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部;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平装: 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9192283
条形码: 9787509192283
商品尺寸: 20.4 x 14.6 x 1.8 cm
商品重量: 2012 g
本书由国际知名骨科及神经外科专家团队编写,提供了当今颈椎外科领域的基础及前沿知识,内容涵盖颈椎基础、退变、创伤、肿瘤、感染和炎性疾病、手术技术、内固定技术、*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共56章。在介绍具体手术技术方法时,详细讲解了手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配有高清插图及详细的图解说明。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临床,无论对于初学者或是高年资的颈椎外科医生都能提供很好的参考帮助。本书适合脊柱外科医师、骨科医师及神经外科医师参考阅读。
部分 基础知识
第1章 颈椎解剖 骨骼学 椎问盘和韧带 肌肉和筋膜 神经、血管结构 相关结构结论
第2章 上颈椎手术入路 手术入路及技巧
第3章 颈椎手术前方入路 术前评估 手术技巧
第4章 颈椎手术后方入路 术前评估 手术技巧
第5章 颈胸段手术前方入路及注意事项 颈胸结合部的解剖 手术操作 手术结束
第6章 颈椎先天及发育性疾病 胚胎学 伴有先天性骨畸形的颈椎发育不全的生物力学 颈椎的先天性骨畸形
第7章 颈椎生物力学 脊柱生物力学 颈椎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结论
第8章 颈椎的评估 病史 常见颈椎疾病的自然史 体格检查 影像学 诊断和治疗性试验 实验室检查 广泛的鉴别诊断 残疾评估
第9章 颈椎的X线片与CT评估 常规X线片检查 CT检查 结论
第10章 颈椎MRI评估 磁共振脉冲序列 颈椎MRI图像读片步骤 正常解剖结构 颈椎疾病结论
第11章 颈椎神经电生理监测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测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硬膜外电位监测(直接D波和间接I波)自发性肌电图 触发肌电图(直接刺激神经或者椎弓根螺钉刺激)四联刺激麻醉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体位相关性损伤低血压的影响低温的影响实时监测综合检测
第二部分 退变性疾病
第12章 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症状和自然病程 影像学表现处理结论
第13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 流行病学 自然史 病理生理学 各节段颈神经的相关检查所见 鉴别诊断 影像学研究 其他检查 结论
第14章 脊髓型颈椎病 病理生理学 自然史体征与症状辅助检查鉴别诊断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结论
第15章 颈椎畸形与治疗原则 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 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自然史、鉴别诊断) 治疗策略的制定
第16章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流行病学 自然史 病理生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第三部分 创伤
第17章 枕颈部与上颈椎骨折 枕骨髁骨折寰枕关节脱位寰椎(C1)骨折寰枢椎失稳齿状突骨折创伤性枢椎滑脱(Hangman骨折
第18章 下颈椎损伤 损伤的分型和病理生理机制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第19章 脊髓损伤综合征 脊髓损伤的分级 脊髓中央综合征 Brown Sequard综合征 前脊髓综合征 后脊髓综合征 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综合征
第20章 创伤性颈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背景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椎动脉相关解剖椎动脉损伤的分类及分型椎动脉损伤的后遗症诊断治疗预后结论
第21章 刺痛与一过性麻痹 烧灼感和刺痛感(臂丛病变) 颈脊髓神经麻痹(一过性四肢轻瘫) 结论
第四部分 脊柱肿瘤、感染和炎性疾病
第22章 脊髓原发性肿瘤 髓外硬膜内肿瘤 髓内肿瘤
第23章 颈椎原发性肿瘤 颈椎良性肿瘤 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结论
第24章 颈椎转移性肿瘤 病理生理学 肿瘤侵犯节段和定位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结论
第25章 颈椎感染 化脓性血源性颈椎感染非化脓性“肉芽肿”术后感染
第26章颈椎结核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神经症状临床发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治疗结论
第27章 颈椎类风湿关节炎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结论
第28章 颈椎强直性脊柱炎 流行病学 病因学 病理生理学 病史、辅诊及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保守治疗 创伤治疗 颈椎畸形矫正手术并发症结论
第29章 脊髓空洞症分类病理生理学病情进展术前考虑外科技术疗效
第五部分 颈椎手术技巧
第30章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 术前诊治要点 非手术管理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 ACDF手术的禁忌证 于术技巧 并发症 结果 总结
第31章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和 混搭技术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的注意点 手术技巧 术后注意事项 并发症
第32章 颈椎间盘置换术 适应证和禁忌证 手术技巧 术后护理 尹术并发症 临床试验结果结论
第33章 颈椎前路椎间孔减压术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术后注意事项 并发症结果
第34章 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技术 并发症 结果
第35章 颈椎椎管成形术 病史及相关检查 影像学研究 适应征及禁忌证 目前椎管成形术类型的概述 手术技术 术后处理 并发症 结果
第36章 颈椎后路内镜下椎板切除椎间孔减压术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结果
第37章 颈椎截骨术 僵硬型颈椎畸形的术前准备截骨方式决策枕颈交界区截骨Smith -Petersen截骨(SPO)张开狙楔形截骨(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椎交界区经椎弓根截骨(后入路)颈椎全脊柱环形截骨结论第六部分 内固定技术
第38章 枕颈固定术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术后注意事项 结果
第39章 C1侧块与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结论
第40章 C1-C2经关节螺钉固定 适应证和禁忌证 手术技巧 C1—C2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优缺点结论
第41章 C2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 木前汁意事项手术技巧结论
第42章 颈椎椎弓根螺钉 术前注意事项 了术技术 术后注意事项 结论
第43章 侧块螺钉固定 侧块的解剖 侧块技术 手术技术 结论第44章 棘突间钢丝技术 适应证和禁忌证 手术技术 结论
第七部分
第45章 颈椎微创技术 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微创内镜下椎间孔切开术或椎间盘切 除术治疗椎间孔狭窄或椎间盘侧突微创内镜下行颈椎管狭窄减压术微创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侧块螺钉的微创技术颈椎肿瘤微创切除术 闭合切口和术后护理 并发症 结果结论
第46章 图像引导的导航技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图像引导的脊柱导航技术的使用原则 导航系统的类型 注册临床应用结论
