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
定价:280.00元
作者:上海鲁迅纪念馆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8605116
字数: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7年是鲁迅定居上海90周年。我们决定编选出版一部馆藏鲁迅手稿选,作为纪念。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有代表性的作家,其手稿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有《故事新编》手稿、《毁灭》翻译手稿,以及诗歌、杂文、书信等手稿真迹。这些手稿绝大部分已经收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手稿全集》。此外,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馆就以馆藏鲁迅诗稿为基础,搜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鲁迅诗稿》,近年还全本影印出版了鲁迅翻译的法捷耶夫小说《毁灭》手稿。此次我们从馆藏鲁迅手稿中遴选部分手稿加以影印出版,不仅展现鲁迅手稿的风貌,更希望能对馆藏手稿进行梳理和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的编选秉承这一原则,基本编选情况如下:
前半部分为手稿图片,所选手稿均为馆藏,分为诗歌、小说、杂文、书信、零星墨迹5部分。需要说明的是,除馆藏鲁迅诗稿16幅及鲁迅文章(杂文、序文等)手稿12篇收入,其余部分均为选录。小说《故事新编》手稿,此次仅选《出关》一篇,拟今后编辑出版《(故事新编)手稿集》;书信部分,收入21封;鲁迅零星墨迹选入若干件。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亲笔墨迹,除文稿、书信等大宗内容之外,尚有一批书籍说明、版税收据、名片留言等零星手迹,对于全面研究鲁迅的工作与生活,有的补充价值,其中北新书局版税收据等,之前未公开影印出版过。
后半部分附有5篇手稿解读文章。以往鲁迅手稿影印本,注重呈现手稿本身,对手稿的来源(包括简要流传经过)、版本情况、发表情况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未予必要的说明。此次我们在编选完成后,由本馆专业研究人员对馆藏手稿进行解读说明,对每一部分手稿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对相关手稿加以考证和说明,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解读,使读者和研究者了解手稿的来龙去脉,知晓其基本背景情况。
鲁迅手稿为馆藏一级品,此次由保管部负责高清扫描,陈列部李荣亦协助拍摄了部分图片。《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所选用的手稿尺寸,也在上述解读文章中有所交代,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诗歌
我的失恋(之四)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无题(“大野多钩棘”)
赠邬其山
答客诮
赠画师
教授杂咏(之三、四)
悼丁君
无题(“烟水寻常事”)
秋夜偶成
录欧阳炯《南乡子》八首之四
录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七
录李贺《绿章封事》诗句
录郑思肖《锦钱余笑》组诗之一
录刘长卿《听弹琴》
小说
出关
杂文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
题记
“以夷制夷”
言论自由的界限
看图识字
《准风月谈》后记被删稿
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鎌田诚一墓记
立此存照(一)
立此存照(二)
立此存照(三)
立此存照(四)
书信
致陈子英信
致赵家璧信
致陈此生信
致罗暟岚信
致许寿裳信
致赵景深信
致金性尧信
致陶亢德信
致胡今虚信
致西谛(郑振铎)信
致若君(孔另境)信
致施蛰存信
致杨晋豪信
致舒新城信
致邬其山(内山完造)信
致钱君匋信
致郑伯奇信
致顾颉刚信
致黄萍荪信
致高良富信
致合众书店信
零星墨迹
手书限定版书籍说明
版税收据
周树人名片及版税签收留言
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为编印《乱弹》开列的书单
手迹(“木刻三枚……”)
《铁流》插图说明
手绘《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封面
手绘《死魂灵一百图》扉页
馆藏鲁迅诗歌手稿题记 乔丽华
《故事新编》的编定出版及手稿简述 施晓燕
馆藏鲁迅文章手稿略述 李浩
馆藏鲁迅信札的梳理解读 乐融
鲁迅零星手迹简介 顾音海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接触到鲁迅先生创作的原初状态。我曾在一页手稿上看到,鲁迅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曾经做过多次的删节和修改,那些被划去的文字,仿佛是他经历过的思想斗争和选择的痕迹。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伟大的思想,都离不开作者的深思熟虑和不懈探索。我特别喜欢那些手稿中夹杂着的墨点和污渍,它们并非瑕疵,反而是一种历史的印记,是鲁迅先生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留下的真实痕迹。我常常会想象,他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伏案疾书,是怎样的心境下落笔挥毫。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生命体验和思想精华的凝结。通过这些手稿,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感受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评分捧读《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精神世界。每一页手稿都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视鲁迅先生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呐喊与思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某些手稿中,鲁迅先生会在文字旁留下一些简短的批注,有时候是自我否定,有时候是补充说明,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充满哲理的格言。这些批注,虽然寥寥数语,却往往能够点石成金,揭示出他创作的深层逻辑和思想的精妙之处。我反复揣摩这些批注,试图去理解鲁迅先生当时是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这让我意识到,伟大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最终呈现的成果,更在于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不懈追求。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作为一位思想者和创作者的非凡之处,也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挑战自我。
评分捧起这本《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如同拾起一段凝固的历史,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封面设计简洁而素雅,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印章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字样,都在不动声色地诉说着这本书的庄重与权威。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那独具辨识度的签名,仿佛触碰到了他鲜活的灵魂,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这位伟大文学巨匠无限的敬意与好奇。我一直对鲁迅先生的创作过程和思想轨迹充满浓厚的兴趣,深知他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是他内心深处呐喊与挣扎的体现。而手稿,正是最原始、最纯粹的痕迹,它承载着鲁迅先生在创作时的每一个思考瞬间、每一次推敲、每一次情感的流露。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本书中,透过那些墨迹斑驳的纸页,去感受鲁迅先生下笔时的心境,去窥探他思想的火花是如何碰撞、如何汇聚成一篇篇震古烁今的杰作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朝圣,一次与历史对话的契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理念,感受他作为一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风骨,以及他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是一本能够“读”出历史“味道”的书,它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创作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了他文字的力量。