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 [美]乔治·索罗斯,王宇, 商务印书馆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 [美]乔治·索罗斯,王宇, 商务印书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乔治·索罗斯,王宇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经济学
  • 社会学
  • 全球化
  • 资本主义
  • 自由主义
  • 改革
  • 索罗斯
  • 开放社会
  • 国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33572
商品编码:268608308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1-08-01

具体描述

欢迎选购,购买前务必联系客服或者来电咨询!call:15835078063

基本信息

书名: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

定价:25.00元

作者:乔治·索罗斯,王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1-08-01

ISBN:9787100033572

字数:

页码:3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称为“金融大鳄”的乔治·索罗斯。索罗斯既是一个唯利是图的金融投机者,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的经济学家。在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与危机,指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需均衡理论”的谬误。同时作者认为市场价值不能取代社会价值,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主张建立一种不完美、但可能被不断改善的社会-开放社会。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致谢
导言
部分 概念框架
第1章 思想与现实
第2章 经济学批判
第3章 金融市场中的反射性
第4章 历史中的反射性
第5章 作为理想的开放社会
第6章 社会价值问题
第二部分 历史的此刻
第7章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第8章 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
第9章 谁失去了俄罗斯
第10章 新的全球金融架构
第11章 全球政治架构
第12章 开放社会联盟
索引
后记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金融的迷思与重塑:一次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深刻反思 书籍名称: 《现代金融的迷思与重塑:一次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深刻反思》 作者群: (此处设定为多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和行业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技术伦理学家等) 出版社: (此处设定为一家专注于深度学术和批判性思维的知名出版社) --- 内容提要: 本书集结了国内外顶尖的经济思想家、社会哲学家和技术伦理学家,对当前主导全球经济体系的“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多维度的解构与审视。我们不再满足于对市场效率的盲目颂扬,而是深入探究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异化的社会后果以及对人类共同未来的潜在威胁。全书的核心关切在于:在技术指数级发展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资本的逻辑是否已经超越了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初衷,转而成为一种自我繁殖、自我强化的力量?以及,如何设计出更具韧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范式? 第一部分:资本主义的内在张力与历史演变 本书首先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性的溯源。我们摒弃了教科书式的线性叙事,转而聚焦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关键“范式危机”: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力解放与阶级对立,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金融化、去监管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为驱动力的“超资本主义”阶段。 我们着重分析了“金融化”的本质:金融部门如何从实体经济的辅助工具,逐渐演变为一个拥有独立、甚至支配地位的系统。这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问题,更是认知结构和权力分配的问题。作者们援引了后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修正理论以及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揭示了资产泡沫、系统性风险以及债务驱动增长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地,我们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哲学根基及其在现实中的破产,指出市场参与者的“反身性”——预期如何自我实现,从而制造出繁荣与崩溃的周期性。 第二部分:技术奇点下的异化与监管困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为全球资本的运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本书的第二部分专门剖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劳动、隐私和政治权力的重塑。 我们探讨了“平台经济”的经济学模型,指出其核心在于数据垄断和网络效应,这导致了财富向少数科技巨头的极端集中,加剧了“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这不仅关乎市场竞争,更关乎民主的有效运作——当少数企业掌握了社会信息流动的“咽喉”时,公共讨论的空间受到了何种挤压? 更深层次的讨论集中于劳动力的未来。AI和自动化对中产阶级白领工作的冲击,与传统工业时代对蓝领工人的冲击有何本质区别?本书审慎地评估了“全民基本收入”(UBI)等社会安全网重构方案的理论可行性与实际操作中的伦理困境,并强调必须将技术伦理置于技术部署的中心位置,而非事后补救。 第三部分:资本主义的全球治理失灵与气候危机 全球化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暴露了主权国家体系在治理超国家资本流动时的结构性无力。本书深入剖析了全球税收不公、离岸金融中心如何侵蚀了社会契约的基础。当资本可以轻易地在全球范围内寻租、逃避责任时,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基础便岌岌可危。 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聚焦于资本逻辑与生态极限的根本冲突。我们认为,基于无限增长假设的资本主义体系,与地球有限的资源和气候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书引用了“稳态经济学”和“生态现代性”的观点,批判了那些试图通过“绿色技术”来为现有增长模式提供借口的论调。我们呼吁,真正的可持续性转型,必须触及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从追求GDP最大化转向追求人类福祉和生态健康的平衡。 第四部分:重塑信任与构建韧性社会 在对现有体系进行彻底诊断之后,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转向了建设性的探讨:我们该如何构想和实践一种“后资本主义”或“负责任的资本主义”? 