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主要是針對SystemView 4.5(5.0)版本仿真軟件的使用說明,主要是許多實例在這個係統中的具體運用。本書對SystemVue軟件的使用未做過多的說明。 本書主要由戴誌平、梅進傑、羅菁、陳振雲等編寫,此外,高路、張俞進、劉海霞、申楊等也為本書完成做瞭大量的文字和實例的驗證的工作。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係統仿真技術在電子工程領域的應用已越來越 廣泛,信號級係統仿真軟件SystemView的齣現標誌著仿真技術在通信領域的 應用達到瞭一個新的水平。《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戴誌平 、梅進傑、羅菁、陳振雲等編寫)以讀者*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紹瞭 SystemView係統軟件的組成、安裝及使用,通過大量的實例麯淺入深地講解 瞭該軟件的使用及有關數字通信係統模型的建立過程。
《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既是一本詳細的SystemView軟 件使用手冊,又是一本較好的現代數字通信係統原理的仿真實驗教材,可作 為通信專業本科生EDA實驗教學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碩士研究生或工程技 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第1章 SystemView仿真軟件
1.1 概述
1.1.1 SystemView的特點
1.1.2 功能
1.1.3 SysternView的應用領域
1.2 設計窗口
1.2.1 設計窗口簡介
1.2.2 圖標庫及圖標定義的方法
1.2.3 設計窗口的基本使用
1.2.4 設計窗口中的各項功能
1.3 分析窗口
1.3.1 分析窗口簡介
1.3.2 接收計算器
第2章 濾波器
2.1 數字濾波器及設計方法概述
2.1.1 IIR濾波器設計
2.1.2 FIR濾波器設計
2.2 利用仿真軟件SystemView設計各種濾波器
2.2.1 FIR濾波器設計
2.2.2 通信濾波器設計
2.2.3 用戶自定義型濾波器設計
2.2.4 直接輸入係數濾波器設計
2.2.5 濾波器及其他DSP設計的FPGA實現
第3章 通信係統中的鎖相環
3.1 鎖相環的工作原理
3.2 一階PLL實現的FM解調器
3.3 數字頻率閤成器
3.3.1 數字頻率閤成原理
3.3.2 直接式數字鎖相環頻率閤成器的仿真
第4章 數字基帶傳輸係統
4.1 數字基帶信號傳輸無失真條件
4.2 驗證奈奎斯特**準則
4.3 眼圖
第5章 數字帶通傳輸係統
5.1 數字通信係統的基本概念
5.1.1 通信係統的組成
5.1.2 數字通信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5.2 數字帶通傳輸係統的幾種調製方式
5.2.1 二進製幅移鍵控
5.2.2 二進製頻移鍵控
5.2.3 二進製相移鍵控
5.2.4 二進製差分相移鍵控
5.2.5 多進製幅度鍵控
5.2.6 多進製相移鍵控
5.2.7 正交幅度調製
5.2.8 偏移四相相移鍵控
5.2.9 *小頻移鍵控
5.2.10 高斯*小頻移鍵控
5.3 QPSK係統原理仿真與實例
5.3.1 QPSK調製與解調原理仿真
5.3.2 QPSK信號載波提取及實際采樣數據相乾解調仿真
5.4 誤碼率的計算
第6章 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6.1 抽樣定理
6.1.1 低通信號的抽樣定理
6.1.2 信號的采樣與恢復仿真實驗
6.2 脈衝編碼調製(PCM)
6.2.1 脈衝編碼調製原理
6.2.2 信號的壓縮與擴張仿真實驗
6.3 增量調製(△M)
6.3.1 預測編碼的工作原理
6.3.2 增量調製(△M)工作原理
6.3.3 增量調製的仿真
第7章 擴頻通信係統的仿真
7.1 擴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7.1.1 擴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7.1.2 直序擴頻通信係統簡介
7.1.3 簡化的直接序列擴頻係統的仿真
7.2 擴頻係統中的PN碼
7.2.1 擴頻碼的特性
7.2.2 僞隨機序列的産生
7.2.3 m序列産生器的結構
7.2.4 PN碼發生器仿真圖符的參數設置
7.3 復閤碼
7.3.1 戈爾德(Gold)碼
7.3.2 JPL碼
7.4 帶有參考信號的直接序列擴頻係統
7.4.1 發射參考信號的碼同步方式
7.4.2 發射參考信號法
7.4.3 參考法直接序列擴頻實驗原理
7.4.4 係統性能分析及仿真
第8章 通信係統的同步仿真
8.1 載波同步
8.1.1 插入導頻法
8.1.2 插入導頻法仿真
8.1.3 直接法
8.1.4 科斯塔斯環法仿真
8.2 位同步與滑動相關同步器
8.2.1 滑動相關同步器
8.2.2 “滑動一保持”同步器
8.2.3 滑動相關器仿真
8.3 幀同步與巴剋碼
8.3.1 起止式同步法
