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迦陵说诗 套装 全7册
总价:283.00元
作者:叶嘉莹 著
出版:中华书局
装帧:精装
叶嘉莹说杜甫诗 定价:38.00元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定价:50.00元
叶嘉莹说诗讲稿 定价:38.00元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定价:44.00元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拟古诗 定价:42.00元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定价:32.00元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 定价:39.00元
编辑
九十高龄叶嘉莹先生精心修订 展现一代才女的风华、情怀、风骨
内容
本书是诗词鉴赏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学会院士,曾任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我敬佩叶先生的学识,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上,也敬佩她崇高的品格。
——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
内容
《叶嘉莹说杜甫诗 》
杜甫在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现实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诗史”。作者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作了详细的解读,读者走进杜甫的诗人心境。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本书是诗词鉴赏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叶嘉莹说诗讲稿 》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幼年即学习古典诗词,后又在加拿大讲学多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此书即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叶嘉莹先生以其互动切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中国古典诗歌阐释的清晰透彻,将文艺理论讲解的平易有味。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这本书是在《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拟古诗》
《饮酒》二十首和《拟古》九首是陶渊明非常重要的两组诗,其内涵极为丰富。《饮酒》二十首虽然以酒为题,而其意并不在于酒,其中更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隐出处、盛衰荣辱、历史现实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真实地展现了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坚持。《拟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摹拟古人,而是借拟古之题以自抒怀抱,申述在晋宋之交的衰乱之世中自己的理想与持守,同样体现了陶渊明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切考量。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这两组诗的精微讲解,知人论世,广征博引,着力剖析陶渊明遭逢世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选择,把陶渊明诗中幽微深隐之处一一阐明,成功地凸显了陶渊明高洁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叶嘉莹先生在书中详列出中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韦应物、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品评诗作,细数人生,在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诗人的历史地位,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诗人和诗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列仙传》上记载:“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日:‘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去数卜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韩诗外传》也有类似的记载:“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这故事说的是有两个女神仙出游江滨遇到了一个叫作郑交甫的男子,他们相互之问非常钟情,于是二女就解下身上佩带的饰物(有的说是玉,有的说是珠),如果根据《韩诗外传》的记载,她们解下来的足大如鸡卵的明珠,郑交甫就接受了这颗明珠,与这两个女子告别了。当郑交甫告别二女,走了十几步之后,忽然发现身上的明珠不见了,再回头看那二女,这二女也不见了。这是神话传说中男女遇合的一段故事,现在我们可以确指这首诗表面的层意思是在写一个男女欢爱、由遇合到离别的神话故事,而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里是很流行的,许多人在讲到男女间的遇合离别时都用郑交甫与江妃二女的典故,那么我们看阮嗣宗是怎么样来写,为什么来写这个故事的。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这首诗的前面几句都是写男女之遇合的,而且他把这种遇合写得非常美丽,“逍遥顺风翔”,因为是神仙,她们没有人间的拘束,所以是很逍遥的,不像我们一步一步地行走,而是被风一吹,就像在天上飞翔。“交甫怀环佩”,这是诗歌用典可以通融的地方,《韩诗外传》说二妃解下的是大如鸡卵的明珠,这里阮籍说的是“交甫怀环佩”,本来环佩与明珠是不同的东西,环是玉环,凡是圆圈形的都叫环;如果圆饼形的就是璧,璧中心有圆孔;至于甓问有一个缺口的就叫块。可见玉佩的各种形状是不相同的的。‘佩”是动词,而这个“佩”是专指佩在身上的玉饰,不过现在这两个字通用了,这里的“环佩”是说身上所佩戴的玉环、玉块之类的装饰。可是根据神话上原来的记载,二妃赠给郑交甫的并不是玉环这类东两,而是明珠不过无论它是珠还是玉,总之是这女子身上所佩带着的美好的饰物:接下来我们看什么叫“怀环佩”呢? “怀”是怀藏的意思,古人穿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当有什么东西要收起来时他就或者从斜领子里塞进去,或是藏在袖子里。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
