常用开发工具推荐 Python学习资源推荐 常见问题解答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以其系统性、实用性和易学性,定能成为您学习Python编程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想开启编程生涯的新篇章,还是希望在现有技术栈中加入Python,本书都将是您的理想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老派且严谨,可以说是技术写作中的一股清流。它没有刻意追求网络流行语或者过于轻松的叙事,而是采用了一种近乎教科书式的、条分缕玾的表达方式,这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章节的论述都引用了大量的官方规范和源码片段作为佐证,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对于那些对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极其友好的。它不像某些“速成手册”那样追求速度而牺牲深度,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做”。当我看到它对类加载机制中双亲委派模型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边界情况处理时,我感觉自己的认知又被刷新了一次。这种深度的挖掘,让这本书超越了一本参考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Java运行时环境的“百科全书”。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翻阅这本书时,我对其中的一些高级概念感到有些压力,毕竟涉及到底层C++实现和复杂的内存屏障。但是,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巧妙,他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比喻或者一个恰当的示意图来打破这种理解的壁垒。比如,在解释并发编程中JMM(Java内存模型)的可见性和有序性时,他用生活化的场景来类比CPU缓存和主内存之间的同步延迟,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从真实的生产事故或者性能调优报告中提炼出来的。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在残酷的线上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点,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抹深邃的蓝色仿佛让人一下就沉浸到了技术的世界里。我特意在拿到手后花了点时间仔细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作者在内容组织上花了大量的心思。它显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直指那些让一线开发者感到头疼的核心问题。比如,对于垃圾回收器(GC)的深入剖析,从G1到ZGC,不再是概念上的介绍,而是深入到了源码级别和调优实践的细节,这对那些正在为生产环境的性能瓶颈焦头烂额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欣赏它对JVM内存模型的精细拆解,如何清晰地阐述了JIT编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代码的逃逸分析如何影响对象的生命周期,这些都是理解高性能Java应用的关键所在。全书的逻辑链条非常顺畅,理论支撑极其扎实,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架构师在一步步搭建和优化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真的能帮我把那些以往只能靠猜测和试错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可量化、可预测的技术决策。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职业发展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让我对Java生态的掌控感提升了一个台阶。在过去,面对某些性能瓶颈,我可能更多依赖于工具的报告,然后进行猜测性的调整。但现在,我能更自信地去解读JVM的运行轨迹,能够根据实际的线程dump和GC日志,精准地定位到是哪一行代码、哪一个锁竞争导致了问题。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使用某个参数”,而是“这个参数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特别是对自定义类加载器和字节码操作的章节,虽然相对晦涩,但它打开了我对Java生态更深层次扩展的可能性。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渴望从“熟练使用者”蜕变为“架构设计者”的工程师准备的,它提供了坚实的内功基础,让你的技术栈不再停留在框架的表面。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的选择很厚实,即使是长期翻阅和在上面做笔记,也不会有墨水洇透的担忧。更重要的是,图表的清晰度非常高。在介绍复杂数据结构或者并发协作流程时,图表往往是理解的关键。我注意到,很多图示都使用了分层和着色的技巧,有效地突出了重点流程和关键数据流向,使得那些原本容易混淆的流程图变得一目了然。对于技术书籍来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体现了作者和出版方的专业态度。我过去买过一些排版混乱的书籍,读起来体验极差,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你愿意放下电子设备,沉下心来专注于屏幕上展示的每一个字节和每一个流程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