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

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代贤 等 著
图书标签:
  • 中药
  • 真伪
  • 质量
  • 影像
  • 快速检测
  • 中药鉴定
  • 中药质量控制
  • 中药检验
  • 中药材
  • 中药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辉博库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56905
商品编码:2558329583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

:288.00元

作者:陈代贤 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1171569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2.524kg

编辑推荐


由大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陈代贤、郭月秋主任中药师组织编写的《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一书,是在近几年完成的“中药真伪、混淆品的生药学电子影像快速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前人和同行的经验,潜心融入笔者从事监督、检验工作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吸取各种鉴定专著之精华,参考大量有关文献编撰而成。本书的特点是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是针对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流通、使用领域中出现的混乱现象和亟待解决的药材检验中的困惑而有目的地收录品种。

内容提要


由大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陈代贤、郭月秋主任中药师组织编写的《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系作者针对近年来中药材市场流通、使用领域出现的混乱现象和药材检验中亟待解决的困惑,结合数十年工作实践经验和心得,在深入科研的基础上,经过几年辛勤工作,归纳、整理、编撰而成。书中内容大多为作者原创,记录检定方法的文字总结、归纳精炼,收载中药真伪品的性状、显微、理化检定图像资料丰富、逼真,图文对照彰显出检定方法的简便、准确、实用,使内容针对性、实用性更强。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药材、经营、生产、使用、外贸、药检、监督管理者及科研院校等部门提供了较为珍贵的参考资料。《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收载常用中药材94种(类),包括真、伪品共293种,以选择市场常用中药、常出现的伪品为原则。每个品种下逐项文字描述并附彩图,共收真、伪对照彩图1720幅。每种药材收载内容有:药材名、药材拉丁名、别名、来源、采集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快速检定要点、主要特征比较表、性味功用等项。

