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录
作者:戴旭 著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印次1
印刷时间:2009-03-01 印次1
ISBN:9787501187300
字数:字
页码: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00元
目录
将军寄语
将军寄语
将军寄语
序 一位具有大师气质的战略家
战略篇
*一篇 大国崛起需要顶层设计
一、技术变革决定社会变革是基本规律
二、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车床”
三、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和本意
四、隐秘的战略意图和清晰的战略方向是成功的保证
第二篇 大国崛起要保持战略的连贯
一、近代成功大国的历史经验:宏伟的战略设计和持之以恒的连贯实施
二、近代中国发展停滞的教训在于没有明晰的战略方向
三、找准中国发展战略中永远不变的基点
第三篇 中国军事转型应指向天空和大海
一、近代大国崛起中军事转型的共性模式:从以陆军为中心到以海军为中心
二、军事转型的方向和进度,直接决定国家发展战略*后的成败
三、近代中国军事转型的迟缓和失误,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空前灾难
四、未来走向大海的中国军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力量
第四篇 太空:大国崛起的下一个机遇
一、走向海洋是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共同机遇
二、奔向太空是大国崛起的下一个机遇
三、世界正在进入太空地理大发现时代
第五篇 房地产支撑不起大国崛起
一、标志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是产业制造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
二、什么是中国的“支柱产业”
三、从战略高度认识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危害
四、国家现代化发展要有整体战略设计
第六篇 中国发展战略产业须防暗算
一、战略产业是国家发展、国防安全的根基和支柱
二、中国战略产业发展是某些国家刻意遏制和阴谋暗算的重点
三、“运十”教训值得记取,对外合作须防陷阱
第七篇 中国没有争霸世界的意识和现实地理条件
一、中国没有称霸世界的历史传统
二、中国尚未奠定作为大国崛起的国体基础
三、强国环伺的地缘现实已没有中国扩张为世界大国的空间
四、中国即使恢复以往在亚洲的地位,也只是通过和平方式和文化的力量
第八篇 中国发展航母意义重大
一、航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军事符号
二、航母制造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
三、拥有航母,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和平肩负更大的责任
第九篇 海洋·航母·中国
一、西班牙舰队的失败送进英国人耳朵里一个什么秘密
二、一头大象不管是走向森林还是走向原野,它都是大象,不会变成狮子和老虎
三、一支现代海军在国家中的作用是什么
军事篇
*一篇 警惕,信息化闪电战!
一、新型战争二十年孕育一代
二、信息化闪电战,中国如何接招
三、近来高技术战争孕育了信息化闪电战
四、美国军界新“闪电”梦想:“一小时打遍”
五、信息化闪电战的四个波次
第二篇 新战争时代来临
一、战争样式演变的轨迹:从军队对军队到军队对国民
二、未来战争:直接打击政府首脑
三、丛林法则重新盛行,世界将更加混乱
第三篇 新军事变革正催生新型军队
一、新军事变革事关国家发展和命运的生死“豪赌”
二、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已进入*后的、关键性的质变阶段
三、各大国都在更新军事理论和学说,全力打造新型军队
第四篇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
一、中国需要新型军队的四大理由
二、建设新型中国军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篇 新型中国军队蓝图设计之——“鹰击”战略
一、新型中国军队应该具备七大战技指标:灵、远、高、快、准、狠、新
二、新型中国军队基本构想和战役设定
第六篇 俄军改革镜鉴
一、历史
二、现状
三、*新军改动因
四、俄军改前景
第七篇 从反攻、固守到决战境外——军事战略全解析
一、现行军事战略的形成轨迹:从蒋介石“反攻大陆”、蒋经国“攻守一体”到李登辉“防卫固守、有效吓阻”
二、台军现行战略的“六大思想”:“联合”作战,全军破敌;层层设防,扩展战场;本岛守卫,“狼群战术”;首先海空拦截,其次陆上决战;以攻辅守,主体“反制”及反非正规登陆
三、现行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台军战术:空降与反空降——空袭反空袭——反封锁抗登陆
四、21世纪军事新战略
五、从《孙子兵法》看陈水扁“境外决战”的资格
第八篇 当今世界军事列强大“检阅”
一、美国:加速锻造军事实力——打造信息时代的帝国
二、德国——新军事变革的后来居上者——取消陆海空三军体制的做法具有世界性的引导意义
三、俄罗斯:大刀阔斧取消大军区制——苏式军事体系国家的鼻祖准备脱胎换骨
四、新军事变革的尾随者——日本野心不小,印度步伐更急
第九篇 中国正面临核武时代以来*大战略威胁
引子:第27中队入侵!
