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译丛套装共4册: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天下时代(美)沃格林著 译林

人文与社会译丛套装共4册: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天下时代(美)沃格林著 译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埃里克·沃格林 著,陈周旺,霍伟岸,叶颖,刘曙辉 译
图书标签:
  • 人文社科
  • 政治哲学
  • 历史学
  • 西方哲学
  • 古典哲学
  • 政治思想
  • 社会学
  • 沃格林
  • 译林出版社
  • 城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6856
商品编码:266870075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文与社会译丛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11487
定价:48.00#

具体描述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544711487
  • 定价:48.00
  • 包装:平装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用纸:胶版纸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沃格林的鸿篇巨著《秩序与历史》力图在历史的长流中见出人类用以规范他们个人和社会生存之秩序的符号形式。《以色列与启示》作为这套五卷本丛书 《以色列与启示:秩序与历史(卷1)》作者以古代近东文明为背景,探讨了以色列社会中建立秩序的历史轨迹,并讨论了宗教信仰在以色列人社会存在经验中的作用。《以色列与启示:秩序与历史(卷1)》具体分为古代近东的宇宙论秩序、以色列的历史秩序等几部分内容。的开篇之作,首先考察了由宇宙论秩序所规范的古代近东诸文明,其目的是为了反衬和突显以色列的历史秩序所实现的“存在中的飞跃”。在以色列,历史变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以色列通过一种对神的集体性回应行动而造就了自身,并把自己的过去解释为一系列的成功与失败,这些成败根据存在的秩序(被启示的)就可以得到理解。沃格林用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对《旧约全书》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圣经文本被看作普遍的存在戏剧的一部分,圣经叙事也被视为清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秩序经验的符号体系。
当代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劳斯。
——詹姆斯·罗兹
思想者的真诚首先在于,随时准备推翻自己的定见从头开始!出生于自由思想之家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样(且首先)在冲击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启蒙传统观念?
——列奥·施特劳斯
现在所谓的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学转向,沃格林从开始学术工作起就已经在践行了。
——尤尔根·戈布哈特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年生于德国科隆,但他“完全是在维也纳熏陶成长起来的”,而沃格林的学术生命,严格说来,却是在美国度过和完成的。沃格林大学期间主修的是法律,他的导师是名噪一时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师凯尔森,但他似乎更关心“法国、德国哲学家以及天主教神学家的著作”,而在公众眼中,沃格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哲学家。一切地域文化的界限,学科专业的藩篱,在沃格林身上都土崩瓦解。


  • 出版社: 
  • ISBN:9787544726856
  • 品牌:
  • 定价:54.00
  • 包装:平装
  • 外文名称: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2-06-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528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中探寻了政治思想的本源。在沃格林的笔下,政治思想史化身为一场宁静的灵魂与躁动的灵魂之间的恒久之战。

内容简介

《人文与社会译丛:城邦的世界·秩序与历史(卷2)》中进行了一种“治疗性分析”。“秩序的历史产生于历史的秩序”,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产生于思想家对其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思想最初的冲动,源于要去探析社会问题的来源,寻求秩序之道,城邦的世界之兴衰成败对于存在真理的探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在沃格林看来,古希腊的悲剧、哲学和历史作品,无一不是这样的忧愤之作。而当城邦的世界最终走向崩溃的时候,给城邦看病听诊的内科医生是修昔底德,而负责治疗的、动手术的外科医生,则非柏拉图莫属。用沃格林在本卷最后一句话来说,这样才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政治科学”。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1901—1985),1901年生于德国科隆,“在维也纳熏陶成长起来”。而沃格林的学术生命,严格说来,却是在美国度过和完成的。沃格林大学期间主修的是法律,他的导师是名噪一时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师凯尔森,但他似乎更关心“法国、德国哲学家以及天主教神学家的著作”。在公众眼中,沃格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哲学大师,一切地域文化的界限,学科专业的藩篱,在沃格林身上都土崩瓦解。