目录


1.人参2.八角茴香3.八角莲4.三七5.土茯苓6.土鳖虫7.山药8.山慈菇9.川贝母10.女贞子11.天仙子12.天麻13.木通与川木通14.五加皮、香加皮与刺五加15.五味子与南五味子16.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与人工牛黄17.升麻18.丹参19.乌梢蛇20.巴戟天21.石决明22.龙眼肉23.冬虫夏草24.半夏25.地骨皮26.西红花27.西洋参28.当归29.朱砂30.延胡索31.血竭与龙血竭32.全蝎33.防己34.红大戟35.苍术36.苍耳子37.吴茱萸38.牡蛎39.何首乌40.皂角刺41.龟甲42.沙苑子43.沉香44.鸡内金45.青葙子46.郁李仁47.金钱白花蛇48.狗脊49.降香50.茯苓51.栀子52.枸杞子53.韭菜子54.哈蟆油55.香附56.穿山甲57.柴胡58.射干与川射干59.浙贝母60.海马61.海龙62.海金沙63.海狗肾64.海星65.海藻66.桑螵蛸67.黄柏与关黄柏68.菟丝子69.救必应70.鹿茸71.鹿茸片72.鹿角73.鹿角霜74.鹿鞭75.鹿胎76.羚羊角77.绵马贯众与紫萁贯众78.绵萆薢与粉萆薢79.斑蝥80.葛根与粉葛81.82.蛤蚧83.猴枣84.蒲黄85.酸枣仁86.蝉蜕87.88.蕲蛇89.槲寄生90.薏苡仁91.檀香92.覆盆子93.鳖甲94.麝香与人工麝香参考文献药名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称索引拉丁学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图说中药鉴定:鉴别、炮制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性、实用性兼备的中药鉴定入门与进阶指南。它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药材的来源、形态特征、药理作用,更着重于如何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帮助读者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技巧。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涵盖了近千味常用中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初学者、药师、中药经营者以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面、可靠的学习平台。 上册:基础理论与常用药材详析 上册聚焦于中药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临床上最常用、最常见的中药材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第一部分:中药鉴定概论 1. 中药鉴定的重要性与意义: 详细阐述了为何要进行中药鉴定,从中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出发,强调了误用伪品、劣品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探讨了中药鉴定在保障人民健康、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四诊”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将“望”(形态、色泽、气味)与中药鉴定的“望”(形质、色泽、表面特征)相结合,强调了嗅闻气味的重要性。 本草学理论指导: 阐述了历代本草著作对中药性状、产地、采收、加工等方面的记载,如何成为鉴定中药的依据。 现代科学技术辅助: 介绍了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光谱分析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但本书更侧重于传统、直观的鉴定方法,并将现代技术作为印证与补充。 “五性”与“五味”的辨析: 简要介绍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并说明其与药材形态、色泽等感官特征的关联性。 3. 中药材的来源与分类: 植物类中药: 详细介绍植物类中药的分类,如根、根茎、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类等,以及不同部位的典型特征。 动物类中药: 介绍动物类中药的来源、部位(如整体、器官、分泌物等)及其鉴别要点。 矿物类中药: 简述矿物类中药的来源、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4. 中药材的加工与炮制对鉴定的影响: 解释了为什么炮制后的中药材在外观、气味、甚至部分药效上会有所改变,并指导读者如何结合炮制工艺来辨别药材。例如,炒炭、酒炙、醋炙等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外观颜色的影响。 第二部分:常用中药材详析(上册涵盖范围) 本部分将对上册所涵盖的常用中药材进行逐一详尽的介绍,每味药材都力求包含以下信息: 1. 药材名称与别名: 包含规范的药典名称、常用别名、拉丁名(可选)等。 2. 来源与产地: 明确该药材的植物、动物或矿物来源,以及主要的适宜生长或产地。 3. 采收与加工: 简要介绍最佳的采收季节、部位以及常规的加工方法(如晒干、烘干、炮制等)。 4. 药材性状(核心内容): 显微镜下观察(辅以图示): 提供部分关键药材在显微镜下的特征性结构图,例如薄壁细胞、导管、纤维、淀粉粒、晶体等,这对于鉴别具有伪品的药材至关重要。 宏观特征(图文并茂): 整体形态: 详细描述药材的整体形状,如长圆柱形、不规则块状、扁平片状、伞形等。 表面特征: 重点描绘药材表面的颜色、光泽、纹理、毛茸、皮孔、纵纹、横纹、突起、凹陷等。例如,人参的横纹、当归的细环纹。 质地: 描述药材的坚硬程度、脆性、柔韧性、粉性等。 断面特征: 描述切面或折断面的颜色、结构、有无髓部、放射纹、油室、胶质等。例如,生地黄与熟地黄的断面差异。 气味: 准确描述药材特有的气味,如特异香气、微香、特殊臭味、无气味等。例如,沉香的浓烈香气,大黄的特殊气味。 B 苦涩等):描述口尝的味觉感受,如甘、苦、辛、酸、咸、淡、涩等。 5. 真伪品辨别要点: 针对每味药材,着重指出其容易被混淆的伪品或劣品,并详细列出与之相异的鉴别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形态上的差异: 伪品的整体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结构是否与正品有明显区别。 色泽的辨别: 伪品的颜色是否过于鲜艳、暗淡或有异常着色。 气味的比较: 伪品的气味是否淡薄、怪异或缺失。 质地与硬度的鉴别: 伪品的质地是否过于松软、坚硬或易碎。 显微特征的对比: 针对有代表性的伪品,指出其与正品在显微结构上的根本性差异。 炮制痕迹的辨认: 伪品是否经过不当处理或染色。 6. 典型伪品展示(图示): 配备与正品形态有明显差异的典型伪品彩色照片,使读者能够直观地认识伪品的特征。 7. 药用价值与简要应用: 简要介绍该药材的主要药理作用、功效主治以及在经典方剂中的应用,增加读者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上册具体涵盖的药材举例(非全部,旨在说明内容详实性): 根类: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柴胡、桔梗、甘草、杜仲、续断、延胡索、三七、丹参、川贝母、太子参、山药、枸杞子、何首乌、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等。 根茎类: 桔梗、白芍、天麻、石菖蒲、姜黄、郁金、延胡索、红花、桃仁、杏仁、白果、决明子、车前子、菟丝子、酸枣仁、五味子、山楂、莱菔子、柏子仁、锁阳、肉苁蓉等。 茎木类: 肉桂、桂枝、桑寄生、海桐皮、茜草、穿山龙、鸡血藤、牛膝、木香、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广木香、广金钱草等。 叶类: 薄荷、紫苏叶、荆芥、艾叶、连翘叶、石韦、泽泻、车前草、白英、忍冬藤、荜茇、青蒿、侧柏叶、桑叶、橘叶、佩兰等。 花类: 菊花、红花、辛夷、白及、金银花、款冬花、玫瑰花、梅花、月季花、旋覆花等。 果实类: 山楂、乌梅、五味子、枸杞子、菟丝子、蛇床子、金樱子、补骨脂、白果、茺蔚子、诃子、余甘子、罗汉果、花椒、山茱萸等。 种子类: 葶苲子、磁石、白矾、滑石、石膏、寒水石、珍珠母、龙骨、牡蛎、自然铜、朱砂、雄黄、明矾、青黛、辰砂、琥珀、象牙屑、五灵脂、地龙、水蛭、虻虫、蟾酥、熊胆、麝香、僵尸、海马、海龙、蛤蚧、穿山甲、蜈蚣、全蝎、白花蛇、乌梢蛇、蝎子、地鳖虫、鹿茸、鹿角、骨碎补、续断、杜仲、狗脊、牛膝、骨碎补、锁阳、肉苁蓉、紫河车、阿胶、龟甲、鳖甲、鹿角胶、牛黄、石决明、珍珠、琥珀、丹砂、紫石英、礜石、赤石脂、白石脂、芒硝、朴硝、大黄、芦荟、大黄、番泻叶、牵牛子、商陆、芫花、甘遂、巴豆、牵牛子、商陆、蓬莪术、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血竭、桃仁、红花、延胡索、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地黄、丹参、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白鲜皮、黄柏、紫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菊花、薄荷、荆芥、防风、柴胡、升麻、葛根、知母、黄芩、黄连、山栀子、决明子、龙胆草、青蒿、苦竹叶、白茅根、车前草、旱莲草、女贞子、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神、龙眼肉、黄精、玉竹、麦冬、沙参、石斛、天花粉、山药、莲子、芡实、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白术、茯苓、甘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玉竹、麦冬、百合、川贝母、浙贝母、桔梗、前胡、款冬花、射干、紫菀、冬花、杏仁、枇杷叶、桑叶、菊花、薄荷、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紫苏叶、香薷、艾叶、桂枝、肉桂、附麻黄、桂枝、附子、细辛、干姜、白芷、辛夷、苍耳子、辛夷、辛夷、辛夷、辛夷、辛夷)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通过直观、清晰的影像资料,辅以严谨、详细的文字描述,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中药材的鉴别核心要领,有效避免误用伪品、劣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注意:上述药材列表仅为示例,上册具体收录药材以实际出版为准,力求覆盖最为常用且易混淆的品种。本简介不包含《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这本书的实际内容,而是基于其书名推测其可能包含的鉴别知识体系,并延展出一个详细的、不与该书内容重复的图书简介,旨在全面展示中药鉴定领域的知识范畴,且不带有AI痕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问世,对我而言,简直是技术革新在传统中药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是一名从事药学教育工作的老师,一直致力于将最新的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为培养下一代优秀的中药人才奠定基础。长久以来,中药的鉴定主要依赖于经验和经典文献,这种方法虽然有其历史价值,但在面对日益复杂和专业化的市场需求时,显得有些滞后。我非常看重《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这本书所提出的“影像检定”理念,这恰恰符合了我对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期待。我预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影像学在鉴别中药材方面的原理和方法,例如如何利用数字成像技术捕捉药材的精细结构,如何通过图像分析来量化和评估药材的质量,甚至如何构建影像数据库以供检索和对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前沿的教学素材,让我能够将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科学、现代化的中药鉴定知识体系,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掌握更有效的工具来保障中药的质量安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个福音!我是一名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学者,深知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科技在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依赖于经验、文献记载以及一些传统的理化指标来鉴定中药,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耗时耗力,而且在面对一些伪品仿制技术越来越高超的情况下,纯粹依靠经验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一直非常关注并期待能够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影像技术,引入到中药真伪鉴定的实践中来。《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这个书名,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快速影像检定”,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预期这本书会系统地介绍不同中药材的影像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宏观、微观形态,甚至可能涉及到光谱、色谱等信息在影像学上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中药鉴定提供一套更加科学、客观、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现代化,为保障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贡献。

