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舌象图谱+跟名老中医学舌诊+零基础学舌诊 全3册 舌诊书穴位按摩书中医养生书籍图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跟名老中医学舌诊+零基础学舌诊 全3册 舌诊书穴位按摩书中医养生书籍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舌诊
  • 图谱
  • 穴位按摩
  • 养生
  • 临床
  • 医学
  • 全3册
  • 零基础
  • 中医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221255
商品编码:25213614879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跟名老中医学舌诊+零基础学舌诊 全3册
市场价:   146.80元
ISBN号: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9787122296696

   零基础学舌诊(汉竹)    9787553763699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9787122131751

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内容简介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集著者集10多年舌诊研究之大成,从数万张舌象图片中精选近300张,力求以舌诊为主线,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初步构建中医理法方药的耦合体系。《临床实用舌象图谱》除了阐述

舌诊的基础知识外,着重研究舌象与证素、体质、治则、治法、常用中药和方剂的关系,尤其在方药的使用上,更汇集了著者多年独到的临证经验。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本书是广西名老中医、桂派中医大师黄英儒教授在原有的传统中医舌诊理论基础上,结合近七十年的临床经验,对舌诊体系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首创“舌体应内脏定位九区分法”。并结合实际病例及舌象图片系统地、详细地、辩证地讲解正常舌、病变舌的各种特点。本书内容系统、创新性强,配有上百张真实舌象彩照和图解图片。适合各级中医师学习参考,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

《零基础学舌诊》

头是我们日常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器官,但似乎我们对它都不够了解,也不够重视。

你有没有对着镜子观察过,上火的时候舌头会更红一些?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时候自己的舌头会变得比平时更大?

你有没有注意,去医院的时候医生总是会让你伸一下舌头?

……

舌头上藏有许多小秘密,这些小秘密都与我们身体的健康分不开。舌苔的颜色、舌苔的薄厚、舌质的老嫩、舌体的胖瘦……这些都是关于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信号,哪里不舒服就会有相应的显示。

本书中收纳了吴中朝教授临床30年160多例真实舌诊案例,让你能更加清晰的与自己的舌象对照。同时,本书中吴中朝教授还细细讲解了看舌象的技巧与方法,让你从零开始学舌诊。更难得的是,本书中每个案例吴中朝教授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舌诊到对症治疗的全过程都一一展示。


  精彩内容
 
......

  目录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1 舌诊基础知识
1.1 舌诊的历史溯源
1.2 舌的形态结构
1.3 舌诊原理
1.4 舌体分候脏腑理论
1.4.1 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
1.4.2 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
1.4.3 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1.4.4 现代医学解剖器官在舌面的分部
1.5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5.1 光线
1.5.2 舌诊姿势
1.5.3 舌诊顺序
1.5.4 辨染苔
1.5.5 刮舌与揩舌
1.5.6 季节与时间
1.5.7 年龄与体质
1.5.8 人种与舌象
1.6 舌诊的内容
1.6.1 正常舌象
1.6.2 望舌质
1.6.2.1 舌神
1.6.2.2 舌色
1.6.2.3 舌形
1.6.2.4 舌态
1.6.3 望舌苔
1.6.3.1 苔质
1.6.3.2 苔色
1.6.4 舌下络脉
1.6.5 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1.6.6 舌象的动态诊察
1.6.6.1 风寒入里化热
1.6.6.2 温病卫气营血传变
1.6.6.3 内伤杂病的演变
2 病位证素与舌象
2.1 五脏证素与舌象
2.1.1 心神与舌象
2.1.2 心与舌象
2.1.3 肺与舌象
2.1.4 脾与舌象
2.1.5 肝与舌象
2.1.6 肾与舌象
2.2 六腑证素与舌象
2.2.1 胃与舌象
2.2.2 胆与舌象
2.2.3 小肠与舌象
2.2.4 大肠与舌象
2.2.5 膀胱与舌象
2.3 其他病位证素与舌象
2.3.1 胞宫与舌象
2.3.2 精室与舌象
2.3.3 胸膈(上焦)与舌象
2.3.4 少腹(下焦)与舌象
2.3.5 表与舌象
2.3.6 半表半里与舌象
2.3.7 肌肤与舌象
2.3.8 经络与舌象
2.3.9 筋骨(关节)与舌象
3 病性证素与舌象
3.1 六淫证素与舌象
3.1.1 风与舌象
3.1.2 寒与舌象
3.1.3 暑与舌象
3.1.4 湿与舌象
3.1.5 燥与舌象
3.1.6 火热与舌象
3.2 阴阳虚损证素与舌象
3.2.1 阳虚与舌象
3.2.2 阴虚与舌象
3.2.3 亡阳与舌象
3.2.4 亡阴与舌象
3.3 气血证素与舌象
3.3.1 气虚类证素与舌象
3.3.1.1 气虚与舌象
3.3.1.2 气陷与舌象
3.3.1.3 气不固与舌象
3.3.1.4 气脱与舌象
3.3.2 血虚类证素与舌象
3.3.2.1 血虚与舌象
3.3.2.2 血脱与舌象

