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大全集(1-20)》 李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李敖大全集(1-20)》 李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 著
图书标签:
  • 李敖
  • 文学
  • 散文
  • 随笔
  • 文化
  • 历史
  • 人物
  • 传记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友谊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15127
商品编码:280891702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1999-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大全集(1-20)

定价:568.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99-01-01

ISBN:97875057151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李敖是台湾作家,在他笔下,无论历史、思想、法律、道德、教育、政治与人物,无不聚焦于文化,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性质与文化的品味。李敖从不空谈,每一个问题都引征大量的历史文献或文字资料,显示出生动活泼的生命力。李敖的文章风行一时,他也很自负,一再宣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内容提要


李敖是个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了当代中国特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了当代中国*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前者是因为他的文字打破了台湾文坛语言的游戏规则,后者是因为他是台湾罕见的具有“反对派”色彩的作家。
本套书是作者六十年治学的一个总结。主要评析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经国、胡适等,剖析他们的是非功过,严肃论证了国是,揭露社会黑幕,针砭社会流俗,坦然地自我独白,将其人生观、爱情观、生命观等裸地表达出来,谨慎地运用资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给人全新的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以猛烈地抨击和精华地吸纳,树立了特立独行的人品和文风。

目录


1、北京法源寺
传统下的独白
2、历史与人像
教育与脸谱
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
3、文化论战丹火录
上下古今谈
4、胡适研究
胡适评传
5、孙逸仙与中国西化医学
大学后期日记甲集
大学后期日记乙集
6、李敖文存
独白下的传统
李敖文存二集
7、读史指南
要把金针度与人
8、孙中山研究
研究
9、研究续集
研究三集
10、研究四集
研究五集
11、研究六集
蒋经国研究
论定蒋经国
国民党研究
12、国民党研究续集
研究
13、冷眼看台湾
郑南榕研究
14、中国性研究
中国命研究
15、李敖情书集
李敖书信集
16、李敖对话录
爱情的秘密
17、波波颂
大学札记
李敖札记
李语录
18、胡适与我
世论新语
19、求是新语
李敖随写录前集
李敖随写录后集
20、李敖自传
你难忘的事和人
你不知道的彭明敏

作者介绍


李敖,1935年生于哈尔滨,1949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近作《我们没有明天》获选为本世纪*影

文摘


序言



《李敖大全集(1-20)》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精心策划出版的一套重量级文集,收录了当代思想家、作家、历史学家李敖先生跨越数十年的重要著作。这套全集不仅是对李敖先生个人思想与创作的全面梳理,更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学史、文化史乃至政治史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样本。 李敖先生以其“眼光向来在解决了”,以犀利、深刻、独到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他的文字,如同一把手术刀,解剖历史的真相,剖析现实的症结,直面人性的复杂。他从不畏惧挑战权威,敢于质疑陈规,其思想的锋芒与批判精神,在华人世界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这套《李敖大全集》并非简单地堆砌篇章,而是经过严谨的编排,力求系统地展现李敖先生思想的演进脉络与创作的多样面向。卷帙浩繁,内容涵盖了政治评论、历史考证、文学批评、哲学思辨、人生随笔以及杂文评论等多个领域。每一卷都凝聚着李敖先生深厚的学养、不懈的求索和独特的洞察力。 思想的利剑:政治与历史的透视 在政治与历史的领域,李敖先生的著作尤为引人注目。他以史为鉴,以“反动”的姿态,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重估。他敢于挑战主流叙事,拨开迷雾,揭示历史背后的真相,其史学研究的方法严谨,逻辑清晰,却又不乏激情与人文关怀。 例如,在涉及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历史恩怨时,李敖先生从不回避,他以旁观者的清醒与批判者的勇气,分析双方的得失、功过,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命运的深远影响。他提出的许多观点,挑战了长期以来被奉为圭臬的历史定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也促使读者重新审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也同样深刻。他不仅梳理了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的脉络,更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他认为,很多传统思想中的糟粕,至今仍在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他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摆脱精神上的枷锁。 文学的镜子:批评与创造的交织 李敖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作家。他的文学评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他能够精准地把握作品的精髓,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其进行大胆的评价。 他对于鲁迅、胡适等现代文学巨匠的评价,常常有其独到之处。他既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与文学成就,也指出了他们思想中的局限性。他认为,批评不应是阿谀奉承,而应是基于真理的审视。 同时,李敖先生本人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杂文、随笔,文字犀利,语言泼辣,常以幽默、讽刺的笔调,评论时事,针砭时弊。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又引人深思。他能够在看似轻松的笔触下,道出深刻的道理,揭示社会隐藏的病灶。 哲学的追问: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在哲学层面,李敖先生的思考触及了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自由与奴役等宏大命题。他汲取东西方哲学智慧,融合个人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 他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主,反对盲从与迷信。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思想的自由,在于摆脱外在的束缚和内心的恐惧。他鼓励人们勇敢地去质疑,去探索,去定义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他对“中国性”的思考,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试图在现代性的浪潮中,找寻中国文化传承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反思与创新。他认为,既要拥抱世界的先进文明,又要保持民族的文化根基,并在这种张力中寻求突破。 杂文的力量:社会的观察与人性的洞察 李敖先生的杂文,是他观察社会、洞察人性的最直接的载体。他以冷静而敏锐的目光,审视当下社会的种种现象,从政治腐败到文化乱象,从官场潜规则到民间疾苦,无不涵盖其中。 他的文字,不带丝毫的矫揉造作,直抒胸臆,言辞犀利,却又充满智慧。他善于运用比喻、类比,将复杂的社会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 他对于人性的剖析,更是入木三分。他看透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既看到了人性的光明与伟大,也揭示了人性的阴暗与卑劣。他认为,理解人性,是理解社会与历史的关键。 《李敖大全集》的价值与意义 《李敖大全集(1-20)》的出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李敖思想的平台,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套全集,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必将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 对于每一个热爱思考、追求真理的读者而言,这套大全集都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深入钻研的案头读物。它能够挑战你的固有观念,激发你的独立思考,拓展你的思想边界。它或许会让你不适,但更会让你获得成长。 通过这套大全集,我们能够与一位伟大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思想的魅力,汲取他智慧的光芒。李敖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批判精神,一种独立人格,一种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这套大全集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启发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创造,去成为一个更加清醒、独立、有担当的现代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有什么比书中的观点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就是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那些长句的排比、典故的信手拈来,简直就是一场文学盛宴,即便是在最严肃的议题探讨中,也能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音乐性。当然,这种风格也意味着阅读门槛不低,对于习惯了碎片化、简单直接表达的现代读者来说,初读可能会有些吃力,需要适应那种思绪万千、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但一旦你跟上了他的节奏,你会发现,那些看似绕弯子的叙述,其实都是为了最终击穿核心的精准布局。它让你明白,真正的深刻,从来都不是用简短的口号就能概括的。这套书读完,我感觉自己的“中文语感”都提升了一个档次,那份对语言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评分

