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基础架构:系统运维实践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7885481

IT基础架构:系统运维实践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788548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旻 著
图书标签:
  • IT基础架构
  • 系统运维
  • 计算机
  • 互联网
  • 运维实践
  • 网络
  • 服务器
  • Linux
  • 云计算
  • DevOps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出版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7780
商品编码:27963443244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书名:  IT基础架构:系统运维实践|7885481
 图书定价:  99元
 图书作者:  赵旻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5/1 0:00:00
 ISBN号:  9787111597780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内容简介
全书围绕着数据中心建设、资产管理及流程规范、基础服务、系统层面运维四个主题,共计16章内容阐述了系统运维:1.数据中心建设讲解了数据中心的选型、规划,网络模式对运维的影响以及服务器硬件的评估测试。2.资产管理及流程规范剖析了资产管理系统和流程工单系统在运维中的容易产生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3.基础服务主要介绍了DNS、NTP、配置管理等、文件共享的实现方法。4.系统运维通过一些实际的事例,围绕硬件故障告警及申报、信息安全、运维人员素质等常见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
 目录

本书赞誉

前言
第1章 混沌初开1
1.1 我眼中的基础架构1
1.2 写一本怎样的书3
1.2.1 英文书的伤痛4
1.2.2 有话直说—这就是我的忍道4
1.2.3 当行家说人话5
1.3 本书声明6
第2章 如何选择优质的数据中心7
2.1 概述7
2.2 空间环境评估9
2.2.1 地质环境9
2.2.2 空间结构10
2.3 基础设施评估13
2.3.1 电气系统13
2.3.2 空调系统17
2.3.3 消防系统21
2.3.4 弱电与综合布线系统22
2.4 网络建设评估23
2.5 服务保障评估23
2.6 本章小结24
第3章 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26
3.1 需求的不确定性29
3.2 如何避免变化打乱规划30
3.2.1 采购资源预留30
3.2.2 数据中心机柜区域的规划与布局31
3.2.3 规划布局案例33
3.3 规划设计心得35
3.4 本章小结41
第4章 网络规划细节对系统运维的影响42
4.1 案例复盘44
4.2 事情为什么弄得一团糟48
4.3 网络空间资源的规划50
4.3.1 PoD容量的计算方法50
4.3.2 地址空间的规划51
4.3.3 VLAN的规划52
4.4 网卡绑定54
4.4.1 网卡绑定模式的选择54
4.4.2 网卡绑定的实现57
4.5 本章小结58
第5章 服务器硬件选型59
5.1 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59
5.1.1 选型的总体原则60
5.1.2 选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60
5.2 怎样的一款服务器产品才算是优秀的62
5.2.1 带外管理有多重要63
5.2.2 异构平台融合能力63
5.2.3 完善的信息数据展示65
5.2.4 软硬件环境兼容性66
5.2.5 用户体验67
5.3 产品测试那些事儿69
5.3.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69
5.3.2 部署系统测试70
5.3.3 产品功能性测试70
5.3.4 能耗测试71
5.3.5 CPU性能测试81
5.3.6 内存性能测试82
5.3.7 磁盘性能测试83
5.3.8 网络性能测试87
5.3.9 测试后的收尾工作90
5.4 本章小结91
