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就 活动日期:11-06 12:10 - 04-01 12:10 单笔订单满 99.0元: (港澳台,藏疆,青海,宁夏,海外等不) 满99 |
书名: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
定价:239.00元
主编:阚秀,丁华野,沈丹华
作者:无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开本:16
ISBN编号:9787565908880
页数:395
装帧:精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上篇总论
第1章 乳腺癌病理学概论
节 乳腺癌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
第二节 中、日、美三国妇女乳腺癌比较
附:国人与美、日等国妇女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第三节 乳腺癌临床检查方法
第四节 乳腺癌的一般病理学特征
第五节 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分型)
第六节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分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第七节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标准
第八节 乳腺癌的I临床TNM分期及病理分期(pTNM)
第九节 何谓早期乳腺癌
第十节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第十一节 乳腺癌放疗、化疗反应
第十二节 乳腺癌的钙化与乳腺x线摄影
第十三节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病理因素
第2章 对乳腺交界性病变的新认识
节 乳腺癌前病变与交界性病变
第二节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第三节 乳腺导管原位癌
第四节 导管内上皮增生性病变——DIN分级与ICD—O分级
第五节 小叶原位癌
第六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
第七节 乳腺大汗腺病变
第八节 乳腺乳头状肿瘤
第九节 认识交界性病变的意义
第3章 乳腺癌的病理检查及新进展
节 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基本方式方法及传统病理活检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大体标本检查及取材规范
第三节 乳腺肿物开放式活检
第四节 乳腺冰冻切片病理活检
第五节 非手术病理活检的三种方法
第六节 乳腺癌淋巴结病理检查
第七节 关于乳腺癌病理诊断报告
第4章 乳腺癌临床新进展引导病理检查新变化
节 乳腺癌新辅助疗法提出病理诊断新挑战
第二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手术切除边缘检测
第三节 乳腺微小癌的病理检查与影像引导定位病理活检
第四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查
第五节 乳腺癌激素受体及其免疫组化检测评级标准
第六节 HER2的免疫组化检测评级与靶向治疗
第七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癌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第八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乳腺癌病理学检查中的应用
第5章 乳腺细胞学检查
节 乳腺针吸细胞学概论
第二节 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
第三节 乳头溢液及其细胞学
第四节 乳腺刮片细胞学
……
下篇乳腺癌及乳腺病理学各论
《乳腺癌临床病理学》一书于1993年出版发行,当时作为国内部乳腺癌病理学专著,曾为乳腺癌病理学启蒙做出贡献。转眼20年一瞬间,时过境迁,正如 Tavassoli教授所言,乳腺癌的研究取得飞速发展,乳腺癌临床出现巨大演变,对乳腺病理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及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必须与时俱进。我们 努力的方向是尽量反映近代病理学的新技术、新进展、新认识。此时正值WHO新版乳腺肿瘤分类(2012年版)问世,有幸及时阅读参考,甚得启迪。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尤其是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一本好的医学参考书,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态度。《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对于每一个诊断标准、每一个治疗方案,都给出了详尽的阐述和依据。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疑难病例的讨论,以及对各种争议问题的分析,这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是照本宣科。书中对于预后因素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包括一些微小的病理特征,都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书中还对一些罕见类型的乳腺肿瘤进行了介绍,这对于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对各种疾病的认识非常有益。
评分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乳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进步。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乳腺外科工作的医生,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我手头也收藏了不少相关的专著,但《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在整合现有知识体系的同时,也积极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技术,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乳腺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液体活检等前沿技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乳腺癌复发和转移机制的探讨,以及针对这些机制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介绍,印象深刻。这本书的作者们在学术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们的观点独到,论证严谨,读起来既能学到新知,又能受到启发。
评分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医学专著对于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我一直以来都对乳腺肿瘤的诊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著作。《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一步步深入了解乳腺肿瘤的复杂世界。书中对各种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那些容易混淆的病变,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对分子病理学在乳腺肿瘤精准诊疗中作用的强调,这无疑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书中对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这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到的,当时正在查找关于某个特定类型乳腺肿瘤的资料,想找一本更深入、更全面的参考书。之前也看过一些乳腺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在临床实践和病理诊断的结合上,还有些欠缺。当我看到《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这本书的目录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了。它涵盖了乳腺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危险因素,到影像学诊断、病理学分类、分子病理学进展,再到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和随访管理,几乎涵盖了乳腺肿瘤诊疗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它在病理学部分的详细阐述,从大体形态到组织学特征,再到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的应用,都写得非常扎实。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肿瘤类型时,都会结合大量的病例图片和图表,这对于我们理解抽象的病理学概念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指南,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职的住院医师,在学习乳腺肿瘤相关的知识时,常常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市面上的相关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要么过于简略,难以满足我深入学习的需求。《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这本书,是我在导师的推荐下开始阅读的。起初,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但读了之后,我发现它非常有条理,而且内容详实。它从基础的解剖生理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我最喜欢的是它在介绍各类肿瘤时,会详细讲解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形态,并且还会配以大量的图片,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书中的许多术语解释也非常清晰,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