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作 者: 齐藤显一,竹内里子
I S B N :9787505740419
出 版 社: 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01日
印刷时间:2017年09月01日
字 数:180000字
页 数:211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g
定 价:39.8元
内容简介
如何有效地整理需要的资料?
如何高效地传达复杂的信息?
如何更快地打动重要的客户?
图表是麦肯锡咨询顾问们工作的工具,教你把信息和思想凝聚在图表上,让对方*时间理解你的想法。麦肯锡合伙人齐藤显一从解决问题的需求出发,在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SCQOR故事展开法等基础上,归纳了麦肯锡盛行数十年的图表工作法的技巧,打造了可视化、简单化、化的图表武器,让你极快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走出工作困境。
本书还总结了图表工作法的五个流程和步骤,从评估数字、判断商机、思考价值链、分析基础设施,*终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图表工作法旨在教你用视觉化思维以图制胜,让你用图表说话来解决问题,是新手迈向解决问题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日)齐藤显一,ForeSight & Company董事长。Business·Breakthrough(BBT)大学原经营学系教授。自基督教大学毕业后,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任合伙人、大阪分公司副社长。1996年创办ForeSight咨询公司。2005年就任大前研一担任校长的BBT大学经营学研究室教授,2010年4月就任经营学系教授。至今已向超过2万人的学生以及企业研修生等,教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法。
(日)竹内里子,ForeSight & Company顾问。BBT大学专职讲师。从神户大学法学系毕业后,进入ForeSight咨询公司。2016年开始任BBT大学专职讲师,负责讲授《利用图表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等内容。
目 录
序 章 通过案例,用图表找出问题所在
01 先学会“用事实思考”
真相就隐藏在数字之中
02 图表让问题变得更容易
仅仅罗列数字是很难让人读懂的
没必要使用复杂的分析手法
借图表展开思路
03 首先要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与他人进行比较
与过去进行比较
04 深挖问题的原因
关注要点,让问题特征更明晰
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
尝试绘制概念图
熟练运用模板
专栏1从“数据图表”到“分析图表”
章 通过数字了解全局
05 了解销售规模与发展状态
了解公司的问题
从长期数据捕捉整体情况
尝试将问题分解开来思考
06 KENTA面包房遇到的问题
了解增长率的变化
07 了解市场份额的变化
市场份额是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重要的是变化幅度
08 了解收益的变化
固定费用的重重压力
重视变化的先兆
关注销售利润率的变化
绘制图表,整理疑问点
09 了解生产效率的变化
与同行业进行对比
了解清楚问题才能改善业绩
专栏2 何谓“概念图”
第二章 判断市场是否还存在商机
10 掌握市场的整体情况
为什么要对市场进行分析
抓住细分市场
进行细分化的了解
11 搜集数据绘制图表
搜集数据的方式
基于经验的思考
决定产品魅力的主要因素
12 了解顾客的需求
化“主动生产”为“被动生产”
从数据中了解需求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顾客动向
专栏3 一张图表一个信息
第三章 摸清价值链在哪些环节有问题
13 何谓“价值链”
用来表示事业流程的价值链
写出你想到的内容
从用词中体会层级的概念
把握大体流程
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按照时间排序
14 掌握正确提问的能力
通过交谈弥补信息与数据的不足
以正确的提问引导对方说出观点
15 正确提问的三大难点
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式的提问
注意对方的立场与心情
避免一开始就提出具体的问题
考虑更多的候选问题
16 向谁提问?从何问起?
理解倾听顾客心声的意义
了解对方真正关心的内容
向细分化的问题转换
首先要与对方建立信赖的关系
注意对员工进行提问
17 通过提问了解问题
要了解各自的关注点上的差异
尝试向营业员提问
整理关注的内容
18 提高访谈效果的技巧
所有重要的内容都做笔记
事先做好提问列表
重要的是与对方的对话本身
明确访谈目的
考虑对方的利益从而获得信赖
19 提高访谈效果的记录方法
采用“两人一组”的形式
毫无取舍地忠实记录
按价值链的流程整理答案
提前准备好整理表格
20 按照价值链的环节进行评价
将意见按不同的流程环节进行分类
21 总结多数人意见的方法
不要掉入“对症疗法”的陷阱
按纵向的流程来发现问题点
以归纳法的思路进行总结
22 通过继续追问来了解重要内容
23 将意见与事实数据相结合思考对策
通过数据来把握事实情况
专栏4注意排列的顺序
第四章 思考“基础设施”是否有问题
24 何谓“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价值链的“地基”
25 了解基础设施问题的两种方法
对显在的基础设施问题进行思考
分解“氛围”的含义
店内布局与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
人事上的问题
26 从价值链的问题来分析基础设施
产品开发——没有考虑到顾客
制造——一直沿用旧的生产方式
市场营销——没能及时应对顾客关心的内容
销售——在人才培训方面不够用心
售后服务——没有努力去了解顾客
27 聚焦“人的问题”
沟通不足的代价
专栏5尝试对项目进行概括
专栏6使用辅助线
第五章 弄清问题的本质,给出解决方法
28 梳理存在的问题
有了问题的“路标”后再向前推进
改变意识让自己离成功更近一步
29 思考解决之道
解决价值链上的问题
熟练使用思维工具
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
构建顾客数据库
改善店内氛围
提升沟通的质量
30 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果
不要指望别人
决定从哪方面入手
31 大家都能取得成果
任何公司都适用的方法
事实上成功率有40%
说给问题解决者的话
后 记
用数据和图表改变会议形式
养成用图表进行思考的习惯
..............
