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述說流亡西方的捷剋人迴鄉尋根,卻在現實巨大的落差中經曆迷惘、失望及尋找自我的過程。人們不斷地批評那些歪麯、重寫、僞造自己的過去,或是擴大某一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提另一事件的人;這樣的批評是公正的(它們不可能不公正),但在此之前必須做一項更基本的批評,也就是對人的記憶本身的批評,因為人的記憶隻能留住過去可憐的一小部分,這一選擇,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在神秘地進行,超越我們的意誌和我們的興趣。
##我老是忍不住去拿米蘭昆德拉的書
評分##關於孑然一身異鄉人的幾種形態。
評分##孤獨如影隨行
評分##我覺得昆德拉描寫最好的小說就是關於東歐那部分的,感情非常真摯,議論也很發人深思。而且一連看瞭他幾部小說,發現他所反映的問題就一直是貫穿始終的。作為一個流亡者,這個稱呼本身就是被定義的,同時也寄托瞭很多彆人的期望和想法。如果迴憶永遠是迴憶,那還能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但當主人公踏上迴國的路後,就把這層朦朧的麵紗給撕掉瞭。他們是無根的,永遠屬於外人。女主角暢想的和幼時好友的聚會,最後也變成瞭一地雞毛,或者說從一開始雙方就充滿瞭試探和不信任。所謂無知,是對自己的不瞭解,又對外部世界的不瞭解,仿佛一個人切斷瞭和這個世界的聯係。其實這個故事我們現代人是很能有感觸的,因為說起來,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算是思想上的“流亡者”。
評分##在流亡與迴歸的主題之上探討記憶、認知、時間、語言、死亡、愛欲和孤獨。流亡者的不幸是否隻是一種幻覺?人們贊頌珀涅羅珀的痛苦,可曾痛惜卡呂普索的淚水?迴歸是放棄一部分的記憶嗎?而可憐的記憶又是否公正?人能認識現時嗎?在布滿星球的無數異鄉人中間,人能找到姊妹嗎?這一係列問題都非常philosophical,書名“無知”可否解釋為身而為人的局限性呢?記憶與認知都非真實,而我們仍在嚮著死亡生存下去,孤獨地經曆著隻屬於自己的經曆。
評分##我老是忍不住去拿米蘭昆德拉的書
評分昆德拉的文字總有一股魔性般的優美。迴歸,與其說是迴不去,不如說是對故去記憶的恐懼和曾經的自己占據瞭一個位置,再也無法擠占迴去。人的孤獨是如此的,尋迴往復,不明所以。
評分##死人和孔雀,同在一個馬背上
評分##孤獨如影隨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