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閆鶯 鄭凱 郭眾鑫
I S B N :978-7-111-59511-3條碼書號:9787111595113上架日期:2018/4/3齣版日期:2018/4/1版 次:1-1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叢 書 名: 區塊鏈技術叢書 頁 數:236
內容簡介
第1章講解以太坊基本原理與應用,使讀者建立宏觀認識。第2章講解以太坊的架構與組成,讓讀者瞭解以太坊的概貌,各個部分的作用。第3章講解不同區塊鏈及其部署。第4章介紹以太坊智能閤約與虛擬機原理,使讀者透徹理解智能閤約。第5章和第6章介紹智能閤約開發的方法與案例。第7章解密以太坊數字資産原理與方法。第8章介紹以太坊數據的可視化與分析。第9章和第10章介紹以太坊性能優化、隱私和安全方麵的思路與進展。
目 錄
Contents?目 錄
前 言
第1章 以太坊:新一代的區塊鏈平颱 1
1.1 理解區塊鏈 2
1.2 以太坊設計思路與特色技術 4
1.3 應用場景 8
1.4 去中心化應用DApp 10
1.4.1 DApp的優勢 10
1.4.2 DApp實例 11
1.5 以太坊的主流開源項目 13
1.6 本書的組織結構 14
第2章 以太坊架構和組成 15
2.1 以太坊整體架構 15
2.2 區塊 16
2.3 賬戶 18
2.3.1 外部賬戶 19
2.3.2 閤約賬戶 20
2.3.3 私鑰和公鑰 20
2.3.4 錢包 22
2.4 數據結構與存儲 24
2.4.1 數據組織形式 24
2.4.2 狀態樹 29
2.4.3 交易樹 29
2.4.4 收據樹 29
2.4.5 數據庫支持——LevelDB 30
....................................................................
《區塊鏈核心算法解析》介紹瞭構建容錯的分布式係統所需的基礎技術,以及一係列允許容錯的協議和算法,並且討論一些實現瞭這些技術的實際係統。
《區塊鏈核心算法解析》中的主要概念將獨立成章。每一章都以一個小故事開始,從而引齣該章節的內容。算法、協議和定義都將以形式化的方式描述,以便於讀者理解如何實現。部分結論會在定理中予以證明,這樣讀者就可以明白為什麼這些概念或算法是正確的,並且理解它們可以確保實現什麼。其他的大部分內容將以評論的方式齣現。這些評論將討論各種各樣非正式的思考,並且為後續內容做好鋪墊。就算不閱讀這些評論,讀者們也可以掌握章節的精髓。此外,為瞭便於讀者尋根溯源,每一章也會討論相關技術的發展曆史。
《區塊鏈核心算法解析》將介紹不同的模型(以及模型的組閤),以適用於不同的場景。《區塊鏈核心算法解析》關注的是實用的協議和係統。換句話說,我們在選擇概念時,不會根據這些概念是否看起來有意思,而是根據它們是否有實際的價值。
不管怎樣,希望你在本書中找到樂趣!
第1章 緒論 1
1.1 分布式係統是什麼1
1.2 本書概覽.2
第2章 容錯問題和Paxos 算法6
2.1 客戶端/服務器.6
2.2 Paxos11
延申閱讀:Paxos漫談 21
第3章 共識機製 27
3.1 兩個朋友約飯局.27
3.2 共識.28
3.3 共識的不可能性.29
3.4 隨機共識.36
3.5 共享硬幣.41
第4章 拜占庭協定 46
4.1 有效性. 47
4.2 有多少個拜占庭節點.49
4.3 國王算法.52
4.4 "輪"數的下界.55
4.5 異步模式下的拜占庭協定算法.56
第5章 認證的協定 62
5.1 利用認證的協定.62
5.2 Zyzzyva 65
第6章 仲裁係統 81
6.1 負載和工作量82
6.2 網格仲裁係統85
..
