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6式拳
作 者: 李雨樵 著
I S B N :9787546416908
出 版 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01
印刷时间:2016-09-01
字 数:200000字
页 数:192页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249g
定价:39.8元
编辑推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6式》中,太极传人李雨樵大师亲身施教,七十六式连贯招法逐一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六式,是由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以内劲统领全身,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一动内外俱动;刚柔相济,能发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融发劲于盘架,以通为养、以发劲强化人体气的通透,能促进人体形气整体性的形成,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拳架分高中低三种,共六段,完整一气,如行云流水。第1~16式,乃老架一路的基本功,形体动作舒缓柔和,两手两臂大开大合,两腿呈虚实变化,身体重心转换自然流畅。第17~41式,形体动作中穿插拍脚、蹬脚、转体、跳跃……难度提升,着力锻炼人的整体性、灵活性。第42~76式,以匀缓式子为主,穿插跳跃、拍脚、发劲、转体等式子,是在前两段基础上的综合训练。
含太极拳的精气神、意、缠丝劲、听劲、懂劲、虚实;乃李雨樵大师数十年太极修习经验的整合,指导练习者提升武学修为,使其更快参透功法要领。内容丰富,实乃太极拳之精髓与真谛所在。
王言万语,难尽其妙。一招一式,神到形到,气到拳到,修身养德。
太极正宗传人李雨樵大师亲身施教,七士八式连贯招法逐一详解。
目录
第1
章古老拳架,太极瑰宝一陈式太极拳传统老架一、传承四百年的太极正宗——陈式太极拳
二、陈式太极拳的十成功夫
三、陈式太极拳老架精华——一路76式
第二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6式动作分解
◎预备式◎太极起势◎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单鞭◎金刚捣碓◎白鹤亮翅◎斜行◎搂膝◎上三步◎斜行◎搂膝◎上三步◎掩手肱捶◎金刚捣碓
第二段
◎披身捶◎青龙出水◎双推手◎肘底捶@倒卷肱◎白鹤亮翅◎斜行◎闪通背◎掩手肱捶◎六封四闭◎单鞭
第三段
◎云手◎高探马◎右擦脚◎左擦脚◎左蹬一根◎上三步◎击地捶◎翻身二起脚◎护心拳◎旋风脚◎右蹬一根◎掩手肱捶
第四段
◎小擒打◎抱头推山◎六封四闭◎单鞭◎前招◎后招◎野马分鬃◎六封四闭◎单鞭◎玉女穿梭◎懒扎衣◎六封四闭◎单鞭
第五段
◎云手◎双摆莲◎跌叉◎金鸡独立(左右)◎倒卷肱◎白鹤亮翅◎斜行◎闪通背◎掩手肱捶◎六封四闭◎单鞭
第六段
◎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指裆捶◎白猿献果◎六封四闭◎单鞭◎雀地龙◎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双摆莲◎当头炮◎金刚捣碓◎收势
第三章李雨樵陈式太极拳拳论
一、论内家太极拳
二、论精、气、神
三、论阴阳相济
四、论意
五、论松腰
六、论缠丝劲
七、论引、化、拿、发
八、论搠
九、论双重
十、论眼法
十一、论养气
十二、论三节运用
十三、论听劲
十四、论懂劲
十五、论虚实
十六、论刚柔
内容推荐
陈长兴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6式,由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而成。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盈稳健。身法中正自然。以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锻炼。拳架分高、中、低三种,共六段,完整一气,如行云流水。
阅读李雨樵先生这部关于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6式的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对“老架”原貌的忠实呈现。现在市面上很多太极拳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简化”或“易学”,多少会偏离一些传统的东西,但这本书却保持了一种令人信服的纯粹性。每一式,从起势到收势,都带着一种久经风霜的沉稳和内敛。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那些细节——比如缠丝劲的微妙运用,腰胯的配合如何成为整套动作的枢纽。书中对劲路运行轨迹的描述,极其细腻,甚至到了让你必须放慢速度,用心去体会的程度。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重新修正我的架势,发现以往自己理解的许多动作都是浮于表面的。这本书不是那种能让你囫囵吞枣快速掌握的“速成秘籍”,它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对传统武学的尊重。它像一位严厉却又充满智慧的师父,强迫你回到最基础、最本质的地方去重新认识太极。对于那些真正想探究陈家沟太极拳源头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坦率地说,第一次捧读此书时,我有些被其“复古”的风格震慑住了。它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色彩鲜艳、过度美化的武术摄影,而是用清晰、写实的线条勾勒出每一个动作的要点,这种克制恰恰体现了陈氏太极拳“内敛”的精神内核。李雨樵先生的文字叙述,如同老茶一般,初品可能觉得平淡,但越品越觉其醇厚回甘。他对于“混元劲”的描述,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整体力量感,而非局部的肌肉发力。书中对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有着极为细致的指导,这往往是很多现代太极书籍所忽略的环节。呼吸不顺,则气机不畅,整套拳就成了僵硬的架子。通过研习这本书,我开始有意识地将“意”融入到每一个换劲的过程中,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拳架的理解层次。它教导的不是快进,而是深入,是一种对“精华”的精细提炼和无私奉献。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醉心于探究武术源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部珍贵的“原典”。李雨樵先生的严谨态度,使得这套76式老架得以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仿佛是陈氏太极流传四百年来,经过无数代人洗礼后沉淀下来的精华结晶。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中没有陷入术语的迷宫,而是力求用最朴素的语言去阐释最深奥的原理。比如,他对“缠丝”的解释,不是一味强调旋转,而是强调螺旋上升的轴线感,以及如何避免“别扭劲”。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性极强,即使是独自练习,也能感受到有位高人在旁点拨。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拳法,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传统武术的理解深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拳谱,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尚武、内修的精神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虽然朴实,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完全符合其所承载的“四百年传承”的厚重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武学传统的捍卫姿态。在介绍每一式时,他不仅给出了清晰的图示,更重要的是,他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功法心诀。这些心诀往往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需要反复咀嚼才能领悟其深意。例如,对于“金刚捣碓”的讲解,李先生强调的不是力量的爆发,而是如何通过正确的身体结构,让“掤劲”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挤劲”的连贯性。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而不是肢体动作的简单叠加。读完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意识的转变——太极拳不再是单纯的健身操,它成了一种与自身结构、与天地规律对话的方式。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将古代的智慧与现代人的身体感知连接起来,让古老的拳架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关于陈式太极老架一路76式拳的书,光是翻开封面,那厚重的历史感就扑面而来。李雨樵先生的笔触,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直截了当地将这门古老拳法的精髓展现在我们眼前。读起来,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连接,想象着当年老前辈们是如何一招一式地打磨、传承这套拳法的。书中的图解和文字描述,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们不仅仅是动作的分解,更像是心法的引导。特别是对“捋”、“挤”、“按”这些太极核心概念的阐述,深入浅出,让人豁然开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那种对武术精神的敬畏,他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打”,更是在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会那份“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哲学。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技击层面,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传统文化与生命哲学的指南。我能体会到,作者倾注了毕生心血,才得以将这“中华瑰宝”如此完整地呈现给世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