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装共包含以下6个品种: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一)杂病证治准绳 定价52 书号9787117182089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二)类方证治准绳 定价68 书号9787117182072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三)伤寒证治准绳 定价50 书号9787117182065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四)疡医证治准绳 定价58 书号9787117182119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五)幼科证治准绳 定价80 书号9787117182102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六)女科证治准绳 定价53 书号9787117182058
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证治准绳(一二三四五六)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共6本)
定价:361.00元
编著:明.王肯堂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
ISBN:9787117182089
字数:全六册
页码:共6本
版次:一版一印
装帧:精装
开本:32
内容介绍
本书由明代医学家王肯堂编辑,约成书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全书分六科(实为五科),即《杂病证治准绳》8卷、《类方证治准绳》8卷、《伤寒证治 准 绳》8卷、《疡医证治准绳》6卷、《幼科证治准绳》 9卷、《女科证治准绳》5卷,共44卷。内容涉及内、外、 妇、 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证论方治,所述以证候治法尤详,故名《证治准绳》。又因所论内容为6种,故又 有《六科证治准绳》、《六科准绳》之称。本次出版共6册 。
《证治准绳(1杂病证治准绳)》为其中之一,《 证治准绳(1杂病证治准绳)》内容广博宏丰,理法方 药赅备,体例井然有 序,不仅有“医家圭臬”之称,还可使“不知医不能 脉 者,因证检书而得治法”。因此,自有明一代刊行以 来, 影响甚大,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书经过整理校点, 重 新出版,对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科研工作 者 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参阅。为便于 读者查阅,本次整理增加了方名索引。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证治 वापरा》,我还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晦涩难懂,毕竟是古籍整理。但实际翻阅下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整理者做的工作太到位了!首先,文字的校勘和注释都非常清晰,很多古文的用法和含义,都有详细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中医基础不算太扎实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病机演变的逻辑推理。它不仅仅是罗列病症和方药,而是层层剥茧,从病因、病机到证候,再到治法、方药,脉络清晰,逻辑严谨。比如,书中在讲到某一类杂病时,会先分析这种疾病最根本的病机是什么,是气虚、血瘀、痰凝还是食积,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机,细分出不同的证型,再针对每一种证型,给出具体的治疗原则和方剂。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让我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治,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它里面很多方剂的组方思路,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我曾经因为一些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时我觉得有些难以理解。现在有了这套书,我可以尝试自己去对照,去理解为什么医生会这么开药,为什么会用这个方子。这种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让我对中医的信任感大大增强,也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医学研究,它更是提升个人认知和生活质量的绝佳工具。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医历史和理论充满好奇的读者,这套《证治准绳》的出现,简直是满足了我一直以来的期盼。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惊叹于古人的洞察力,以及他们对生命体征的精微观察。在阅读过程中,我尤其被书中对“虚”的细致划分所吸引。过去我总以为“虚”就是身体不好,但《证治准绳》里,将虚进一步细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甚至还有更细致的脏腑虚损。它会详细讲解不同虚证的表现,比如气虚容易疲倦、声音低微,血虚容易面色萎黄、头晕目眩,阴虚容易潮热盗汗、口干舌燥,阳虚则怕冷、小便清长。这些描述,生动形象,让我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身边或自身出现过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描述,更是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虚证,书中会推荐不同的补益方法和方剂,并且会详细阐述方剂的配伍道理。我曾经试着根据书中的描述,找出自己身体的“虚”所在,并且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来调理。虽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但确实能感受到身体在慢慢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不只是提供知识,更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辨别,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调理之道。这是一种真正的赋能,让我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管理自己的健康。
评分这套《证治准绳》的价值,对我来说,不仅仅在于它所承载的医学知识,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治学精神。整理者的严谨和细致,让我印象深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方”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药名和剂量,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味药物在方剂中的作用,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我曾经对一些古方感到困惑,比如为什么会有某种看似不相关的药物出现在其中。但通过《证治准绳》的解读,我能够理解,原来这味药物是为了“佐”以增强主药的疗效,或是“使”以协调诸药,引药至病所。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中医方剂学的深邃和巧妙。而且,书中对于不同证型的方剂选择,也各有侧重。比如,在治疗同一类疾病时,如果证型不同,药物的组合也会随之变化,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我开始尝试去学习如何分析一个方剂的构成,如何理解其中的药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医嘱,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理解。这套书就像一个优秀的老师,它不仅教我知识,更教我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医,想要提升自我认知的人来说,这套书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评分这套《证治准绳》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现代医书讲得有些过于笼统,或者脱离了古人的智慧。拿到这套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宝藏。首先,它的装帧就很讲究,古色古香,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翻开书页,那些熟悉的、又有些陌生的中医术语,在注释和解读的帮助下,变得清晰明了。我特别喜欢它对辨证施治的深入剖析,比如书中对于“风”的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冒,而是将风与寒、暑、湿、燥、热等六淫联系起来,细致地描绘了风邪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脏腑所产生的各种病症,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这让我认识到,古人对于疾病的认识是多么的全面和深刻。再比如,书中关于“湿”的论述,更是让我豁然开朗。过去我对湿邪的理解非常片面,总觉得是潮湿天气导致的身体沉重、乏力。但《证治准绳》里,把湿邪分成了内湿和外湿,并且详细讲解了湿邪是如何影响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健脾、化湿、利湿等方法来治疗。其中的方剂,虽然有些看起来简单,但配伍精妙,充分体现了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我开始尝试对照书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病小痛,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感觉中医的博大精深,真的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品味。这套书不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医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中医的根基和灵魂。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门学问,就必须回溯其源头。《证治准绳》这套书,就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让我看到了中医最原始、最纯粹的面貌。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火”和“邪”的辩证解读。古人对“火”的理解,绝非现代意义上的炎症,而是涵盖了多种病理状态,如实火、虚火、郁火等等。书中对各种“火”的发生原因、表现症状以及治疗原则,都有极其详尽的描述。比如,它会区分实火的亢盛,往往伴随高热、口渴、便秘等,而虚火则多表现为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对于这些“火”的治疗,书中提出的方剂,有清热解毒的,有滋阴降火的,有泻实火的,思路非常清晰。同样,对于“邪”的理解,书中也超越了简单的外邪入侵,而是将风、寒、暑、湿、燥、火这些致病因素,与人体的内在反应相结合,形成复杂的病机。我通过阅读,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症状。比如,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疾病,书中会分析其内在的联系,是外邪引动了体内的虚损,还是体内的郁滞阻碍了正气的运行。这种整体观,让我对人体和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在这个体系下,去理解中医的精髓,去体会古人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