一、中国将面临自核讹诈之后*重大的战略威胁
二、百年磨一“剑”:隐藏在F-22A后面的美国隐形空军计划
三、隐形空军将“刷新”现代常规战争样式
四、如何应对隐形空军时代的挑战
第十篇 小分队大文章
第十一篇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
一、救灾行动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进步和战略空运能力的巨大不足
二、中国陆军需要成建制、成的现代化空中突击部队
三、思考:为什么我军装备的直升机如此之少
四、下一步我军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空中骑兵军团
第十二篇 俄罗斯将反击美国
回望篇
**篇 旌旗呼啸——倾听战争主体位移的足音
一、战争的演进曲线突然急剧转向
二、核对峙:常规战争质变的转折点
三、现代军事技术首先消灭了传统陆军
四、跨越“核门槛”的空中力量——传统战争的否定之否定
五、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的根本不同点
第二篇 百年断想:飞行时代和空中战争
一、3000年的梦想和8年的噩梦——从飞机的出现到空军诞生
二、天空对大地的颠覆:空中力量对传统战场的影响
三、空中力量的新翅膀:战争灵魂深处的静悄悄的
四、这是一个战争样式迅速变化的时代
第三篇 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
一、空降兵是机械化时代浪漫想象的产物,16战4胜的实践结果,证明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
二、现代信息化战争已没有传统空降兵战役使用的环境条件
三、无效的军事力量——空降兵为何在当今大国中依然得以保留
第四篇 歼-6反思:光荣背后的锈斑
一、歼-6征战简史:25年驰骋南中国上空
二、在歼-6这块里程碑前,中国空军再没有走出多远
三、歼-6为什么成为新中国头顸上30年的“钢盔”
四、越南战争中美国是怎么运用空军的
五、并非拷问历史:1974和1979年中国为什么不用空军
六、中国空军的镜子:看看以色列是怎么“玩”空军的
七、美国人的“中国空军之谜”
八、大陆军主义掩盖了空军的本性
第五篇 中国“大炮仗”的历史和世界价值
一、广岛,那个被熔化的日本人只留下了影子——世界核时代的历史冲击波
二、原震回了李宗仁——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世界意义”
三、300年历史上一次追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中国核战略胜利的深刻含义
四、精神的威力——中国的“核长征”留下了什么
第六篇海殇:当中国称霸海上
一、从中国人*自豪的航海家郑和说起
二、四万万人齐下泪
三、谁来还账
第七篇 想起虎门那门炮
第八篇 “9·11”对传统战争模式的撞击
一、新型战争和新型对手——美国庞大的武装力量**次力不从心
二、蝎子与老虎的游戏:弱者也可以进攻
三、战争不再制式化——隐形战争对隐形武器
四、偏方治大病——非军事手段的战争效果
五、美国并未真正重视“9·11”在军事上的挑战
六、美国“愚公”能搬走恐怖主义的大山吗?
七、“9·11”对世界军事的撞击
忧思篇
**篇 “二战”60年祭
一、世界与中国——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绝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个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他好战、爱冒险的民族的进攻面前是肯定要衰败的”
二、中国与日本——整整71年,中日两个民族在近代的对抗,有间歇但从未间断过,在这条血淋淋的漫长直线上,箭头一直是自东向西,从日本指向中国
三、历史与现实——“二战”在另外的时空以另外的形式还在继续,美国人说,只要日本不认真地反思历史,它就永远是它过去的罪恶所挟持的人质
四、回顾与思考:和平在哪里?历史的回声中,只有克劳塞维茨的声音*清晰:“你想和平吗?那么你就准备战争吧!”