第6章 构建CMDB与Work-flow92
6.1 谁拖了运维的后腿93
6.2 定海神针CMDB94
6.2.1 CMDB是一切运维的基石95
6.2.2 是什么毁了CMDB97
6.2.3 如何定义你的需求98
6.2.4 如何定义表结构99
6.2.5 设计思想原则103
6.3 多面娇娃Workflow106
6.3.1 一份周报中竟然80%的工作量都是在沟通106
6.3.2 Workflow能干什么107
6.3.3 Workflow是实例化的规范107
6.3.4 Workflow是领航员108
6.3.5 Workflow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09
6.4 本章小结113
第7章 构建IaaS平台系统115
7.1 高效交付解决方案如何选型117
7.2 服务器设置详解119
7.2.1 IPMI121
7.2.2 racadmin121
7.2.3 SMASH CLP123
7.3 Cobbler部署系统详解124
7.3.1 理解Cobbler架构124
7.3.2 Cobbler的安装配置125
7.3.3 命名规范128
7.3.4 创建资源目录130
7.3.5 创建Cobbler部署模板与实例131
7.3.6 Cobbler里面出现的坑133
7.4 IaaS系统的设计要点136
7.4.1 交付工作流程定义136
7.4.2 Portal模块与各组件之间的调用关系137
7.5 制作KVM虚拟机模板139
7.5.1 虚拟机网络环境部署140
7.5.2 创建虚拟机镜像模板142
7.5.3 虚拟机克隆143
7.5.4 虚拟机设备调整144
7.5.5 VPC的支持145
7.6 本章小结149
第8章 构建域名解析服务150
8.1 写在前面的话150
8.2 首先做好一个传统的DNS管理员151
8.3 Anycast DNS在多数据中心中的应用171
8.3.1 什么是Anycast171
8.3.2 如何构建DNS over Any-cast171
8.3.3 如何实施Anycast DNS172
8.3.4 如何守护quagga进程177
8.3.5 BGP在Anycast中的应用178
8.4 HTTP DNS180
8.4.1 传统DNS的缺陷180
8.4.2 HTTP DNS的优势181
8.4.3 HTTP DNS长什么样181
8.4.4 HTTP DNS会取代传统的DNS吗182
8.5 本章小结183
第9章 时间同步系统184
9.1 概述184
9.1.1 如何实现时间同步184
9.1.2 GPS卫星系统授时原理185
9.1.3 PTP186
9.1.4 为何要选用硬件时间源服务器187
9.1.5 如何选择硬件时间源服务器188
9.2 ntpd191
9.2.1 ntpd初始化191
9.2.2 ntpd配置文件192
9.2.3 使用ntpq查询时间同步的状态193
9.3 chronyd197
9.3.1 chronyd的优势197
9.3.2 chronyd配置文件197
9.3.3 使用key限制客户端访问198
9.3.4 跟踪时间同步过程199
9.3.5 检查时间同步状态199
9.4 如何处理闰秒200
9.4.1 闰秒是什么200
9.4.2 闰秒的危害201
9.4.3 前辈们是怎么解决闰秒的202
9.4.4 晦涩难懂的术语202
9.4.5 怎么解决闰秒问题204
9.5 本章小结207
第10章 配置管理209
10.1 本章目的209
10.2 expect与Parallel SSH210
10.2.1 expect210
10.2.2 Parallel SSH213
10.2.3 SSH的通病214
10.3 Ansible218
10.3.1 创建Host Inventory218
10.3.2 如何自动添加节点218
10.3.3 组织主机节点219
10.3.4 Ad-Hoc221
10.3.5 Playbook225
10.3.6 关于优化231
10.4 Puppet232
10.4.1 Puppet快跑232
10.4.2 初探Puppet234
10.4.3 使用Apache + Passenger替换WEBRick239
10.4.4 Mutil-Master & Mutil-CAServer241
10.4.5 排障241
10.5 SaltStack244
10.5.1 配置Minion244
10.5.2 管理Salt Key244
10.5.3 组织主机节点245
10.5.4 模块的调用245
10.5.5 Mutil-Masters247
10.5.6 级联248
10.5.7 SLS249
10.5.8 Grain250
10.5.9 Pillar254
10.5.10 排障255
10.6 我们真的能抗住海量节点吗259
10.6.1 集合编队260
