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
作 者:冯志强
I S B N :9787500916802
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6
印刷时间:2012-01
版 次:1 版
印 次:1 次
字 数:140000 字
页 数:243 页
开 本:32 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270 克
定 价:28 元
目录
一、入门须知
二、入门指引
(一)练拳须从无极始
(二)阴阳开合认真求
三、入门说要
(一)心神虚静贯始终
(二)中正不偏一气存
(三)以意行气心为主
(四)松沉人手求柔顺
(五)内外合一上下随
(六)虚实转换全在腰
(七)一松一紧济刚柔
(八)浑身俱足缠丝圈
(九)胸腹折叠运开合
(十)拿住丹田练内功
(十一)静心慢练是活桩
(十二)会练会养能成功
四、入门劲法
五、入门功法
(一)无极桩
(二)中环混元桩之一
(三)中环混元桩之二
(四)下环混元桩
(五)上环混元桩
(六)双手开合功
(七)日月旋转功
(八)降气收功法
(九)转气还原功
六、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一)图解说明
(二)拳式图解
1 无极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白鹤亮翅
7 斜行拗步
8 提收
9 前譩拗步
10 掩手肱捶
11 披身捶
12 背折靠
13 青龙出水
14 双推手
15 三换掌
16 倒卷肱
17 退步压肘
18 中盘
19 闪通背
20 击地捶
21 平心捶
22 煞腰压肘
23 当头炮
24 收势
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运动路线示意图说明
内容简介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是独具风骨、自成体系的一门人体科学,把它看作是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可说当之无愧。 冯志强等编著的《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详细介绍了陈式太极拳入门须知、入门指引、入门说要、入门劲法、入门功法、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等,是一本太极拳入门的好书。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谦逊且充满实践指导性,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腔调,读起来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旁耳提面命。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动作要领时,总是会加上一句“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及修正方法”。比如在讲到“野马分鬃”时,很多书只会说“前手掤、后手捋”,这本书却详细分析了很多人容易出现的“前臂僵硬”和“后胯无力”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放松练习,比如靠墙静站配合特定的意念活动。这种“预判式”的教学,极大地减少了我自我练习时的摸索时间。此外,书中的术语解释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对于那些不得不使用的专业名词,作者总是会紧跟着用非常通俗易懂的白话进行注解,确保读者不会因为陌生的概念而产生畏难情绪。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感觉每翻过一页,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封面选用的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合着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而沉稳的感觉,让人立刻联想到太极拳那种刚柔并济的气质。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触感细腻,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动作的图解部分,不仅清晰度极高,而且角度的选择非常巧妙,几乎涵盖了从不同侧面观察的要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光是看着这些图谱,就已经能对动作的结构和意图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松腰沉胯”那一章的配图,那几张慢动作分解图,简直就像是摄影棚里精心捕捉的瞬间定格,每一个关节的微小变化都被捕捉得丝毫不差,这对于我这种没有老师手把手指导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翻阅过程中,我甚至能感觉到作者在编排时的匠心,内容布局疏密得当,让人读起来既不会感到信息过载,又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从外在到内在都体现出专业水准的出版物,实在难得。
评分我尝试过市面上好几本所谓的“太极拳入门”书籍,但大多都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直接堆砌复杂的理论,把我这个零基础的新手看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图文并茂却缺少了对“劲力”和“呼吸”之间微妙关系的阐述。然而,这本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急着让你去学那些拗口的口诀,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桩功开始讲起,重点不在于你做得多快,而在于你“站得对不对”。书中对“虚领顶劲”的解释,不是空洞地说“头顶着天”,而是通过一系列身体感知练习,让你真正体会到颈椎、脊柱如何才能自然伸展,仿佛有一根细线轻轻牵引着身体的中心。特别是它对呼吸的引导,简直是武术呼吸法的教科书级别讲解,它清晰地区分了“腹式呼吸”与“太极呼吸”的不同层次,告诉我什么时候该“随呼自然”,什么时候又该“意念导引”。这种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让我明白,太极拳的入门,首先是身体的觉醒,而不是动作的模仿,这种哲学层面的引导,让我对这项运动的理解提升了一个维度。
评分从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武术精神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手册,更像是一份通往东方智慧的引路帖。在讲解完基础的套路动作后,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听劲”和“化劲”的初步概念介绍,这些内容虽然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作者用古代典籍中的譬喻和现代物理学的类比,将这些看似玄妙的境界拉回到了可以理解的范畴。例如,书中用“水能克火,却能载舟”来比喻太极拳的“以柔克刚”,这种恰到好处的文化点缀,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哲思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你搭建了一个稳固的基石,让你在未来深入学习更复杂的招式时,不会因为基础不牢而走入歧途,它给予的,是真正能支撑你走得更远的内功心法和正确的认知框架。
评分如果说有很多武术书籍是“理论大于实践”,那么这本书则明显是“实践大于空谈”。它对每一个基本势的讲解,都紧密结合了实际的步法和重心转换。我发现,许多入门书籍只是孤立地讲解手型和腿法,但这本书却将它们编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讲解“进步七星步”时,它不仅仅告诉你脚应该迈多大、方向如何,更重要的是,它详细描述了在迈步过程中,身体的重心是如何“借力”平稳过渡的,如何做到“脚未落地,劲已到位”。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对于一个初学者,最难的不是记住动作的形状,而是掌握动作背后的“流动性”。书中提供的几套“基础功法串联”,虽然动作不多,但包含了太极拳核心的缠丝劲和掤劲的雏形,我每天按照这个流程练习半小时,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这比单纯地模仿套路要有效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