第二篇 太平洋上的政治冰山——看破美、日、台军事同盟
一、同声相应——冷战意外孕育出了为祸中国的怪胎:美、日、台三方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
二、日本和“”各自想从联盟中得到什么
三、美国大战略中的一小步棋:策应大中东计划——阻挡中国巨轮的大铁链——控制日本野马的新缰绳——防止中日走近的隔离墙——拴在脖子上的狗项圈——阻拦欧盟入亚的防波堤——横行太平洋的连环战船
四、东亚博弈:中、美、日、台三国四方的未来
第三篇 菩萨心肠还是霹雳手段——“二战”中三大国对日战略点评
一、中国的“菩萨心肠”吊起了日本的胃口
二、斯大林的“霹雳手段”改变了日本的战略方向
三、美国先“霹雳”后“菩萨”:为了永远的征服
四、三国对日战略孰优孰劣,二战的历史已经作了回答
五、“二战”对日战略在俄、美当今国家战略中的延续
附录 眼中形势胸中策——读刘亚洲《大国策》
写在后面
跋:戴旭——中国军界年轻的思想者
内容简介
《盛世狼烟》是一部军事、政论文集,涵盖、国内、政治、军事,纵贯历史、现实、未来,映衬出作者宏阔的视野和内在逻辑的严密。自古不能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能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研究军事理论的思路也一样:有全局的观点,才能看清局部;以历史的眼光,才能眺望未来;以政治的角度,才能透析军事。
坦白说,一开始拿起《盛世狼烟》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只是泛泛而谈的军事评论。然而,越读下去,越发现它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戴旭上校的笔触,时而如疾风骤雨般犀利,时而又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将复杂的国防议题变得生动而深刻。他从一个空军上校的独特视角出发,审视着我们所处的时代,那些关于大国博弈、战略纵深、技术制高点以及国家安全边界的论述,都极具启发性。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的态度,以及其中蕴含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它让我明白,国防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军事力量的强大,更在于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被拓宽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立体和深入。它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军事领域之外更广阔的国家发展图景,并从中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动力。
评分阅读《盛世狼烟》的过程,是一次心智的极大拓展。作者戴旭上校以其深厚的功底和卓越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的思想盛宴。书中对当前世界格局的分析,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推演,都显得极为深刻和具有前瞻性。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引导我们思考,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殷切期盼,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它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能够将宏大的军事战略概念,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字,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建立起坚实的国防观念。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力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国家发展、思考国防问题的全新视角。
评分《盛世狼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所传递的那种“居安思危”的精神。在如今看似繁荣稳定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沉浸在眼前的成就中,而忽略了潜藏的风险。戴旭上校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了我们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从外部环境的剧变到内部发展的瓶颈,他都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来。读他的书,你会发现,国防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复杂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让我这个军事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精髓。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激发起我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促使我去思考,在和平年代,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如何承担起守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军事读物,更像是一本“公民国防启蒙读物”,引导我们走出对国防的模糊认知,树立起清晰而坚定的国防观念。
评分这本《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录》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里描绘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军事术语和国家战略,更是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以及肩负国家安全的沉甸甸责任感。作者戴旭上校以其深厚的军事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仿佛一位警钟长鸣的守夜人,不断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国防建设刻不容缓。他剖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从地缘政治的博弈到技术革新的浪潮,再到意识形态的较量,无不淋漓尽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没有回避那些尖锐的问题,而是直面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观点。读这本书,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思想洗礼,让我对“国防”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武器装备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高度。它教会我如何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国家安全,如何去思考个体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中国人来说,这本书都应该是一份必读的“警示录”。
评分《盛世狼烟》这本书,是一次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戴旭上校以其深邃的军事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国防画卷。书中所探讨的国防理念,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与和平”,而是上升到了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他对于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分析,对于新兴军事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都充满了前瞻性和现实意义。我特别赞赏书中那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它提醒我们,和平是需要守护的,而且守护和平的力量,并非只存在于武器装备的名单上,更在于我们对国家安全的持续关注和不懈努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军事家的专业和严谨,又不失普通读者易于理解的通俗性。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国家的国防战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国家利益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