推薦序一 區塊鏈的價值實現
推薦序二 區塊鏈,推動金融代際躍升的新力量
推薦序三 區塊鏈技術的現實和未來
前言
第1章 區塊鏈基礎 1
1.1 交易和交易鏈 2
1.1.1 比特幣地址 3
1.1.2 交易的本質 3
1.1.3 輸入和輸齣 5
1.1.4 交易類型 5
1.1.5 找零地址 6
1.2 區塊和區塊鏈 8
1.2.1 區塊結構 8
1.2.2 創世塊 10
1.2.3 區塊鏈原理 13
1.3 挖礦、礦池 14
1.3.1 挖礦原理與區塊的産生 14
1.3.2 挖礦難度 16
1.3.3 礦池原理與商業模式 18
1.4 腳本係統 19
1.4.1 腳本特點 20
1.4.2 腳本運行過程 24
1.4.3 腳本操作碼解讀 25
1.4.4 腳本執行過程 26
1.5 閤約應用案例 27
...
區塊鏈作為將顛覆未來眾多傳統行業、引爆新一輪資本投資熱潮的新技術,不僅受到眾多創業團隊和資本市場的追捧,同時也獲得産學研等眾多領域的關注,並已被正式列入國傢“十三五”規劃。青島“鏈灣”區塊鏈係列叢書由青島區塊鏈研究院組織該領域多位資深權威專傢和一綫研發人員撰寫,從概念、底層架構、應用開發、行業解決方案等方麵全方位揭秘區塊鏈技術。叢書編委會成員包括北京大學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布比網絡、國際大學創新聯盟、點亮資本等業界權威機構。
作為青島“鏈灣”區塊鏈係列叢書的第二部,本書由布比網絡一綫的資深專傢和工程師執筆,從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入手,描述布比區塊鏈底層架構,介紹成功應用案例以及開發指南。期望本書的齣版能為有誌於區塊鏈應用開發的技術人員提供幫助。
前言
第1章 區塊鏈技術原理
1.1 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的涵義/3
1.2 區塊鏈的框架與特點/8
1.3 區塊鏈的工作流程/12
1.4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與概念/14
1.5 共識機製/22
1.6 區塊鏈的應用現狀與前景/32
第2章 布比區塊鏈底層架構
2.1 布比區塊鏈架構及模塊設計/39
2.2 布比區塊鏈主要模塊開發指南/42
2.3 布比區塊鏈API框架設計/48
第3章 基於布比區塊鏈架構的成功案例
3.1 數字資産發行與流通/53
3.2 互助保險/61
3.3 記錄存證/65
3.4 股權登記與交易/69
3.5 供應鏈金融/70
第4章 布萌區塊鏈數字資産網絡開發指南
4.1 獲取access_token/76
4.2 注冊布萌區塊鏈賬戶/77
4.3 修改布萌區塊鏈賬戶/79
4.4 獲取賬戶私鑰/81
4.5 同步發行資産/85
4.6 異步發行資産/89
4.7 同步追加發行資産/93
4.8 異步追加發行資産/97
4.9 同步資産轉移/100
4.10 異步資産轉移/104
4.11 同步資産發放/107
4.12 異步資産發放/112
4.13 獲取賬戶信息/116
4.14 獲取交易信息/121
4.15 布萌通知接口/128
4.16 查詢賬戶注冊狀態/130
4.17 查詢資産發行狀態/132
4.18 查詢資産轉移狀態/133
4.19 查詢資産發放狀態/135
4.20 查詢賬戶交易信息(對賬接口) /136
4.21 錯誤碼及簽名算法/140
參考文獻/148
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很多“實戰”類書籍的期望值是很低的,它們往往充斥著過時的代碼示例或者對API的簡單羅列。但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一個巨大的驚喜。它沒有僅僅停留在演示如何部署一個簡單的智能閤約,而是深入到瞭虛擬機(EVM)的字節碼層麵進行分析。作者竟然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 গ্যাস(Gas)機製的內在邏輯,以及如何通過優化代碼結構來規避不必要的計算成本,這對於任何一個嚴肅的DApp開發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實戰經驗。我尤其欣賞它對安全漏洞分析的深度,它沒有迴避那些臭名昭著的攻擊案例,反而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安全審計師那樣,將Reentrancy(重入攻擊)的攻擊路徑分解得淋灕盡緻,並給齣瞭針對性的防禦模式。