...........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第一章舌诊是特殊诊断方法1 

 

第二章舌诊的基本知识8 

一舌的生理和解剖结构9 

1舌/9 

2唾液腺/10 

3舌动脉/12 

4舌的神经/13 

5口腔和口腔四壁/14 

6舌的乳头/16 

二味蕾18 

三舌色19 

1舌的颜色与色彩的辨证/20 

2舌色的演变规律/23 

四舌形的变化25 

1荣枯/25 

2老嫩/25 

3肿胀/25 

4瘦瘪/26 

5痿软/26 

6强硬/27 

7偏歪/27 

8纵舌/27 

9舌短缩/27 

10颤动/28 

五舌苔的生成28 

六舌苔的变化31 

1厚苔/31 

2薄苔/33 

3膜化苔/35 

4剥苔/36 

5苔净化/37 

6齿状舌苔/38 

7珠状舌苔/39 

8珊瑚样舌苔/42 

9糊状舌苔/43 

10膜状舌苔/44 

11镜面舌/44 

12裂纹/45 

13舌苔的性质/46 

第三章舌体应内脏定位的反映点48 

1从交叉角度去观察反映点/56 

2反映点的分布/57 

第四章舌象观察举例88 

1普通感冒舌象举例/89 

2百日咳舌象举例/90 

3肠炎舌象举例/90 

4月经病与妊娠舌象举例/92 

5精神、神经性疾病舌象举例/93 

6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舌象举例/94 

7心脏疾病舌象举例/96 

8肝胆疾病舌象举例/97 

9肺及气管疾病舌象举例/99 

10泌尿及肾脏疾病舌象举例/100 

11维生素缺乏舌象举例/101 

12其他疾病舌象举例/103 

第五章舌象分析104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05 

2晚期肺癌/108 

3晚期胃癌/109 

4泛发性晚期胃癌继发肝转移/111 

5胰腺癌/113 

附色谱116

《零基础学舌诊》

第*章 名老中医教你快速学会舌诊

 