天哪,我刚刚翻完了手头这套大部头,那种感觉,就像是攀登一座知识的珠穆朗玛峰,每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震撼和历史的尘埃。我得说,它不仅仅是纸和油墨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活着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侧影。书中的论述,犀利得像手术刀,直插那些被时间磨平的、被官方叙事掩盖的真相核心。它强迫你跳出舒适区,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人物。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姿态,即便是他引用的那些晦涩的史料,也仿佛被注入了当下的生命力。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笔下的那种压抑不住的、对不公义的愤怒,那种不妥协、不留情的批判精神,简直让人热血沸腾。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不满足于浅尝辄止、渴望深挖事物本质的求知者准备的,它需要的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是沉下心来,与作者进行一场智力上的“肉搏战”。

评分

坦白讲,阅读这二十卷书是一个漫长且充满自我怀疑的过程,因为作者的观点太过极端和个人化,常常会引发强烈的反思甚至抵触情绪。但这也是它的伟大之处——它不是来取悦你的,它是来挑战你的。它像一面高倍放大的镜子,让你清晰地看到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文化建构的虚假性。我喜欢它那种近乎残酷的诚实,不惮于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和制度的弊病,即便是以牺牲“政治正确”为代价。读完之后,我少了一些天真的理想主义,多了一些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批判性的距离感。这套书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排毒”,让你在吐纳之间,完成了对许多既定世界的告别和重塑。

评分

老实说,刚拿到这二十卷沉甸甸的精装本时,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毕竟内容密度太大,怕自己消化不良。但一旦真正沉浸进去,那种被作者的博学和广度所折服的感觉,是其他许多读物无法给予的。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全景式”视野,它不仅仅停留在政治或文学的某个孤立领域,而是将社会、文化、哲学、乃至私密的生活细节,都纳入了宏大的批判框架之内。我尤其欣赏那些穿插其中的个人回忆和犀利杂文,它们如同黑白照片中的一抹亮色,为那些宏大的理论分析提供了鲜活的注脚。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被拓宽了不止一个维度,很多曾经困扰已久的历史谜团,似乎都有了新的解读路径。这更像是一本“思维训练手册”,它教会的不是“应该想什么”,而是“如何更彻底地去思考”。

评分

让我从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角度来评价一下阅读体验。这套集合,简直就是一本未经修饰的“民间史料宝库”。它把很多在主流历史叙事中被边缘化、甚至是被刻意遗忘的声音和事件,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重新摆在了台面上。尤其是在对某些关键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剖析上,作者的考据之细致、资料之翔实,令人咋舌。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核对其中引用的一些冷门资料,发现其准确性极高,这背后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这本书的价值,或许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被所有人都接受的结论,而在于提供了一个强大到足以让你重新审视既有认知的“反论证工具箱”。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二十世纪后半叶华人世界复杂脉络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绕不开的“必修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