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9747 9787115480248 9787115388025
山下隆义 (作者) 张弥 (译者)
定价 59元
系列书名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书 号9787115480248
定 价59.00 元
页 数216
印刷方式四色
开 本大32开
本书从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讲起,以丰富的图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各种方法,以及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内容涉及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受限玻尔兹曼机、自编码器、泛化能力的提高等。此外,还介绍了包括Theano、Pylearn2、Caffe、DIGITS、Chainer和TensorFlow在内的深度学习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前言 阅读
第1章 绪论 阅读
第2章 神经网络 阅读
第3章 卷积神经网络
第4章 受限玻尔兹曼机
第5章 自编码器
第6章 提高泛化能力的方法
第7章 深度学习工具
第8章 深度学习的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图解机器学习
《图解机器学习》用丰富的图示,从ZUI小二乘法出发,对基于ZUI小二乘法实现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Ⅰ部分介绍了机器学习领域的概况;第Ⅱ部分和第Ⅲ部分分别介绍了各种有监督的回归算法和分类算法;第Ⅳ部分介绍了各种监督学习算法;第Ⅴ部分介绍了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新兴算法。书中大部分算法都有相应的MATLAB程序源代码,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测试。
第I部分 绪 论
第1章 什么是机器学习
1.1 学习的种类
1.2 机器学习任务的例子
1.3 机器学习的方法
第2章 学习模型
2.1 线性模型
2.2 核模型
2.3 层级模型
第II部分 有监督回归
第3章 小二乘学习法
3.1 小二乘学习法
3.2 小二乘解的性质
3.3 大规模数据的学习算法
第4章带有约束条件的小二乘法
4.1 部分空间约束的小二乘学习法
4.2 l2 约束的小二乘学习法
4.3 模型选择
第5章 稀疏学习
5.1 l1 约束的小二乘学习法
5.2 l1 约束的小二乘学习的求解方法
5.3 通过稀疏学习进行特征选择
5.4 lp约束的小二乘学习法
5.5 l1+l2 约束的小二乘学习法
第6章 鲁棒学习
6.1 l1 损失小化学习
6.2 Huber损失小化学习
6.3 图基损失小化学习
6.4 l1 约束的Huber损失小化学习
第III部分 有监督分类
第7章 基于小二乘法的分类
7.1 小二乘分类
7.2 0/1 损失和间隔
7.3 多类别的情形
第8章 支持向量机分类
8.1 间隔大化分类
8.2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求解方法
8.3 稀疏性
8.4 使用核映射的非线性模型
8.5 使用Hinge损失小化学习来解释
8.6 使用Ramp损失的鲁棒学习
第9章 集成分类
9.1 剪枝分类
9.2 Bagging学习法
9.3 Boosting 学习法
第10章 概率分类法
10.1 Logistic回归
10.2 小二乘概率分类
第11 章序列数据的分类
11.1 序列数据的模型化
11.2 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学习
11.3 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对标签序列进行预测
第IV部分 监督学习
第12章 异常检测
12.1 局部异常因子
12.2 支持向量机异常检测
12.3 基于密度比的异常检测
第13章 监督降维
13.1 线性降维的原理
13.2 主成分分析
13.3 局部保持投影
13.4 核函数主成分分析
13.5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
第14章 聚类
14.1 K均值聚类
14.2 核K均值聚类
14.3 谱聚类
14.4 调整参数的自动选取
第V部分 新兴机器学习算法
第15章 在线学习
15.1 被动攻击学习
15.2 适应正则化学习
第16章 半监督学习
16.1 灵活应用输入数据的流形构造
16.2 拉普拉斯正则化小二乘学习的求解方法
16.3 拉普拉斯正则化的解释
第17章 监督降维
17.1 与分类问题相对应的判别分析
17.2 充分降维
第18章 迁移学习
18.1 协变量移位下的迁移学习
18.2 类别平衡变化下的迁移学习
第19章 多任务学习
19.1 使用小二乘回归的多任务学习
19.2 使用小二乘概率分类器的多任务学习
19.3 多次维输出函数的学习
第VI部分 结 语
第20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实在太棒了!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分量,打开之后更是惊喜连连。首先,它的纸张质量非常好,摸起来厚实光滑,而且印刷清晰,没有一点模糊或者串色的情况,这一点对于一本需要大量图示的书来说至关重要。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每一个概念的图解,真的就像作者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很多时候,文字描述再详细,也不如一个直观的图示来得明白。比如在讲到神经网络的层级结构时,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搭配上色彩鲜明的示意图,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思想。而且,图示的大小和位置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拥挤,也不会占用太多页面。我经常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对照着图来理解,感觉学习效率比以往看纯文字的书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有些我认为很抽象的概念,通过这些图解,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也很合理,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原理到复杂的模型,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种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堆砌过来的书,而是有条理地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我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东西,而不是仅仅翻过了一遍。
评分我一直觉得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两个领域,如果只是看一些枯燥的理论,很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一些关键算法时,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比如在讲到决策树的时候,它用选择餐厅的场景来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分裂”和“剪枝”的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抽象的算法原理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而且,这本书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算法,还会深入分析这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我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算法的经验。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心得。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这些前沿技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而且逻辑性很强。它从最基础的机器学习概念入手,比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模型,比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再到深度学习的各种架构,比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等。每个章节之间都有很好的衔接,感觉就像在搭建一座知识的大厦,一层一层地往上加。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模型时,都会先讲清楚它的前身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然后再介绍它的改进和创新之处。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让我对技术的演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新的模型出现。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行业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这让我感觉自己学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某个时期。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习了技术本身,还对整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宏观的把握,感觉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工智能领域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作者是一位真正懂技术,并且非常善于沟通的人。他能够将非常抽象和复杂的概念,用一种非常清晰、直观、甚至带点艺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经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被书中流畅的语言和巧妙的类比所吸引。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读起来像是在啃硬骨头,反而像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讲解损失函数和优化算法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们的作用和关系。而且,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没有一句废话。我感觉自己每次翻开它,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的启发。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理论的深入讲解和实践指导的完美结合。它不像有些书那样,要么只讲理论,让读者无从下手;要么只讲代码,让读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介绍每一个算法或模型时,都会先详细地阐述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推理,确保读者对“为什么”有透彻的理解。然后,它会进一步解释这个算法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经典深度学习模型时,会给出清晰的结构图和伪代码,这样我就能清楚地看到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虽然我还没有全部实践其中的代码,但光看这些讲解,就已经让我对模型的内部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这本书还会提供一些学习建议,比如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评估模型效果等等,这些都非常有价值。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图,指引着我如何从理论走到实践,最终掌握这些技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