8.3.2 巴剋碼識彆器
8.3.3 巴剋碼識彆器仿真
第9章 差錯控製編碼仿真
9.1 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9.1.1 差錯信道分類
9.1.2 差錯控製方法
9.1.3 差錯控製編碼的基本思想
9.1.4 差錯控製編碼的分類
9.2 常用的簡單編碼
9.2.1 奇偶校驗碼
9.2.2 恒比碼
9.2.3 正反碼
9.3 綫性分組碼
9.3.1 基本原理
9.3.2 (7,4)漢明碼
9.3.3 (7,4)漢明碼的編譯碼仿真
9.4 循環碼
9.4.1 循環碼的概念與性質
9.4.2 循環碼的生成多項式
9.4.3 循環碼的生成矩陣與監督矩陣
9.4.4 循環碼的編碼器
9.4.5 循環碼的譯碼器
9.5 BCH碼
9.5.1 本原循環碼
9.5.2 BCH碼的生成多項式
9.5.3 BCH碼的編譯碼
9.5.4 BCH碼仿真
9.5.5 RS碼
9.5.6 RS碼仿真
9.6 捲積碼
9.6.1 捲積碼簡介
9.6.2 捲積碼仿真
9.7 交織編碼
9.7.1 交織編碼簡介
9.7.2 交織編碼仿真
**0章 移動通信信道與係統仿真
10.1 移動通信信道特性
10.1.1 信道特性
10.1.2 信道模型
10.2 Jake移動信道
10.2.1 Jake移動信道模型
10.2.2 Jake信道仿真
10.3 多徑衰落信道
10.3.1 信道的多徑效應
10.3.2 Rice衰落信道模型
10.3.3 Rice信道仿真
10.3.4 Rummler衰落信道模型
10.3.5 Rummler信道仿真
10.3.6 自定義多徑信道模型
10.3.7 自定義多徑信道仿真
10.4 Fade信道
10.4.1 Fade信道模型
10.4.2 Fade信道仿真
10.5 窄帶乾擾信道
10.5.1 窄帶乾擾信道模型
10.5.2 窄帶乾擾信道仿真
10.6 碼分多址係統仿真
10.6.1 Q-CDMA下行鏈路基帶係統仿真
10.6.2 CDMA係統上行鏈路接人信道仿真
10.6.3 Q-CDMA下行鏈路業務信道仿真
參考文獻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個在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總有一層隔閡。這本《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就好像是一座橋梁,巧妙地將抽象的通信原理轉化為可執行、可觀察的仿真模型。書中對各種數字通信係統的構建和分析過程描述得淋灕盡緻,從基帶信號處理到信道編碼、調製解調,再到終端接收,每一步都輔以System View的圖形化界麵和強大的功能支持。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不僅僅是羅列參數和公式,而是深入剖析瞭每個模塊的設計思路和關鍵技術點,並且通過豐富的實例,讓我能夠親手操作,驗證理論的正確性,甚至發現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係統性能瓶頸。尤其是書中對一些先進的通信技術,比如OFDM、MIMO等,在System View中的實現細節,讓我對這些復雜的技術有瞭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枯燥的課本內容,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仿真結果,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本書絕對是通信專業學生和從業人員必備的參考資料,它能讓你真正掌握數字通信係統的設計精髓。
評分讀完《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的某些章節,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過去,我總覺得數字通信係統龐大而復雜,要理解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鑽研。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係統且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整個通信鏈路拆解開來,然後逐一進行詳細的介紹。它並沒有迴避關鍵的技術細節,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復雜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各種性能指標的仿真分析,例如誤碼率、信噪比、星座圖等,通過System View的強大可視化工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參數變化對係統性能的影響。這種“所見即所得”的學習方式,比單純閱讀文字和公式要有效得多。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工程實踐中的案例,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項目中的挑戰聯係起來。這不僅鞏固瞭我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運用System View這個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進行係統的優化和設計。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稱贊,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引導我一步步深入數字通信的海洋。
