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唱歌的墙
定价:33.00元
作者:莫言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
ISBN:97875063667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我和羊
马蹄
美丽的自杀
读书杂感三篇
从《莲池》到《湖海》
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
酒后絮语
狗文三篇
洗热水澡
会唱歌的墙
讲话
望星空
三岛由纪夫猜想
童年读书
一个人的“圣经”
读鲁迅杂感
狗.鸟.马
草木虫鱼
吃事三篇
马语
毛老那天
厨房里的看客
俄罗斯散记
虚伪的教育
说说福克纳老头
杂感十二篇
你是一条鱼
我的中学时代
我与译文
从照相说起
故地重游
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
茂腔与戏迷
我与税
次去青岛
过去的年
我的大学
杂谈读书
郁达夫的遗骨
陪考一日
上下五年
我与话剧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国外演讲与内裤
天堂里的房子
北海道的人 莫言谈过年
看《卖花姑娘》
卖白菜 说说俺们山东人
柏林观戏
我的老师
我与奥运开幕式
我与《小说选刊》
回忆“黄金时代”
蓝色城堡
学书漫谈
打人者说
从鞭到佛道
说不完的话
中国品味
内容提要
《会唱歌的墙》收录了莫言从1981-2011年间的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师父越来越幽默》等二十余部,短篇小说《白狗秋架》、《枯河》、《拇指铐》、《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了《红高粱》、《霸王别姬》、《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版。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白狗秋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1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 NONINO 国际文学奖。
2006年7月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9月获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华语长篇小说奖”
2008年月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9年6月被推选为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我特别欣赏其中几篇中体现出的时间观。在莫言的世界里,历史并非一条直线,而是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祖辈的诅咒和父辈的遗憾,可以轻易地附着在当代人物的命运之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宿命感。这种非线性叙事,巧妙地避开了简单的因果论断,使得故事的张力得以持久维持。读的时候,你必须习惯这种跳跃性,从一个场景瞬间跌入另一个跨越数十年的场景,但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碎片都以一种内在的逻辑被巧妙地缝合起来,构成一幅宏大而复杂的历史画卷。这套文集不仅仅是关于某一个村庄或某一个家族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本身、关于地域文化如何沉淀为集体记忆的精妙寓言。
评分这本集子,光是摊开封面,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和历史的厚重感。我得说,莫言这位作家,他的文字里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像极了老家夏天午后,蝉鸣声中弥漫的暑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诡谲。翻开任意一篇,你都会被立刻拽入他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里有夸张到近乎荒诞的人物,有绵延不绝的家族秘辛,更有对土地和生命力最原始的赞颂。他的叙事节奏时而像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让人喘不过气,时而又像老妇人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讲着那些听起来玄乎其玄,却又无比真实的民间故事。每一次阅读,都像进行了一场深入骨髓的洗礼,那些被历史碾压过的人们的悲欢离合,那些隐藏在朴实话语下的深刻隐喻,都需要你调动全身心的感官去捕捉和体会。这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读物,它要求你沉浸,要求你思考,要求你面对人性的幽暗与光辉,直视那些我们常常试图避开的生命底色。
评分总而言之,将这套书仅仅定位为“乡土文学”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像是一场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盛宴,只是它的“魔幻”根植于中国特定土地的民间信仰、集体潜意识和历史创伤之中,而非凭空臆造的奇思妙想。阅读体验是高度沉浸且耗费心神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你得到的不仅是精彩的故事,更是一种对世界运作方式的全新认知角度。每读完一篇,都会让我产生强烈的冲动,想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消化那些充沛的意象和复杂的情感纠葛。对于任何热爱文学、渴望探索人性边界的读者而言,这本集子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藏,它带来的阅读震撼,足以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记。
评分读完这几篇作品,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位作者简直是汉语表达方式的一位“炼金术士”。他把那些看似粗粝、带着浓重地域色彩的方言土语,锤炼成了极具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语言。那些句子,往往结构复杂,层层递进,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读者的心神,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和摆放。尤其是一些对感官体验的描写,细腻到令人发指——你仿佛能闻到那汗水、那糟粕、那腐烂果实的酸甜气味,能清晰地听到风穿过高粱地时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哗啦啦”声响。这种极致的具象化,非但没有让故事显得冗余,反而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实、可触摸的文学空间。它颠覆了传统文学中那种规整、工整的叙事模式,更像是将民间口头文学的奔放与现代主义的内心挖掘技巧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结合,成果斐然,令人叹服。
评分对于那些初次接触莫言作品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被开篇的“狂野”震慑住。这套文集中的一些片段,坦白讲,充满了令人不安的画面感,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生命力冲动,它毫不避讳地展示了生存的挣扎、欲望的膨胀,以及在特定文化土壤下,人如何被环境塑造成异于常态的形象。然而,正是这种“不加过滤”的力量,成就了其独特魅力。在我看来,这并非单纯的猎奇或展示野蛮,而是对生命本体的一种诚实记录。他像一个冷峻的旁观者,又像一个热血的参与者,将人类在面对极端困境时所爆发出的求生欲、创造力,乃至那些难以启齿的阴暗面,统统摊开在阳光下,供人审视。这种深度挖掘人性深渊的勇气,是许多当代作家所欠缺的,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其价值的重要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