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到面系统解读五幅不可不知的中国名画,给孩子不止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艺术启蒙,更是生动有趣的中国文化通识课!
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撰,陈丹青、熊亮、王志安联合推荐!
书名: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第1辑: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
定价:49.80元
作者:周剑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12
页码:74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ISBN:9787508683447
"孩子不可不知的中国艺术经典:
具代表性的的古代画家,精心选择的的藏品,孩子成长不可绕过的艺术经典: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国文化符号文物
顾恺之《洛神赋图》,乾隆皇帝超爱的古典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展现唐王朝的真实历史
张萱《捣练图》,圆明园被掠夺的珍贵国宝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工笔重彩画的超高水平
带回家的美术馆:
古典中国的艺术之美,徐徐展开的名画长卷,众多彩色高清艺术大图贯穿全书;设计精致优美,高品质全彩印刷;美不胜收的视觉体验。
生动有趣的艺术课:
源自艺术史内容,生动的艺术家故事,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讲解,系统的艺术知识普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各种艺术类别全囊括;故事性的叙述打开孩子的心灵,描述性的语言开启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去感受画面和事物,教孩子如何看懂中国画,学会欣赏艺术的具体方法;艺术工坊,亲手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易读易懂的中国文化通识:
38位古代文化名家、40个经典故事、众多古诗和辞赋;各种角度呈现画家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样貌;打造文学、书法、历史、社会生活的全新人文通识知识体系,更好应对考试大纲新增传统艺术类考点;深入浅出的人文启蒙,化为孩子的品格涵养;更多知识小链接,提供深入学习拓展的多样选择
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撰,中国艺术启蒙大系:
重新认知中国经典艺术,开启艺术思维,奠定孩子一生的品位。呈现艺术家广阔的艺术创作,既符合孩子开拓视野的需求,又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契合孩子的认知水平,特意回避了艺术术语。从幼儿启蒙到中小学拓展阅读,到想要懂得欣赏艺术的家长,都能津津有味地阅读。
"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是一套为7岁以上直至青少年写作的中国艺术启蒙读物,也很适合亲子共读、及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成年人翻阅。由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领衔主编,国内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写,将分辑出版,终成为一个大的艺术普及套系。
辑《看懂名画》主要介绍五幅传世名画及其名画家:介绍的是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顾恺之和他的《洛神赋图》、阎立本和他的《步辇图》、张萱和他的《捣练图》、顾闳中和他的《韩熙载夜宴图》。5本一起,构成了孩子不可不知的中国艺术经典。
书中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故事讲述、画面分析、画家特点、时代背景等内容,后有相关知识小链接和动手创作两个部分。在美术史以外,还注重跟同时代其他艺术家和艺术形式的关联,如雕塑、壁画、书法、诗歌、辞赋等等,既是中国艺术启蒙,又是中国文化通识。
"
"章 序幕
第二章 故事开始了
第三章 这幅画应该怎样看
第四章 画家传奇
第五章 知道更多:唐代画家吴道子
第六章 艺术小链接
第七章 涂色工坊"
主编曾孜荣:曾任今日美术馆副馆长,兼《东方艺术》杂志主编、《东方艺术家》杂志执行主编,现为中信美术馆馆长。具有20年艺术普及工作经验,艺术出版人,长期在豆瓣时间、今日头条开设艺术通识专栏。
"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画了几百个人物,每个人物只有豆粒大小,但是每个人的表情、动作、服饰都画得活灵活现。像彩楼欢门、虹桥、城门这样复杂的建筑,也都按实物比例结构,连一砖一瓦也画得准确精细。绘画技术这么高超,画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很可惜,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太少了。
金朝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后面写了85个字,说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小时候喜好读书。他后来到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可能考试失败了,于是他改学画画,擅长画的就是船、车、桥、街道、建筑等。这就是历史上关于张择端的全部记载。
除了《清明上河图》,还有一幅据传是他创作的《西湖争标图》,画的是开封城里龙舟竞赛的情景,不过这幅画在元代末期就已经遗失了。
张择端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活了多少岁?他是跟谁学习的画画?北宋灭亡后他去了哪里?……因为没有记载,这些统统没有答案。他只留下了这幅让人们不断解读的伟大画卷《清明上河图》,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关于他本人的一丝线索,就从历史上神秘地消失了。
"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那份克制与精准。很多艺术评论性的文字,常常充斥着大量华丽但空洞的辞藻,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难以抓住核心。然而,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却显得格外清澈、直接,直击要害。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描绘最复杂的情感和构图原理。比如,在解析某些人物神态或场景氛围的营造时,作者会选择一些极其生活化的比喻,瞬间就能拉近读者与画作之间的距离,让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象化、可感知。这种“大白话”里蕴含的深刻洞察力,恰恰是高端艺术普及读物最稀缺的品质,它成功地消解了艺术的“高冷感”,让普通人也能自信地走近艺术殿堂的大门。
评分对于一个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来说,本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我发现,这本书在设计时似乎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接受度。它巧妙地融入了许多提问式的引导,鼓励我们放下书本,转而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光影变化、建筑结构,甚至是行人的动态。这种“走出书本,观察世界”的理念,是真正的启蒙。书中的某些章节甚至设置了小小的“侦探任务”,引导读者在复杂的画面中寻找特定的符号或线索,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灌输,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思维游戏,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期待和成就感。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给我的感觉是,它填补了市场上一个重要的空白——一本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失大众可读性的艺术入门读物。它没有为了迎合市场而牺牲深度,也没有因为追求深度而变得曲高和寡。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了古代的辉煌与现代读者的理解。阅读完后,我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知识充实感,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对本土艺术更深层次探究的种子。我期待未来能够看到该系列的其他辑推出,相信他们会延续这种高水准的制作和讲解,成为家庭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光滑细腻的触感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特别是那种复古的油墨色调,在光线下会折射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仿佛能透过封面就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内页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米白的纹理,既保护了眼睛,又让色彩的呈现显得格外有层次感,即便是印刷出来的图画,也仿佛有了水墨的韵味。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书脊平整,翻页顺滑,完全不用担心经常翻阅会导致松散。这样的用心,足以看出出版社在制作一本“启蒙”系列书籍时所抱持的尊重与敬畏之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这种对物理形态的极致追求,无疑为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购入的这套启蒙系列,因为现在市面上打着“艺术启蒙”旗号的书籍实在太多,很多内容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浅尝辄止,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展现出的那种流畅度和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艺术理论,而是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耐心地牵引着读者的目光,从宏观的时代背景缓缓切入到具体的笔触细节中去。叙事的节奏把握得极好,张弛有度,不会让初学者感到压力山大,也不会让有一定基础的人觉得索然无味。这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历史和技术层面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