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自己仿佛上完瞭一堂高強度的安全訓練營,那些在論壇上隻會驚呼“又一個項目被黑瞭”的旁觀者言論,在我這裏已經變成瞭清晰的“技術故障排除”步驟。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和結構組織,透露齣作者深厚的行業積纍和對知識體係的係統性認知。它並非簡單地將“以太坊”、“算法”和“開發”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環環相扣的知識鏈條。從宏觀的區塊鏈哲學起源,到中觀的以太坊生態係統運作,再到微觀的底層數據結構和編程接口,邏輯過渡極其自然流暢。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不同技術方案時,總是會進行橫嚮的對比,比如在討論Layer 2擴容方案時,他不會隻推崇某一種技術,而是會公平地分析Rollup、側鏈以及Plasma各自的權衡點——去中心化程度、最終性、吞吐量的差異,這種中立而全麵的視角,讓讀者能夠基於事實做齣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被單一的宣傳口徑所引導。這種結構化的學習體驗,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避免瞭我在知識點之間迷失方嚮。
評分我必須強調這本書在技術更新速度上的處理方式。鑒於區塊鏈領域的快速迭代,一本書的生命周期往往很短。然而,這本書的側重點明顯放在瞭那些具有長期穩定性和普適性的核心原理上。比如對密碼學原語、數據存儲結構、以及虛擬機執行模型這些“內功心法”的精耕細作,這些內容是不會因為一個新分叉或新協議的發布而過時的。雖然也涵蓋瞭新的趨勢,但作者非常聰明地將其置於原理的基礎之上,讓讀者明白新特性是如何建立在舊有基石之上的。這種“抓住本質,兼顧前沿”的策略,讓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獲得瞭“長期參考手冊”的地位。我確信,即使幾年後某些具體工具發生瞭變化,這本書中關於底層架構設計和算法選擇的深刻見解,仍然會是指導我進行技術決策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簡直是令人望而生畏,拿到手裏就能感覺到沉甸甸的分量,這絕不是那種淺嘗輒止、人雲亦雲的入門讀物。我抱著極大的期待翻開瞭第一頁,發現它對底層機製的剖析絲絲入扣,完全不是那種隻停留在概念層麵解釋“什麼是區塊鏈”的通俗讀物。它真正深入到瞭共識算法的數學基礎,比如PoW和PoS的變體是如何在計算復雜度和經濟激勵之間進行微妙的平衡。特彆是關於哈希函數和默剋爾樹的章節,作者沒有采用教科書式的枯燥定義,而是用瞭一係列巧妙的圖示和逐步推導,讓我這個原本對密碼學有些頭疼的讀者,都能清晰地看到數據是如何被安全地組織和驗證的。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更像是在拆解一颱精密復雜的機械,每一個齒輪的咬閤、每一個傳動軸的細節,都被作者用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經驗清晰地描繪齣來。對於想要真正理解“去中心化信任”是如何通過技術實現的同行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不可或缺的“施工藍圖”,而不是簡單的旅遊指南。它讓我對現有係統的安全性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硬核,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專業性,但奇怪的是,它讀起來並不費勁,這是一種非常高超的寫作技巧。它大量使用瞭精確的技術術語,但總能在關鍵點插入作者的“實戰心得”或“哲學思考”,將冰冷的技術描述注入瞭人性的洞察力。例如,在討論去中心化治理的挑戰時,作者沒有空談理想,而是直接剖析瞭代幣經濟學模型中可能齣現的“鯨魚效應”和投票委托的潛在風險,這種直麵現實問題的勇氣和深度,是很多學院派著作所缺乏的。讀完關於網絡協議棧的那部分,我感覺自己已經不僅僅是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更是在學習如何“思考”一個分布式係統的健壯性。它迫使讀者去質疑那些被默認接受的設定,思考“如果網絡齣現分區怎麼辦?”“如果節點惡意作答怎麼辦?”——這種激發批判性思維的教育方式,纔是真正有價值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