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白與杜甫(新版)
定價:34.00元
作者:郭沫若 著
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107017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重量:
正文語種:
商品標識:
內容提要
這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晚年的封筆之作。此書四十年來爭議不斷,有論者譽之為一代“*書”。該書上篇講李白,下篇講杜甫。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據功底和敏銳的詩人感受,生動還原齣一代“詩仙”、“詩聖”的真實生活:李白究竟是哪裏人?為什麼李白能一生遊山玩水卻不為生計愁?為什麼李白會成為道士?為什麼說杜甫是禪宗的信徒?為什麼說杜甫嗜酒不亞於李白?作者還飽蘸情感,敘述瞭李杜二人的從政曆程,並對當時的政治風雲、權謀之爭作瞭細緻剖析,顯示齣一代文史大傢深邃的政治洞察力。後的“李白杜甫年錶”則呈現瞭一代天朝從盛世榮光到凋零衰敗的氣象。書中諸多觀點極富創見,隨手援引資料更是妙趣橫生。作者語言極富詩意,行文充滿活力,寫法獨具典範價值,不愧為名傢大手筆。
目錄
一、關於李白
李白齣生於中亞碎葉
李白的傢室索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次大失敗
——待詔翰林與賜金還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
——安祿山叛變與永王璘東巡
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
李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
二、關於杜甫
杜甫的階級意識
杜甫的門閥觀念
杜甫的功名欲望
杜甫的地主生活
杜甫的宗教信仰
杜甫嗜酒終身
杜甫與嚴武
杜甫與岑參
杜甫與蘇渙
三、李白杜甫年錶
附錄 《李白與杜甫》是一本怎樣的書
作者介紹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文學傢、曆史學傢、古文字學傢、書法傢、社會活動傢。建國後曾擔任政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等職務。著作主要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青銅時代》、《十批判書》《李白與杜甫》等專著,詩集《女神》,劇本《屈原》《蔡文姬》《武則天》,譯作歌德的《浮士德》等。
這本書的標題“杜甫傳李白傳”讓我眼前一亮,這是否意味著它將分彆深入地探討兩位詩人的生平故事?我特彆好奇“傳”的這部分內容。杜甫的一生坎坷,從“布衣”到“詩聖”,其間的艱辛與磨礪,無疑是其詩歌創作的重要源泉。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更多關於他顛沛流離的生活細節,他對國傢命運的憂思,以及這些經曆如何在字裏行間轉化為“硃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憫情懷。同樣,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放不羈,他的浪漫主義情懷,他的詩歌如何反映齣那個時代的盛世風貌與文人風骨,也讓我充滿好奇。我期望書中能夠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翔實的敘述,還原這兩位偉大詩人在曆史長河中的真實形象,讓我們不僅僅是讀他們的詩,更能感受到他們作為“人”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夢想與失落。至於“康震評說”,我更是期待他如何將這些“傳”的內容與詩歌本身聯係起來,或許能從曆史的角度,解讀詩歌背後的深層含義,讓讀者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獲得對曆史和人生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吸引我的,首先是“正版”二字,讓人覺得購買得安心,至少不會是盜版的劣質印刷品。封麵上“李白與杜甫”這幾個字,再配上“郭沫若 著”,這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郭沫若先生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大傢,他的文學造詣和曆史眼光是毋庸置疑的,由他來解讀這兩位中國文學史上最耀眼的星辰,我對此充滿期待。再加上“康震評說”,我對康震老師的講座和解讀風格印象深刻,他總能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將深奧的詩歌和曆史知識講得通俗易懂,極具吸引力。能將郭沫若的著作與康震的解讀結閤在一起,這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吸引力。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在郭沫若的研究基礎上,加入康震老師的現代視角和解讀,或許能給讀者帶來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唐詩,特彆是李白和杜甫的讀者來說,能夠擁有一本由這樣兩位大傢“加持”的書,絕對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閱讀的過程中,郭沫若先生的宏大敘事與康震老師的細緻入微的分析,會相互輝映,讓我對這兩位詩人的生平、創作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精神的朝聖。
評分當我看到“郭沫若 著”這幾個字時,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郭老筆下那種充滿力量和感染力的文字風格。他的曆史研究和文學創作,總是帶著一種宏大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所以,我預設這本書在關於李白和杜甫的解讀上,很可能會帶有郭老那種史詩般的敘事感,將他們的生平、創作與唐代的社會變革、文化發展緊密地聯係起來。他會如何描繪盛唐的繁華,又會如何展現安史之亂對詩人命運和詩歌創作的影響?這讓我非常好奇。我猜想,郭沫若先生可能會以一個曆史學傢的眼光,去審視兩位詩人的創作曆程,去挖掘他們詩歌中蘊含的時代精神和社會價值。而“康震評說”的加入,則為這本書增添瞭現代的學術氣息和通俗的解讀方式。我期待康震老師的評說,能夠讓郭沫若先生的宏大論述變得更加鮮活、易懂,能夠幫助我們這些普通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兩位詩人的作品。他或許會挑選齣一些經典的詩篇,進行細緻的分析,講解詩句的意境,揭示創作的背景,讓那些古老的文字重新煥發生命力。
評分“康震評說詩聖杜甫也說李白與杜甫”這個部分的錶述,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産生瞭更具體的期待。我一直認為,詩歌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文字本身,更在於其所承載的情感、思想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康震老師在解讀詩歌時,往往能將這些元素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聽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與詩人一同感受。因此,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康震老師能夠就杜甫的“詩聖”地位,給齣他獨到的見解。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思想,成就瞭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詩聖”之譽?他的詩歌在反映社會現實、錶達民生疾苦方麵,又達到瞭怎樣的高度?而關於李白,我同樣期待康震老師能夠闡釋他“詩仙”的由來,以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也說李白與杜甫”,這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分開解讀,更有可能深入探討兩位風格迥異的偉大詩人之間的聯係,是他們的友情?是他們的詩歌風格的相互影響?還是他們在同一時代留下的不同印記?這種跨越性的解讀,無疑會增加本書的深度和趣味性。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圖書籍”這個定位,暗示瞭它可能是一本嚴謹的學術研究著作,又可能是一本科普性質的普及讀物。封麵上“正版”的字樣,也讓我覺得這本書的齣版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專業審核的。我特彆好奇“杜甫傳”和“李白傳”這部分內容,是會聚焦於他們的人生軌跡,還是會深入挖掘他們的思想脈絡?我會期待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新穎的觀點,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讓我們能夠對這兩位偉大的詩人有一個更立體、更飽滿的認識。例如,關於杜甫,除瞭他“窮年憂黎庶,誰不惕竊時”的悲憫情懷,他是否有過其他的追求?關於李白,除瞭他“仰天大笑齣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他內心深處是否也有過彷徨和無奈?“康震評說”的加入,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會過於枯燥,康震老師的解讀一定會在學術的嚴謹性和趣味性之間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我設想,他可能會用一些生動的比喻,或者引述一些有趣的逸聞趣事,來闡釋詩歌的內涵,讓閱讀過程充滿樂趣。我甚至期待,書中會有一些關於李白與杜甫之間的比較分析,從詩歌風格、人生經曆、曆史影響等多個維度,來展現他們各自的獨特魅力,以及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