舌诊,需要看什么

舌头与五脏的关系

看舌诊的宜与忌

第二章 自测舌象,有病早知道

舌形、舌面

舌有红点——热盛内结

裂纹舌——精血亏虚

舌有齿痕——阳气虚

舌头的颜色

淡白舌——体内虚寒

红舌——有热邪

绛舌——热邪较盛

紫舌——血液循环不畅

舌头的大小

胖大舌——内有寒

胖淡舌——阳气虚弱

瘦红舌——缺乏营养

瘦淡舌——气血两虚

老舌——正邪对峙

嫩舌——代谢功能低下

舌苔的厚度

薄苔——病情较浅

厚苔——肠胃积滞

燥苔——吐泻伤津

糙苔——津液亏耗

滑苔——精神不济

腻苔——湿浊蕴结

腐苔——内热过旺

舌苔的颜色

白苔——湿浊痰饮

黄苔——由寒化热

灰苔——湿浊困阻

黑苔——邪热加重

关于舌头的宜和忌

第三章 气虚质——养气就是养命

气虚的表现

气虚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舌淡胖,有瘀点

暗淡舌,薄腻苔

胖嫩舌,如镜面

淡暗舌,有瘀点

舌淡胖,且苔白

淡胖舌,有齿痕

淡红舌,有瘀点

舌淡红,苔薄白

舌淡白,舌质嫩

舌淡薄,且苔白

淡红舌,苔薄白

舌暗红,苔黄腻

瘦小舌,薄腻苔

暗红舌,胖大舌

暗淡舌,黄腻苔

淡红舌,苔薄白腻

胖大舌,薄白苔

补气3 宜3 不宜

第四章 阳虚质——为什么我总觉得冷

阳虚的表现

阳虚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胖嫩舌,质淡白

淡胖舌,有齿痕

舌色淡,苔白腻

胖淡舌,薄白苔

胖嫩舌,薄白苔

补阳3 宜3 不宜

第五章 阴虚质——爱上火爱长痘

阴虚的表现

阴虚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碎裂舌,面干苔

瘦红舌,苔薄白

舌质红,舌少苔

裂纹舌,舌少苔

舌暗红,苔薄黄腻

舌鲜红,舌少苔

裂纹舌,红绛舌

舌淡红,镜面舌

裂纹舌,白腻苔

地图舌,舌质红

舌质红,薄黄苔

舌质红,镜面舌

瘦红舌,黄腻苔

裂纹舌,黄腻苔

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红,有糙苔

深红舌,苔偏薄

补“阴液”3 宜3 不宜

第六章 痰湿质——多水肿虚胖

痰湿的表现

痰湿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暗红舌,黄腻苔

暗红舌,苔薄腻

暗红舌,苔黄厚腻

裂纹舌,苔薄黄腻

暗红舌,黄厚腻苔

齿痕舌,黄厚腻苔

舌色红,薄白苔

胖嫩舌,厚腻苔

胖淡舌,黄腻苔

舌胖大,苔白腻

裂纹舌,黄腻苔

舌色红,苔黄腻

舌淡胖,苔白腻

舌紫红,有瘀斑

暗红舌,薄黄腻苔

舌质淡,苔黄厚腻

暗紫颤舌,黄厚腻苔

痰湿保养2 宜4 不宜

第七章 湿热质——除湿清热是关键

湿热的表现

湿热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暗红舌,白腻苔微厚

暗红胖大舌,黄厚腻苔

舌紫色,黄腻苔

舌淡红微暗,薄白腻苔

舌质淡白,薄黄腻苔

有裂纹,齿痕舌

暗淡舌,灰黄腻苔

暗红舌,苔黄微腻

舌色红,薄腻苔

暗红舌,有齿痕

暗红舌,黄厚苔

暗红舌,黑燥苔

舌暗红,苔薄黄

舌质淡,黄腻苔

灰黑黄腻苔

舌暗红,舌中黄苔

舌色红,苔黄腻

舌色红,苔厚腻

齿痕舌,苔薄黄腻

舌中裂纹,薄白苔

裂纹红舌,薄白苔

胖大舌,深黄腻苔

瘦红舌,黄厚腻苔

湿热保养3 宜4不宜

第八章 瘀血质——瘀血多就生病.

瘀血的表现

瘀血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暗红舌,有瘀斑

舌紫暗,苔苍白

齿痕舌,白腻苔

舌青紫,有瘀斑

舌紫暗,有瘀点

舌紫暗,有瘀斑

淡红舌,舌中有小裂纹

舌紫暗,苔白腻

紫暗舌,舌边有瘀点

暗红舌,薄白苔

暗红舌,薄黄腻苔

化瘀血3 宜3 不宜

第九章 气郁质——疏肝理气是根本

气郁的表现

气郁体质典型舌象和对症调养.