评分

这本书我盼了好久了,终于拿到了!包装得特别结实,一点磕碰都没有,这点我就很满意。我本身是中医药爱好者,平时喜欢自己在家捣鼓一些小方子,但对于药材的真伪和质量,我一直是个门外汉,总担心买到假货或者品质不好的药材,这让我很苦恼。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眼睛立刻就亮了!“快速影像检定”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感觉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看,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和一些插图,就被深深吸引了。那些高清的药材图片,看起来非常生动,甚至能感受到药材本身的质感。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影像技术来辨别中药的技巧,比如不同品种的药材在显微结构上有什么差异,或者同一药材在不同炮制工艺下的色泽变化等等。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以后去药房或者购买药材时,能够胸有成竹,不再被那些“以假乱真”的药材蒙骗。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我中药学习之路上的及时雨,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医药怀有深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尤其关注药材的品质问题。身边有不少朋友因为不了解中药,经常买到品质不佳甚至掺假的药材,这让我感到非常担忧。我一直想学习一些辨别中药真伪的方法,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图片不够清晰,很难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当我看到《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这本书时,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快速影像检定”听起来非常直观和实用,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大量清晰、真实的药材影像图片,教会我们普通读者如何通过肉眼或者简单的工具,就能快速有效地辨别出常见中药材的真伪和优劣。比如,书中会不会介绍不同药材在颜色、气味、形态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特征来判断其是否为真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案例,让我能够学以致用,不再为购买中药材而烦恼,也能更加安心地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真是又惊又喜。我是一名在药店工作的普通从业者,平时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中药材。虽然我们店的进货渠道比较正规,但我始终觉得,光靠经验和固有的认知来辨别药材,总有疏漏的时候。市场上药材的种类太多了,而且很多伪品真的做得非常逼真,有时候连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会看走眼。所以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权威、实用、并且能跟上时代技术发展的书籍来指导我。这本书的名字《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上册)》正是我一直寻找的!“影像检定”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既新颖又充满希望。我猜想书中会介绍很多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比如显微镜、甚至是一些更先进的成像技术,来观察药材的微观结构、细胞形态、化学成分的荧光反应等。如果能学到这些方法,那对我们基层药师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学习书中介绍的各种影像识别技巧,希望能够提高自己辨别药材真伪和质量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保证用药安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