第47章 椎间盘退变和修复的生物学治疗 动物模型 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同治疗策略不同 全椎间盘组织工程 结论
第48章 生物制剂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 颈椎融合 定义 生物制剂结论
第49章 椎间盘移植 动物模型和移植实验 临床研究 手术过程 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第八部分 并发症
第50章 血管损伤 椎动脉解剖 异常椎动脉解剖 颈椎前路手术 下颈椎后路手术要点 寰枢椎融合术要点 总结
第51章 颈椎脊髓与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 神经损伤 总结
第52章 气管和食管损伤 神经损伤 食管直接损伤 直接的气管损伤 总结 致谢
第53章 硬脊膜损伤 脑脊液漏的术中处理策略 术后处理措施总结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医学专著,不仅仅要提供最新的知识,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颈椎外科学》这本书,从其严谨的出版机构和专业化的书名来看,我坚信它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对颈椎融合术的各种技术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例如前路、后路、侧路入路,以及各种椎间融合器的使用,如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对于那些颈椎不稳、滑脱等情况,书中对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介绍是否足够详尽,包括螺钉的选择、放置技巧以及术后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估。另外,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探讨颈椎病的阶梯式治疗理念,从保守治疗到微创介入,再到开放手术,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颈椎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相信它将对提升我国颈椎外科整体的诊疗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评分翻开《颈椎外科学》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厚实的分量和精美的印刷,这都预示着内容的扎实与权威。作为一名对脊柱外科领域怀有浓厚兴趣的年轻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颈椎疾病诊疗体系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术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解剖学的精细描绘,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颈椎的复杂结构,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规避的神经和血管。此外,书中可能还涉及了生物力学原理在颈椎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手术材料和器械的选择依据,这些都是提升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要素。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学术观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帮助我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
评分这本《颈椎外科学》的出版,对于国内外科界来说,无疑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消息。人民军医出版社一贯的严谨和专业,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充满了期待。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聚焦于颈椎这一复杂且至关重要的解剖区域,涵盖的外科学内容必然是极其深入和全面的。我个人一直对颈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棘手的疑难病例,如何才能通过精准的手术干预,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经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能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也必将成为我案头的常备参考书。我非常好奇书中会详细介绍哪些具体的术式,例如微创技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颈椎翻修手术的难点与对策,以及各种罕见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我也关注书中对于术前评估、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康复的指导是否足够详尽,能否为临床医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298元的价格,对于一本如此专业且内容详实的医学著作而言,是非常合理的,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列入了我的采购计划。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骨科前沿发展的读者,《颈椎外科学》这本书的问世,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颈椎微创手术的最新进展,例如经皮内镜下的椎管扩大成形术,以及机器人辅助下的颈椎手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为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和更快的恢复。同时,对于那些复杂的颈椎畸形矫正,如颈椎侧弯、后凸等,书中是否提供了系统的评估和手术治疗方案。此外,我也关注书中对于颈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例如神经根损伤、脊髓压迫、假关节形成等,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手术和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风险。298元的价格,对于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拓展学术视野的书籍来说,是物超所值的投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阅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评分《颈椎外科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其专业深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们在阐述复杂的医学概念时,运用了非常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使得即使是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手术技术,我也能比較的容易理解。书中可能包含了大量的经典病例分析,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经验丰富的医生是如何诊断和治疗各种复杂的颈椎病变的,如何在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此外,我对书中关于颈椎肿瘤、脊髓损伤、颈椎结核等特殊类型疾病的治疗方案尤为关注,这些疾病往往治疗难度大,预后复杂,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手术策略。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指南,或者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优劣比较,那将极大地提升其临床指导意义。298元的价格,我认为物有所值,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能够帮助我在临床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治疗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