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丽华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母亲的礼物
家世——丁家弄朱宅 | 3
婚约——1899年前后 | 29
洞房——母亲的礼物 | 52
独守——婚后的处境 | 68
惜别——举家迁居北京 | 94
落地的蜗牛
死寂——名存实亡的家 | 109
深渊——落地的蜗牛 | 140
家用账——真实的重担 | 161
书信——与上海的距离 | 172
悲伤——鲁迅去世 | 187
苦境——西三条的女主人 | 205
尾声——祥林嫂的梦 | 236
附录一朱安家世简表 | 259
附录二鲁迅家用账
(公历1923年8月2日至1926年2月11日) | 261
附录三抗战后北平《世界日报》“明珠”
版有关朱安的报道 这一组报道主要根据叶淑穗抄稿整理。 | 281
主要参考文献 | 305
后记 | 31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

“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作为鲁迅的旧式太太,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耐人寻味。她凄风苦雨的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回味。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是迄今唯一一部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传记,作者乔丽华通过走访朱氏后人,实地勘查采访,钩沉相关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忆,运用报刊资料、回忆录、文物、生活等资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她对鲁迅的影响,更难得的是,让我们依稀听见了这样一位女性的无声之声。

用户评价

评分

##沒有故事的故事,沒有人生的人生

评分

##就作为一个人的正直、诚恳和尊严来说,朱安即便是一位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也并不是不值得鲁迅的尊重的。当然,也可能是受了鲁迅本人的言行影响。只是鲁迅对于旧社会的坚决憎恶使他完全没有办法对他的封建婚姻做出任何低头的姿态,甚至也因此没有办法看到朱安有任何值得接受和认可之处。从她对日常生活的料理能力来看,朱安的聪慧程度也未必就在新式女性之下,只是可惜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是被灌输了受教育是不得体的这样的观念。实在可惜。另有一处令我感动的细节:从朱安与许广平的通信来看,朱安对许广平的称呼,从一开始按旧社会习惯自居正室的“许妹”,到后来随着许广平的称呼方式改为“许女士”,到最后已经是尊称“许先生”了。

评分

##朱安理应有传,一个不算公道的公道。封面太不好,把腰封拿掉,一身素白才有象征。

评分

##鲁老太太一辈子英明。大儿子因为包办婚姻害了大儿子,二儿子因此放任不管又害了二儿子。

评分

##回到母校看得第一本书。看了之后反而觉得朱安嫁给鲁迅先生是一种幸运,谁能保证在那个年代嫁给大先生之外的人就能幸福呢?何况鲁迅先生尽管没法勉强自己爱上对她也 不薄,因为鲁迅先生她的一生能被很多人研究记起。她和鲁迅先生之间也存在着若有似无的默契,后来也是沾了些许鲁迅先生的文气。

评分

##“朱夫人寂寞的活着,又寂寞的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作者恐怕已穷尽了可能的史料,然而这传记读起来仍觉得单薄。可这有什么办法,传主一生就是寂寞单薄的一生啊。

评分

##朱安不是江冬秀,更不是张幼仪、陆小曼,她就是祥林嫂,是过去年代沉默的大多数,暗暗的忍辱而生,默默的苦楚而死,唯一的是做菜老太太大先生都爱吃,构成了鲁迅研究和现代史中反向的富有质感的一个角落

评分

##先看《两地书》,后看《朱安传》,与鲁迅有关的两位女性命运天差地别。朱安在房间看到大先生为许广平剪发,不敢相信在他的脸上能看到如此温柔的神色。旧时代逐渐灭亡,新时代融不进去,朱安们无处容身,她的视角稀缺,但必不可少。 另:以朱安为线索,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打开一条通路,原来日记、账本在做学问的人手中有如此妙用。

评分

##回到母校看得第一本书。看了之后反而觉得朱安嫁给鲁迅先生是一种幸运,谁能保证在那个年代嫁给大先生之外的人就能幸福呢?何况鲁迅先生尽管没法勉强自己爱上对她也 不薄,因为鲁迅先生她的一生能被很多人研究记起。她和鲁迅先生之间也存在着若有似无的默契,后来也是沾了些许鲁迅先生的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