10.6.2 汇报战况260
10.6.3 不必过度依赖模块260
10.7 解决方案的选择261
10.8 本章小结265
第11章 文件共享服务266
11.1 构建WebDAV服务266
11.1.1 基本构建266
11.1.2 WebDAV on HTTPS270
11.2 构建NFS服务272
11.2.1 NFS v4的新特性272
11.2.2 NFS常见问题处理273
11.2.3 NFS高可用方案277
11.2.4 NFS Cluster实施条件278
11.2.5 NFS Cluster的实施280
11.2.6 NFS Cluster故障排错287
11.3 构建SFTP服务288
11.3.1 Chroot SFTP和公钥访问的必要性288
11.3.2 构建Chroot SFTP289
11.3.3 SFTP容灾方案294
11.4 本章小结297
第12章 硬件故障告警与维修298
12.1 硬件故障的特点299
12.2 硬件故障告警300
12.2.1 告警方式300
12.2.2 事件类型和告警级别301
12.3 硬件故障分析302
12.3.1 常用分析手段302
12.3.2 常见故障错误分析306
12.4 传统维修的问题312
12.5 报修系统的需求定义313
12.5.1 故障申报环节的设计需求315
12.5.2 审批通告环节的设计需求316
12.5.3 提交报修环节的设计需求316
12.5.4 设备维修环节的设计需求318
12.5.5 数据查询统计的设计需求318
12.6 本章小结319
第13章 主机系统信息安全基础320
13.1 系统安全加固的基本要求320
13.2 关于安全配置的反思324
13.2.1 慎用账户锁定325
13.2.2 密码的烦恼325
13.2.3 sudo的意义326
13.3 sudo over LDAP的实现327
13.3.1 服务端配置327
13.3.2 客户端配置329
13.3.3 关于LDAP超时和连接数限制的问题330
13.4 密码学与数字证书330
13.4.1 密码学技术331
13.4.2 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334
13.4.3 公钥加密体系的安全性论述336
13.4.4 数字证书是什么337
13.4.5 数字证书是怎么产生的337
13.4.6 数字证书是怎么验证的338
13.5 人为因素340
13.5.1 运维红线340
13.5.2 安全操作341
13.5.3 运维工作中的常见问题342
13.6 本章小结344
第14章 性能校准345
14.1 队列理论346
14.2 CPU348
14.2.1 来自内核态的资源消耗348
14.2.2 用户态资源占用率高353
14.2.3 Cache与内存的三种映射关系356
14.2.4 CPU调度算法357
14.2.5 进程运行在哪个核心上359
14.2.6 strace的妙用360
14.3 内存361
14.3.1 NUMA362
14.3.2 Cache和Buffer364
14.3.3 虚拟地址空间365
14.3.4 大页366
14.3.5 内存分配366
14.3.6 内存回收368
14.3.7 内存超配了怎么办369
14.3.8 为什么会产生OOM370
14.4 存储372
14.4.1 磁盘调度算法372
14.4.2 I/O调度算法373
14.4.3 日志模式375
14.4.4 其他因素376
14.5 网络378
14.5.1 Jumbo Frames379
14.5.2 BDP379
14.5.3 qperf380
14.5.4 其他380
14.6 本章小结381
第15章 Shell编程382
15.1 参数传递383
15.1.1 shift383
15.1.2 eval385
15.1.3 getopt387
15.1.4 函数传参390
15.1.5 返回值391
15.2 文本处理三剑客393
15.2.1 grep394
15.2.2 sed396
15.2.3 awk397
15.3 字符处理401
15.3.1 字符的转义401
15.3.2 字符串截取403
15.4 数组404
15.5 算来算去406
15.5.1 比较406
15.5.2 字符串计算407
15.5.3 精度与长度408
15.5.4 进制转换408
15.6 表面文章409
15.7 典型案例410
15.8 本章小结416
第16章 修行之路417
16.1 系统工程师的自我修养417
16.1.1 工程师与管理员418
16.1.2 系统工程师的三颗心419
16.1.3 匠人精神420
16.2 未来时代422
16.2.1 前方高能—出现怪兽AlphaGo422
16.2.2 从现在开始就要改变自己424
16.2.3 开启你的管理模式425
16.3 写在最后的话427