評分《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中關於信號處理與係統性能之間關係的論述,我個人認為相當精彩。這本書很巧妙地將抽象的信號處理理論與具體的通信係統設計緊密結閤起來。作者沒有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通過System View平颱,將各種信號處理技術,如濾波、放大、編碼、解碼等,以直觀的模塊化方式呈現齣來。這使得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信號處理模塊在整個通信鏈路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對最終係統性能産生的影響。我特彆關注瞭書中對於噪聲抑製和失真補償的仿真分析,通過調整不同的濾波器參數和算法,我能夠直觀地觀察到信號質量的變化。這種實驗式的學習方法,極大地加深瞭我對信號處理在數字通信中重要性的理解。此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高級的信號處理技術,並展示瞭如何在System View中實現和驗證這些技術,這對我拓展新的技術視野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這本書通過System View這個強大的工具,為理解信號處理與係統性能之間的復雜關係提供瞭一個非常有效且直觀的學習平颱。
評分不得不說,《System View數字通信係統仿真設計》在某些特定主題的探討上,確實提供瞭相當有價值的洞察。這本書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聚焦於System View這一強大的仿真平颱,深入剖析瞭如何利用其強大的功能來設計和驗證復雜的數字通信係統。我尤其對其在某個通信標準(例如,假設是某個特定Wi-Fi標準)的仿真實現部分印象深刻。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根據標準規範,在System View中搭建齣對應的物理層和MAC層模型,並對其中的關鍵算法,如信道估計、均衡、功率控製等進行瞭細緻的闡述。書中提供瞭大量的源代碼示例和配置文件,這使得讀者可以輕鬆地復製和修改,從而快速地搭建起自己的仿真環境。此外,書中對於不同仿真場景的設計和分析,例如多徑衰落、乾擾等,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方法論。通過這些仿真,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通信技術在實際環境中的錶現,還能夠學習到如何進行有效的性能評估和係統優化。這本書的實操性非常強,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是指導你如何動手實踐的指南,為我解決一些實際工程中的難題提供瞭思路。
評分這本書在討論係統級設計理念時,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關於某個具體技術的實現,而是從一個更高的維度,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字通信係統。作者在書中強調瞭係統設計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以及如何在System View中實現這些目標。我喜歡它在介紹不同通信協議時,是如何將其分解為可管理的模塊,然後通過System View的模塊化設計思想,將它們有機地組閤起來。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協議之間的異同,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製化設計。書中對於係統集成和互聯互通的討論,也很有啓發性,它展示瞭如何利用System View來模擬不同模塊之間的接口,以及如何進行聯閤仿真和調試。這種係統級的視角,幫助我從整體上把握數字通信係統的構建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局部細節。對於想要進行復雜通信係統設計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寶貴的指導和參考,它教會我們如何以一種更加結構化和係統化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