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GB 50219-2014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
| 作者: | |
| 市场价: | 26元 |
| ISBN号: | 9158024255300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3 | 版次: | 页数:126 |
| 印刷时间:2015-03 | 印次: | 字数:108 |
| 内容简介 | |
|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582号公告发布,自2015 年8 月1 日起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设置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相关设计单位、管理部门、设计人员、工程施工单位及人员等。 |
| 目录 | |
|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设计参数和喷头布置 4 系统组件 5 给 水 6 操作与控制 7 水力计算 8 施 工 9 验 收 10 维护管理 附录A 管道连接件干烧试验方法 附录B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划分 附录C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D 水喷雾灭火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附录E 水喷雾灭火系统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附录F 水喷雾灭火系统验收记录 附录G 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 目及记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
我对技术规范的评价,最终会落脚于它对工程实践的指导力度。一本好的规范,应该具备极强的“可执行性”。读起来晦涩难懂、充满太多难以量化的形容词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束之高阁,或者被施工方根据经验随意解读。GB 50219-2014的这次升级,我热切期盼它能通过更清晰的流程图、更明确的表格化数据,以及对计算软件接口的隐含要求,来确保设计人员和验收人员能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方法进行工作。举个例子,涉及到水泵的选型,如果新规范对扬程余量和流量波动范围给出了更严格的界限,就能有效避免因泵选型不当导致的系统压力不足问题。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总结,而是能真正沉淀为一线工程师工具箱里最常用、最信赖的那把“尺子”。
评分从宏观层面上看,标准的更新反映了国家在火灾防控理念上的进步。水喷雾系统通常被认为是比传统水系统更环保、对设备损害更小的灭火方式,它追求的是“抑制”而非彻底的“扑灭”,从而更好地保护重要资产。因此,我推测新规范在如何平衡灭火效率与系统对被保护物品的二次损害方面,必定有更深入的论述。比如,对于珍贵文物的保护场所,系统启动后的残余水雾对环境的湿度控制要求,可能在新规范中得到了更精细的约束。这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对财产价值保护的综合考量。我们不能只顾着把火扑灭,而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规范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旧标准下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及新标准是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的,那将极大地增强行业对新标准的信心和采纳度。
评分这本《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19-2014)显然是消防领域的一部重要技术文件,它取代了旧版的GB 50219-95,这本身就预示着行业标准与时俱进的必要性。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建筑安全和消防工程的朋友,我期望看到新版规范在设计理念、设备选型、施工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能有更贴合当前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的更新。尤其是在面对新型建筑材料和复杂空间布局的挑战时,水喷雾灭火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或整体防护手段,其应用范围和技术细节的完善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它是否对不同保护对象(如高位货架仓库、电子机房、特殊工业场所等)的风险评估和水雾参数设定提供了更精细化的指导。如果新规范能够更清晰地界定系统联动控制的逻辑,并加强对水质、水压稳定性的要求,那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实际工程的可靠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依据标准进行项目审批和验收的人来说,一个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文本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石。我期待它在安全裕度和经济合理性之间找到一个更优的平衡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描述。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消防设备打交道的采购和项目经理,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设备的通用性、可获得性以及安装维护的便利性。GB 50219-2014的发布,意味着市场上的水喷雾产品和组件的选型标准也随之更新。我希望看到的是,新规范在设备组件的互换性上能给出更明确的指导,避免因标准不统一导致的后期维护困难和配件昂贵的问题。如果它能更倾向于推广标准化、模块化的安装方式,无疑能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想象一下,如果安装步骤被清晰地图示化,并附带了常见错误示例的警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成本会大大降低。再者,系统一旦投入使用,日常的巡检和季度测试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规范中关于日常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和测试流程的详细描述,直接关系到系统在关键时刻是否“听使唤”。我对那些能切实解决现场痛点的具体技术要求抱有极高的期待。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其严谨的结构布局和对细节的苛求,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应有的专业水准。虽然我手头没有新旧版本的直接对比材料,但从规范的标题更新来看,这绝对是一次基于多年工程实践反馈的深度修订。我猜想,其中关于水雾喷头流量特性、雾滴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一定是做了大幅度的细化和量化。在过去一些模糊地带,比如不同喷头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覆盖效果,新规范应该提供了更科学的量化指标,这对于设计师进行精确的水力计算是决定性的。此外,针对近年来电气火灾和储能设备火灾风险的上升,我非常好奇新规范是否专门增加了针对这类特定风险源的水喷雾应用场景和技术参数,例如对快速响应时间的要求会否更加严格。一个优秀的规范不应该只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要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希望其条文解释和设计原理部分的阐述能更加透彻,让初入行的工程师也能快速领悟其核心安全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