暗红舌,黄腻苔

胖大舌,白腻苔

暗淡舌,消腻苔

暗红舌,舌尖较红

暗红舌,有腻苔

暗红舌,黏腻苔

舌淡红,厚白腻苔

舌暗红,舌边有瘀点

薄白苔,瘦小舌

胖大舌,苔白腻,有瘀点

暗红舌,薄白苔,有瘀点

舒郁2 宜3 不宜

第十章 特禀质——过敏要小心

特禀体质舌象和对症调养

齿痕舌,白厚腻苔

舌色红,舌苔少

特禀质应对3 宜3 不宜

附录 穴位速查

这是一套专注于中医舌诊与相关养生保健的实用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舌象的奥秘,掌握舌诊的精髓,并将其灵活应用于日常养生保健及穴位按摩中。全套图书共包含三册,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地解读舌诊知识,力求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性,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入门,逐步成为舌诊的爱好者乃至实践者。 第一册:临床实用舌象图谱 本册是整个系列的基石,专注于提供详尽、规范的舌象图谱,辅以精炼的文字解读,是学习舌诊最直观、最可靠的参考资料。 海量高清舌象图片,覆盖常见病症: 本册收录了数百张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拍摄的高清舌象照片。这些图片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个临床常见病证下的典型舌象表现,例如: 湿热证: 舌苔黄厚腻,舌质红,可能伴有口苦、胸闷、尿黄等症状。 寒湿证: 舌苔白腻,舌质淡胖,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症状。 阴虚证: 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可能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等症状。 阳虚证: 舌质淡白胖嫩,舌苔薄白,可能伴有畏寒肢冷、精神不振、乏力等症状。 肝郁化火证: 舌边红,舌苔黄,可能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血瘀证: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可能伴有疼痛固定不移、夜间疼痛加剧等症状。 痰湿证: 舌苔白滑厚腻,舌质胖,可能伴有咳嗽痰多、胸闷、体重增加等症状。 食滞证: 舌苔厚腻,可能呈棕褐色,口气重,伴有腹胀、嗳腐吞酸等症状。 气虚证: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可能伴有少气懒言、乏力、声音低微等症状。 肺热证: 舌苔黄,可能燥裂,伴有咳嗽、咳黄痰、发热等症状。 脾虚湿盛证: 舌苔白腻,舌质淡胖,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肢体浮肿等症状。 肾虚证(肾阳虚、肾阴虚): 舌象变化多样,可能舌质淡或红,苔白或少,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或潮热等症状。 多种杂症舌象: 还包括一些复杂或少见的舌象,帮助读者拓展视野,提升辨识能力。 规范的舌象描述与分析: 每张舌象图片旁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 舌质: 颜色(淡白、红、绛、紫、青),形态(胖瘦、齿痕、裂纹、点刺)。 舌苔: 颜色(白、黄、灰、黑、青),形态(薄厚、润燥、滑腻、腐),厚度,分布。 其他特殊征象: 如有无瘀点、瘀斑、裂纹、剥苔、牙痕等。 对应的病机分析: 明确指出该舌象所反映的脏腑功能失调、病邪性质(寒热、虚实、湿痰等)。 临床常见伴随症状: 结合其他身体表现,帮助读者形成整体的辨证思路。 辨证要点提炼: 提纲挈领地概括该舌象的关键辨识点。 舌诊基础知识系统讲解: 在图谱展示的基础上,本册还会系统梳理舌诊的基础知识,包括: 舌在脏腑中的对应关系: 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舌质与舌苔的区别及意义: 舌质反映气血津液的盛衰,舌苔反映脏腑病邪的性质和病位。 影响舌象的因素: 食物、药物、情绪、环境等短期因素对舌象的影响,以及如何排除这些干扰进行准确判断。 舌诊的原则与方法: 如何引导患者伸舌,如何观察舌的色泽、形态、动态,如何避免光线直射等。 第二册:跟名老中医学舌诊 本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升华,通过名老中医的经验分享,让读者领略舌诊的“神韵”与“变通”,学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舌诊。 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集锦: 汇集了多位在舌诊领域造诣深厚的老中医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经过数十年临床验证的实战技巧。 案例分析: 通过大量生动的医案,展示名老中医如何从细微的舌象变化中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如何结合病史、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并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案例会覆盖内科、妇科、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 经验方与治法: 在分析病案的同时,会穿插介绍名老中医根据不同舌象所使用的经典方剂和独特的治法,例如: 针对舌苔厚腻、脉滑的湿痰内阻,可能推荐《温胆汤》加减。 针对舌质红绛、脉数而无苔的阴虚火旺,可能推荐《知柏地黄丸》加减。 针对舌边红、舌苔黄而肝郁气滞,可能推荐《逍遥散》加减。 针对舌质紫暗、脉涩的血瘀里证,可能推荐《血府逐瘀汤》加减。 舌诊的“神传”与“变通”: 名老中医们会分享一些“不立文字”的经验,例如对舌尖发红的细微程度判断,对舌苔剥脱区域的特殊解读,以及如何在不同年龄、体质的患者身上,对相似舌象进行辨证的微调。 舌诊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探讨舌诊在一些慢性病、顽疾,甚至是肿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名老中医的舌诊“秘诀”: 提炼出名老中医们在舌诊过程中特别强调的几个关键点,例如: “神”与“色”的结合: 不仅看舌的颜色,还要观察舌的神气,即舌的动态和光泽。 “苔”与“质”的互动: 舌苔的变化与舌质的变化往往相互关联,要学会综合分析。 “点”与“线”的观察: 舌面上的点刺、裂纹、瘀点、瘀斑等细节,往往蕴含着重要信息。 “整体”与“局部”的辨证: 舌象的整体表现固然重要,但舌面上局部的异常更需要细致观察。 “变”与“常”的辨析: 了解正常舌象,才能更好地辨识异常舌象,同时也要注意舌象的动态变化。 如何学习和实践名老中医的舌诊: 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例如如何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辨识能力,如何与名老中医的经验进行对照,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临床直觉。 第三册:零基础学舌诊+穴位按摩书中医养生书籍图 本册专注于将舌诊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实践技能,并将其与穴位按摩相结合,提供一套完整的居家养生方案。 