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自由在高处》之后,熊培云审视社会、回归内心的全新力作
◈ 《慈悲与玫瑰》 致敬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
◈ 自救乃第一天理。
◈ 西西弗斯推动的不只是地上的石头,更是空中的玫瑰
把空间留给世界,把时间留给自己。
这是一本写给孤军奋战者的书。它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
面对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轧,作者分析了“无私心即无公德”“悲观的理性”“不完整的慈悲”“半数人暴政”,并对时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等概念提出批评。
作者相信美的激情是人神性的基础。在有关苦难与荒诞的态度上,本书对个体的境遇充满了温柔的同情。欢乐与痛苦都是人命运花园中的一草一木,有着相同的重量。
在这里,西西弗斯式徒劳是幸福的。当活着的人看见活着,他推动的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天空中的玫瑰。
而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在美国买不到书,让妈妈从国内带来,在巴黎飞回洛杉矶的飞机上读完了。读书是和不同的灵魂相遇的过程,伟大的,智慧的,慈悲的…当读到某篇或者某段直戳心窝的文字时,那种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相似灵魂的热泪盈眶的感觉,是人生中少有的美妙时刻。一个和你生长在不同年代,离你无比遥远的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灵魂,像暗无边际的夜空中突然出现光亮,告诉你不再孤独了,即使身边没有一个和你相惜的人也不要害怕,真正来自你的世界的人正在茫茫宇宙中呼唤着,呼唤着本应相遇的彼此。
评分##老实说,水平不止三星,只是期望值太高。熊培云越来越抒情了,没有当年自由在高处的标新立异,没有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那般厚重地做学问,反而去贴热点、吃老本、幼稚的抒情,你听什么歌有什么感受,每个人都会有、也都会写,不用吧这么私人化的事说出来还这么陶醉的样子。我觉得,这是自己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需要有理性的科学思维,格物致知,重逻辑性,言之有理有据。说起来,自由不是口号与符号,也不是一根胡乱挥舞的大棒,在开启了民智之后,自由就变成了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取舍之道。你所认为的自由,未必是别人想要的自由,因为我是我自己的道路、意义和生命。
评分##前面字字珠玑,后面为何要跟鲁迅死磕。。。
评分##在美国买不到书,让妈妈从国内带来,在巴黎飞回洛杉矶的飞机上读完了。读书是和不同的灵魂相遇的过程,伟大的,智慧的,慈悲的…当读到某篇或者某段直戳心窝的文字时,那种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相似灵魂的热泪盈眶的感觉,是人生中少有的美妙时刻。一个和你生长在不同年代,离你无比遥远的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灵魂,像暗无边际的夜空中突然出现光亮,告诉你不再孤独了,即使身边没有一个和你相惜的人也不要害怕,真正来自你的世界的人正在茫茫宇宙中呼唤着,呼唤着本应相遇的彼此。
评分##“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尼采)
评分##很久没有和一个作者的思想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了,甚至在读到某些观点的时候产生了轻微的震颤。熊培云是我理想中的知识分子模样:温和,理性,清醒,慈悲。他坚持思考和智慧的力量,并且相信人只有回到人自身,才能观照出他人和社会。他在见到了国家和个人的痛苦之后,还愿意当一个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也许是一个知识分子最为宝贵的坚持吧。
评分##前三分之一还可以 到后边就彻底崩了 有点语无伦次了 就是微信文章的合集 以后再也不能买这种专栏文章的合集书了 真是坑爹 这是第二次被坑了
评分##第二本熊培云,语气中飘逸着摆脱乡土命运自满的神气,尚可一读,但觉得还是有着良好文化背景、在学术路上艰苦卓绝之人,写出的文字才经得起更广泛的读者审视。批评鲁迅,同样逮着却又摆脱钱理群教授所言利己主义者情景大加挞伐,不知讨论陷进越来越狭窄的胡同。你国现在是各玩各的,不问彼此外界生死。慈悲还是耍耍嘴皮来的容易。且熊老师肯定是位不怎么样的影评人。
评分##以前挺深刻的都写流水文了……我看经典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