深入探索数字世界的基石:架构、运行与维护的智慧结晶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无论是蓬勃发展的初创企业,还是稳健运营的跨国巨头,都离不开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它如同城市的神经网络,连接着每一个数据节点,驱动着业务的每一次运转。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剖析现代IT基础架构的核心要素,并辅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助您成为驾驭复杂数字环境的行家里手。 一、 架构设计:奠定稳固的数字基石 任何精妙的系统,都始于坚实的架构。在本书中,我们将从宏观视角出发,逐步深入到构成IT基础架构的各个关键层面,探讨其设计原则与演进趋势。 从单体到微服务:架构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我们首先将回顾传统单体架构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然后重点解析微服务架构的兴起,深入剖析其核心理念,如服务拆分、独立部署、弹性伸缩等。我们将探讨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如何权衡微服务带来的复杂性与敏捷性,以及如何通过API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等模式,构建松耦合、高内聚的分布式系统。本书还将涉及事件驱动架构、CQRS(命令查询职责分离)等更高级的架构模式,帮助您理解不同模式在特定问题上的适用性。 计算、存储与网络:核心基础设施的深入解析 计算: 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化、再到容器化(Docker, Kubernetes),我们将详细解析计算资源的抽象与管理。读者将了解Hypervisor的工作原理、容器编排的强大之处,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配置和资源调度,实现计算资源的弹性伸缩和高效利用。我们将探讨CPU、内存、I/O等硬件层面的性能瓶颈,以及在软件层面如何进行优化。 存储: 存储是数据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的存储技术,包括DAS(直连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SAN(存储区域网络),以及对象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等。我们将讨论存储的性能指标(IOPS, 吞吐量, 延迟)、数据保护策略(RAID, 快照, 备份)、容灾与高可用方案,以及在云原生环境下,如何利用云存储服务(如S3, EBS)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 网络: 网络是连接一切的桥梁。我们将从TCP/IP协议栈的底层原理出发,深入剖析IP寻址、路由、交换、DNS、DHCP等关键概念。本书将详细介绍负载均衡(L4/L7)、CDN(内容分发网络)、VPN、SDN(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以及如何在物理和虚拟环境中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网络拓扑。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网络分区、流量控制、带宽管理等手段,优化网络性能,保障业务的顺畅运行。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物理与虚拟的融合 我们将探讨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挑战,包括机房选址、供电、制冷、物理安全等。随后,我们将重点解析云计算的优势,深入了解IaaS、PaaS、SaaS等服务模式,以及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云等部署策略。本书将教您如何评估不同云服务商的优劣,如何进行云迁移,以及如何利用云原生技术(如Kubernetes, Serverless)构建现代化的应用。 二、 系统运维:保障卓越的运行体验 坚实的架构是基础,而高效、可靠的系统运维则是确保数字服务平稳运行的关键。本书将聚焦于运维实践中的核心环节,提供可落地的方法论和工具。 自动化与智能化:运维效率的飞跃 我们将强调自动化在现代运维中的核心地位。从配置管理(Ansible, Chef, Puppet)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Jenkins, GitLab CI),再到基础设施即代码(IaC,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本书将引导您构建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流水线。您将学习如何利用脚本和自动化工具,将重复性、易出错的任务转化为高效、可靠的流程。此外,我们还将探讨AIops(人工智能运维)的最新进展,如日志分析、故障预测、智能告警等,为您的运维体系注入智能化动力。 监控与可观测性:洞察系统运行的脉络 “你无法管理你看不见的东西。”本书将深入讲解构建全面监控与可观测性体系的重要性。我们将介绍 Prometheus, Grafana, 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等主流监控与日志分析工具。读者将学习如何定义关键性能指标(KPIs),如何进行多维度的数据采集与可视化,以及如何设置有效的告警规则,以便及时发现并定位潜在问题。我们将区分日志、指标、链路追踪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如何将它们结合起来,获得对系统运行的完整洞察。 故障排查与应急响应:从容应对突发状况 任何复杂的系统都可能出现故障。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故障排查流程,从初步的症状收集,到问题定位,再到根本原因分析。我们将探讨各种常见的故障场景,如性能瓶颈、网络中断、服务不可用等,并提供相应的排查技巧和工具。同时,本书将强调应急响应计划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建立响应团队、制定沟通预案、进行事后复盘,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容量规划与性能优化: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业务的增长,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成为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资源需求,并据此进行基础设施的扩容或缩容。本书将介绍性能基准测试、瓶颈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性能调优技术,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多个层面。您将学会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资源管理和代码优化,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三、 安全实践:筑牢数字世界的防护墙 在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环境下,安全已不再是运维的附加项,而是基础设施的生命线。本书将融入一系列重要的安全理念与实践。 访问控制与身份管理:谁能做什么? 我们将深入探讨最小权限原则,以及如何通过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ABAC(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等模型,精细化管理用户和服务的访问权限。本书将介绍LDAP、OAuth、SAML等身份认证与授权协议,以及如何利用密钥管理、多因素认证等手段,加固身份安全。 网络安全防护:抵御外部威胁 我们将讲解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Web应用防火墙(WAF)等网络安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要点。本书将深入分析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御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列表(ACL)、安全组等措施,构建多层次的网络防护体系。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守护核心资产 数据是数字时代的核心资产。本书将探讨数据加密(传输加密、存储加密)、数据脱敏、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以及如何遵守GDPR、CCPA等数据隐私法规。我们将分析常见的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等,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透明与责任 安全审计是发现安全隐患、追溯安全事件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安全日志,如何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以及如何建立安全合规性的审计机制。本书将帮助您理解安全合规性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指导。 四、 结语:持续学习与拥抱变革 IT基础架构领域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层出不穷。本书提供的是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与实践指引,但真正的卓越运维,离不开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与拥抱变革的心态。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关注行业动态,勇于尝试新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IT基础架构从业者,为数字世界的繁荣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关于IT基础架构的书籍,我一直觉得在系统运维领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那些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真经”。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实践的重量,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熬夜排查故障、深夜维护服务器、或者为了优化性能绞尽脑汁的场景。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在书中不易寻觅,却又对我们这些一线运维人员至关重要的知识点一一呈现。比如,关于服务器性能调优,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常见的参数调整,更能看到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调优案例,以及那些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和规避方法。再者,在故障排查方面,我希望能找到系统化的排查思路和工具集,而不是零散的技巧。毕竟,面对突发故障时,清晰的头脑和高效的工具才是制胜的关键。这本书的副标题“系统运维实践”也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它应该不会是空谈理论,而是有具体的案例、有可操作的步骤、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的一本常备书,随时翻阅,解决我遇到的难题。