零基础舌诊入门: 专为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设计,以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读者掌握舌诊的入门技巧。 趣味化教学: 采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例如将舌苔的厚度比喻成“一层薄被子”或“厚棉袄”,将舌质的颜色与日常可见物品联系起来(如淡白如米饭、红如桃子、绛如熟李、紫如茄子)。 核心概念拆解: 详细解释舌诊的五大要素(舌质、舌苔、舌体、舌下络脉、舌运动),并用简单的图示说明。 常见舌象的“简易版”解读: 聚焦于最常见、最容易区分的几种舌象,如健康舌、湿热舌、寒湿舌、阴虚舌、阳虚舌,并给出这些舌象可能提示的身体状况,例如: 健康舌: 舌淡红,苔薄白,润泽,无异味。身体状况良好。 舌苔厚腻,口中有异味: 可能提示消化不良,有食积。 舌质淡白,舌苔发白: 可能提示身体虚寒。 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 可能提示体内有热,津液不足。 舌边有牙印: 可能提示脾虚,有水湿内停。 自我舌诊指导: 提供清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指导读者如何为自己进行舌诊。 舌诊与穴位按摩的完美结合: 将舌诊的诊断结果与相应的穴位按摩方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养生闭环。 “舌象-病症-穴位”对应关系: 针对不同的舌象和相应的健康问题,推荐具体的穴位进行按摩。例如: 舌苔黄腻,口苦,大便粘滞(湿热): 推荐按摩足三里(健脾胃、化湿)、内庭穴(清胃火、泄湿热)、中脘穴(和胃健脾)。 舌质淡白,畏寒肢冷(阳虚): 推荐按摩关元穴(补肾阳)、气海穴(益气固本)、涌泉穴(引火归元)。 舌质红绛,盗汗,五心烦热(阴虚): 推荐按摩太溪穴(滋阴补肾)、三阴交穴(健脾益肝肾)、神门穴(宁心安神)。 舌边有齿痕,食欲不振(脾虚): 推荐按摩脾俞穴(健脾化湿)、胃俞穴(和胃健脾)、足三里穴。 舌苔白滑,咳嗽痰多(寒湿): 推荐按摩丰隆穴(化痰湿)、定喘穴(止咳定喘)、肺俞穴(疏风宣肺)。 穴位按摩基础知识: 介绍穴位按摩的基本手法(点、按、揉、拍)、力度掌握、刺激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的养生方案: 提供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居家养生指导,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舌象变化,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日常保健。 养生理念与生活方式建议: 在传授具体技法的同时,融入中医养生理念。 饮食调养: 结合舌象给出饮食建议,例如湿热舌应少食辛辣油腻,脾虚舌应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 起居有常: 强调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情志调养: 简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舌象观察和调整情志。 生活细节: 提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细节,例如保持口腔卫生对舌象的影响。 这套图书的整体设计,旨在打通舌诊学习的“痛点”,从最直观的图谱,到权威专家的经验,再到零基础的入门和与穴位按摩的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易于掌握的中医舌诊及养生保健指南,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掌舵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舌诊是中医里非常神奇的一门学问,但苦于没有系统学习的途径。《临床实用舌象图谱》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舌诊的认知。这本书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而且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舌象变化,从颜色、形态、舌苔的厚薄干湿,到舌底的脉络,几乎你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舌象变化,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图示和解释。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展示了各种病理舌象,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辨证分析和相应的治疗建议。我经常在遇到一些小毛病的时候,会先翻翻这本书,对照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书里是怎么说的。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它提供的这些信息,让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也能在就医前更有针对性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感受。《跟名老中医学舌诊》这本书则将书本理论与实际临床经验完美结合,通过名老中医的案例分享,让我看到了舌诊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应用。那些鲜活的病例,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舌诊,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以及名老中医们深厚的临床功底和智慧。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收集各种养生书籍的人,但很多书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指导。《临床实用舌象图谱+跟名老中医学舌诊+零基础学舌诊》这套书,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为我这样渴望实践的人量身定做的。首先,《零基础学舌诊》就像是一个入门向导,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迈出了认识舌诊的第一步。然后,《临床实用舌象图谱》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图像资料,让我能够不断地对照和学习,积累经验。《跟名老中医学舌诊》则让我看到了舌诊在实际临床中的强大应用,以及名老中医们的智慧和经验。这本书中,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舌象的同时,还穿插了关于生活起居、饮食调养等方面的建议,将舌诊与整体的养生观念紧密结合。这让我的养生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睡眠习惯和饮食结构,并且每天观察舌象的变化,这种自我监测和调整的过程,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了更主动的掌控感。