我曾在一份手稿上看到,鲁迅先生在修改一个段落时,写下了“此段删”的字样,并且附带了一句简单的理由。这让我看到了他对于自己作品的清醒认识和勇于割舍的精神。我尤其着迷于那些手稿中,鲁迅先生对某些词语的选择和推敲,他会在不同的词语之间反复比较,直到找到最恰当、最有力量的那一个。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敬佩。我常常会想象,鲁迅先生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写作,是怎样的思考才促使他做出这样的修改。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作者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结果。通过这些手稿,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过程,感受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文字的无限热爱。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再是单纯的阅读文字,而是一种与历史对话,与大师灵魂交流的深刻互动。翻开书页,那些熟悉的鲁迅先生的手迹,立刻将我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尤其着迷于那些散落在手稿中的涂鸦和修改痕迹。它们并非杂乱无章,反而像是一些“隐藏的彩蛋”,偶尔会透露出鲁迅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某些灵感迸发的瞬间,或是某个更为深刻的思考。我曾在一页手稿上看到,他将一个词语修改了几次,最终才确定下来,这其中蕴含的,是对文字精准性的极致追求。还有一些地方,他用红笔画出了重点,或是加上了疑问符号,这让我看到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反思。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和锤炼,才能最终呈现出其不朽的光芒。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字,更是学习他那严谨的态度、深刻的思想和不屈的灵魂。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带给我的,远不止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深刻的触动。看着那些手稿,我不禁思考,在那个烽火连天、民族危亡的年代,鲁迅先生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锋?那些笔划的深浅,那些墨迹的晕染,仿佛都承载着他曾经的愤怒、悲愤、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我曾仔细看过其中一幅手稿,纸张有些破损,但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我仿佛能听到他低沉的声音,在诉说着那些被压迫者的痛苦,在揭露那些虚伪和丑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鲁迅先生的文字力量是何等巨大,它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更是时代的呐喊,是人民的呼声。通过这些手稿,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与良知,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与忧虑。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创作现场,亲眼目睹了他文字的诞生过程。我曾仔细研究过一页手稿,上面鲁迅先生将一个句子修改了数次,每一次修改都让语句更加精炼,更加富有力量。这种对文字的极致追求,令人叹服。我也留意到,在一些手稿中,鲁迅先生会在文字旁画上一些小小的符号,例如问号、感叹号,甚至是一些表情符号,这些小小的细节,却能生动地展现出他当时的情绪和思考。我常常会对着这些手稿,反复揣摩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试图去理解他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背后所蕴含的深意。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思想的表达,更是对文字运用的艺术。通过这些手稿,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感受他那独树一帜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
评分每一次翻阅《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都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的案头,亲眼见证他笔耕不辍的场景。那些泛黄的纸张,那些或龙飞凤舞或娟秀工整的字迹,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温度。我尤其钟爱那些批注和修改过的手稿,它们比最终定稿更能展现出鲁迅先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不厌其烦的打磨精神。他会在某个词语上反复斟酌,会在某个句子上仔细推敲,甚至会在某个段落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仿佛是在与文字本身进行一场激烈的搏斗。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我常常会对着这些手稿,想象鲁迅先生当时可能的心情,是在为某个观点找不到最精准的表达而苦恼?还是在为某个意象的呈现方式而苦思冥想?亦或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怀?这些手稿,就像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解谜图”,引领着我们去探寻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鲁迅先生创作的重要资料,更以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作家是如何用他的生命和才华,去雕刻时代的灵魂。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带给我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仿佛能听到鲁迅先生在纸页上低语,诉说着他当年的思考与情感。我曾细致地观察过一页手稿,鲁迅先生在创作一个故事时,对人物的描写进行了多次的润色和修改,力求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加真实。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令人动容。我也留意到,在某些手稿中,鲁迅先生会在文字旁留下一些批注,有时候是对自己观点的补充,有时候是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评论。这些批注,虽然简短,却如同点睛之笔,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内涵。我常常会对着这些手稿,尝试去还原鲁迅先生创作时的心境,去理解他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思想的载体,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手稿,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感受他那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大众的深切关怀。
评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是一本能够让人“读”出味道来的书,每一页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思想的光辉。我尝试着去捕捉鲁迅先生在下笔时的情感波动,那些笔划的力度,那些墨色的浓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内心的世界。我曾在一份手稿中看到,他对于某个反动言论的驳斥,字迹显得尤为激愤,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笔下喷薄而出的怒火。这种直观的感受,比任何二手解读都要来得更为真实和震撼。我也留意到,在某些相对轻松的篇章中,鲁迅先生的笔触又显得格外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洞察。这本书让我明白,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斗士,他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些手稿,我得以更全面地理解他,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学家的丰富内涵。这本书,是通往鲁迅先生内心世界的最佳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