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沙与沫》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在艺术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我总觉得泰戈尔在《吉檀迦利》表现得更天真、更畅快一些,也更富于神秘色彩。而纪伯伦的《先知》却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些处世为人的哲理,在平静中流露着悲凉。
——冰心
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是有了爱。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联系为一。
——纪伯伦
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读了他,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者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
——《芝加哥邮报》
纪伯伦(1883-1931),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散文诗代表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小圣经”《先知》、智慧格言集《沙与沫》,被誉为“东方献给西方好的礼物”“献给所有疲惫心灵的礼物”。
1.相约“黎巴嫩文坛骄子” 纪伯伦、风景大师西斯莱,感受一首首诗篇、一幅幅美图沁入心脾,尝试一次没有预约的情绪美容。
2.内页版式新颖、别致,插画柔和、意境唯美,内文字号、字体、行距以及配饰,均经过编辑的精细打磨,读来赏心悦目。
3.封面采用200g高阶映画特种纸,内页为80g质感细腻的米白双胶纸,质感上乘,时尚精美。
目录
译者序一:《先知》序
译者序二:我为什么翻译《先知》和《吉檀迦利》
推荐序:纪伯伦的《先知》和《沙与沫》
第一辑:先 知
船的到来
爱
婚 姻
孩 子
施 与
饮 食
工 作
哀 乐
居 室
衣 服
买 卖
罪与罚
法 律
自 由
理性与热情
苦 痛
自 知
教 授
友 谊
谈 话
时 光
善 恶
祈 祷
逸 乐
美
宗 教
死
言 别
第二辑:沙与沫
老实说,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有些晦涩,它的语言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静开阔,时而又猛地切入幽深的峡谷。我习惯了那种直给的、逻辑严密的叙事方式,而作者在这里构建的,更像是一个由意象和象征编织成的迷宫。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适应这种节奏,不是去“追赶”作者的思路,而是学着像等待雨水渗透土壤那样,让那些词句自然而然地在我的意识中发芽、生长。其中有一段关于“爱与失去”的论述,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词汇,仅仅是通过对比“山峦的沉默”与“潮汐的回归”,就将那种深刻的、无可避免的宿命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情感的理解,原来最深沉的痛苦和最极致的喜悦,可能共享着同一份宇宙的底色。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那些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在你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你自己去经历、去发现那片只属于你的智慧园地。它的价值在于引导,而非说教。
评分这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读着它,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篇写于过去的文字,而是在一个永恒的当下,与一位智慧的前辈进行一场不被打扰的午后交谈。作者的视角总是那么高远,他谈论人类的苦难和荣耀,仿佛是从星系之外俯瞰这一切。比如他对“信仰”的阐述,没有陷入任何宗教的教条,而是将其描述为一种向内挖掘的旅程,一种对未知潜能的永恒敞开。这种普世性使得书中的哲理没有丝毫的地域或时代限制。我将它放在床头柜上,并不是为了随时翻阅,而是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无声的背景音,一种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持续校准。它没有告诉我该做什么,但它清晰地指明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崇高与局限,让人在清醒的认知中,依然能够保持一份高贵的、对未知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那种深邃的蓝与流动的金,仿佛真的能把人拉进一个充满哲思与梦幻的境界。我拿到书的时候,光是翻阅那些精致的排版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就觉得心情都平静了下来。装帧的质感非常高级,那种微微磨砂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神圣的仪式。作者的笔触,即便只是在描述日常的场景,也总能带有一种超然的、近乎预言般的力量。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时间”的那几篇,它们没有给我任何具体的知识灌输,反而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生命流逝的焦虑与渴望。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都有了微妙的转变,不再纠结于琐碎的得失,而是开始留意风的走向、光影的更迭,仿佛被引导着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永恒真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不如说是一个可以沉浸其中、进行心灵洗涤的容器。它不需要你去努力理解什么宏大的理论,它只是温柔地、但又坚定地,提醒你“存在”本身就是一场奇迹。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对得起它所承载的深沉内涵。纸张的厚度适中,油墨的着色非常纯正,即便是那些用来分隔篇章的留白,也处理得极具艺术性,仿佛每页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呼吸感。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放慢阅读速度,不仅仅是为了品味词语,更是为了保护这种阅读的体验本身。它不像那些批量生产的快餐读物,读完就扔,这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相传的工艺品。每一次指尖拂过文字边缘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匠人的温度。这种对物质载体的尊重,反过来也提升了内容的神圣感。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这个行为的完整性——它不仅是精神的吸收,也是对美学形式的欣赏。我甚至开始期待,在不同的光线下阅读同一段文字,因为光影的变化似乎能揭示出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另一层含义。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在处理人类的“孤独”这一主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广阔的胸襟。我总以为,谈论孤独的书籍必然会带来某种压抑感,但这里的文字却像是在一片辽阔无垠的沙漠上,为你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却极其坚固的庇护所。作者似乎非常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格格不入”,但他没有将其定义为缺陷,反而将其提升为一种与宇宙对话的特权。我读到:“唯有站立在风暴中心的人,才能真正听见群星的私语。”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长期以来对自我疏离感的困惑。它让我意识到,那种不愿随波逐流的内在坚持,正是我们与更宏大存在连接的桥梁。整本书读下来,我没有感到被安慰,而是被赋权了。它没有试图抹平我的棱角,而是教我如何让这些棱角去切开更深层次的现实。这种力量感,是我在许多主流励志书籍中从未体验过的。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书本是脏的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非常好看,这家店不错,书籍质量不错,非常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