评分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关于舌头的,更是关于如何认识身体、了解身体这本书的。我之前对穴位按摩也颇感兴趣,但总觉得找不准穴位,效果也不明显。《零基础学舌诊》和《临床实用舌象图谱》中的一些内容,巧妙地将舌诊与穴位按摩结合起来,让我豁然开朗。书中不仅会告诉你舌象对应身体的哪些脏腑经络,还会指出与这些脏腑经络相关的穴位,并给出按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知道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来调理身体,而且这种调理是基于对身体信号的解读。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针对自己舌苔偏厚的问题,按摩了相关的穴位,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确实感觉身体有些变化,舌苔也比以前清淡了些。这种将舌诊、穴位按摩与中医养生理念融为一体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特别实用,也更有动力去坚持。

评分

我最近读了这套关于舌诊的书,简直是相见恨晚!作为一个对中医养生一直很感兴趣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及时雨。特别是《零基础学舌诊》这本书,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直观易懂,从最基础的舌头结构、正常舌象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认识舌头的变化。书中大量的插图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非常清晰地将书本知识与自己实际的舌头情况联系起来。我记得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这本书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复杂的理论拆解开来,感觉就像有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舌头怎么看,还结合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解释了舌象的改变可能反映了身体哪些系统的问题,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让我不再是被动地“看图识病”,而是开始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舌象。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习惯性地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然后对照书里学到的知识,开始反思自己前一天的饮食和作息,这种自我觉察的过程真的很有意思,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期。我一直对中医养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如何通过日常的调理来保持健康。《跟名老中医学舌诊》这本书,里面记录了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我最欣赏的是,这些经验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落地到实际的舌诊技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舌象来洞察病情、指导治疗。我曾经有过一次因为感冒而久咳不愈的经历,当时非常苦恼。后来翻到这本书里关于咳嗽的相关舌象分析,结合我当时的舌头情况,我大概就明白了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咳嗽。虽然我没有完全按照书中的方子来,但书中的思路让我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