我们强调,任何成功的改革,都必须重塑社会信任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但不限于: 1. 金融民主化: 探讨如何通过更审慎的宏观审慎工具、更严格的资本流动控制,以及公私合作的新型投资机构,重新引导资本流向长期、实体和可持续的领域。 2. 公司治理的再定义: 批判股东利益至上原则的局限性,倡导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型(Stakeholder Capitalism)的真正落地,强调员工、社区和环境在公司决策中的权重。 3. 公共领域的复兴: 论证在关键领域(如基础设施、医疗、基础研究)恢复和强化国家及地方公共机构的作用,以对抗市场化带来的系统性脆弱性。 本书不是一味地呼吁激进的颠覆,而是提供了一套基于历史经验、复杂系统理论和当代伦理关怀的“工具箱”。它旨在激发政策制定者、企业领导者、学者以及每一位关心未来的人,参与到这场关于我们经济生活最终目的和形式的严肃对话中来。我们坚信,资本主义的未来形态,取决于我们今日选择质疑和重塑的勇气。 --- (总字数:约155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简洁,却又蕴含着一种力量感。封面上大气的字体和略显深沉的色彩,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主题的厚重。初拿到手时,纸张的触感也很好,翻阅起来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这大概是许多实体书爱好者所追求的体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它承载着知识,也承载着阅读的仪式感。作者的名字——乔治·索罗斯,本身就自带光环,他的经济思想和投资经历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而“开放社会”这个词组,更是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它暗示着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一种突破藩篱、拥抱多元的愿景。这本书的副标题“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则直接点明了其核心议题,对于我这样关心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像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反思和大胆设想,是对现有体系进行审视,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变革路径的尝试。这种企图心本身就足以让人期待。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预感自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可能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对全球经济现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可能的发展方向。作者对“开放社会”的理想,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改革设想,或许会激发我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进一步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跳出既有的框架,去审视我们所处的经济体系。它可能不会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去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索罗斯先生的智慧和远见,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济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社会、关于未来的书,它可能会对我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作者便以一种近乎挑战的姿态,直击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弊端。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现实,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潜在的危机。这种直率的表达方式,让我立刻被吸引了进来。他可能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经济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经济图景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阅读过程中,我可能会忍不住去查阅一些他提到的背景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他所阐述的逻辑。作者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个人的认知范畴,这正是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拓展视野,挑战固有的思维模式。他提出的“改革”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触及到了资本主义核心运行逻辑的深层问题。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想知道他究竟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出哪些颠覆性的见解。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结构,我猜想应该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从对全球资本主义现状的剖析,到对改革方向的提出,再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逻辑清晰,脉络分明。作者可能在每一章节都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论点,并辅以翔实的证据和严密的推理。我特别想知道,当他谈论到“改革”时,具体会提出哪些政策建议或理论框架。是关于金融监管的革新?还是关于收入分配的再调整?亦或是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这些都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我期待他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甚至是一些可以付诸实践的方案。这本书的译者王宇先生,也是一位资深的经济学者,他的翻译功底想必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原意,并让中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在论述过程中,可能采用了十分严谨的学术逻辑,但又不失生动性和可读性。作者或许能够巧妙地将复杂的经济理论,用相对易于理解的语言阐释出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他可能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通过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来印证他的理论。我尤其期待他能够对“开放社会”的理念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阻力。索罗斯先生作为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和思想家,他的观点往往是独到且富有洞察力的。我设想,他在书中可能会对自由市场的本质、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提出自己独树一帜的看法。这本书可能会引发我对自己所处经济环境的重新思考,甚至可能改变我一些既有的认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