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冊冊
曾國藩——霸誌箴
章 誌存高遠,匡時救國
第二章 矢誌不渝,持之以恒
曾國藩第二——挺經箴
章 內聖
第二章 礪誌
第三章 傢範
第四章 明強
第五章 堅忍
第六章 剛柔
第七章 英纔
第八章 廉矩
第九章 勤敬
第十章 詭道
第十一章 久戰
第十二章 廩實
第十三章 峻法
第十四章 外王
第十五章 忠疑
第十六章 荷道
第十七章 藏鋒
第十八章 盈虛
曾國藩第三——忠信箴
章 忠心迎閤,十年七升
第二章 忍辰辦教案,含恨隕金陵
第二冊
曾國藩第四——居官箴
曾國藩第五——兵韜箴
曾國藩第六——仁敬箴
第三冊
曾國藩第七——《冰鑒》箴
曾國藩第八——治學箴
第四冊
曾國藩第九——謀略箴
曾國藩第十——處世箴
曾國藩第十一——修身箴
曾國藩第十二——齊傢箴
內容簡介
曾 國藩齣生於清代一個地主傢庭,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 成績列為優等。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轉衰、內憂外患的動蕩歲月裏,既無傢學,也無根底,卻以一介儒生,僅憑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封建科舉製度下考取瞭功名,踏 上瞭仕途,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纍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查中科事務、禮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升至總督,官居 一品。
曾國藩是中國曆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人。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瞭艘輪船,建立瞭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瞭批西方書 籍,安排瞭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以儒傢思想治軍,講仁守義,自籌湘軍,另立綱紀。他創作的《愛民歌》,使湘軍 士兵行為有所遵循。他寫的《討粵匪檄》文,鼓動瞭不少知識分子脫下長衫,心甘情願地投入同太平軍的作戰中。他鎮壓瞭太平天國運動,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殘喘。 他學習西方文化,整肅政風,“匡救時弊”,心存高遠,使晚清齣現瞭“同治中興”。他廉服人心,遠權避禍,重禮慎法,編織瞭結實的關係網。他知人善任,量 纔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韆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餘人,實現瞭儒傢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業。他官升得快,十 年之內,連跳七級,37歲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榮者,清代僅此曾國藩。他官做得穩,侍奉瞭道光、鹹豐、同治三代君王,曆時34年,恩寵不衰。他官做得 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鬍雪岩”的美譽。他君子為學,明道經世,寜靜緻遠,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傢教良 好,他的《傢書》,堪稱中國古代傢教範本。
《曾國藩全書》力求站在曆史的角度,全方位、多視角真實地反映曾國藩的一生。全書分為“霸誌箴”、“挺經箴”、“忠信箴”、“居官箴”、“兵韜箴”、“仁敬箴”、“《冰鑒》箴”、“治學箴”、“謀略箴”、“處世箴”、“修身箴”、“齊傢箴”等十三編。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曆史上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瞭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 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的一人,近代曆史上的人。這句話從某 一角度,概括瞭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思想頗有研究的讀者,我必須說,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生平敘述上,而是深入剖析瞭曾國藩其人內在的矛盾性與他思想的演變過程。傢書部分尤其精彩,那不是帝王傢的矯飾之詞,而是飽含著湖南人特有的剛毅和對子侄輩近乎嚴苛的期許與教誨。我反復閱讀其中關於讀書、做人、持傢之道的部分,發現這些跨越瞭時代的智慧至今仍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書中的傳記部分也處理得非常到位,它沒有將曾國藩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聖人,而是客觀地展現瞭他在軍事決策上的果敢、在政治權謀中的圓滑,以及在麵對挫摺時的堅韌。那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分”的處世哲學,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讀來更覺珍貴。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中國傳統精英階層精神世界的鑰匙。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整體感受是:體量宏大,但內容精煉,絕非泛泛而談的通俗讀物。我原本擔心全集類的書籍容易陷入資料堆砌的窠臼,但這裏的編排邏輯性極強。特彆是“全集”部分,它將不同時期的奏摺、批牘與後世對他的評價穿插對比,形成瞭一種多維度的審視視角。我花瞭很長時間對比瞭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他的一些軍事部署記錄和給友人的信件,從中能清晰地看到戰略意圖和實際執行中的睏難與權衡。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晚清權力結構和地方治理模式的嚴肅讀者來說,這套書的史料價值是無可替代的。綉像的運用更是神來之筆,它們不僅是視覺享受,更像是一種時代的注腳,讓那些冷冰冰的史料瞬間有瞭溫度和畫麵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沉浸感。這套書,值得放在書架上細細品味,隨時翻閱查證。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和研究者的寶藏!我本來隻是想找點關於晚清史的入門讀物,結果翻開這套書,立刻被深深吸引住瞭。首先,從裝幀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編者是用心瞭的,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綉像,仿佛帶著我們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每一幅圖畫都不是簡單的裝飾,它們承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審美和信息量,配上文字,立體感十足。閱讀曾國藩的傢書部分時,那種親切感和曆史的厚重感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禁思考,在那個時代,一個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是如何平衡傢國情懷與兒女私情的。這本書的體例編排非常清晰,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曾國藩生平的讀者,也能很快找到重點,把握住他復雜多變的一生。它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像是一份詳盡的史料匯編,讓我對湘軍的崛起、洋務運動的初期脈絡,以及晚清士大夫的群體畫像有瞭更為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對細節的挖掘,很多地方的論述都非常紮實,引人深思。
評分我傢裏已經有不少關於曾國藩的零散書籍瞭,但真正讓我有“一覽眾山小”感覺的,還是這套全集。它的優勢在於“全”和“係統性”。不同於市麵上很多隻關注他某一方麵(比如傢書或治學)的單行本,這套書將他的軍事、政治、學術和個人生活進行瞭無縫對接的展示。我特彆注意瞭它在處理曾國藩與洋務派關係時的筆法,非常客觀地展現瞭他既是傳統儒傢衛道士,又是銳意改革的實踐者的雙重身份。這種內在的拉扯和張力,是構成他曆史地位的關鍵。通過閱讀他不同時期的文字,我能真切感受到他如何不斷自我校正、自我提升的過程,這對於任何從事管理或領導工作的人來說,都是極富啓發性的。這套書,與其說是在讀曾國藩,不如說是在學習如何應對復雜、充滿變數的時代洪流。
評分說實話,我入手這套書,主要還是衝著它“綉像本”的名頭來的,因為以往讀的很多曆史人物傳記,要麼是黑白照片,要麼是過於簡陋的插圖,缺少一種曆史的儀式感。而這套書的插畫水平,絕對稱得上是上乘之作。它精準地捕捉瞭曾國藩一生中幾個關鍵場景的氛圍——無論是初創湘軍時的篳路藍縷,還是晚年處理內政外交時的沉穩老辣,畫麵感都極強。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梳理曾國藩的政治生涯時,巧妙地融入瞭對清代官場生態的描述,讓你能明白為什麼他能從一個普通的儒生,最終成為力挽狂瀾的重臣。這種敘事手法非常高明,它避免瞭臉譜化的評價,而是讓你通過場景、通過文字、通過圖像,自己去構建一個立體復雜的曾國藩形象。這是一套兼顧瞭學術嚴謹性和大眾可讀性的優秀作品,尤其是對於視覺學習者,簡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