评分

我一直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实践层面很感兴趣,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包含了“IT基础架构”,但我隐隐觉得,在系统运维的实践过程中,安全一定是绕不开的重要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在构建和维护IT基础架构时,如何融入安全设计理念,以及在日常运维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安全加固和风险防范措施。比如,关于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漏洞扫描和修复、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我期待能有详细的阐述。在云原生时代,安全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容器安全、微服务安全等新兴领域的实践经验?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我构建更加健壮和安全的IT系统,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毕竟,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力助手。

评分

我最近在找一本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架构的书,希望能对整个体系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这本书的题目,特别是“IT基础架构”这个词,让我觉得它可能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安全,再到应用部署和维护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会如何讲解不同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来支撑起我们今天所依赖的庞大互联网服务的。例如,从用户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最终收到响应,中间经历了哪些网络传输、服务器处理、数据库查询等等环节,这本书能否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其描绘出来?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单个技术点的了解。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有时候会觉得IT领域知识庞杂,难以入手,一本好的基础架构书籍,应该能够起到“搭骨架”的作用,让大家能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和理解方向。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这本书或许也能帮助他们梳理和巩固现有知识,发现之前可能忽略的细节。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指导我如何优化IT基础设施成本的书籍,毕竟在当前商业环境下,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是每个IT部门都需要面对的挑战。这本书的“系统运维实践”这个副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资源规划、容量管理、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面的实用技巧。我希望能了解到,如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前提下,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避免资源浪费。比如,对于一些老旧但仍在运行的系统,如何评估其升级或替换的成本效益?在选择云服务时,如何进行成本估算和优化?此外,自动化运维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的作用也是我非常关注的。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自动化部署、自动化监控、以及自动化故障恢复的成功案例和方法论?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我更好地平衡技术投入和商业价值。

评分

对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运维,我一直感到既好奇又有些畏惧。这本书既然以“实践”为落脚点,我希望能从中窥探到管理和维护复杂分布式系统的一些“独门秘籍”。比如,当系统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告警?如何处理海量日志的分析和挖掘?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系统高可用性设计和容错机制的介绍,例如负载均衡、故障转移、数据备份与恢复等。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团队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黑盒”的复杂系统,其背后的运维逻辑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分布式系统的运维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