作为一名在市场营销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年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的工具。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商业洞察力:洞悉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的书,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没有卖弄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用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何精准地识别市场痛点和机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部分,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方法,让我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每个项目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据此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公关策略。过去,我常常因为不了解某些关键人物的想法而碰壁,但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和实用技巧。它教会我如何跳出自身的局限,去理解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甚至是竞争对手的视角,从而做出更周全的判断。书中对标杆企业案例的分析也非常到位,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他们如何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用户洞察,成功抓住市场机遇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市场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是模糊的感知,而是有了清晰的脉络和可操作的步骤。
评分作为一名对现代商业管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近期翻阅了一本名为《酒店业卓越服务:从客户体验到利润增长》的书,它为我打开了理解服务型企业运营的全新视角。这本书并非仅仅罗列着酒店业的经营技巧,而是从更深层次剖析了“服务”本身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作者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从客户入住的每一个细节出发,营造令人难忘的体验。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服务蓝图”的构建方法,它能够帮助我清晰地描绘出客户在整个服务流程中的接触点,并针对每个接触点设计出超出预期的服务。书中关于“员工赋能”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它强调了员工在提供卓越服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培训、激励和授权,让他们成为服务质量的守护者和创造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酒店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许多可以将服务理念应用于其他行业的通用方法,例如如何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来增强客户忠诚度,如何将服务创新转化为利润增长的驱动力。
评分我一直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浪潮感到好奇,也渴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指导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最近我读的一本名为《颠覆式创新:重塑产业格局的未来法则》的书,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并为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洞见。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对“风口”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颠覆式创新背后的逻辑和运作机制。作者通过大量扎实的案例研究,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初创公司,最终能够挑战甚至取代行业的巨头。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价值网络”的理论,它帮助我理解了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整个商业模式、用户体验以及价值传递链条的重塑。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创业并非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创意,很多时候,对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微小改进,只要能够触及到被忽视的市场需求,也可能引发巨大的变革。书中对一些成功和失败的创业案例的分析,非常鞭辟入里,既有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有失败的教训警示,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创业的风险与回报。读完这本书,我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学习和拥抱变革的重要性。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以及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感到困惑。近期读到的《赋能团队:驱动企业持续增长的领导力智慧》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并不是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分享他在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的亲身经历,以及他辅导过的众多团队的案例,来阐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协作中的难题。书中关于“心理安全感”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在一个健康的团队环境中,成员敢于表达不同意见、勇于承认错误的重要性,而不是因为担心被批评或排挤而选择沉默。这与我过去所经历的“压抑式管理”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反思了自己管理风格的不足。另外,书中关于“授权与责任对等”的讨论也极具启发性,它详细说明了如何将责任清晰地分配给合适的成员,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拥有”自己的工作,从而激发出更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我的日常管理中,比如在会议中刻意创造让大家自由发言的空间,鼓励提问和讨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一些之前被认为是棘手的问题,也因为集思广益而找到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公司运营,以及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整体效益感到头疼。最近拜读了《精益运营:全流程优化的实践指南》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一把开启效率之门的钥匙。这本书没有那些花哨的理论,而是聚焦于实际操作,提供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教我如何从源头开始,一步步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消除浪费”的章节,作者列举了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消除方法,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隐形成本”。书中对“价值流图”的讲解也非常实用,它能够帮助我可视化地梳理出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并识别出其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我尝试运用书中介绍的“持续改进”的理念,在我的部门推行了一些小小的流程优化,结果发现效率果然有了明显的提升,员工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精益运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但只要方向正确,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