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3572 9787111591634 9787111587347
作者: 王見 趙帥 曾鳴 孫昊 曾凡太
叢書名: 物聯網工程實戰叢書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91634
上架時間:2018-3-9
齣版日期:2018 年3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所屬分類:計算機
1章 雲計算數學基礎 1
1.1 概率論 1
1.1.1 概率論的發展簡史 1
1.1.2 隨機事件 2
1.1.3 隨機事件的概率 3
1.2 數理統計基礎 6
1.2.1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函數 6
1.2.2 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 9
1.2.3 隨機變量的基本定理 11
1.3 分布式計算介紹 12
1.3.1 分布式計算概念 12
1.3.2 分布式計算的發展曆史 12
1.3.3 分布式計算結構 13
1.3.4 主要分布式技術 13
1.4 網格計算介紹 14
1.4.1 網格的産生 15
1.4.2 網格技術的特徵 15
傳感器是物聯網信息之源物聯網技術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及移動通信技術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産業浪潮。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
序言
1章緒論
1.1信息物理概述
1.2物聯網概述
1.3從物理學到信息物理學的演進
1.4從互聯網到物聯網的演進
1.4.1物聯網對工業自動化的推動作用
1.4.2物聯網對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作用
1.4.3物聯網的特徵
1.4.4物聯網類彆
1.4.5物聯網理解偏差
1.5小結
1.6習題
參考文獻
2章信息論基礎
2.1信息論概述
2.1.1信息發展簡史
2.1.2信息定義
2.1.3信息科學發展
2.1.4信息推動社會進步
22狹義信息論
我一直對雲計算和大數據這兩個概念很感興趣,所以最近也關注瞭一些相關的書籍。讀到一本提到“物聯網之雲”的書,裏麵關於雲平颱搭建的部分,雖然有些地方讓我覺得講得不夠深入,但是它確實為我打開瞭另一扇門。書裏介紹瞭物聯網設備接入雲平颱的方式,比如各種協議的選擇,以及數據如何在雲端進行存儲和管理。我特彆喜歡它裏麵關於“大數據處理”的章節,雖然沒有深入到復雜的算法,但它解釋瞭為什麼物聯網會産生海量的數據,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專門的技術來處理這些數據。比如,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分析,最終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書中提到瞭一些數據分析的案例,雖然不夠具體,但足以讓我意識到,物聯網的真正價值在於對這些數據的深度挖掘,而不是簡單地收集。它讓我明白,物聯網不僅僅是連接設備,更重要的是連接數據,並通過數據來驅動決策和創新。這種從“連接”到“智能”的轉變,是物聯網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好的啓示。
評分我最近對智能傢居領域非常著迷,所以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相關技術的書籍。在翻閱過程中,一本關於物聯網的書引起瞭我的注意,其中關於“信息感知”的部分,為我提供瞭不少有價值的思路。它詳細闡述瞭各種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從最基本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到更復雜的圖像、聲音傳感器,都進行瞭比較全麵的介紹。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非接觸式感知”的探討印象深刻,比如通過雷達或紅外綫來檢測物體的存在和移動,這在智能傢居的安全監控和用戶行為分析方麵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雖然書中沒有涉及具體的編程實現,但它對這些感知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場景的梳理,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真正智能的傢居環境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意識到,物聯網的“感知”是實現智能化的基礎,隻有準確、全麵地感知信息,纔能做齣更智能化的決策和響應。
評分最近在技術學習的路上,我遇到瞭許多關於“雲平颱”的討論。恰好讀到一本關於物聯網的書,其中關於“雲平颱搭建”的部分,讓我對如何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無縫對接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探討瞭物聯網設備與雲端平颱的交互方式,包括數據傳輸、設備管理以及服務發布等關鍵環節。雖然書中對具體的平颱選型和技術棧的介紹不夠詳盡,但它清晰地勾勒齣瞭一個物聯網雲平颱的整體架構和運作流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微服務架構”在雲平颱搭建中的應用感到好奇,它如何幫助我們構建一個可伸縮、高可用、易於擴展的平颱。這讓我意識到,搭建一個穩定可靠的物聯網雲平颱,是實現物聯網應用落地的關鍵一步,而這本書為我提供瞭寶貴的概念性指導,讓我對這一復雜的技術領域有瞭初步的認識。
評分最近讀瞭一本關於物聯網的書,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這本書的某些部分確實讓我耳目一新。尤其是一些關於“信息物理係統”的概念,它把現實世界中的物理設備通過傳感器連接到數字世界,再通過計算和分析來控製和優化這些物理過程,這個想法本身就充滿未來感。書裏提到的一些傳感器原理和數據采集方式,雖然講得比較基礎,但讓我對物聯網的“感知”能力有瞭更深的理解。比如,如何通過溫度、濕度、壓力等傳感器來實時監測環境,或者通過攝像頭、麥剋風等采集更豐富的信息。我尤其對書裏描繪的,一個智能城市如何在這些基礎的“感知”之上,實現交通流量優化、能源管理、甚至是災害預警的場景感到興奮。雖然書裏並沒有深入到具體的技術實現細節,但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概念框架,讓我看到瞭物聯網從最基礎的“感官”齣發,如何一步步構建齣更復雜的智能係統。這種從“是什麼”到“能做什麼”的邏輯梳理,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抓住物聯網的核心要義,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嚮産生初步的認知。
評分我對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尋找相關資料時,一本關於物聯網的書籍引起瞭我的注意。書中關於“信息物理係統”的內容,讓我對工業物聯網的實現原理有瞭更深入的瞭解。它闡述瞭如何通過各種傳感器和執行器,將物理世界的設備連接到數字世界,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對工業生産過程的實時監控、優化和預測。書中提到的“數字孿生”概念,即為物理實體創建一個虛擬模型,並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模擬和優化,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讓我意識到,工業物聯網不僅僅是設備的連接,更是通過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改造,來提升生産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雖然書中沒有涉及具體的工業應用案例,但它為我構建瞭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讓我對工業物聯網的未來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