精彩书评

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劳斯。
——詹姆斯·罗兹

思想者的真诚首先在于,随时准备推翻自己的定见从头开始!出生于自由思想之家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样(且首先)在冲击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启蒙传统观念?
——列奥·施特劳斯

现在所谓的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学转向,沃格林从开始学术工作起就已经在践行了。
——尤尔根·戈布哈特


  • 出版社: 
  • ISBN:9787544741729
  • 品牌:
  • 定价:54.00
  • 包装:平装
  • 丛书名: 
  • 外文名称: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4-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6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沃格林五卷本哲学巨著《秩序与历史》第三卷,多角度透析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历史哲学观,继《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之后,继续探寻真理与秩序在历史进程中的哲学体现,揭示具体历史情境所能给与当代人的最深刻的启示。

内容简介

  《人文与社会译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卷三完成了沃格林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从它在希腊古典时期之前的起源,一直到它在雅典统治时期达到的全盛。本卷正如其标题所示,主要是致力于对两位代表了古希腊哲学探究顶点的伟大思想家的作品的研究。
  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城邦和宇宙的思考的生动分析,沃格林展示了旧的神话象征体系是如何被更为分化的哲学象征所取代。尽管对旧的真理象征的淘汰和拒斥可能会导致混乱而令人绝望的相对主义,但沃格林仍然将它当作某种关于历史进程的深刻思想的基础。
  在他看来,历史并没有明显的“意义”,然而每个社会都同样追求过真理。尽管每个社会都在不同的情境下展开自己的命运,然而它们在各自的行为和制度中都创造出了承载各自生存意义的象征。历史就在对意义和秩序的共同追寻中获得了统一性。这种历史观的合理性和崇高性对当今时代有着诸多启示。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1901—1985),20世纪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生于德国科隆,求学于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为躲避希特勒迫害,1938年和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主要著作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精彩书评

  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斯特劳斯。
  ——詹姆斯·罗兹


  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一本用血写成的书。作者极为真诚。他相信他所写的东西对人类及其未来至关重要,也相信好生活依赖于正确答案。在此意义上,他的论述是最高意义上的政治理论。这种论述从人的精神努力中提炼出意义,尽管表面上是悲观的,但深切的信仰却赋予它活力。
  ——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



  • 出版社: 
  • ISBN:9787544772334
  • 品牌:
  • 定价:78.00
  • 包装:平装
  • 丛书名: 
  • 外文名称:
  • 开本:32开
  • 出版时间:2018-04-01
  • 用纸:纯质纸
  • 页数:526

编辑推荐

沃格林的五卷本《秩序与历史》是20世纪政治哲学的重要成果,而第四卷《天下时代》在整个系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该书不仅让沃格林修正了原先的写作计划,而且在思辨层面开拓了新的探索空间,实现了某种理论上的创新与超*。

内容简介

《天下时代》是沃格林的五卷本巨著《秩序与历史》的第四卷,该书突破了前三卷的既定设想,将历史视为人参与具有终末论方向的神性在场之流的过程,并用这种修正过的历史观念,来分析大致始于波斯帝国崛起,终于罗马帝国衰落,并涵盖了东亚的中华文明的“天下时代”。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包括“普世帝国”这种新政治单元的到来,“精神突进”运动的出现,以及若干普世宗教的勃兴。《天下时代》秉承“历史的秩序来自秩序的历史”的基本理念,追溯并重估了人类社会在“天下时代”寻求秩序的种种尝试,对于我们认识与反思现代社会秩序类型,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1901—1985),20世纪*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生于德国科隆,求学于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为躲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和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主要著作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精彩书评

当代*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劳斯。

——詹姆斯·罗兹

思想者的真诚首先在于,随时准备推翻自己的定见从头开始!出生于自由思想之家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样(且首先)在冲击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启蒙传统观念吗?

——列奥·施特劳斯

现在所谓的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学转向,沃格林从开始学术工作起就已经在践行了。

——于尔根·格布哈特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