本书是“迦陵说诗”系列的收官之作,由九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自反复修改、审定而成。 阮籍流传下来的87首诗中,其中有85首题名“咏怀”,这是一个乱世诗人的悲苦写照。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建安文学之后正始文学时代的诗人。当时正处于魏晋之交,社会上一群文士从外表上看放浪、恣纵、旷达、不守礼法,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内在的悲哀和痛苦。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叶嘉莹先生细腻深挚地解读了阮籍脍炙人口的十七首咏怀诗。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全7册精装”这个描述吸引的,总觉得厚重的书籍才配得上经典的重量。拿到手后,这套书的质感确实没让人失望,装帧考究,纸张厚实,作为案头常备的工具书,绝对有资格占据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叶先生讲解唐诗的那些章节。初盛唐时期的磅礴大气,中晚唐的沉郁顿挫,两种风格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对比和深入的阐释。听着先生的讲述,仿佛能看到初唐边塞诗人的豪迈,也能感受到晚唐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伤感。特别是对于律诗格律的讲解,她不是生硬地罗列规则,而是从音律的和谐美感入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领会了格律之妙。
评分这七册书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的闭环。它不仅仅涵盖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家和流派,更难得的是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从汉魏的古朴,到盛唐的恢弘,再到晚唐的内敛,最后落脚到陶渊明和阮籍这些特立独行的精神偶像身上。每一册之间既有侧重,又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知识网络。对于想系统性提升古诗鉴赏能力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提供了最好的起点和最坚实的支撑。它的价值在于,它教会的不是“背诵什么诗”,而是“如何去读懂一首诗”,以及“如何去体会诗人创造时的那份心境”。这是一套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评分作为一名对诗歌学习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我更看重的是作者能否带来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见解。这套“迦陵说诗”系列完美地满足了我的期待。特别是关于阮籍《咏怀诗》的解读,那真是下了大功夫。阮籍的诗歌,意象晦涩,情感复杂,过去我多半是靠意译来理解,但叶先生的讲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阮籍个人的心境,将那些看似跳跃、不连贯的诗句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那种在乱世中既要保持独立人格,又要压抑内心痛苦的挣扎,被先生剖析得淋漓尽致。这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命运的展现,让我对魏晋风骨有了更直观、更具象的认识。这套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赏析,更像是对那个时代精神气象的立体重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诗歌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诗歌充满好奇,尤其是汉魏六朝、唐诗这些璀璨的篇章,但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叶嘉莹先生的讲解真是把深奥的学问变得深入浅出,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她的语言功底深厚,讲解时娓娓道来,仿佛一位慈祥的老师在身边细心点拨。对于陶渊明的诗,我一直很喜欢那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但总抓不住其中更深层次的意境。读完关于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的讲解,我才真正理解了那种“采菊东篱下”背后的生命哲学。书中对诗句的剖析细致入微,从字词的运用到情感的流转,都做了详尽的解读,让人不得不佩服先生深厚的学养和对诗歌的深刻洞察力。这套书的装帧也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让人心情愉悦,无论是自己阅读还是收藏,都非常合适。
评分我一直觉得,诗词的精髓在于“讲稿”二字,因为诗歌是需要声音去传达的,文字记录的终究是冰山一角。这套书里包含的“诗讲稿”,简直是神来之笔。阅读这些讲稿,我仿佛能听到叶先生在课堂上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她不是在“念”诗,而是在“活出”诗中的情感。特别是对于一些情感浓度极高的篇章,如那些描写离愁别绪或怀古伤今的诗句,先生的讲述能够瞬间将人带入情境。这套书成功地弥补了纯文本阅读在情感传递上的缺失,让抽象的文学分析变得鲜活起来。我甚至会尝试着模仿书中的讲解节奏去朗读诗篇,那种共鸣感是其他普通诗集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